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透露了啥?

2020-12-02 18183

央行最新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一階段將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完善債券違約風險防範和處置機制。物價漲幅總體延續下行走勢,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

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成效顯著,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

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已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

報告提出,下一階段將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報告提出,下一階段,將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根據宏觀形勢和市場需要,科學把握貨幣政策操作的力度、節奏和重點,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報告提出,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當前,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

報告稱,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維護金融安全,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體系,對銀行體系開展全覆蓋的壓力測試,支持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貸款損失準備計提力度及核銷處置力度,增強金融機構的穩健性和可持續經營能力。

報告提出積極完善債券市場管理制度建設,促進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準統一。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完善債券違約風險防範和處置機制。加強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統籌監管,實現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落地,持續推進託管行和交易報告庫建設,確保金融市場整體安全穩定和高效運行。積極穩妥推動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整合入市渠道、優化入市流程,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資環境。

報告稱,9月CPI漲幅已回落至2%以下,初步估計全年CPI漲幅均值將處於合理區間。中長期看,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總供求基本平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市場機製作用得到更好發揮,貨幣政策保持穩健,貨幣條件合理適度,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

報告稱,股票市場指數繼續回升。9月末,上證綜合指數收於3218點,較6 月末上升7.8%;深證成份指數收於12907點,較6月末上升7.6%。股票市場成交量明顯增加,前三季度,滬、深股市累計成交158.4萬億元,日均成交8658億元,同比增長58.6%。股票市場籌資額同比大幅增加,前三季度累計籌資8038億元,同比增長63.6%。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相關焦點

