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周艾琳
三季度經濟數據出爐,四季度政策會有何指向?
10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回落至6.0%,前值為6.2%。就細分項而言,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5.8%,前值為4.4%;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5.4%,前值為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8%,前值為7.5%。
針對這一數據,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多家中外資機構普遍表示,外部經濟環境仍是影響企業信心和投資活動的主因,而國內的逆周期調控政策則起到了託底經濟增長的作用。四季度,出口雖然仍面臨一定壓力,而房地產投資在9月維持高位,同時基建投資繼續反彈,為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提供了支持。
在這總的數據背景下,一些機構預計今年四季度到2020年,更多逆周期調控政策有望推出,10月21的LPR(貸款報價利率)有望小幅下行。
「在11月至12月,財政部可能提前啟動2020年的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以支持基建項目,同時央行也將向市場注入更多的流動性,並可能進一步採取降準或者下調MLF利率的方式以降低融資成本,這些措施有望起到穩增長的作用。」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對記者表示。
不過,當前市場對於政策前景也存在分歧。儘管不乏觀點認為今年內有望貨幣政策加碼,但也有觀點認為:鑑於PMI就業指數回升、失業率連續兩個月維持在5.2的水平,在就業問題緩和的基礎上,政策層面對於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內的可控波動容忍度有所抬升。三季度的GDP增速暫不會對政策形成較大影響,可能會為明年預留更多空間。
剖析三季度經濟動能變量
針對三季度的GDP表現,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記者表示,其實經濟動能在9月有所回暖。9月官方製造業PMI雖然仍連續第五個月位於50以內,但由8月的49.5改善至49.8。三季度PMI均值為49.7,較二季度上升0.1個百分點。就細分項而言,此次數據顯示地產收縮節奏較為溫和,好於各界預期。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月同比增速為10.5%,增速與1—8月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6個百分點。章俊認為,地產消費短期仍保持一定韌性。
三季度的數據顯示,消費仍然維持合理增速。此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8%,比上月增加0.3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滑1.4個百分點。
「汽車對消費的拖累降低,廣義乘用車銷量從上月的-9.9%回升至本月的-6.6%,疊加雙節和月末的促銷效應,降低了汽車消費對於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的拖累。此外,地產融資收緊加快了地產商的銷售節奏,疊加「金九銀十」的季節性效應,地產相關消費本月表現突出,帶動社零回升。」章俊稱。
「月度經濟數據中,工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顯示底部企穩的跡象。」朱超平告訴記者。
四季度為政策觀察窗口期
在數據發布後,市場對於四季度的政策走向也非常關注,目前以保持定力和政策加碼的兩類觀點為主。無論如何,四季度都將是重要的政策觀察窗口期。
野村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對記者表示,預計後續經濟增長仍然面臨一定的壓力。「在9月的50bp降準後,我們認為四季度仍將會有50bp的降準空間。同時,預計2019年四季度前MLF利率將下降20bp。但是,CPI近期達到3%的水平,降準和降息的概率也有可能受限。」
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則認為,政府將完全落實2019年佔GDP6.5%的計劃赤字額度以便支持經濟增長,預計2019年底前央行將繼續降準0.5個百分點或通過定向工具注入等量流動性,從而維持社會融資總量增長高出名義GDP增長2-3個百分點。」此外我們預計2019年底前央行將兩次下調MLF利率。我們維持2019年中國GDP增長在6.2%的預測不變。」他說。
不過,章俊則認為,近兩個月我國就業市場出現企穩跡象,PMI就業指數回升、失業率連續兩個月維持在5.2的水平,在就業優先政策下,穩就業已出現初步效果,造業企業用工狀況得以改善。因此,在就業問題緩和的基礎上,政策層對於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內的可控波動容忍度有所抬升,三季度的GDP增速暫不會對政策形成較大影響,貨幣財政政策的靈活性和操作空間也因此得以提高,四季度的政策重心不在於「加碼」新政而在於「發力」落實既有政策,充分釋放前期政策紅利,把穩增長、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他看來,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已陸續進入降息周期,歐央行已經宣布了一攬子寬鬆政策,中國也已公布了一系列逆周期調節政策,這種全球步調下的同步寬鬆政策有助於防止金融條件的非線性緊縮,減輕全球經濟的下行壓力,同時降低經濟衰退給中國帶來的溢出效應。另外,在外部環境好轉的情況下,我國四季度經濟增長將受益於前期推出的寬鬆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