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焦距和拍攝距離如何影響景深,如何運用綜合手段控制景深?

2021-01-09 拍客張光林

完成一幅攝影作品,除了主體突出、主題明確、構圖合理、用光恰當之外,畫面景深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合理地控制景深,也會反過來強化主體的突出和表達明確的主題。可以說一幅作品的成功與失敗、精緻與粗糙,都與景深的控制密切關聯,景深控制手段的運用屬於一般拍攝的「高級要求」。

什麼是畫面的景深呢?

我們拍攝的畫面,從本質上說,只是一幅平面圖畫,呈現的是二維世界,並不是三維空間。但是,攝影記錄的是真實世界,只是藉助於二維畫面,達到表現和還原三維空間的目標;世界是立體的,拍攝畫面是平面的;現實的空間有長度、寬度和深度,拍攝畫面只有長度和寬度,並不具有深度。

但是,我們拍攝、記錄的最終目的卻卻是為了反映三維空間,給讀者提供空間的存在和感覺,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除了對於主體部分給予「平面」的描寫和刻畫之外,就需要用運用適當的深度來描寫,這個深度就是景深。

景深有大有小,有的畫面需要很大的景深,比如眾多人物活動的大場景,比如視野廣闊的風光;有的畫面只需要較小的景深,比如少數或單個的人物,比如花卉;有的畫面基本不需要什麼景深,比如字畫的翻拍、工業產品等等;有的畫面則需要巧妙的、恰如其分的景深,比如幾個人物活動時的重要人物,比如一個事物的局部,等等。

具體的一個場景、一幅畫面需要什麼樣的景深控制,只有一般的規律,沒有死定的教條數據,對於景深的掌控還與拍攝者對世界、事物的理解和情感理解相關,需要用心去想用心去做。

那麼,影響畫面景深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如何進行實際的控制呢?

