中國三季度GDP增速6% 四季度貨幣政策風向會怎麼變?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周艾琳

三季度經濟數據出爐,四季度政策會有何指向?

10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回落至6.0%,前值為6.2%。就細分項而言,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5.8%,前值為4.4%;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5.4%,前值為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8%,前值為7.5%。

針對這一數據,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多家中外資機構普遍表示,外部經濟環境仍是影響企業信心和投資活動的主因,而國內的逆周期調控政策則起到了託底經濟增長的作用。四季度,出口雖然仍面臨一定壓力,而房地產投資在9月維持高位,同時基建投資繼續反彈,為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提供了支持。

在這總的數據背景下,一些機構預計今年四季度到2020年,更多逆周期調控政策有望推出,10月21的LPR(貸款報價利率)有望小幅下行。

「在11月至12月,財政部可能提前啟動2020年的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以支持基建項目,同時央行也將向市場注入更多的流動性,並可能進一步採取降準或者下調MLF利率的方式以降低融資成本,這些措施有望起到穩增長的作用。」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對記者表示。

不過,當前市場對於政策前景也存在分歧。儘管不乏觀點認為今年內有望貨幣政策加碼,但也有觀點認為:鑑於PMI就業指數回升、失業率連續兩個月維持在5.2的水平,在就業問題緩和的基礎上,政策層面對於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內的可控波動容忍度有所抬升。三季度的GDP增速暫不會對政策形成較大影響,可能會為明年預留更多空間。

剖析三季度經濟動能變量

針對三季度的GDP表現,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記者表示,其實經濟動能在9月有所回暖。9月官方製造業PMI雖然仍連續第五個月位於50以內,但由8月的49.5改善至49.8。三季度PMI均值為49.7,較二季度上升0.1個百分點。就細分項而言,此次數據顯示地產收縮節奏較為溫和,好於各界預期。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月同比增速為10.5%,增速與1—8月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6個百分點。章俊認為,地產消費短期仍保持一定韌性。

三季度的數據顯示,消費仍然維持合理增速。此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8%,比上月增加0.3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滑1.4個百分點。

「汽車對消費的拖累降低,廣義乘用車銷量從上月的-9.9%回升至本月的-6.6%,疊加雙節和月末的促銷效應,降低了汽車消費對於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的拖累。此外,地產融資收緊加快了地產商的銷售節奏,疊加「金九銀十」的季節性效應,地產相關消費本月表現突出,帶動社零回升。」章俊稱。

「月度經濟數據中,工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顯示底部企穩的跡象。」朱超平告訴記者。

四季度為政策觀察窗口期

在數據發布後,市場對於四季度的政策走向也非常關注,目前以保持定力和政策加碼的兩類觀點為主。無論如何,四季度都將是重要的政策觀察窗口期。

野村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對記者表示,預計後續經濟增長仍然面臨一定的壓力。「在9月的50bp降準後,我們認為四季度仍將會有50bp的降準空間。同時,預計2019年四季度前MLF利率將下降20bp。但是,CPI近期達到3%的水平,降準和降息的概率也有可能受限。」

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則認為,政府將完全落實2019年佔GDP6.5%的計劃赤字額度以便支持經濟增長,預計2019年底前央行將繼續降準0.5個百分點或通過定向工具注入等量流動性,從而維持社會融資總量增長高出名義GDP增長2-3個百分點。」此外我們預計2019年底前央行將兩次下調MLF利率。我們維持2019年中國GDP增長在6.2%的預測不變。」他說。

不過,章俊則認為,近兩個月我國就業市場出現企穩跡象,PMI就業指數回升、失業率連續兩個月維持在5.2的水平,在就業優先政策下,穩就業已出現初步效果,造業企業用工狀況得以改善。因此,在就業問題緩和的基礎上,政策層對於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內的可控波動容忍度有所抬升,三季度的GDP增速暫不會對政策形成較大影響,貨幣財政政策的靈活性和操作空間也因此得以提高,四季度的政策重心不在於「加碼」新政而在於「發力」落實既有政策,充分釋放前期政策紅利,把穩增長、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他看來,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已陸續進入降息周期,歐央行已經宣布了一攬子寬鬆政策,中國也已公布了一系列逆周期調節政策,這種全球步調下的同步寬鬆政策有助於防止金融條件的非線性緊縮,減輕全球經濟的下行壓力,同時降低經濟衰退給中國帶來的溢出效應。另外,在外部環境好轉的情況下,我國四季度經濟增長將受益於前期推出的寬鬆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

