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孫河挑戰者武裝到了牙齒

2020-11-23 搜狐網

  沒有人敢從南美洲亞馬孫河的一岸遊到另一岸,因為這條「河流之王」變幻莫測、危機四伏。然而,2月1日,52歲的斯洛維尼亞馬拉松遊泳健將馬丁·斯特雷爾將展開一項史無前例的壯舉:用70天時間,獨自一人遊完亞馬孫河5431公裡長的河道。

目前,斯特雷爾和他的護航小隊已做好準備,應對可能碰到的各種危險。

  兩年訓練

  每天要遊三四小時

  斯特雷爾是斯洛維尼亞家喻戶曉的馬拉松遊泳健將。2月1日,他將從亞馬孫河的源頭秘魯阿塔拉亞正式出發,獨自一人順流直下,一直遊到亞馬孫河的入海口巴西貝倫市。斯特雷爾計劃用70天完成探險,如無意外,他將於4月11日上岸。整個行程長達5431公裡,相當於橫渡整個大西洋。據悉,這次探險耗資高達100萬美元。一個後援小組將乘坐3隻船跟隨他探險,並為他拍攝一部紀錄片。每天斯特雷爾將遊14個小時,而到晚上,他將睡在一艘後援船上。為了迎接這次挑戰,斯特雷爾已經訓練了兩年,每天遊3至4個小時。27日他表示:「我的確有點害怕,因為亞馬孫河是一條巨大的河流,其中充滿了兇猛的動物、魚類和昆蟲。這次暢遊亞馬孫河極可能將是一次死亡之旅,但我仍期待有個圓滿的結局。」

  三破紀錄

  曾經暢遊中國長江

  斯特雷爾1954年出生,他本來是一名吉他專業的學生,1978年成為一名職業馬拉松遊泳運動員。2001年,斯特雷爾打破了一項「不間斷遊泳世界紀錄」——連續遊泳84小時10分鐘,距離長達504公裡。此外,他也是世界上唯一曾從北非國家突尼西亞遊到義大利的男子,只用不到30小時就完成了航程,再次創造世界紀錄。斯特雷爾曾說:「當我還是個小男孩時,曾被父母和校長打過很多次,這無疑大大促進了我忍受疼痛的能力和耐力。」斯特雷爾還曾獨自一人遊完了歐洲的多瑙河和美國的密西西比河。2004年6月10日到7月30日間,斯特雷爾又暢遊中國長江,遊泳距離4003公裡,創造了新的「遊泳距離最長紀錄」。斯特雷爾曾表示,在長途遊泳探險時,他也感到過恐懼。他說:「有時情況很糟,你必須和急流大浪搏鬥,但你卻又餓又累;有時你必須在受到汙染的水域遊泳,唯有竭力不去想水中可能有的東西。而水蛇是最讓我厭惡的東西。」

  四大危機

  河中潛伏著食人魚

  專家們認為,在此次縱遊亞馬孫河期間,斯特雷爾將面臨四大危機:首先,由於亞馬孫河水流湍急,沿途他將遇到大量急流和漩渦,乃至河口處高達4米的巨浪。第二,亞馬孫河中潛伏著大量五花八門的食人魚。其中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牙籤魚」,又名「巴西吸血鬼魚」。據稱,它的身體極為細小,甚至可以遊進受害人的陰莖,繼而潛入其尿道中。一旦紮根之後,它們將伸出一根小刺,並靠吸取受害人的血液和身體組織為食。第三,斯特雷爾也可能遇到有毒的淡水黃貂魚或攻擊性很強的公牛鯊。後者是從大西洋逆流遊進亞馬孫河的。此外,他還有可能遭遇瘧疾、登革熱以及吸血蝙蝠傳染的狂犬病。巴西亞馬孫河研究協會的研究員布林格爾擔憂道:「一切都是可能的。與密西西比河還有長江相比,亞馬孫河更為變化莫測。我不會試圖阻止他,但風險實在太多——他可能被水虎魚吃掉、在急流中淹死,甚至遭食人部落襲擊。」

  五重保護

  備血引開危險魚類

  不過,面對重重危險,斯特雷爾已做好各種應對措施。首先,他有意增加體重來迎接挑戰中巨大的體力消耗。到下水之前,他將超重18公斤。其次,在縱遊亞馬孫河期間,他將在潛水衣上塗抹大量凡士林保護自己。第三,後援小組裡有2名醫生,他們將攜帶幾千毫升符合斯特雷爾血型的血液以備不時之需。第四,後援小組還將攜帶數十桶動物的新鮮血液,每當斯特雷爾遊到危險水域時,這些血液就將被事先潑進河水中,從而分散水中那些食人魚的注意力。第五,這次探險的全過程將被拍攝下來,網站將進行直播,從而讓全世界的科學家和醫生都可以隨時跟蹤斯特雷爾的健康狀況,並提出建議。據《中國日報》報導

