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亞馬孫河之源——看「德爺」如何徵服亞馬孫

2020-12-02 澎湃新聞
像「貝爺」貝爾·格裡爾斯一樣,「德爺」 埃德·斯塔福德也被稱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2013年,這位前英國陸軍上尉拍攝了紀錄片《隻身荒島60天》,這部電視史上最誇張的終極求生挑戰。他從飛機上空降落在斐濟的荒島上,不著寸縷,60天內光靠大腦與雙手求生,只有一臺攝影機用來全程記錄他的求生過程。他所有的裝備不過是一個急救箱,以及一支只有在遇上緊急醫療狀況才能使用的對講機。這個男人到達荒島第一個工作是找材料編草裙。

同年,他在探索頻道的節目《單挑荒野絕境》開播,在節目中,他依然連衣服都沒有,被丟到地球上的各種荒野絕境自生自滅。他還是紀錄片《單挑神秘地表》的主角,而今年,他的真人秀《決勝荒野》也播出了,許多觀眾認為,總是處在極端情況下,自己扛著攝影機忙碌還常常挨餓(在澳大利亞時一開始被餓了十天)的德爺,比貝爺顯得更為真實。有意思的是,7月30日,《決勝荒野》中國季剛剛在陝西漢中開機。

德爺並非突然間就成了荒野達人,這位英軍退役軍官的荒野之途始於2008年的一次亞馬孫河之旅。許多旅行者和探險家都走過亞馬孫河,但從西向東、披荊斬棘,忍受雨林的溽熱、昆蟲的騷擾、大型掠食動物的威脅和熱帶疾病的折磨,自急湍和部落原住民的追殺中一路向前,消耗10部高畫質攝像機、6雙靴子、3部全球定位設備,從秘魯經哥倫比亞、巴西一直走到法屬蓋亞那的亞馬孫河三角洲,徒步行完7000公裡亞馬孫河流域全程的,德爺應當是第一人。

德爺的徒步地圖 本文圖均為 出版社 提供

2011年,結束旅行一年之後,關於這次壯遊的紀錄片發行了。860多天的行路難,被濃縮在90分鐘的上下集電影中。許多人都覺得不過癮,2012年,他又出版了這本記錄了這次艱難卓絕的旅程的著作——《徵服亞馬孫》。書中並沒有描繪太多壯闊的風景(畢竟紀錄片視覺上的表現更為直觀),而是有了更多細節,比如,德爺為何會踏上這次改變他一生的旅程?他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出發,三個月就和最初的隊友分道揚鑣,帶著沉重的設備,道路不熟,自然險惡,當地人敵意環生,他亦曾沮喪、恐懼,但終究克服這一切:不僅是從肉體上,更是從精神上去「徵服」亞馬孫。

《徵服亞馬孫》;埃德·斯塔福德;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年6月出版

2019年6月,本書中文版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發行,經出版社授權,下文摘錄書中片段,以饗讀者。(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第一次遇險之後

盧克承認他一路上有幾次幾乎暈過去,我們都覺得無法繼續前進。賽吉爾告訴我們,在山嘴之上的兩小時路程外有個小鎮,加上背包,我們至少花四個小時才到得了。現在我們完全咽下了自尊,派賽吉爾和魯賓帶著空袋子和100新索爾鈔票上山去鎮上,要他們買下商店裡的全部飲料。他們大約在下午四點出發。我和盧克躺在塵土上,奧茲用大砍刀砍下仙人掌的葉片,拔去尖刺後切成碎片。咀嚼仙人掌後,汁液滲進我們乾涸的嘴,感覺真是棒透了,我很快就恢復了活力,能夠坐起來了,並且想著也去砍幾片,而我也這麼做了。

那兩名當地小夥子在天黑一小時後回來,幾千米外,我們就看到了他們的手電筒。他們倒出袋子裡所有的東西:借來裝了十升水的罐子、兩瓶三升裝的印加可樂(黃色)和可口可樂,以及十罐煉乳。我們留了一半以上供第二天早上和登山時飲用,接著開始大口咕嚕咕嚕地喝下這些提神的飲料,我這輩子從來沒有珍惜過飲料。那天,盧克和我被擊敗了,多虧這三位秘魯年輕小夥子,我們才撐過去。這對我們兩人來說都是難堪且羞恥的一課。至今我仍不知道,為何和當地人相比,我們做得如此糟糕。

