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星文王亞鴿攝影
閱讀提示|一篇《量子富氫杯是科學還是噱頭?》的報導將「量子」推到了風口浪尖,一時間,量子科技、氫分子醫學成了很多讀者搜索的關鍵詞。那麼,量子科技究竟是噱頭還是尖端,精準醫療究竟能否實現?記者走進「量子富氫杯」的出生地,揭開這層神秘面紗。
緣起一篇報導引發300餘名讀者熱議
5月11日,大河報AII·07版,一篇《量子富氫杯是科學還是噱頭?》的整版報導,掀起了民眾對量子科技和富氫水的熱議,連日來,本報記者接諮詢電話接到手抽筋,300餘名讀者先是評論後來「互掐」。
大河新食尚官方微信(dhbxss)評論區更是熱鬧非凡,有人說這是科學發展的產物,有人說這是量子醫學的雛形,也有人認為量子科技的確發展迅速,但量子富氫杯未必有神奇功效……
報導刊登的第二天,曾向記者報料的網友「夢蒙甕幻」也發來簡訊,這次卻是表達驚詫和困惑。簡訊稱:她丈夫在飲用量子富氫水70天後,血糖從17.77降為9.21,身體也發生了一系列莫名其妙但明顯是在向好的變化,原來嗜睡如今精神抖擻,以前經常便秘而今腸胃通暢……
「夢蒙甕幻」不能確定這些變化是否跟飲用量子富氫水有關,但不可思議的事情前日發生在自己身上。她有痔瘡,家裡冰箱常備馬應龍痔瘡栓,犯病用藥後一般三天症狀才能緩解。「但就在前天晚上,一張被量子富氫水浸泡過的面膜紙治好了我的痔瘡。」據稱,「夢蒙甕幻」一家人吃完火鍋三個小時後痔瘡被誘發,她疼得不敢坐凳子,當時是深夜,雖疼痛難忍冰箱已無藥可用。「我就將量子水泡過的面膜紙扯下來卷卷貼在了痔瘡上,面膜紙冰涼,當時只是想緩解一下疼痛,後來迷迷糊糊睡著了,早上醒來發覺內衣有點溼,才突然想起那張面膜紙,同時發現,疼痛難忍的痔瘡竟然不痛了……」此事令她驚喜、詫異。
與此同時,記者還接到安陽軍區醫院已退休的田教授的電話。田教授稱,基於對水素水、氫的治療理論有所了解,2016年初,他曾購買富氫杯,堅持使用,身體確實有所改善。「富氫水的功效是我親身體驗的,如果加上量子科技,效果肯定更好。」
解讀中國四個量子倉兩個設在河南
量子富氫杯技術,源於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量子科學研究所的科研項目。記者調查得知:河南某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製造的量子富氫水杯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量子科學研究所監製,量子研發中心的生產基地就在河南許昌。
5月13日上午,記者奔赴許昌一探究竟。
踏入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量子科學研究所·量子技術研發中心,兩邊牆上貼著密密麻麻的專利證書和檢測報告,各種科學知識也被做成易拉寶放置在過道兩側,一個近300平米的展示大廳更是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量子化產品,辦公區域內,每個工作人員的桌上都有一個量子水杯……
「我們基地不僅僅是生產,還承接著量子科技的多種研發項目,是中國量子研究所的研發中心……」從事量子產品研發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量子產品之所以對身體有益,靠的是它高頻震動的特性,對人體產生共振,而共振的實現靠的就是這個東西。」說罷,該負責人帶記者穿過安全門,來到一個緊鎖著的透明門前。門上方寫著「先驅者號」四個字,門內,一個大約20平方米類似於科幻電影裡的冷凍箱駐在裡面,邊上安裝著控制電機,電機上密密麻麻綠色的指示燈發亮,證明這個大物件在工作著。旁邊的屋子同樣放置了一個這樣的不鏽鋼大箱子。
「這個就是量子倉,量子能量植入需要在倉內進行,將同一材質的物品放入量子倉後,根據材質進行光電磁調試,一定時間後,物品就實現了量子轉能,也就是量子化。」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民用量子倉在全國只有四個,其中兩個設在河南,其他一個在天津,一個在江蘇。
