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紀會出現身長接近3米的巨型蜈蚣?現在的蜈蚣根本算不上什麼

2021-01-17 騰訊網

恐龍出現之前,巨型昆蟲統治著世界。當你抱怨餵蚊子咬時,要感謝今天的昆蟲比它們的史前祖先小得多。億萬年前的石炭紀,巨型昆蟲和節肢動物在地球上很常見。尤其是巨型蜻蜓和三米長的蜈蚣尤為出名。

從今3.59億年前開始,延續到2.99億年前的石炭紀是地質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代,因為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大部分煤炭都是這個時代所貢獻!石炭紀的其他特點也許大家並不在意,但這個時代極為茂密的植被和巨大的昆蟲實在是讓人記憶猶新!

地質學家認為,古生代末期大氣中的高含氧量是造成石炭紀生物體龐大的主要因素,根據地質學家的分析,石炭紀時代的最高含氧量相當於現代的1.5-2倍,整個石碳紀時代的平均氧含量達到了驚人的32.3%,為現代的162%!這個條件特別適合生物生長,因此各位印象中的小不點生物都長成了體型巨大的怪物!

雖然今天有100多萬種昆蟲,但真正的巨型昆蟲已經不存在了。它們為什麼消失了?

有兩個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氣候環境已經改變了。那些巨型昆蟲和節肢動物出現時,地球的空氣溫暖潮溼,並且含有更多的氧氣。在石炭紀和二疊紀,地球空氣中含有31-35%的氧氣,相比之下,今天空氣中只有21%的氧氣。

氧氣水平對昆蟲和節肢動物尤其重要,因為它們沒有肺。相反,它們依靠空氣流過身體上一系列叫做氣孔直接連接到需要氧氣的組織。

因此石炭紀之後氧含量急劇下降就是這個因素,逐漸到侏羅紀時代才逐漸恢復,但後期同類因素造成氧含量逐漸下降,一直維持到現代約21%的氧含量範圍!

還有另一個原因。隨著古代恐龍進化出飛行能力,最終成為鳥類,它們通過捕食和競爭來限制昆蟲的大小。

擔任對於人體來說,高含氧量的環境並不是適合我們生活,短時期內可能會因氧含量增加提高工作效率,但長期則會醉氧或者氧中毒,因此即使我們回到石炭紀,也必須要帶面罩,將氧含量降低到我們可以長期適應的條件才能正常工作!

