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蜻蜓大如鷹,為何如今動物普遍都很小?

2021-01-13 奇點使者

藍鯨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動物,也是體重最大的動物,藍鯨有多大呢?它的體長將近35米,體重超過170噸,可能大家對此沒有什麼概念,讓我們將藍鯨換算到我們熟悉的動物身上,一頭藍鯨大約可以抵27頭大象,如果大家想要用卡車來拉走一頭藍鯨,按照一輛車4噸計算,大約需要43輛卡車,才可以將藍鯨給拉走。

不過,如今像藍鯨一般大的生物絕對是鳳毛麟角的,除了藍鯨之外,陸地上現存最大的動物就是大象了,可是如果將大象放在史前時代,大象看起來就顯得很小了,要知道,在史前的地球上,就連蜻蜓最大都可以達到2米多長。那麼,為何如今的動物都看起來很小呢?

有一種觀點認為,如今的地球上的生物進化越來越小,其實與白堊紀末期的恐龍滅絕有著不小的關係。我們都知道,6500萬年前,地球上的霸主恐龍結束了自己的統治,至於原因,如今主流的觀點都相信,是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地球出現了「核冬天」。

於是在氣候驟降等各類自然災難頻發的過程中,恐龍因為缺氧、食物短缺等問題,在此後一點點從地球上消失了,而且不僅是恐龍,幾乎當時大型動物都滅絕了,只有一些小體格的動物倖存了下來,哺乳動物的祖先就是其中之一。

於是,為了生存下去,倖存的動物們也都開始朝著「小體格」進化,這樣就可以減少食物消耗,最終,一代代進化下來,地球上的動物就越來越小了。不過,這種說法其實並不太多,真正讓地球上生物體型越來越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與地球的氣候和氧氣含量有關。

在地球的生物進化史上,地球曾經經歷過一個被稱作「巨蟲時代」的時期,那是在距今3.6億年之前的石炭紀,一直到恐龍出現的二疊紀晚期,地球的「巨蟲時代」也就正式畫上了句號。在石炭紀,地上的氣候環境非常溫暖數論,而且大量的森林出現,我們如今大量開採使用的煤炭資源,都是在石炭紀開始形成的。

根據數據顯示,當時石炭紀地球中大氣氧含量約為35%,對比如今地球大氣中只有21%的氧含量,差距顯而易見。而且當時地球上的氣壓也要比現在高很多,所以,在各方 有力的條件下,地球上誕生了許多的大型動物,就連昆蟲,也都一個個非常驚人,說蜻蜓大如鷹是一點不奇怪的。

後來伴隨著地球氧含量不斷減弱,地球上的動物體型也就越來越小,特別是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發生之後,地球上的植物大面積死掉,地球的氧含量甚至比現在還要低,就連最早哺乳動物的祖先,也都不及一隻手掌大。此後地球的環境逐漸恢復,現代動物的祖先們也都開始逐漸進化,變成了如今的模樣。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