相關焦點

  • 三季度,中國臺灣GDP增速超過市場預期
    經修正後,三季度環比增速為3.91%,年化後增速高達16.59%    據中國臺灣地區統計部門公開的信息,三季度經濟增速要比之前預估的更好,尤其是三季度的出口要比之前預估的高出    前三季度,臺灣在全國排第七名  與之前公布的增長1.66%相比,前三季度中國臺灣經濟增速向上調整了
  • 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GDP大概率保6無憂 貨幣政策有空間
    回顧2019年,外部經濟環境波雲詭譎,國內經濟轉型已然啟動,展望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將呈現何種走勢?CPI高位何時來臨?貨幣政策是否邊際放鬆?2019年GDP或增長6%中國經濟增速在2018-2019年下降較快,於是有觀點認為潛在增速已大幅度下移,但大多數分析師認為,我國經濟增速依然有望維持中速偏高增長。我們統計了10家券商對2020年GDP增速的預測,均值為6.03%。
  • 大公國際:中國經濟四季度需求端承接動能轉換助力增勢延續
    前三季度GDP實現72.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累計同比增長0.7%,三季度GDP強勁復甦,同比增速恢復到4.9%,環比增長2.7%,一至三季度累計增速實現轉正,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長5.2%~7.0%,全年經濟有望實現2%~2.5%的增長。四季度供給端增勢將延續,產能利用水平將繼續擴大。今年以來,國內經濟恢復主要以供給端增長拉動為主。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數據顯示,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較2020年普遍回落,其中8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2020年中國各省市GDP增速可參考2020年數據,各省市排名情況或有些許調整。
  • 人民大學研究報告:2021年中國GDP預計增長8.1%!宏觀參數將全面反彈
    一季度經濟大幅下挫6.8%,隨著疫情防控顯效以及全域範圍復工復產工作的推進,前期積壓的需求在逐步釋放,加之超常規的疫情對衝政策的出臺,二季度我國經濟恢復到3.2%的增長,三季度經濟增速走高至4.9%,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2020年經濟運行充滿了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的基調仍將延續到2021年。
  • 前三季度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的GDP分享
    上周,印度官方正式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了——與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GDP同比實際縮減9.3%(若不剔除物價因素,則下降6%),完成的經濟總量為為1385795.4億盧比,折合美元約為1.867萬億美元。
  •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0》數據顯示:三季度我國能源形勢持續好轉
    2020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國內GDP增速為負,前三季度,國內GDP比上年同期實現正增長,累計增速年內首次實現由負轉正。(一)宏觀經濟增速與能源總體消費增速穩定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全年能源消費總量48.6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3.3%。
  • 經濟學家鄧海清:貨幣政策究竟如何看?
    事實上,當時預期中國貨幣大幅寬鬆的,和現在預期中國貨幣大幅緊縮的,可能是同一批人:「聽風就是雨」、「神經過敏、反應過度」,市場極端化、情緒化的看待政策,與政策層的本意或許並不相符。   在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表示2018年「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而2018年M2增速為8.1%,社融存量增速為9.78%,名義GDP增速為9.69%。   從歷史上講,M2的合理增速是名義GDP增速+2-3%,我們合理推測,社融增速的相匹配程度可能也是名義GDP增速+2-3%。
  • 前三季度泰國、新加坡的GDP公布啦,和中國哪個省份相當呢?
    按照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委員會公開的信息,三季度泰國經濟在二季度基礎上實現了環比6.5%的增長,遠好於市場預期。但疫情並未完全消失,加上國際環境疲軟,三季度泰國經濟仍未恢復期至疫情前水平,即同比仍是下降——負增長6.4%。據報導,此前泰國經濟學家預測三季度經濟同比下降8%左右。
  • 宇宙行罕見暴漲近6%,A股風向徹底變了?
    Wind數據統計,自去年三季度開始,金融股市值佔比已連續5個季度下降,從去年二季度的19.71%下降至今年三季度末的12.91%,累計下降6.8個百分點。不過在今年四季度開始,金融股觸底回升,最新市值佔比為13.99%,較三季度末增長了1.08個百分點。
  • 財經57號|「央媽」最新季度報告中的貨幣政策傳遞了這些信號|貨幣...
    「央媽」每個季度發布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都是「重頭戲」,通常被視為下一階段我國貨幣政策的「風向標」。日前發布的三季度報告中,出現了不少與往期報告不同的新措辭、新表述。曾剛認為,「內外部均衡」是指,在多個主要經濟體已經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情況下,我國要平衡外部寬鬆政策的輸入性影響,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長短期關係」則是指,要平衡好上半年應對疫情所使用的短期貨幣政策工具與我國長期的貨幣政策基調。「三季度報告對跨周期政策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從二季度報告中的『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進一步轉為『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
