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紀結束了,魚類雄霸地球的時代也結束了。在石炭紀,一批新的陸地生命出現了。
石炭紀是古生代的第六個紀元,始於3.58億年前,結束於2.98億年前。由於這一時期形成的地層中含有豐富的煤炭,因而得名"石炭紀"。前面五個紀元的名稱可謂是讓人「秒慫」,因為都是些從日語中音譯過來的!而「石炭紀」可總算是意譯了……在石炭紀,歐美大陸終於碰上了岡瓦納大陸,合體。而西伯利亞大陸已經和它倆遙遙在望。東方的華北華南、印度、馬來西亞也已靠攏。
石炭紀的生物極其豐富,尤其是陸地,被一望無際的森林覆蓋,基本上都是些石松類、真蕨類、種子蕨類,動不動長到30~50米高。由於樹木太多,導致含氧量飆升,達到35%,使得昆蟲、蜘蛛什麼的節肢動物瘋長。它們不停地「練級」,成為史上最大的節肢動物,巨型馬陸能長到兩米多長!石炭紀也因此被稱為「巨蟲時代」。
石炭紀的氣候溫暖潮溼,大量兩棲動物誕生,它們在這個紀元成功佔領食物鏈的頂端。它們中最大的是引螈,有3米長,屬於已經滅絕的迷齒亞綱,很有「霸道總裁」的風範。此外,生物史上又一個裡程碑出現了——首批爬行動物誕生。它們產生於晚石炭世,林蜥是它們的老祖宗。爬行動物徹底離開了水,他們的卵和幼崽都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不像兩棲動物那樣,卵和幼崽還需要在水中才能生存。這主要是因為爬行動物的卵上包著一層硬膜,稱為「羊膜」,它能使卵保持溼潤。之後的恐龍、鳥類和哺乳動物也保留了羊膜,使它們真正主宰了陸地。
石炭紀的海洋依舊熱鬧,各種珊瑚、腕足動物、海百合等「千年老油條」依然繁盛,但祖宗三葉蟲越發衰弱,所剩無幾。魚類中已由鯊魚稱霸,直到現在。在淡水中,沒有鯊魚,硬骨魚們就開始狂躁。在石炭紀時出現了如希氏根齒魚這樣的無敵大魚,它們甚至能長到7米長,可能是史上最大的淡水肉食性魚類!
同時,石炭紀也是生成煤炭最多的紀元——最優良的煙煤和無煙煤,基本上都產自石炭紀。石炭紀的樹木繁多,在其死後沉入水底,經過擠壓反應,變成煤炭。穩定的氣候,導致樹木周而復始生長,死了一批又長出來一批。一代一代堆積,加上石炭紀的真菌細菌可能還沒有分解樹木的能力,所以植物越來越多,形成大量的煤炭。
然而,石炭紀的生物們又開心不了多久了。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氣候變得乾冷,不適合熱帶雨林生長。因此,大片森林消失,從而導致生物也大量滅絕,大型節肢動物、兩棲動物幾乎團滅,全球近50%的物種消失,這被稱為「石炭紀雨林崩潰事件」。而爬行動物成功邁過了這道坎,它們將在接下來的二疊紀中稱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