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婷
截至目前,全球累計確診人數已過千萬關口。各國疫苗研發機構都加入新冠疫苗研發大軍,中國諸多上市公司也加入這一行列。
然而,複雜、漫長、嚴苛的過程和標準,註定很多機構都將是失敗,這是正常的和可以理解的;但其間,諸多蹭熱點、濫竽充數者,是不是要驗明正身?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有133種新冠疫苗處於研製階段,其中美國約42種,中國19種,加拿大12種,英國11種,俄羅斯10種。
首先,科普一下關於疫苗研發上市需要經過的步驟。如下圖,按照流程,疫苗在獲準上市之前,必須要先經過臨床前試驗和至少3期的人體臨床試驗。
市面上,關於疫苗研製的聲音層出不窮。美國、俄羅斯、英國等國家紛紛表示研製的新冠疫苗將會很快投入使用。
當地時間6月2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醫務工作者代表舉行視頻見面會,提前給他們送上了節日的祝福(編註:6月第三個星期天是俄&34;)。普京透露:俄新冠疫苗很快面世,&34;。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科研團隊24日對外界公布,其研發的新冠疫苗於當日開始對志願者接種。這是繼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疫苗4月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後,又一進入該階段的新冠疫苗。
6月23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衛生部向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頒發了臨床試驗批准文件,這標誌著全球首個新冠疫苗Ⅲ期臨床試驗正式啟動。也就是說,目前只有中國的速度是最快的,已進入到第4個步驟Ⅲ期臨床功效試驗階段,而在這個階段失敗的可能性也高達50%。
其他國家和企業的新冠疫苗研製仍處於Ⅰ/Ⅱ期臨床試驗階段,失敗的可能性就更高了。可見,在這些研製的疫苗當中,真正能進入人體臨床試驗者更是屈指可數。
藉助新冠疫情,資本市場上相關的概念股應運而生,有關的上市公司股價也不斷上漲。
A股市場上涉及新冠疫苗概念的上市公司大約有12家,包括國藥股份、未名醫藥、萬泰生物、華蘭生物、智飛生物、達安基因、鵬鷂環保等。年初至今,除華北製藥和鵬鷂環保之外,其餘漲幅均超過50%,未名醫藥超290%,而萬泰生物更是超過1600%的漲幅。可見,因新冠疫情,與之相關的醫藥股幾乎是整體爆發,多隻個股出現過漲停。
當前,新冠疫苗研製進展較快的是港股上市公司康希諾生物與陳薇院士團隊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Ad5-nCoV進入臨床II期。
我國首家在美上市的疫苗公司科興控股子公司科興中維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已完成了第一期和第二期的臨床研究受試者接種。
國藥集團子公司中國生物正式啟動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
國內上市公司智飛生物、康泰生物等正在進行與新冠疫苗相關的研究。
隨著我國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逐步開展,疫苗概念股因此遭到爆炒,亂象隨之而出。那麼,哪些公司雷聲大雨點小,哪些是在濫竽充數呢?
年初至今,受新冠疫苗研究進展利好消息影響,國藥股份股票價格從27.29元上漲至49.52元,漲幅超80%。近日,又因國藥集團子公司中國生物全球參與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試驗(Ⅲ期)正式啟動,國藥股份股價再次大幅上漲。
因股價異常大漲,國藥股份6月24日披露公告稱,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為醫藥批發,不涉及疫苗研發生產,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
近期媒體報導所提及的疫苗研發屬於中國生物,公司與其相互之間無股權關係,與中國生物不產生直接疫苗業務關係。
根據國家相關監管要求,疫苗銷售已實行一票制,國藥股份不經銷疫苗,與中國生物不產生直接疫苗業務關係。
根據公告看出,國藥股份與新冠疫苗完全無關,疫苗概念股應當完全排除。
通過天眼查了解到,國藥股份和中國生物屬於兄弟公司,其實際控制人均為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但相互之間無股權關係。國藥股份只是國藥集團下的子公司,且完全不涉及疫苗研發生產。