以下,我們會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給出一般的思路。

影響畫面景深的因素主要包括光圈的大小、鏡頭焦距的長短、拍攝距離的遠近。

光圈、攝距和焦距這三者當中,每一項對畫面景深都有影響,它們共同作用、互相協同,最後綜合影響和決定著畫面的景深。

相關焦點

  • 帶你認識彌散圓,深層次解析光圈、焦距、物距對照片景深的影響
    照片焦深越淺,背景虛化效果將越強烈,我們就會反推判斷這張照片拍攝時的景深更淺,稱之為"淺景深、小景深"照片;相反,照片焦深越深,背景虛化效果弱,我們就會判斷這張照片拍攝時的景深更深,稱之為"深景深、大景深"照片。但問題是怎麼控制照片拍攝過程中的景深深淺以達到控制照片虛化程度的目的?
  • 學會景深控制三要素,輕鬆拍出攝影大片
    從我們拍攝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三點,一個是光圈,一個是焦距,還有一個是我們的拍攝距離,首先我們從光圈說起。說到光圈,前面我們講到光圈對曝光的影響,主要是光圈的大小影響著我們相機進光量的多少。除了對進光量影響,其實光圈對景深也有很大影響。
  • 單眼相機基礎知識1:光圈、F值、景深三者是什麼關係?
    使用單眼相機攝影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光圈對相片效果的影響。在放寬或收窄光圈後,會如何改變圖像的最終效果?在本文中,我們會透過幾個例子研究不同光圈對景深的影響,並了解f值的概念。光圈可以控制進入鏡頭的光量注意事項-光圈越寬(即f值越低),景深越淺(背景或者前景越模糊)。-光圈越窄(即f值越高),景深越深(背景或前景越模糊)。
  • 攝影小白須知:光圈的定義,大小光圈與f係數、景深的關係
    拍攝風光是否用小光圈?拍攝人像是否就用大光圈?要理解這個內容,我們首先要把光圈的概念搞清楚,要把光圈的特殊用途搞清楚。什麼是攝影的光圈?我們一定要把它深刻理解吃透,這是攝影愛好者必須要掌握的重要內容。什麼是攝影的光圈?
  • 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
    更小規格的CMOS也按同樣比例小於標稱的1/1.7」和1/2.3」。我們這裡不考慮畫質,僅討論不同尺寸的感光片對拍攝參數和拍攝效果的影響。若物距為1m,可算得景深分別為0.06m、0.09m、0.12m、0.16m。實際光圈相等,不同規格相機的等效光圈就不等,景深也就不等,感光片越小景深越大。這就是為什麼對於同樣光圈值,感光片大則背景虛化能力較強。以下是三種相機用相近等效焦距和相同實際光圈在同樣位置拍攝的照片,可見景深有明顯差異,大尺寸感光片的景深小,前景和背景虛化程度大。
  • 光圈和f值的關係是什 如何設置光圈自動曝光【詳解】
    光圈和f值的關係是什麼?  由於數位相機的焦距比傳統相機的焦距短很多,使鏡頭的口徑開度小,故很難產生較窄的景深。有部份數位相機會有一特別的人像曝光模式,利用內置程序與大光圈令前景及後景模糊。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設置光圈自動曝光。
  • 什麼是焦距?不同焦段鏡頭分別適合拍攝什麼題材?
    光圈焦距上期我們說了光圈,這期我們說一下焦距。啥是焦距,焦距就是鏡頭中心點到焦點的距離。關於焦距有這麼幾個點是我們需要知道的鏡頭是如何分類的?焦距對成像的影像有哪些?>2、影響景深景深,我們之前說過,景深越淺,背景虛化越明顯;景深越深,背景越清晰焦距對景深的影響就是焦距越長,景深越淺(背景越模糊)焦距越短,景深越深(背景越清晰)
  • 等效焦距與等效光圈 傳感器小了的時候,你會失去什麼
    但是基於和滕飛老師多年的兄弟情分,以及對於他專業的信任,在他第一次和我說了之後,雖然過程中我也在反駁,但是後來不管什麼場合有人問我,我的回答都是,我相信滕飛老師的專業度,所以我相信有這麼回事。但是具體,您問他。
  • 攝影基礎:關於「光圈」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兒(建議收藏)
    雖然如今的數位相機都擁有了強大的智能處理系統,但是仍無法替代人類的拍攝思維。對於攝影初學者而言,拍攝技術的第一次飛躍,通常是希望擁有相機更多的控制權,摒棄全自動模式的便捷,開始以光圈和快門優先或手動模式進行拍攝。通過自行控制曝光三要素的視覺屬性,來實現預期的拍攝效果。
  • 「攝影基礎知識」景深、光圈、快門、感光度ISO
    在這些基礎知識裡,我們先要弄明白快門、光圈、感光度ISO、景深是什麼,這幾大要素的結合才會形成我們最終拍攝出的照片,也就是最基礎的曝光原理。下面我會逐一來告訴大家什麼是光圈、景深、快門和感光度ISO。一、光圈、景深圖片裡上面表示景深,下面是光圈。從圖片我們的可以看出,從左往右景深由深變淺,背景越來越模糊。再看看光圈,從左往右光圈顯示的標示是數值越大(f/32),光圈越小;數值越小(f/1.4),光圈越大。
  • 入門攝影必學課 光圈是什麼?如何應用?