相關焦點

  • 搜狗2016財報解讀:對話、問答、翻譯 將AI武裝到牙齒
    在很多人還新鮮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概念之時,人工智慧已開始引領搜狗公司的技術創新與內容差異化,除此之外,更是將AI武裝到了牙齒上,包括輸入法,搜索在內的一系列產品都進行了人工智慧的應用落地。搜狗2016年全年營收與流量的增長均快於行業增速,與搜狗「自然交互+知識計算」的人工智慧戰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亞馬孫河到底有多可怕?為什麼人們不敢在亞馬孫河中遊泳?
    這就是著名的亞馬孫河,它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及支流最多的河流。它的支流有上千條,與幹流共同組成了總長度達6萬餘公裡的亞馬孫河水系,其流域面積705萬平方公裡。亞馬孫河滋潤著南美洲的廣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使這一片地域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國」。
  • 螞蟻電競ANT341UC體驗評測:武裝到牙齒的電競顯示器
    螞蟻電競ANT341UC體驗評測:武裝到牙齒的電競顯示器 2019-06-14 20:48:16  出處:快科技 作者:流雲 編輯:流雲     評論()
  • 世界第一大河——亞馬孫河
    (作者註:亞馬孫河,在以前的中學地理教材都稱作亞馬遜河,本文採用新名。)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中段的東側,涓涓細流順著山脈東麓古老巖石的表面向北流,在秘魯伊基託斯市以北轉而向東,一路上它匯聚了上千條支流,日夜不息地傾入大西洋。它就是世界第一大河——亞馬孫河。
  • 三大奇特冷兵器:第1諸葛亮發明,第2鯊魚臂刀,利刃武裝到牙齒
    導語:三大奇特冷兵器:第1諸葛亮發明,第2鯊魚臂刀,利刃武裝到牙齒眾所周知,士兵想在戰場上獲勝,只能依靠隨時的武器,只有強大的武器才能更有效的打擊敵人
  • 世界獨特冷兵器:「鯊魚臂刀」利刃武裝到牙齒,「假獸」諸葛亮發明
    而且,就連鯊魚頭的牙齒部分,也做得十分的鋒利。而且,臂刀的其它部位,還有一些地方存在不少鋒利的刀刃,堪稱是利刃已經武裝到了牙齒。總能感覺到,有可能不小心傷到自己。如果用鯊魚臂刀來防身,那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
  • 印媒感嘆難以取勝:中方已武裝到牙齒
    以前都是我們感嘆美軍士兵裝備先進,武裝到牙齒,現在終於輪到別人羨慕中國了。日前印度媒體對中印一線兵力,裝備配置進行了對比,感嘆解放軍「武裝到了牙齒」。印度人看到,解放軍官兵不但穿得暖和、住得舒適,甚至還能在休息期間彈吉他,畫畫以及到娛樂室和戰友一起玩電子遊戲。這些都是印度士兵想都不敢想的待遇。所以印媒感嘆中印實力差距巨大也就不奇怪了。以前說起西藏軍區,不用了解都能猜到,肯定又偏遠,又閉塞,而且以山地輕步兵單位為主,迫擊炮都算是重型武器。然而此次隨著央視的報導和曝光,讓全世界對解放軍的山地部隊有了新的認識和定義。
  • 外掛武裝到牙齒的八臺重火力高達 自己編織火力網 可決定戰爭勝負
    高達系列有很多非常經典的機設,其中最具有男人魅力和浪漫的莫過於是渾身上下都是彈藥,將外掛武裝到牙齒的類型了,本次就來說說那些自己可以編織火力網,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火力高達吧。PS:大型外掛比如冰箱、深度強襲還有、流星、GN馬甲都不算。
  • 剛果河長度及水量都不及亞馬孫河,為何其水能資源卻遠超亞馬孫河
    世界上著名的河流上都修建有水電站,尼羅河上有亞斯文大壩,長江上有三峽大壩,亞馬孫河流域上有150多座水電站,密西西比河幹流上有超過46座水電站,剛果河上有英加系列水電站等。其中位於赤道附近的亞馬孫河(長度世界第一)和剛果河(長度世界第十),因為其流域範圍內降水豐富,是世界上水量第一,第二的河流,我國的長江才排到第三。
  • 剛果河水量只有亞馬孫河的五分之一,為何水能資源卻遠超亞馬孫河
    (長度世界第二)和剛果河(長度世界第十),因為其流域範圍內降水豐富,是世界上水量第一,第二的河流,我國的長江才排到第三。不同的是亞馬孫河在流出安第斯山脈後就進入了一馬平川的亞馬遜平原,而這時候亞馬孫河的才開始慢慢接收雨林裡的水源,逐漸的壯大,也就是說在其上遊地區,雖然落差大,但是水量小,水能蘊藏量少。並且從其水量壯大的位置到其入海口高度差只有數十米,水能蘊藏量低不說,還特別難開發。
  • 現代「腦洞大開」兵器:美國「鯊魚臂刀」最霸道,利刃武裝到牙齒