背著沉重的器材包徒步過河 

錯誤的決定帶來的危險

接著,在驚恐和壓力之下,我倉促地作出另一個決定:我們必須再走回河邊,穿過狹窄的峽谷。奧茲和路易斯使用那兩隻可攜式充氣閥,我在後面遊泳,從而避免使用船隻順流而下。不藉助河水前進,這是我探險規則的灰色地帶,但在緊急情況下,我試著果斷一點。在我們小心翼翼地下山回到河邊時,我想到即將遊泳通過峽谷,胃裡就劇烈翻騰,而奧茲和路易斯都不會划船,是水上生手,無法直線航行。我們下到谷底時已經是下午了,俯視峽谷下遊看不到峭壁的盡頭,因此無法估計這段狹窄谷底的長度。我拿出地圖計算這段峽谷的長度,好知道要在水中行進多長的距離:2500米。我開始覺得事態越來越失控,我不知道我們會不會遇上激流(很有可能),這絕對是拿所有人的生命在開玩笑。我在想什麼?我只是從一個悲慘地獄換到另一個罷了。

「斯塔福德先生,你來到桑赫斯特(英國皇家軍事學院所在地),你們村裡是不是少了個白痴?」我的腦海裡可以聽到在陸軍受訓時我的第一位掌旗軍士滿是嘲弄的蘇格蘭口音。

原住民的悲劇

過去這個地區發生過駭人聽聞的暴力事件,埃內河畔的阿沙寧卡人在恐怖組織光明之路(Shining Path)——企圖奪取秘魯政權——的手上遭到了無情的對待。當時的政府給阿沙寧卡人配備了現代武裝,他們進行了激烈的反擊。然而,整整一代的阿沙寧卡男子都被殲滅了,只有少數二十五歲以上的女子在進攻期間逃過被一再強暴和毆打的命運。而新的威脅則是,石油公司想進駐這個地區,從阿沙寧卡人腳下掘出石油(這已經在本區域的其他河流發生了)。除此以外,古柯葉的入侵(殖民秘魯人以武力或欺矇拐騙的方式佔據了原住民的土地)和非法伐木密切相關。因此,阿沙寧卡人視所有外人為威脅並不意外。

在叢林中穿行

被原住民暴力對待

我們走出村子的中心區,來到一所學校。奧斯卡在前面領路,為我指出村長。就在我走向村長,向他做自我介紹並且與他握手時,一桶髒水朝我潑了過來。潑水的女孩用阿沙寧卡語憤怒地咆哮,高亢短促的話語隨著髒水刺痛了我。

第二桶是滿滿的稀水泥,接著又來兩桶,我環顧著圍繞著我的村民,沒有人笑。我全身沾滿了稀水泥,雖然覺得有點可悲,但我非常冷靜。那個女孩接著把溼水泥混合物塞到我嘴裡。所有女人都對我尖聲大叫,既警覺又憤怒,但我著實感覺到在一旁靜默地看著的男人眼裡流露出同情。

「我們該走了。」我一邊吐著沙子和水泥,一邊對奧斯卡說。我和村長握手,謝謝他,並轉身離開,前往河邊。奧斯卡顯然心緒不寧,我們走路時,他一句話都沒說,到了河邊,奧斯卡告訴我,下遊的部落已經準備好「成堆的尖刺」對我投擲。

思考旅行者和原住民之間的關係

有一段時間,我不斷質疑,我的徒步之旅是否太過自私,是否不必要地打擾了當地人,能否避免出現憂慮情緒,我是否認真思考過自己對這些人造成的影響。

這個區域的亞馬孫河原住民渴望進步,他們想要電、手電筒、衛星電視和手機,無一例外。我走過的部落在未來二十年間將蓋頭換面。它們並不是與世隔絕的部落,而是貧窮的村落;八卦和謠言也造成了無知和不必要的恐懼。