    入門攝影必學課 光圈是什麼?如何應用?普及知識點:光圈是什麼?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目前的光圈主要分為三大種類,固定式光圈、貓眼式光圈和虹膜式光圈。
  • 如何從失焦的圖像中恢復景深並將圖像變清晰?
    攝影-怎樣對焦才能讓不同距離的物體都拍攝清晰?,https://zhuanlan.zhihu.com/p/99637413),還能順便獲取到場景的景深圖。彌散圓的大小依賴於當前的對焦距離、光圈值、焦距、傳感器的像素尺寸等一系列因素。
  • 攝影:光圈怎麼使用?8句攝影口訣教你用好光圈
    對這八句攝影口訣進行詳細解析:一、光圈決定曝光量,數值越小孔徑大。光圈,是曝光三要素之一,是控制曝光的重要參數,用F表示。具體怎麼控制曝光呢?光圈=鏡頭焦距÷等效孔徑大小。三、光圈越大景深小,背景虛化顯主體。光圈對景深有直接的影響,景深就是主體前後的清晰範圍,景深越小,清晰範圍較小,前景背景容易虛化模糊;景深越大,清晰範圍大,背景清晰銳利。光圈越大,則景深越小,背景前景就會虛化模糊,雜亂的背景會被簡化,主體更加突出。
  • 風光片拍攝時,光圈、速度和感光度應該如何搭配?
    單眼相機拍攝自然風光片時,快門、速度和光圈應該怎樣搭配?單眼相機的風光片拍攝,一般是指「大風景」、「大風光」,就是場面恢弘、視角寬廣的風光畫面。這些場景的拍攝,不同於人物拍攝、活動拍攝和動物狀態的拍攝,一般元素、畫面主體大多是靜態的,畫面中的大多數元素都是相對靜止的,即便是有移動,也都是較低的速度,比如風力影響產生的搖動、元素的輕微移動等;也有些情況下的移動是較快的,比如開動的車輛、步行的人物等。
  • 環境人像的拍攝時,可以運用這樣的思路來選擇光圈
    所謂環境人像的拍攝,其實也沒有什麼規定的稱法,只是一般習慣性的叫法,本質就是涉及人物處在特定場景的拍攝,比如旅遊紀念照、三兩個人的合影、人物風光照和選擇性場景的寫真照等等。這些拍攝,往往是帶有一定環境元素和背景下的人像拍攝;人物是主體,其他的環境、背景都是陪體;人物為主,其他為輔。作為主體與陪體的主與輔的關係,又有從重到輕、從實到虛的不同區別。
  • 快門、光圈、感光度,三者如何搭配?3分鐘學會曝光三要素!
    當光圈越大,景深越淺,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背景虛化效果越明顯,在拍攝人像或特寫時,常常使用較大的光圈,用來減弱背景的影響;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在更長的空間距離內得到清晰的成像,適合拍攝景別較大的場景,如山川、建築等。
  • 等效的焦距、放大倍率、光圈
    焦距是指的鏡頭光學中心到感光器的距離。        這兩張照片拍攝於分別使用全畫幅的索尼α7 [ILCE-7]和APS-C畫幅的索尼α6000拍攝。        Micro 4/3相對全幅的等效係數是2,那麼使用這個系統拍攝等效全幅28毫米的視野,需要使用14毫米焦距的鏡頭。        等效焦距並不是光學概念,但它被眾多廠商和消費者接受。等效焦距讓我們清楚的知道對應設備可以拍攝多大的視野。
  • 不可不知的鏡頭冷知識:光圈葉片數量與衍射導致的品質和成像問題
    選擇一支鏡頭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多數人最先考慮的通常是它的焦距、其次是光圈的大小,再其次可能是它擁有的特別鏡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鏡片配置或鏡片組結構,這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就有ED、非球面鏡、螢石鏡片等,識貨的還會看它的最近對焦距離和近攝放大率。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鏡頭的光圈葉有多少片?
  • 旅途中如何快速掌握相機的使用方法,光圈、快門、ISO如何運用
    A檔(光圈優先模式)A檔就是光圈優先模式。光圈優先能夠自主調整光圈,在這個模式下,相機的測光系統會自動計算出需要的曝光值,然後根據你選擇的光圈大小決定快門與iso(感光度)的多少。因為光圈能夠控制景深,快門由相機決定數值,所以這個模式用來拍攝景物和人物比較多,而且光圈能夠控制景深。
  • 技術科普丨關於光圈的那些事
    對於已經製造好的鏡頭,我們不可以隨意改變鏡頭的直徑,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在鏡頭內部加入多邊形或者圓形,並且面積可變的孔狀光柵來達到控制鏡頭通光量,這個裝置就叫做光圈。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所以,在焦距固定的情況下,光圈越小,也就意味著直徑(D)越小,光圈值F也就越大。同理,如果要達到相同的光圈值(F),長焦距鏡頭的口徑要比短焦距鏡頭的口徑大(D=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