  • 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預計三季度經濟增速將達5.2%
    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預計三季度經濟增速將達5.2%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16 22:45:40
  • 經濟參考報頭版評論: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
    摘要 【經濟參考報頭版評論: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我國政策一貫以來都是強調相機抉擇,會適時微調預調。因此,鑑於經濟有企穩跡象,意味著短期內不會出臺更大力度的寬鬆舉措,但年初以來已經制定的各項寬鬆政策很大可能還是會執行。
  • 廣發宏觀鍾林楠: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釋放的七個信號
    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內含央行對宏觀經濟的判斷以及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的基調,對比(與上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相比)解讀,能更好判斷現階段貨幣流動性環境在未來是否會發生變化。第一,對於宏觀經濟的判斷,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延續了二季度的觀點:經濟增長好於預期,且將向潛在經濟增速回歸;物價漲幅下行,存在短期擾動,但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
  • 央行孫國峰:貨幣政策應加強國際協調,「三支柱」維護宏觀經濟均衡
    去年以來,全球經濟同步復甦,中國經濟增速也企穩回升。不過,在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中國潛在增速放緩、去槓桿進程持續的大背景下,央行的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管理將將如何推進?針對上述話題,近期,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在舊金山聯儲發表了英文演講。
  • 一財首席調研:今年GDP增速預測均值8.81%,「雙循環」新格局料將...
    同時,很多發達國家為了穩定經濟,紛紛推出了巨額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國內消費需求依然較為強勁,但生產不足,反而加大了對中國生產、投資、出口的依賴。展望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他認為消費、服務業將繼續回暖,成為下階段經濟復甦的主力。同時,製造業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製造業投資增長提速,自主創新也將帶動高科技製造業、高端製造業更快發展。
  • 2020年四季度「全球採購經理指數」明顯上升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今天(6日)公布了2020年12月份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該指數較上月有所回升,並且四季度採購經理指數均值較三季度明顯上升,全球經濟恢復態勢有所增強。2020年12月份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5.2%,較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已連續6個月保持在50%以上。
  • 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透露了啥?
    央行最新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一階段將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 全球gdp排名2019 全球GDP前20強具體榜單排名一覽
    近日沙烏地阿拉伯也公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的經濟統計數據,至此,全球GDP20強榜單也就正式出爐。中國同樣也高居第二,但是經濟增速在20強當中卻是最高的,同比實際增長6.2%,突破十萬億大關,GDP總量為10.18萬億美元。排名第三的是來我們的亞洲鄰國日本,第四名為德國。由於德國經濟增長較為緩慢,與日本之間逐漸拉開了差距。
  • 四季度券商板塊如何布局?聽聽專家怎麼說
    上市券商前三季度業績排名出爐 國君營收居首華泰淨利奪魁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可查的上市券商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456.09億元,累計淨利潤605.61億元。不過,在25家可比券商中,僅7家證券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獲得增長,淨利潤有所提升的更是只有4家。可見,以大中型券商為主體的上市證券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並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