因此我的結論是,無論他們一開始是否感到不快,這次旅程都有其正面意義。這些部落雖然必須隨時保持警覺以保護他們的土地,但對外面的世界無知絕不是好事。

難忘的叢林聖誕節

亞馬孫河不是一般的河流——如泰晤士河——它是水位高漲時衝向森林的大片洪水的中心。泛濫的洪水在某些地方的寬度超過100 千米,相當於倫敦到巴黎的距離。河口處每秒鐘向大西洋湧進20 萬立方米的水,那可不是兩個渺小、不起眼又無助的漫步者想被吞沒的地方。據說,驟發的洪水會在一夜間將營地完全衝走,殺人於無形。

雨季開始了,喬和我好幾天沒有幹木頭生火,但幸好我們知道如何使用溼木頭生火(到如今已經練習過許多次了)。洗完澡後,我們光著身子吃東西——沒有必要穿上乾衣服(馬上又會溼掉),彼此也早就度過了尷尬期。

聖誕節前夕,我們太過接近蘇裡摩希河,無法避開危險的洪溢林。現在,我們身處每年都會被洪水淹沒的森林裡,泥濘的林地越來越潮溼,一天比一天難行。

我們必須避開洪溢林,在洪水來臨以前找到高地。高地會是我們最期待的聖誕節禮物。

聖誕節那天,雨下個不停。我們溼漉漉地走了一天,為網站錄了一些傻氣的視頻,還在吊床上戴聖誕帽為網站拍攝玩鬧照片。我們紮營時,大雨持續不斷,我用溼透的木頭生火,喬去看看能不能在河裡捕到魚,我確信他不會碰上好運。

在亞馬孫河的入海口,德爺和嚮導喬開香檳慶祝

喬去了好久,我坐在雨中想著與世隔絕的孤獨聖誕節,但就在天色漸暗之時,喬回來了,帶著七八條魚,把它們穿過鰓串在一根木棍上。

「幹得好,喬!」我咧嘴大笑,在附近的小溪幫他把魚去鱗片、掏內臟。我們炒了一些大蒜,接著加魚肉塊和水。真是大豐收,一份很棒的聖誕節禮物。我們談笑,喬練習用英語說「聖誕快樂」。