因參股知名疫苗研發公司北京科興26.91%股權,而北京科興旗下子公司科興中維研製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取得初步成果,未名醫藥成為A股市場上炒作的一股動力,股價也因此大幅攀升。未名醫藥從年初7.24元上漲至28.3元,漲幅超290%。
北京科興主要業務為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我國唯一一家在北美上市的疫苗企業科興控股的子公司,擁有中國第一支甲B型肝炎聯合醫療倍爾來福、中國第1支H5N1疫苗盼爾來福等,目前新冠疫苗已完成了第一期和第二期的臨床研究受試者接種。擁有這樣發展前景良好的公司股權,股價上漲是必然的,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6月23日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非標準審計報告稱,未名醫藥對北京科興長期股權投資帳面價值5.6億,持股比例26.91%,2019年度確認投資收益1.2億。因2017、2018年連續兩年未拿到北京科興的財務資料,2019年度僅獲取了財務報表等資料,但仍然無法判斷未名醫藥對北京科興是否有重大影響。
這份審計報告告訴我們,未名醫藥儘管持有北京科興26.91%股權,但實際上無任何決策和參與權,連財務報表都難以拿到,更不用說其子公司科興中維的新冠疫苗,控股股東為了自身利益,可隨時剝離新冠疫苗業務。
事實上,未名醫藥與北京科興一直存在激烈的矛盾,曾一度陷入停滯僵局的局面。新冠疫情以來,市場上一直流傳著未名醫藥參股的北京科興在新冠疫苗研發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的利好消息,未名醫藥股價接連打破最高紀錄,其實只是未名醫藥藉此在熱炒。
因熱炒新冠疫苗概念,未名醫藥無實際業績支撐,投資者若一味追逐,終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鵬鷂環保作為一家環保行業上市公司,主要從事環保汙水處理相關的業務。2月4日,鵬鷂環保宣布,出資3000萬投資北京艾棣維欣,該公司與一家美股公司籤訂合作協議,共同研製病毒疫苗。消息一出,該公司股價連續兩日漲停。
然而,關於北京艾棣維欣研發水平、相關疫苗產品及進展情況均未知,相關負責人卻解釋道,公司研發的這個疫苗採用DNA方法,研發時間很短。目前已進入到了設計階段,相信很快就會出產品,進入臨床。根據行業慣例來看,疫苗從臨床試驗到上市,至少要經過三期臨床試驗考驗,三期臨床結束之後,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有可能獲得批准上市,而在這個階段失敗率也在50%以上。況且,北京艾棣維欣的疫苗只是完成DNA疫苗的設計,還未進入臨床階段,未來不確定性更是巨大。
作為一家以環保業務為主的上市公司,卻跨界投資疫苗研發,不知道是為了炒概念還是為了抗疫,或是另有其他目的?
作為生物疫苗概念板塊的次新股,萬泰生物自4月29日上市以來,連續24天漲停,股價從發行價8.75元漲至154.29元,漲幅超1600%。
投資者如此追捧,明顯與此次新冠疫情,萬泰生物所處的生物疫苗概念有關。公司雖然發布公告稱,主營業務為體外診斷試劑和疫苗兩大類,其中體外診斷試劑業務2019年佔總體收入的98%,疫苗業務在整體收入比重不足2%。
年初至今,受新冠疫苗研究進展利好消息影響,達安基因股票價格從11.5元上漲至27.02元,漲幅超150%。
由於受生物疫苗概念股影響,達安基因稱生產的相關試劑盒產品僅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不用於治療,未涉及新冠疫苗的研製和生產業務。
年初至今,受新冠疫苗研究進展利好消息影響,西藏藥業藉助此波行情,股票價格從31.99元上漲至57.69元,漲幅接近160%。
6月16日,西藏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投資3.51億元與斯微生物合作研發新冠疫苗等產品,但公司僅獲得相關疫苗的全球獨家開發、生產、使用及商業化權利,不成為相關疫苗的權益所有人。此公告一出,西藏藥業股價又出現飛漲。
斯微生物成立於2016年,在國內成立了第一條成熟的mRNA疫苗生產線,但成立時間較短。1月份,斯微生物開始啟動新冠mRNA疫苗研發,目前處於臨床前試驗階段,還未開展臨床試驗。從進度上來看,西藏藥業與斯微生物的疫苗研製合作進展有些落後。
西藏藥業只是初步與斯微生物籤訂合作協議,且疫苗研製還處於臨床試驗前階段,未來失敗的風險高,不確定性非常大,但因此能夠蹭上新冠疫苗概念,股價大漲,相關人員最終收益,那麼西藏藥業肯定也是樂意為之。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內生物疫苗概念板塊一路飆升,部分公司憑藉疫苗概念股受到資金追捧,藉此提高股價,但投資者需要擦亮眼睛識別那些濫竽充數的公司。
如果你喜歡這段文字,歡迎關注頭條號「明說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