相關焦點

  • BBC與怪獸同行:老鷹般大蜻蜓比恐龍先滅絕(圖)
    巨型蜻蜓竟有老鷹那麼大  蘭西  蜻蜓像鷹一般大,蜈蚣足有數米長,它們就像來自科幻電影中的外星生物。  蜻蜓尺寸超老鷹  一名BBC消息來源道:「這些生物也許看起來不像雷克斯暴龍或劍齒虎,但卻和它們一樣危險。你決不會希望在某個黑夜突然闖入到它們之中。」  據悉,該紀錄片中的明星級怪物是一種能夠長到3米長的巨大蜈蚣,它是史前地球的「恐怖殺手」,能夠用自己的下顎和眾肢捕獲併吞吃比它更小的動物。
  • 史前動物大探索
    在出土化石中,我們可以發現,史前有一批動物,它們的體型與現代動物相比,奇大無比,如巨型蜻蜓、蜈蚣、蟒蛇等,那麼,為什麼史前動物會如此巨大呢?面對這樣的化石,我們不妨大膽猜測,它們巨大的軀體,跟以下幾個方面有關。首先是氧氣。在史前,地球的植物量很大,所以氧氣富裕。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大多數都比史前動物小很多?原來是環境不允許
    地球有著40億年漫長的生命史,而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我們一般稱之為史前時代。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史前時代是一個巨型時代,這是什麼意思?意為就是說史前生物基本都是以巨大而著稱,很多的生物個頭都非常大,遠遠超過現在的生物。比如一米多長的蜻蜓,3米多長的蜈蚣,還有身長可達幾十米的恐龍。我們從世界各地發現的史前生物化石,可以看到一個豐富多彩的史前時代。
  • 那些現在常見的生物,如蜻蜓青蛙等的史前版本你見過嗎?
    史前蜻蜓3億年前石炭紀的蜻蜓,也被稱為巨脈蜻蜓或者巨尾蜻蜓,它們的外表長相和現在常見的蜻蜓並沒有什麼差別,但其體型卻比現在的蜻蜓大十幾倍不止。1880年,法國古生物學家Charles Brongniart在法國本土發現了一個蜻蜓化石,兩隻張開的翅膀之間足足有75釐米。此後在1979年,德比郡的博爾索弗也發現了一個蜻蜓化石,其體型同樣較於現在的蜻蜓而言很是龐大。目前,這些被發現的蜻蜓標本存在於巴黎的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中。
  • 史前動物普遍比現在大,是大氣含氧量高的緣故嗎?
    動物體型和大氣含氧量有一定關係,但不是說大氣含氧量高了就所有動物體型都越大,而且現在大氣含氧量不低,動物體型也不小。史前動物體型真的普遍大嗎?這個說法肯定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因為地質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動物能比今天「普遍大」。每個時代都是小動物種類和數量遠比大動物多,而且多得多。例如大家熟悉的「恐龍時代」有阿根廷龍這種體長超過30米、體重七八十噸的巨獸,也有胡氏耀龍、始中國羽龍這種體長只有二三十釐米的袖珍恐龍。與恐龍同時代的原始哺乳動物只有耗子大小。
  • 蜻蜓,遠古的霸主為何淪落至此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蜻蜓可以說是我們最熟悉的昆蟲之一了,它們捕食蚊子,蒼蠅等害蟲,是一種有益於人類的昆蟲,在人們眼中這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不過你們知道嗎,在遙遠的史前時代,蜻蜓可以說是空中霸主之一。
  • 恐龍般古老的罕見大蜻蜓史前巨獸蜻蜓吃肉的
    恐龍般古老的罕見大蜻蜓史前巨獸蜻蜓吃肉的時間:2015-06-24 14:10   來源:伊秀新聞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6月24日,恐龍般古老的罕見大蜻蜓化石驚現甘肅,外表和現代蜻蜓沒啥差別的罕見大蜻蜓,但史前巨獸仍然是史前巨獸,1.1億年前的巨獸蜻蜓不僅翼展有2米,而且還是吃肉的,如此
  • 為什麼史前動物長得都很巨大,而現代動物大多都縮水了?
    當我們提到史前動物,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就是恐龍,而提及現代的動物,第一反應是想到身邊的寵物貓和狗。有人就會發出疑問:為什麼像恐龍這樣的史前動物體型巨大,而現代的動物好像都不是很大?為了更直觀了解史前動物的體型,我們先來了解一些史前動物的大小:魚類,在古生物中比較大的軟骨魚是巨齒鯊,據推測長18米,體重可達40-70噸,是生活在2800萬-150萬年最大的掠食者之一。最大的硬骨魚類是利茲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魚,據估算體長可達27米,體重達40噸,這兩種魚都已經滅絕了。
  • 揭秘地球史前怪物(組圖)
    ①  ②  ③  ④  ⑤  老鷹大的蜻蜓,數米長的蜈蚣,犀牛般的烏龜,人頭大的蜘蛛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它們的模樣就像來自最怪異科幻電影中的外星生物,蜻蜓像鷹一般大,蜈蚣足有數米長,然而事實上,它們都曾是在地球上存在過的生物,在恐龍出現之前,它們曾是地球的主宰。
  • 四川發現「侏儒蜻蜓」,是世界上最小的蜻蜓
    「侏儒蜻蜓」——侏紅小蜻相信很多朋友在童年時期都有過捕捉蜻蜓的經歷,蜻蜓有多大呢?根據資料顯示,目前蜻蜓界的普遍大小,都在3-4釐米身長之間。看起來是不是巨豆娘的大小已經非常大了,但事實上,在遠古時期的石炭紀時期,當時的蜻蜓可以要比巨豆娘還要大很多,甚至可以有「大如鳥」來形容,通過化石研究,科學家就曾經表示,一直到二疊紀之前,地球上曾經生活過史上最大的蜻蜓——巨脈蜻蜓。