其實即使沒有生活在遙遠的石炭紀,其實只要具備昆蟲生長的環境,巨大的昆蟲可以存在,說近一點的,在我們國家的西南邊陲,植被茂密的雲南熱帶雨林裡,生活的昆蟲大多體型都是我們平常見到的昆蟲的數倍。就連蚊子的個頭,也都比平常的大得多。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石炭紀會出現身長接近3米的巨型蜈蚣?
    比如說石炭紀生活著翼展1米的蜻蜓、人頭大小的蜘蛛、巨型引螈(類似於今天的蠑螈)體長可達2.2米、還有我們今天要說到的石炭紀巨型蜈蚣,據說其體長可以達到3米,現在世界上體長最大的蜈蚣體長也不過才30釐米,但是看起來就已經足夠令人生畏了,而石炭紀的蜈蚣竟然達到了3米長,想想它具有厚厚的盔甲以及數不清的腳,那該是怎樣一種恐怖的存在啊?
  • 為什麼石炭紀會出現身長接近3米的巨型蜈蚣?真是太可怕了?
    作為五毒之首的蜈蚣一般長度也就在10釐米左右,即便是這樣看上去也會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世界上最大的蜈蚣是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體長可達30釐米!然而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和地球歷史上的石炭紀額蜈蚣比起來可就差遠了。石炭紀的蜈蚣竟然長到了近3米長。真是太可怕了。
  • 石炭紀真的有3米長的巨型蜈蚣嗎?為什麼?
    現存最大的蜈蚣最長也只有36公分,它就是秘魯巨人蜈蚣,儘管如此,它依然成為了蜈蚣中的巨無霸,而且它甚至能把食物鏈「逆襲」,以青蛙、蝙蝠、蛇這種原本作為天敵的動物為食。由此可見,一條3米的長的巨型蜈蚣的話,加上它的毒液,殺一頭牛都不是太大的問題。那麼,考古學家挖掘出了3米長的巨型蜈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時期的生物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體型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幾個問題。
  • 遠古蜈蚣接近3米?石炭紀的蜻蜓賽老鷹,蠍子都有2米5
    「巨型蜈蚣」是石炭紀的霸主,就像如今地球上的人類一樣,那時候不僅「蜈蚣」很大,空中霸主蜻蜓都接近1米。它們源於3.6億到3億年前,大氣含氧量不斷升高,而脊椎動物還未「上線」,沒有競爭與氧氣,造就了「巨蟲時代」,就像白堊紀氧含量升高造就了恐龍一樣。
  • 石炭紀昆蟲大的驚人蜻蜓體長2.4米~蜈蚣體長更是達到驚人的2.6米
    距今有3億年的古生代石炭紀地球上還沒有開花植物,那時到處是繁茂叢生的巨大的羊齒類植物形成的森林。在沼澤旁邊,巨大的蜻蜓盤旋飛翔,此番情景蔚為壯觀。巨脈蜻蜓來自石炭紀時期超級大蜈蚣,距離現在已經有3億年了,它們在二疊紀時期滅絕。
  • 全球十大巨型蜈蚣,最大長達半米以上(圖)
    巨型遠古昆蟲 在3億年前的遠古石炭紀時期,最有特點的兩種昆蟲是巨脈蜻蜓 Meganeura(見上圖)及遠古蜈蚣蟲(見下圖)。巨脈蜻蜓翼展約有2.5英尺(合0.75米),主要靠捕捉其他小型昆蟲及早期由水生轉為水陸兩棲的小型動物為生。而遠古蜈蚣蟲的橫寬(從左腳到同排右腳)就有8.5英尺(約合2.6米),主要依靠吞噬植物及小型動物為生。 而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遠古蠍類為上圖展示的廣翅深海蠍。
  • 2米長的「巨型蜈蚣」你見過沒有?
    節胸屬成員最大長度約2.3米,寬度則可達50釐米,生存於3億4000萬至2億8000萬年前的石炭紀晚期,分布在北美洲及蘇格蘭。它們已知陸地上最大型的無脊椎動物。巨型的節肢動物都不能在此乾涸及低氧的環境下生存。
  • 2米長的「巨型蜈蚣」你見過沒有?
    ,寬度則可達50釐米,生存於3億4000萬至2億8000萬年前的石炭紀晚期,分布在北美洲及蘇格蘭。雷蠍,又稱布龍度蠍子,身長可達1米,生存於志留紀(約4.4-4.1億年前)。,外型與現今的蜻蜓接近。翼展範圍65釐米-70釐米,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曾出現最大的飛行昆蟲物種。它們是掠食者,以其他昆蟲及細小的兩棲動物為食物。
  • 世界上最大的蜈蚣有多大?被蜈蚣咬了如何處理?
    說起最大的蜈蚣,許多小夥伴首先想到的就是遠古蜈蚣蟲。這是一種生活在石炭紀的巨型生物,根據已發現的化石看,它的體長可達3米,是迄今為止地球上已發現的最大的節肢動物。因此,遠古蜈蚣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蜈蚣。但是,遠古蜈蚣蟲學名巨型馬陸,是一種體型龐大的馬陸,並不是蜈蚣。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蜈蚣和馬陸的區別了。