「其實很多說是量子倉,實際是紅外倉,用紅外線對物品進行照射,也能進行一些量子效果的實驗,但是還原得非常快,沒有經過量子轉能,利用手機就能破壞。真正利用光電磁進行量子轉能,手機、電腦都對其沒有幹擾。」該負責人說。
現實用純植物材料做電極,電流配比解決餘氯問題
說起量子富氫水杯,該負責人介紹,「選擇將量子技術和富氫水杯結合,也是基於當下民眾的亞健康狀態。因為環境和食材的原因,人體的血管、微循環受堵,產生病變,而量子能將水中的大分子分解為小分子團,更加促進人體吸收,同時激活細胞運動,促進微循環,疏通『堵』;另外就是吃的東西不健康產生毒素,氫具有強大的抗氧化性恰可解決毒素。」
有用的同時也會有害,而害,則來自氯。「富氫水杯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但他們的水杯並不適合在中國使用。日本水杯基本是針對日本和韓國市場開發的,他們的自來水可直接飲用,不符合我們的環境。中國自來水要添加氯氣來殺菌,含氯的自來水通過電解後氯的含量反而會增加五倍。」研發中心一名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餘氯問題是橫在世界所有富氫水杯麵前的一個難題。
公司的研發負責人王總工說,攻破這一難題可謂艱辛,「無數次實驗,無數個日夜,最後我們用純植物材料來製作杯子的陰極(內電極),外電極使用鈦鍍鉑金來製作,精確測試電流,終於做到了0餘氯的效果」。
據悉,王總工從事水行業的研發生產近20年,曾接受央視《發現之旅》採訪,並且每年參加國內國際上氫分子學術交流論壇會議,一直走在國內國際氫分子行業的前列,是中國醫促會氫分子生物醫學分會委員。
探析技術革命將顛覆傳統的健康觀念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量子科學研究所所長吳發榮教授一生致力於量子科技應用於健康的研究,他認為,中國的量子富氫水製備技術已經超過日本。「我們生產的量子富氫水具有更強滲透能力,溶解力,30秒進入血液,1分鐘進入細胞組織,30分鐘能被人體完全吸收……」
「人體由細胞組成,身患疾病、人體衰老皆因細胞病態或老化,其中一種元兇就是氧自由基過剩。」對量子富氫水杯有利健康的根據,中國功能水協會委員、量子技術研發中心特級導師郭洪生教授解釋,氫具有強大的穿透性,進入細胞後能與活性氧結合,還原成水,排出體外。
「量子科學在人類健康領域的應用對世界的影響將更為突出,量子醫學將掀起第三醫學的高潮。」郭洪生教授預言。
大河新食尚記者熱線
姓名:周星 電話:15236294479
網友熱議
@我心依舊:科學的東西來不得半點虛假。當然也不可否認一些打著科學的旗號招搖撞騙的人或者產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必然會帶來一些新的產品。懷疑固然可以理解,但你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它的真正功效。有國家頒發的專利證書,有企業生產的合格證書,有消費者使用後認可的療效,你還怕什麼?你還有什麼顧慮呢?讓科技改變生活,提升生活質量,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
@不忘初心:我認為量子富氫杯是高科技,而不是炒作。開始接觸到一個新產品,總是讓人半信半疑的,這太正常啦。人們接受新產品總是要有一個過程的。大家之前都看到了量子計算機的新聞,加上之前的量子衛星,確實了解到量子有高頻震動的特性,並且可攜帶信息。目前,量子富氫杯確實像量子科技一樣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神奇特點。
@拂曉:因為這個報導我和身邊的人發生了爭執,很多人都自恃懂點東西,就盲目地否定這些超出他知識範圍的事物,局限在自己的知識範圍內自以為是,又是說傳銷,又是說忽悠,那麼多尖端的科技,我們又擁有多少認知。這個杯子我願意相信並查閱資料小心求證,我不想成為燒死布魯諾的人,也時刻警醒自己不要固步自封。即使最後發現這杯子並不是尖端科技產物,最起碼我很認真地求證過,沒喪失吸納和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