    導語:現代「腦洞大開」兵器:美國「鯊魚臂刀」最霸道,利刃武裝到牙齒古時候由於各國搶資源,搶城池,擴疆土,因此很多的地方常年都打仗,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民間,冷兵器都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東西。
  • 世界河流之王——亞馬孫河
    亞馬孫河的源流是發源於安第斯山區烏卡亞利河,自南向北流淌在東安第斯山脈東麓,在秘魯伊基託斯以西的瑙塔與同樣來自安第斯山區的馬拉尼翁河會合後稱亞馬孫河(也譯亞馬遜河)然後一路向東奔向大西洋;亞馬孫河在流出了安第斯山區後來到世界最大的衝積平原——亞馬孫平原,自西向東流淌在南緯4度到赤道之間的廣大平原上,沿途納入普圖馬約河、茹魯阿河、內格羅河、普魯斯河、馬代拉河、塔帕若斯河、欣古河等支流,最後在赤道附近的馬拉若島附近注入大西洋
  • 爭論了那麼長時間,亞馬孫河的源頭到底在哪裡?
    亞馬孫河位於南美洲北部,穿過濃密的亞馬孫熱帶雨林,是世界上公認的流量、流域面積和支流數量最多的河流。不過,對於河流長度來說,傳統上認為它只能屈居第二,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亞馬孫河流域面積692平方公裡,幾乎是排行第二剛果河的兩倍,接近我國長江的4倍。
  • 神秘怪魚長著人形牙齒 胃口大變吃人睪丸(圖)
      怪魚牙齒非常像人齒。  據英國《每日郵報》、澳大利亞媒體29日報導,巴布亞紐幾內亞當地居民最近可說「談魚色變」,因為數名漁夫在水中捕魚和遊泳時,都遭到神秘「怪魚」襲擊,這種可怕的「怪魚」竟然兇狠地咬下了受害者的睪丸 ,導致他們被「閹割」後活活失血而死。
  • 走向亞馬孫河之源——看「德爺」如何徵服亞馬孫
    德爺並非突然間就成了荒野達人,這位英軍退役軍官的荒野之途始於2008年的一次亞馬孫河之旅。許多旅行者和探險家都走過亞馬孫河,但從西向東、披荊斬棘,忍受雨林的溽熱、昆蟲的騷擾、大型掠食動物的威脅和熱帶疾病的折磨,自急湍和部落原住民的追殺中一路向前,消耗10部高畫質攝像機、6雙靴子、3部全球定位設備,從秘魯經哥倫比亞、巴西一直走到法屬蓋亞那的亞馬孫河三角洲,徒步行完7000公裡亞馬孫河流域全程的,德爺應當是第一人。
  • 科學菌:為什麼至今仍沒有一座橋敢跨越亞馬孫河?
    先不說亞馬孫河為什麼沒有修建跨河大橋,有人知道四渡河大橋的修建難度有多大嗎? 從2004年正式動工修建到2009年年底全線通車,耗資高達6.14億元,東到八字嶺隧道、上跨四渡河、西起野山關隧道。
  • 最新勘測表明亞馬孫河長度或增近百公裡—新聞—科學網
    據《國家地理》雜誌發表的一項報告稱,現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將曼塔羅河確定為亞馬孫河的源頭。研究人員James Contos和他的團隊藉助GPS追蹤數據和衛星影像,發現曼塔羅河大約比阿普裡馬克河長10%。 曼羅塔河自東北方向流向東南方向,從秘魯中心區域的曼羅塔山谷穿過。
  • 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生物種類,也與亞馬孫河一樣豐富多彩
    由於亞馬孫河實在是太遼闊了,且河水湍急,河底崎嶇不平,布滿了礫石,湍急的河裡還時常漂著讓水浸透了的樹幹,所以科學家為了保護好網具,不得不小心地避開那些障礙,因為只要稍一疏忽漁網便會被河水衝走或是損壞。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生物種類也與亞馬孫河一樣豐富多彩,據相關生物專家估計,雨林中每平方千米內大約有超過7.5萬種樹木、15萬種高等植物,聚集了大約250萬種昆蟲、2000種鳥類和哺乳動物。所以說,亞馬孫流域被譽為「生命王國」真的是實至名歸。
  • 有牙齒到沒牙齒,鳥類演化歷程中是如何把牙齒搞丟的?
    鳥類演化到這裡,奇怪的事情卻發生了:早已在孔子鳥上消失了的牙齒又在更先進的類群裡重新出現了!無論是反鳥類還是今鳥類中的黃昏鳥目,燕鳥目和遼寧鳥目,它們都具有牙齒,而其他今鳥類,卻又都沒有牙齒。換言之,反鳥類和今鳥類的三個目,就是最後的有齒鳥類。這些最後被牙齒武裝的鳥,都沒有逃過白堊紀末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和它們的恐龍祖先一起,消失在巨大的隕石撞擊之中。
  • 馬代臘河,是亞馬孫河最長的支流,全長約3350千米
    馬代臘河,是亞馬孫河最長的支流,全長約3350千米。它發源於玻利維亞境內的安第斯山脈,由貝尼河和馬莫雷河在巴西一玻利維亞邊境的貝利亞鎮匯合而成,之後向東北方向流,在馬瑙斯附近與內格羅河匯流,形成亞馬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