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抗體IgM結構被重新確定

2020-12-05 科學網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利用計算機圖像分析和現代電子顯微鏡成像揭示了一種至關重要的稱為免疫球蛋白M(IgM)的結構,從而為未來開發出針對從癌症到神經系統疾病的一系列疾病的更加有效的藥物提供了可能性。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10月10日的《科學—進展》期刊上,論文通訊作者為東京大學的Toru Miyazaki和Satoko Arai。

IgM是免疫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究人員利用IgM的人類版本和小鼠版本對天然IgM的結構進行了驗證,他們認為IgM如今應當被理解為形狀像不完整的六邊形,或者像是有楔形缺口的五邊形。「我們將不得不改寫教科書。」Miyazaki表示。

IgM是人類胎兒體內最早產生的免疫系統蛋白,並且是人一生中始終最先對病原體入侵作出反應的蛋白分子。IgM的結構於1969年首次被確定為「五角星形狀的桌子」,並於2009年更新為五面圓頂或「蘑菇形帽」。

Miyazaki說,「最初的IgM結構模型是通過低解析度顯微鏡觀察幾個IgM分子構建出來的。如今,我們有了更清晰的圖片,而且計算機能夠研究成千上萬個IgM分子。」在Miyazaki還是一名醫學博士時,他就研究了一種稱為巨噬細胞凋亡抑制因子(AIM)的不同蛋白。

由於確定了IgM的正確形狀,研究人員如今了解到沒有活性的AIM位於IgM的不完整六邊形的空隙內。IgM和AIM之間的結構關聯性意味著具有調節AIM釋放能力的藥物可能被用來開發基於AIM的疾病治療方法。當其他的分子激活免疫系統時,IgM會釋放AIM。尺寸較小的AIM蛋白在體內循環,以便清除受損的細胞和阻止疾病產生。

1999年,Miyazaki在瑞士巴塞爾免疫學研究所工作時就已鑑定出AIM。它的小尺寸意味著AIM很容易通過腎臟從體內排出並進入尿液中,因此與較大的IgM結合在一起可保護AIM在需要之前不被清除。

AIM是血液中的一種常見的分子,但是它僅在身體發病時才是有活性的。已知AIM在預防肥胖、脂肪肝疾病、肝細胞癌、多發性硬化症、真菌誘導性腹膜炎和急性腎損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這種不完整的六邊形結構仍然只是對IgM結構的二維理解。Miyazaki和他的團隊將做進一步的分析,並希望儘快報導IgM的三維結構。(貢曉麗整理)

相關論文信息:DOI:10.1126/sciadv.aau1199

《中國科學報》 (2018-10-18 第6版 前沿)