「明年的這個時候,喬,我們就會在家裡與家人團聚。」我說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生物種類,也與亞馬孫河一樣豐富多彩
    由於亞馬孫河實在是太遼闊了,且河水湍急,河底崎嶇不平,布滿了礫石,湍急的河裡還時常漂著讓水浸透了的樹幹,所以科學家為了保護好網具,不得不小心地避開那些障礙,因為只要稍一疏忽漁網便會被河水衝走或是損壞。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生物種類也與亞馬孫河一樣豐富多彩,據相關生物專家估計,雨林中每平方千米內大約有超過7.5萬種樹木、15萬種高等植物,聚集了大約250萬種昆蟲、2000種鳥類和哺乳動物。所以說,亞馬孫流域被譽為「生命王國」真的是實至名歸。
  • 世界河流之王——亞馬孫河
    世界水量最大的河亞馬孫河無論是從流域面積、河網密度,還是從水量來說當之無愧都是世界最大的河流,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河流之王」。它浩浩蕩蕩蜿蜒流淌在南美大地上,滋潤著近700萬平方千米的廣袤大地。拉美人民自豪地說:安第斯山是我們的矛,亞馬孫河是我們的盾。巴西人稱亞馬孫河是「河海」。
  • 世界第一大河——亞馬孫河
    昆蟲之大,由此可見一斑。在亞馬孫流域的大小河中,有2000多種魚類。有一種牙齒銳利非常的食人魚,體長僅20~40釐米,形似鯧魚,非常嗜血,一旦有一隻動物被一條食人魚咬出血,成百上千條食人魚就會聞味撲來搶食。據說,它們襲擊牛、馬需要15分種,而吃人僅需5分鐘。  礦物資源:亞馬孫河流域是一個礦物資源的聚寶盆。地下的寶藏,可以說還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 亞馬孫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植物種類居全球之冠
    整個亞馬孫地區,植物種類之多居全球之冠。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據統計,這一地區的植物品種不下5萬種,已經做出分類的就有2.5萬多種。從空中鳥瞰,整個亞馬孫河流域就是一個被綠色壟斷的浩瀚世界,猶如一張巨幅地毯,平展展,綠茸茸,無邊無際,莽莽蒼蒼,蔚為壯觀。走進亞馬孫地區的熱帶雨林,就等於進到一座天然的熱帶植物園。這裡的大樹長得又高又粗,那是拼命爭奪陽光的結果,樹冠層層疊疊密密地連到一起,遮天蔽日。
  • 為了破解亞馬孫河源頭之謎,四國科學家組成探險隊,從入海口出發
    為了破解亞馬孫河源頭之謎,四國科學家組成探險隊,從入海口出發拉丁美洲有兩大足以讓當地人自豪的景觀,一個是安第斯山,一個是亞馬孫河。然而,亞馬孫河的謎中之謎,卻是它那撲朔迷離的源頭。幾個世紀以來,無數科學家、探險家歷盡千難萬險,先後找到了幾個不同的源頭,但結論都不十分令人信服。
  • 爭論了那麼長時間,亞馬孫河的源頭到底在哪裡?
    亞馬孫河位於南美洲北部,穿過濃密的亞馬孫熱帶雨林,是世界上公認的流量、流域面積和支流數量最多的河流。不過,對於河流長度來說,傳統上認為它只能屈居第二,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亞馬孫河流域面積692平方公裡,幾乎是排行第二剛果河的兩倍,接近我國長江的4倍。
  • 亞馬孫河到底有多可怕?為什麼人們不敢在亞馬孫河中遊泳?
    雖然亞馬孫河是南美的生命之河,但是卻沒有人敢到河裡面去遊泳。 亞馬孫河恐怖魚類 就像亞馬遜雨林一樣,亞馬遜河孕育了各種生命,這使得南美洲比世界上任何一塊大陸上的魚類物種都要多,據估計,迄今為止亞馬遜河與其支流至少擁有2000個淡水魚類物種,而這些魚類不乏兇猛之徒,它們的存在讓人們望而生畏。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密西西比河、多瑙河、亞馬孫河的概況
    主流源出於美國明尼蘇達州西部海501米的伊塔斯卡湖,其最大支流密蘇裡河發源於落基山脈東坡二者匯合流注入墨西哥灣。從伊塔斯卡湖至河口、全長3765千米。若從密蘇裡河源頭算起全長6020千米,居世界第四位。流經美國31個州和加拿大2個州、流域面積萬平方千米,約佔美國領土的25、僅次於亞馬孫河和剛果河、居世界第三位有250多條支流。較重要的有54條。
  • 上海版「貝爺」,遇上「現代魯賓遜」德爺,誰才是荒野生存之王!
    2010年4月,斯塔福德與一名同伴鑽進秘魯熱帶雨林,完成了亞馬孫河的徒步冒險並記錄全過程,作品為《徒步橫渡亞馬遜河》。 2015年德爺的新作《單挑荒野》又引起一股新的熱潮,德爺將在世界上最險惡的地方生存一周。
  • 剛果河長度及水量都不及亞馬孫河,為何其水能資源卻遠超亞馬孫河
    亞馬孫河平均流量為20.9萬立方米/秒,而剛果河的平均流量為4.1萬立方米/秒,也就是說第一亞馬孫河其水流量是第二剛果河的五倍(這是多麼驚人的數據啊,我國的長江口年平均流量才3.4萬立方米/秒)。按理來說,水量越大意味著該河流的水能資源越豐富,但是筆者查閱資料後發現,亞馬孫河的水能理論蘊藏量僅為2.7億千瓦,而水量是它五分之一的剛果河的水能理論蘊藏量居然達到了3.9億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 航拍亞馬孫河與內格羅河交匯處,看巴西的涇渭分明
