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亞馬孫河為什麼沒有修建跨河大橋,有人知道四渡河大橋的修建難度有多大嗎?
從2004年正式動工修建到2009年年底全線通車,耗資高達6.14億元,東到八字嶺隧道、上跨四渡河、西起野山關隧道。四渡河大橋是一條重要、且修建難度極大的國家級高速公路,也是我國範圍內難度最大、且規模也最大的山區橋梁工程,第一座修建在山區的大跨度鋼桁梁懸索橋便是它。
四渡河大橋通車以後,湖北省的恩施和宜昌就連接了起來,這也是上海和重慶之間的一條重要交通要道。且不說這座大橋從專業角度突破了哪些難關,有哪些技術上的難題被攻破,便可以直接從這座大橋所在位置的地形看出修建難度很大。
說這麼多,其實只是通過四渡河修建難度也很大來說明「世上無難事」這個道理,地理條件惡劣只是一方面因素,是否有決心去修建,以及是否具備修建的能力和必要性才是重點。
亞馬孫河的河流量有多大?
眾所周知,尼羅河是全世界最長的一條河流,全長有6670公裡,儘管「亞馬孫河和尼羅河誰最長」這個話題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一些學者認為亞馬孫河會比尼羅河的長度更長,但這個贊成這個結論的地理學界人士相對更少。所以,目前亞馬孫河和尼羅河世界排名分別是第二和第一,而尼羅河在降水量瘋漲的時候也有定期泛濫的問題。
但毋庸置疑,亞馬孫河就是地球上已知流域最大、流量最大且支流數量也最多的河流。之所以亞馬孫河和尼羅河有長度之爭,主要在測量河流長度的時候也有好幾種不同的方法,所以亞馬孫河的長度其實也不是一個確定值,目前更多人人科的6400公裡左右。但是,不管亞馬孫河是不是世界第一長河,但它的河流量一定是最大的,短短一秒鐘時間就高達21.9立方米的河流量。
簡單點說,哪怕是我國第一長河長江的流量,加上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和非洲的尼羅河這兩條大河的流量,其實也沒有亞馬孫河一條河流的河流量大,相當於長江流量的7倍左右。大家都知道地球上有大大小小的河流,但僅僅是亞馬孫河這一條河流的流量將佔到了全世界河流流量的20%左右,流域面積也接近七百萬平方千米,支流數量就有一萬多條,相當於整個南美洲面積的40%左右。
為什麼沒人敢在亞馬孫河上建一座大橋?
亞馬孫河上沒有建起一座大橋,首先就是河流改道比較頻繁,這和我國的黃河改道頻繁比較相似,因為它們需要進行改道的根本原因都與河水在部分河段攜帶了大量泥沙有關。而是,亞馬孫河的河流跨度也很大,在修建的時候會遇到諸多現實問題,比如:
雖然亞馬孫河流域的地勢看上去還比較平坦,河流的比降也不大,河水的流動速度也不快,似乎那就是一片波瀾不驚的河面。但是,一旦到了亞馬孫河的洪水季節,原本水流速度就比較慢的亞馬孫河河道,就變成了洪水積蓄起來的有利地理條件。在每年的洪水季節,亞馬孫河的平均水位會比平日裡直接高出十多米的樣子,這也就意味著廣大中下遊地區都會直接被洪水侵蝕。
更可怕的事情是洪水並不會在數日之後褪去,被淹沒的地區涉及到沿岸80公裡、甚至是250公裡這麼寬的區域,而這些地方被大水淹沒的時間更是長達數月之久,原來的平地就變成了一片汪洋,這也是為什麼亞馬孫河還有「河海」這個稱號的原因。從往年的趨勢來看,亞馬孫河流域一年內就會遭遇兩次較大的洪水,6月一般是高洪期,11月左右是次洪期,而每年的6到9月則是枯水期。
之所以要把亞馬孫河的降雨情況細說一番,其實就是從實際情況來說為什麼亞馬孫河沒有建起一座大橋,且不說大橋本身的修建難度,以及修建的時候需要設計到多少人力、材料和費用,僅僅是每年都會遭遇的洪水災難,便會給大橋的建造和維護帶來很大的問題。大橋很可能會因為洪水來臨而無法繼續修建,而修建好了的大橋有可能會因為洪水來了出現被淹沒、甚至被損壞的可能。
文章來源:百度知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