  • 紀錄片揭秘地球史前怪物(組圖)
    ①②③④⑤  老鷹大的蜻蜓,數米長的蜈蚣,犀牛般的烏龜,人頭大的蜘蛛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它們的模樣就像來自最怪異科幻電影中的外星生物,蜻蜓像鷹一般大,蜈蚣足有數米長,然而事實上,它們都曾是在地球上存在過的生物,在恐龍出現之前,它們曾是地球的主宰。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普遍縮水,長不到恐龍那麼大?
    提起陸地最大的動物可能非大象莫屬了,即使是如今地球現存最大的動物藍鯨,也不能和當初地球上的霸主恐龍相提並論。是什麼原因讓如今地球的動物體型普遍縮水,不再擁有遠古時期恐龍那樣大的外表呢?我們這次來簡單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為什麼史前動物那麼大?現在動物就小很多了
    總體而言,史前動物的體積的確比現代動物大,但是這一問題存在倖存者偏差。人們普遍認為史前動物比現在大,主要是參考侏羅紀時代的恐龍。但是史前世界遠非只是侏羅紀時代。在寒武紀時期,最大的動物是畸形龍,其長度也頂多2米,這尺寸和人類差不多,還沒有現代大型貓科動物大。
  • 如人巨蠍,揭示史前謎題(組圖)
    難以想像的是,幾釐米長的蠍子,其祖上的塊頭卻不小,基本上與人的體形相當。12月1日《自然》科學雜誌上報導了這一發現,再次向我們展示了史前大塊頭存在的事實。科學家研究表明,巨蠍的體形與當時大氣的氧氣含量有關。  這是一隻正常大小的蠍子,而此次發現的史前巨蠍大小是它的十倍。
  • 我國首次發現「變異」蜻蜓,體型變大變黑,長出可怕獠牙
    像巨齒蛉這樣的巨型昆蟲在如今這個世界上卻是比較罕見,但是在史前地球上,巨型昆蟲比較常見,其中就有巨型蜻蜓。國外曾有考古團隊發現了屬於石炭紀時期的古老昆蟲化石,不可思議的是該昆蟲的體型竟然比半個人還要大,後來經過鑑定該昆蟲就是史前巨型蜻蜓。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蜻蜓的長度和寬度都幾乎達到了1米,是歷史上最大的昆蟲。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巨型蜻蜓的出現呢?對此美國耶魯大學的生物學家羅伯特·貝爾納等人曾經專門研究過這個問題,發現石炭紀時期的地球氣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史前動物有多牛?連豬都可以這麼厲害,壯如河馬猛如虎
    導讀:史前動物有多牛?連豬都可以這麼厲害,壯如河馬猛如虎現代的動物體型普遍比較小,最大的陸地動物非洲象,體重也只有4至5噸左右,最高紀錄為10噸,但是史前動物,隨隨便便都能超過這個數字。可能不止我一個人這麼想過,如果史前動物生存至今的話,該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那麼人類又該如何生存呢?就拿老虎來說,現在最大的東北虎平均體重在230-280千克左右,較大者能夠達到300千克以上,但是史前的劍齒虎,能達400千克以上。
  • 8個鮮為人知,但卻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罕見史前動物
    隨著地球的不斷變化,有一些動物通過基因的改變,頑強的活到了現如今,但也有一些動物就沒有這麼幸運,因為特定的因素遭到了滅絕,讓它們的生命成為了一段歷史,不過,隨著時間的變化,人們已經淡忘或者根本就不知道這段歷史的存在,其實還是非常可惜的,所以根據這一點小編今天就來說說,8個鮮為人知,但卻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罕見的史前動物!
  • 為什麼史前生物體型巨大,而現代動物比較小?專家:未來會更大!
    在電影裡我們清楚地看到了恐龍的面目,恐龍作為史前生物,在6500萬年前慘遭滅絕。科學家只能通過僅存的化石來研究史前生物,還原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大多數史前生物體型巨大說起史前生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恐龍,其次就是身形巨大。
  • 紐西蘭發現一隻史前帝企鵝化石,身高1.6米
    因為它非常大,身長約 5.3英尺(即約為1.6米),這個身高基本上相當於一個成年女性的身高。至於體重,它重達176磅(也就是80公斤),簡直就是一個胖小子。從這兩個數據來看,身高、體重,這隻企鵝的體型都可以說是堪比一個成年人了。據考古學家估計,這一隻新發現的企鵝化石,應該是生存在6600萬至5600萬年前。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沒恐龍大?巨大動物競爭力更強,為何都滅絕了
    一、恐龍大還是藍鯨大?其實恐龍只是一個統稱,就像將非洲大地上奔跑的各種動物統稱為哺乳動物一樣,所以它們的體型大小是不一的,大的超過數十米,而小的只有幾十釐米!二、為什麼現在陸地上沒有那麼龐大體型的動物了?答案似乎很簡單,因為這些巨無霸恐龍都因白堊紀晚期的小行星撞擊滅絕了!但這並沒有解決疑問,為何三疊紀到白堊紀數億年裡可以存在如此龐大的體型,白堊紀後期卻沒有重新發展出這種動物,另外為什麼陸地上的動物和海洋中的動物體型相差如此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