  • 世界上最大的蜈蚣之一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是世界上最大的蜈蚣了,這個蜈蚣非常的大長半米以上,一想到蜈蚣這種多足的生物,就覺得非常的毛骨悚然,別說是一般非常小的蜈蚣,更被說半米長的蜈蚣了更嚇人
  • 2.4米長巨型蜈蚣
    &nbsp&nbsp&nbsp&nbsp遠古蜈蚣蟲:遠古蜈蚣蟲是蜈蚣和千足蟲的祖先物種,其體長可超過2.4米,是一種身體肥碩的遠古生物,也是迄今發現為數不多的無脊椎掠食性生物。它們生活在石炭紀至二疊紀早期,大約3億年前,棲息在現今北美洲和蘇格蘭境內。
  • 史前恐怖「巨蟲時代」:蜻蜓比鳥大,蠍子近1米,「蜈蚣」2米多!
    普莫諾蠍出現在3.5到3.3億年前,也叫肺蠍,所以又被譽為「會呼吸的蠍子」。其外表和現在的蠍子差不多,但體長將近1米(70釐米左右),屬於超大plus版。 3、「巨型蜈蚣」節胸,史上陸地第一大蟲!
  • 巨蟲橫行的時代:蜻蜓堪比老鷹大,「蜈蚣」可達2米6!
    普莫諾蠍出現在3.5到3.3億年前,也叫肺蠍,所以又被譽為「會呼吸的蠍子」。其外表和現在的蠍子差不多,但體長將近1米(70釐米左右),屬於超大plus版。 3、「巨型蜈蚣」節胸,史上陸地第一大蟲!
  • 遠古蜈蚣長達三米!十大巨型動物盤點
    它們中的一些現在還存在,而另一些已經泯滅於歷史之中。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巨型動物吧!這種魚生活在幾百萬年前,沒想到現在還存在於這個世界。它的捕殺能力雖然不像那些史前生物那麼強,但能存在世界這麼久也算是很厲害了。
  • 僅蜈蚣就有3米長,一隻昆蟲能吃掉一隻小狗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遠古時期的地球含氧量要比現在高很多,而這很可能是為什麼遠古時期會出現向恐龍那樣體積龐大的物種,它們的體型都非常巨大,如果讓現在的人類看到那些動物,或許都會認為它們是來自外星球的怪物,而且在「石炭紀」並沒有智慧生命的出現,兩棲動物佔據了地球生物的大部分比例,而且因為地球含有豐富的氧氣,再加上很多植物都比較高大,導致森林當中的昆蟲體積也異常龐大。
  • 遠古時代的巨型怪物, 巨大蜈蚣體長超2.4米, 蜻蜓竟以松鼠為食!
    現代的蜻蜓體型較小,但是它們的祖先卻十分龐大,遠古時期巨大蜻蜓翼展達到60釐米,身體長度接近40釐米。這種龐大身體讓研究人員猜測它可能以青蛙、松鼠大小的動物為食。這種體型龐大的史前蜻蜓滅絕的原因是地球大氣層數百萬年前開始氧氣含量升高。遠古蜈蚣蟲!遠古蜈蚣蟲是蜈蚣和千足蟲的祖先物種,其體長可超過2.4米,是一種身體肥碩的遠古生物,也是迄今發現為數不多的無脊椎掠食性生物。
  • 恐怖的「巨蟲時代」:「蜈蚣」有兩米四,蜻蜓大得像老鷹
    現在大家提到節肢動物,想到的都是些毫米級到釐米級的小蟲子。然而在地質史上卻有一個「巨蟲時代」,就是古生代的石炭紀。大家所熟知的「巨型蜈蚣」其實是一屬叫節胸的動物,它們在志留紀和石炭紀非常繁盛,廣泛分布於今天的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
  • 你們見過最大的蜈蚣有多大?被蜈蚣咬了怎麼辦?
    蜈蚣不但以其細長的身軀和眾多的腹足讓人們印象深刻,而且它們的攻擊性較強,咬住目標之後還能釋放毒液,估計一些小夥伴就曾經有過被咬的經歷,那種疼痛勁估計久久難忘。蜈蚣隸屬於節肢動物門唇足綱蜈蚣目蜈蚣科,分布十分廣泛,除南極洲以外其它大洲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形,全球現在的種類高達近3000種,基本上都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
  • 全球10大巨型昆蟲 史前蜈蚣蟲體寬2米多(組圖)
    巨型遠古昆蟲   在3億年前的遠古石炭紀時期,最有特點的兩種昆蟲是巨脈蜻蜓 Meganeura(見上圖)及遠古蜈蚣蟲(見下圖巨脈蜻蜓翼展約有2.5英尺(合0.75米),主要靠捕捉其他小型昆蟲及早期由水生轉為水陸兩棲的小型動物為生。而遠古蜈蚣蟲的橫寬(從左腳到同排右腳)就有8.5英尺(約合2.6米),主要依靠吞噬植物及小型動物為生。  而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遠古蠍類為上圖展示的廣翅深海蠍。這種深海蠍生活在4.6億至2.55億年前,身長約為8英尺(約2.4米),生性兇猛,在遠古時代為海洋一霸。
  • 地球現存的3種巨型生物,僅蜈蚣就有半米長,科學家:它們已變異
    說起巨型動物,很多人會想到遠古時期,因為那個時候的各類動植物的體型都非常大,植物普遍都有一個成人的身高大小,而動物就更不用說了,遠古霸主「恐龍」,最高的可達到18米,就連現今的捕蚊小能手--蜻蜓在那時的體長也至少有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