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在奧斯特實驗中,將直導線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指針靠近直導線,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把小磁針放在導線的延長線上,通電後,小磁針會轉動
B.把小磁針平行地放在導線的下方,在導線與小磁針之間放置一塊鋁板,通電後,小磁針不會轉動
C.把小磁針平行地放在導線的下方,給導線通以恆定電流,然後逐漸增大導線與小磁針之間的距離,小磁針轉動的角度(與通電前相比)會逐漸減小
D.把黃銅針(用黃銅製成的指針)平行地放在導線的下方,通電後,黃銅針會轉動
解析:沒有通電時,小磁針在地磁場影響下,N極指向北方,當導線南北放置,會在導線周圍產生以導線為中心軸的環形磁場,但在導線的延長線上沒有磁場,所以通電後小磁針不會轉動,選項A錯。導線南北放置,使得導線的正上方和正下方產生東西方向的磁場,與地磁場方向垂直。即使放置鋁板,也不能割斷磁場影響磁場,所以小磁針會由地磁場的方向偏轉到地磁場和電磁場的合磁場方向,選項B錯。逐漸增大導線和小磁針之間的距離,使得小磁針所在處的電磁場減弱,合磁場更偏向與地磁場方向,小磁針的偏轉方向變小,選項C對。磁場只對放入其中的鐵鈷鎳產生作用,對黃銅沒有作用,所以黃銅針不會轉動,選項D錯。故答案為C
1.請在如圖中標出小磁針a靜止時的N、S極.
2.如圖所示,彈簧下懸掛小鐵塊A.閉合開關,電磁鐵的上端為_______極.保持滑片位置不變,當開關S由「1」接「2」,彈簧將_________(「伸長」或「縮短」).
1.解:如圖,電源的右端是正極,說明電流從螺線管的左端流出、右端流入,根據安培定則知,螺線管的左端是N極,右端是S極;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所以上面小磁針的左端是S極,右端是N極,如下圖所示
2.解:(1)根據安培定則可得,螺線管的上端為N極,下端為S極,
(2)若將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所以電路中的電流變小,通電螺線管的磁性減弱;故對鐵塊的作用力減小,即彈簧長度應變短.
故答案為:N;縮短.
...
內容來源 | 物理我最強
編輯丨宣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