  • 央行重磅報告來了,貨幣政策後續走向如何?券商點評丨火線解讀
    11月26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已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成效顯著,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
  • 財經57號|「央媽」最新季度報告中的貨幣政策傳遞了這些信號|貨幣...
    「央媽」每個季度發布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都是「重頭戲」,通常被視為下一階段我國貨幣政策的「風向標」。日前發布的三季度報告中,出現了不少與往期報告不同的新措辭、新表述。曾剛認為,「內外部均衡」是指,在多個主要經濟體已經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情況下,我國要平衡外部寬鬆政策的輸入性影響,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長短期關係」則是指,要平衡好上半年應對疫情所使用的短期貨幣政策工具與我國長期的貨幣政策基調。「三季度報告對跨周期政策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從二季度報告中的『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進一步轉為『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
  • 央行最新定調!不再提「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加強逆周期調節,對...
    11月16日,央行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加強逆周期調節,加強結構調整,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相匹配。注重預期引導,防止通脹預期發散,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堅持用市場化改革方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推動銀行更多運用LPR,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
  • 解讀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把好供給總閘門
    人民視覺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下半年貨幣政策取向怎麼看?怎樣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如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本報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
  • 央行超預期「降息」,信號意義明顯
    與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相比,此次報告將「適時適度進行逆周期調節」說法調整為「加強逆周期調節」。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此次報告重申「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貨幣政策保持定力」「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且明確提出「警惕通貨膨脹預期發散」,但報告未提「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
  • 央行重啟逆回購 利率下降0.05%
    央行上次逆回購還是在10月25日,操作量為300億元,至今相隔24天。數據顯示,央行上次下調逆回購利率還是在2015年四季度。由於昨日無逆回購到期,故公開市場淨投放1800億。央行上周末最新發布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要繼續保持定力,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加強逆周期調節,加強結構調整,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相匹配。
  • 明明:「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是政策收緊的信號麼?
    一是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呈現健康發展,經濟增長保持韌性,增長動力加快轉換」;二是指出「保持戰略定力,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三是提到防範金融風險。具體來看:第一,對經濟形勢判斷更加樂觀,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在預期之內。
  • 央行報告透露海量信息!貨幣政策更靈活適度、LPR轉換進度納入MPA
    報告透露,下一步央行將加強對轉換進度的監測,將金融機構存量企業貸款轉換進度納入MPA和合格審慎評估考核,預計在8月底前可基本完成轉換。 作者:李丹丹 下一步貨幣政策怎麼幹?央行最新出爐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給出了答案。
  • 央行報告罕見7次提及泡沫 貨幣政策重心發生變化
    我們認為,「穩健的貨幣政策」不代表「不變的貨幣政策」,只有隨著經濟金融形勢變化而變化的貨幣政策才是真正的「穩健」,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突出了貨幣政策的諸多變化之處。  2、「穩增長」權重下降,「防風險」權重上升。該報告中,罕見的7次提及「泡沫」一詞,並首次提出「穩增長與防泡沫之間的平衡」這一提法,驗證了我們提出的貨幣政策重心發生變化。
  • ...宏觀政策要加大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靈活適度。我們...
    【統計局:不會搞大水漫灌 更多是精準的幫扶】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面對疫情衝擊,面對國內外複雜嚴峻的形勢,宏觀政策要加大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靈活適度。我們實施了定向降準,引導市場報價利率下行,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等舉措,核心目的就是要通過保持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引導市場利率或者說市場報價利率下行,更好地支持企業的發展。
  • 經濟學家鄧海清:貨幣政策究竟如何看?
    但如果當前的局面不加以調整,就會走向大水漫灌強刺激、大搞基建和地產的老路,積累更加嚴重的債務問題,結構改革進一步延遲,這是政府不希望看到的。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注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穩需求。李總理也多次重申,我們已經積累了不搞「大水漫灌」的經驗。
  • 央行三篇文章 體現怎樣的政策思路?
    三篇文章的共通點是關注了大規模貨幣政策刺激副作用和金融風險問題,強調了穩「宏觀槓桿率」和「防風險」的訴求,折射出偏「鷹」的政策態度,但「收」的節奏和烈度倒不一定很強。;這種立場態度之下,體現的政策思路是對大規模刺激政策效果的疑慮,與不搞「大水漫灌」暗合。
  • 三部委勾劃2019宏觀經濟政策關鍵詞
    連維良強調,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重在精準投資、有效投資,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在投資重點上突出補短板,在項目選擇上突出納入規劃的項目,在投資決策上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補短板、穩投資、防風險相統一。對於備受關注的債轉股進展,連維良透露,目前市場化債轉股籤約金額已經超過2萬億元。
  • ...適宜貨幣金融環境——2019年央行宏觀調控和貨幣政策實施工作紀實
    回顧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與成效,閱讀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發表的文章與言論,我們感受到中國金融的強勁脈搏,領略到中央銀行的使命擔當。他說:「貨幣政策與每一家企業、每一個家庭息息相關,關乎大家手中的『票子』,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不能讓老百姓手中的票子變『毛』了,不值錢了。」  「既不畏手畏腳,也不大手大腳。」在易綱看來,這12個字構成了貨幣政策調整的關鍵。
  • 更趨精準靈活 貨幣政策漸回歸常態
    日前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簡稱《報告》)與二季度報告相比,在貨幣政策展望部分,再度增加了「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的表述,《報告》也強調,處理好內外部均衡和長短期關係,儘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 任正非送別榮耀:要做華為最強的對手;央行: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
    國內新聞4.央行: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11月26日消息,中國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報告還指出,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
  • 廣發宏觀鍾林楠: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釋放的七個信號
    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內含央行對宏觀經濟的判斷以及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的基調,對比(與上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相比)解讀,能更好判斷現階段貨幣流動性環境在未來是否會發生變化。第一,對於宏觀經濟的判斷,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延續了二季度的觀點:經濟增長好於預期,且將向潛在經濟增速回歸;物價漲幅下行,存在短期擾動,但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
  • 8位首席經濟學家把脈中國經濟:過分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引發房地產...
    1月31日,協會刊登了根據會議情況形成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與會首席經濟學家認為,當前,受外部環境變化和國內需求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發展面臨一系列挑戰。面對經濟下行壓力,2019年的宏觀經濟政策應當更加積極,但過分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引發房地產泡沫。因此,積極的政策不能大水漫灌也不能過於保守,保持弱刺激力度。
  • 貨幣政策領銜 央行圈定2021十大重點工作
    來源:北京商報2021年伊始,央行新一年工作重點如期披露。1月6日,央行官網顯示,日前央行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會議對2020年工作作出總結,並重新明確2021年央行十項工作要點。其中,依舊被放在首要位置的穩健貨幣政策,由2020年「靈活適度」進一步調整為「靈活精準、合理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