    內格羅河水量達到2.84萬立方米/秒,是亞馬遜河水量第二大支流,也是亞馬孫河北岸水量最大的支流。內格羅河與亞馬孫河交匯處,只有適應性極強的物種,才能在兩種環境下生存。亞馬孫河,長約6400公裡,僅次於尼羅河,世界第二長河。河口流量平均每秒21.9萬立方米,約為長江的7倍,是世界流量最大的河。
  • 剛果河水量只有亞馬孫河的五分之一,為何水能資源卻遠超亞馬孫河
    並且亞馬孫河發源於安第斯山脈,海拔接近6000米,而剛果河雖然發源於剛果盆地周圍的高地,源頭海拔只有一兩千米。按照水能的地勢差來說,高度差越大,水能資源越豐富,理應亞馬孫河水能資源更豐富才對,那為啥剛果河的水能資源遠遠大於亞馬孫河呢?
  • 亞馬孫平原植物茂盛,種類繁多,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沒有市場需求就沒有發展,所以亞馬孫河的航運價值也比較低。再加上亞馬孫河道分又多,有的地方甚至和熱帶雨林交錯在一起,船隻容易迷失方向;有些河道狹窄的地方,粗壯的樹木插入河道之中、船舶出事率很高。總之,種種原因導致亞馬孫河雖然比我國的長江等河流長且流量大但是整體的航運價值並不大。
  • 世界上流域面積和年徑流量最大的河流:南美亞馬孫河
    南美亞馬孫河不同的河流,具有不同的水文和水系特徵,今天我們就從河流的年徑流量和流域面積入手,來尋找世界上流域面積和年徑流量最大的河流,它就是南美洲的亞馬孫河。亞馬孫河,又被稱為亞馬遜河,是一條位於南美洲北部的巨大河流,主要流經亞馬孫平原。亞馬孫河是世界上年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支流數量最多的河流。
  • 位於南美洲北部的「亞馬孫平原」,是不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
    亞馬孫平原,也有稱為「亞馬遜平原」,這兩種說法只是翻譯的原因,都有使用,一般在正式地圖中多使用「亞馬孫平原」和「亞馬孫河」。亞馬孫平原位於南美洲的北部,東臨大西洋,北部靠蓋亞那高原,南部接巴西高原,西部與高聳的安第斯山脈相接,呈現北西南三面地勢高,東部向大洋開口的形態,亞馬孫平原內部地勢十分低平,平均海拔在150米以下。從國家角度來看,亞馬孫平原主要屬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四國所有。
  • 什麼都吃的貝爺VS不穿衣服的德爺,究竟誰才是荒野之王?
    野外生存愛好者心中最厲害的兩位大神就是貝爺和德爺,貝爾號稱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敢於挑戰各種高難度環境,而德爺總是一個人不帶任何工具,甚至是不穿衣服挑戰最惡劣的大自然,兩位大神到底誰是荒野生存之王呢?說起貝爺這個人,相信很多人都是從《荒野求生》這個節目認識他的。
  • 《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熱播收官 德爺迎來終局之戰
    德爺單挑頂級高手 真實硬核贏得口碑B站評分9.4,節目開播之初就創下了「24小時會員收入B站紀錄片頻道TOP1」,豆瓣評分8.4,喜提「豆瓣一周國內口碑綜藝榜No.3」,不少網友對《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給出了這樣的評判:「特別艱苦,特別下飯,順帶大略瀏覽了祖國人跡罕至的壯美秀麗山河。」
  • 《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開播,來B站看德爺角逐華夏荒野之王
    《決勝荒野》是一個真實的野外生存競賽節目,一直備受國內外觀眾的關注和喜愛,而此次,《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由B站聯合Discovery探索傳媒集團重磅打造,首次將賽場全部搬到了中國,角逐荒野王者。節目場景建立在一些最致命的環境中進行生存挑戰PK,在每一集中,德爺都面臨著一個完全不同的,但又同樣熟悉生存挑戰的對手。在一場充滿危險的旅程中,他們將競爭誰是第一個達到預定目的地的人。
  • 《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開播 看德爺角逐華夏荒野之王
    在官方公布的第一期對決海報中,德爺與威爾·洛德(Will Lord)並肩而立,在遠山的縹緲與叢林的襯託下顯得高深莫測。德爺與有著「遠古遺民」之稱的史前生存專家威爾·洛德淵源頗深,他曾經深入請教過威爾如何在叢林製造原始工具進行求生。而今有師徒緣分的兩位殿堂級生存專家又來到神州大地上進行正面對決,其精彩程度不言而喻。
  • 巴西8百多萬平方公裡,為何亞馬孫河沿岸人口少?
    先介紹一個地理名詞——亞馬孫平原(也稱亞馬遜平原)。亞馬孫平原面積非常大,總面積56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兩個阿根廷的面積(278萬平方公裡)。亞馬孫平原被南美洲多國分割,其中巴西佔有面積最多,達到220萬平方公裡,這是什麼概念,沙烏地阿拉伯面積225萬平方公裡。但是,亞馬孫平原的總人口,甚至包括甚少露面的印第安人,也只有1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