相關焦點

  • 核酸、IgM抗體和IgG抗體怎麼區分?
    如何區分核酸、IgM抗體和IgG抗體?  「與抗體檢測相比,核酸檢測更加靈敏,也是實驗室檢測的『金標準』。」在2020年5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駐黃岡檢測隊隊長、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曾毅院士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張曉光說,但無論是抗體檢測還是核酸檢測,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陽性和假陰性,要由臨床醫生根據臨床症狀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綜合進行判斷。
  • 重新確定抗體IgM的結構
    2018年10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利用計算機圖像分析和現代的電子顯微鏡成像揭示了一種至關重要的稱為免疫球蛋白M(IgM)的免疫蛋白的結構,從而為未來開發出針對從癌症到神經系統疾病的一系列疾病的更加有效的藥物提供了可能性。
  • Stratedigm新一代流式細胞儀
    由於整體結構及功能上一系列的緊湊設計,Stratedigm流式細胞儀顯著降低能量消耗,僅為100W左右(同類產品功率常常上千瓦),因而大大減少了散熱量,僅相當於一臺桌上型電腦,將散熱溫度對儀器光路系統的影響降到最低。
  • 抗體IgM與IgG的區別(醫學英語)
    參閱:醫學免疫學集錦醫學免疫學-抗體和抗體的功能
  • 2.抗體的結構
    一、抗體的結構抗體的基本結構是由兩條完全相同的重鏈抗體的功能與其結構密切相關。,執行該功能的結構是抗體V區,該區域形成與抗原表位互補的空間構象,稱為互補決定區(CDR)。,可因構型改變而使其C區結構域內的補體結合位點暴露,從而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系統,產生多種補體的效應功能。
  • 抗體的結構與功能
    抗體分子的多肽鏈分子可摺疊形成幾個由鏈內二硫鍵連接成的環狀球形結構,這些球形結構稱為功能區。由重鏈和輕鏈可變區內的高變區構成抗體分子的抗原結合點,又稱為抗體分子的互補決定區,決定抗體分子的特異性。2.CH1-CL  為遺傳標誌所在。
  • 珍藏抗體的結構詳解
    在體內,抗體是由於外 源性分子的侵襲而產生的。抗體以一個或者多個 Y 字形單體存在,每個 Y 字形單體由 4 條多肽鏈組成,包含兩條相同的重鏈和兩條相同的輕 鏈。輕鏈和重鏈是根據它們的分子量大小來命名的。Y 字形結構的頂端是可變區,為抗原結合部位。任何一個抗體的輕鏈都可以分為κ或λ型(基於小分子多肽結構上的差異),每一個抗體的重鏈則決定了它的類或型。
  • 抗體的發現史及結構特徵
    抗體的結構特徵抗體能通過其可變區唯一識別特定外來物的一個獨特特徵,該外來目標被稱為抗原(Antigen)。蛋白上Y形的其中兩個分叉頂端都有一被稱為互補位(抗原結合位)的鎖狀結構,該結構僅針對一種特定的抗原表位。這就像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一般,使得一種抗體僅能和其中一種抗原相結合。 抗體和抗原的結合完全依靠非共價鍵的相互作用,這些非共價鍵的相互作用包括氫鍵、範德華力、電荷作用和疏水作用。
  • IgM、IgG,核酸及抗體檢測……這些知識你懂嗎?
    新冠病毒核酸及抗體檢測結果有哪些?……最近,這些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消息一直備受大家關注——01新冠病毒是如何感染患者的?人體在最初感染新冠病毒時存在較長的潛伏期 (病毒最初複製階段,此時並不表現出臨床症狀),病毒通過鼻腔和口腔進入到咽喉部,再到氣管和支氣管,進而到達肺泡。
  • 英國在哪裡做血清IgM抗體測試? 親測攻略十分鐘出結果...
    為減少新冠肺炎疫情跨境傳播,自2020年11月7日起,自英國出發,搭乘航班赴華的中、外籍乘客,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血清特異性IgM抗體(以下簡稱血清IgM抗體)檢測陰性證明(雙陰性證明  (五)中國駐英國使館暫不指定核酸和血清IgM抗體機構,但會根據英國疫情發展形勢及輸入風險,動態調整相關做法。  二、中國公民申領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  中國公民在獲得得核酸檢測、血清IgM抗體檢測陰性證明後,應立即通過防疫健康碼國際版小程序,申報個人情況並拍照上傳核酸檢測、血清IgM抗體檢測陰性證明。
  • Cell:從結構上揭示結合SARS-CoV-2刺突蛋白的人類抗體特徵
    因此,將這種新病原體重新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號(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或SARS-CoV-2。圖片來源:fr.wikipedia.org。冠狀病毒可引起多種動物的多系統感染。
  • 發現SARS-CoV-2的中和抗體
    中和冠狀病毒的抗體一般靶向病毒表面的三聚體刺突(S)蛋白,該蛋白能介導病毒進入宿主細胞。S蛋白有兩個亞基:S1和S2,分別參與病毒與細胞的附著以及病毒膜與細胞膜的融合。SARS-CoV-2(Wuhan-Hu-1株)和SARS-CoV(Urbani株)的S蛋白胺基酸序列有77.5%的相似度,結構也非常相似。
  • SARS-CoV-2多個中和抗體結構被解析,為治療提供依據
    SARS-CoV-2多個中和抗體結構被解析,為治療提供依據 2020-10-15 0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SARS-CoV-2中和抗體結構為治療策略提供依據
    SARS-CoV-2中和抗體結構為治療策略提供依據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3 16:49:16 2020年10月12日,《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
  • 遼寧一醫生多次新冠病毒血清抗體IgM陽性!專家:這種情況很特殊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王楠)4月24日,遼寧省衛健委官網發布公告,遼寧省人民醫院一名醫生新冠病毒血清抗體IgM檢測結果陽性,她曾於4月12日起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一院陪護家人,並在返回瀋陽後,向單位瞞報行程,在醫院門診出診。
  • 新冠檢測新標準發布:IgM抗體陽性作為疑似病例診斷依據
    二、實驗室檢查 增加「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M抗體、IgG抗體在發病1周內陽性率較低」和可能導致假陽性的情形,以及何種情況下可通過抗體檢測進行診斷等內容。 可能導致假陽性的情形包括:由於試劑本身陽性判斷值原因,或者體內存在幹擾物質(類風溼因子、嗜異性抗體、補體、溶菌酶等),或者標本原因(標本溶血、標本被細菌汙染、標本貯存時間過長、標本凝固不全等),抗體檢測可能會出現假陽性。
  • 大難題告破,蛋白質3D結構可用AI解析—新聞—科學網
    DeepMind關於確定蛋白質「結構即功能」是分子生物學的定理,若能根據根據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推出其結構,有助於人們加速了解細胞的組成和運作規律,一些新藥物的研發也能更快推進。 長久以來,人們需要藉助實驗確定完整的蛋白質結構,比如X射線晶體學和冷凍電鏡,這些方法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時間,目前人類已發現的2億蛋白質中,只有不到20萬的結構被解析。
  • 腫瘤治療之雙特異性抗體—結構、優勢、製備、研究現狀
    根據不同結構可將雙特異性抗體結構主要有2大類:含Fc片段的雙特異性抗體(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與不含Fc片段的雙特異性抗體(non-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根據不同結構可將雙特異性抗體結構主要有2大類:含Fc片段的雙特異性抗體(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與不含Fc片段的雙特異性抗體(non-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non-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非IgG樣BsAb缺乏Fc片段,僅通過抗原結合力發揮治療作用,具有較低的免疫原性、易於生產、分子量小等特點。
  • 什麼是抗體IgM陽性?有傳染性嗎?市疾控專家權威解答
    蘇旭:IgM是一種特異性的抗體。抗體種類很多,IgM、IgG一般普遍用於感染性疾病的特異性診斷。通常,IgM在發病早期產生,IgG在發病的中晚期產生。一般認為, IgG是有保護性的抗體,而IgM對診斷意義更大。」
  • 綜述:生物大分子納米結構界面工程
    因此,生物識別界面的設計與結構調控在開發高性能生物傳感器中十分關鍵。 圖1展示了物理吸附或化學共價偶聯的生物器件界面,其中,生物分子通常表現為取向無序、均一性差、空間位阻大,從而影響了生物探針分子的識別效率和傳感器件性能。近年來,融合蛋白骨架和框架核酸結構的發展為提升界面生物分子的取向性、有序性和均一性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