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
從雜交水稻的揚帆出海、援非醫生的無私奉獻,到人工智慧的技術攻堅、國潮設計的驚豔世界……越來越多值得分享的「中國方案」,正大步走向國際舞臺,讓全球共享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成果。芒果TV系列短視頻《閃耀的平凡》於6月10日火熱收官,節目在海內外播出並收穫好評。該節目以外國體驗嘉賓的獨特視角,呈現和分享了眾多平凡又閃耀的中國故事。
聚焦「閃耀」背後的平凡身影
「我來到了貴州山區,雖然這裡遠離喧囂,卻有著人類最偉大的太空探索項目——中國天眼。」在《閃耀的平凡》第5集節目中,當外國嘉賓歐生·優麗看到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後,發出陣陣驚嘆。她跟著「中國天眼」項目調試組控制專業組長孫京海一同回顧了這個超級工程被「編織」出來的全過程,在拜訪「中國天眼」背後的「中國天團」後,他們還特别致敬了為這個超級項目付出一生心血的已故天文學家南仁東先生。
這樣的致敬在《閃耀的平凡》中多次出現。歐生·優麗曾前往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拜訪雜交水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研究團隊。這支特殊的隊伍在確保中國糧食安全的基礎上,也為全球的糧食供應做出了巨大貢獻。李建武是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栽培師,正是他在寮國努力種植水稻時的黝黑面孔打動了導師袁隆平。本科畢業後,李建武被袁隆平的研究團隊破格錄取。在他的身上,有著中國人勤勞勇敢,堅毅不拔的精神。
中國雜交水稻產量已超過6億噸,雜交稻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每年增產的糧食可以養活7000萬人。這樣的成就背後,有許多像李建武一樣的人,他們常年在炎熱的稻田裡工作,測試和試驗數以萬計的雜交水稻品種。
從稻田夢想家、幸福帶頭人、熊貓繁育員,再到超級工程師、未來建築師、海洋義工……《閃耀的平凡》將鏡頭對準中國的科技創新、環境保護、農業科學、天文科學、援外醫療等領域,通過講述在這些領域默默奮鬥的普通中國人的故事,用以點帶面、以小見大的方式,讓觀眾體會到個人奮鬥精神與國家發展的深度關聯,感受到中國與世界攜手同行,共享發展成果、合作共贏的立場。
故事背後是行之有效的「中國方案」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家醫院裡,一批來自非洲的學員正在認真學習專業的醫療技能,他們希望回國後能幫助更多人恢復健康;在有「中國矽谷」之稱的深圳,年輕工程師設計的人形機器人,有望擔當許多城市家庭裡的助手;香港西貢,一群海洋義工自發清理近海的垃圾,做起了海洋生態保護、珊瑚保育的工作;曾經黃沙漫天的庫布其沙漠,在幾代治沙人的默默耕耘下,成為綠進沙退、生機勃發的奇蹟之地……
《閃耀的平凡》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故事,講述著中國人為中國乃至世界科技文明建設做出的貢獻,為人類生存發展做出的努力,立意明確地展現出中國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這些中國故事的背後,都是行之有效的「中國方案」。與此同時,作為一部外宣短視頻,節目設定兩位不同職業的外國體驗嘉賓參與到這些故事中來。對海外觀眾而言,當面對陌生的中國行業與中國故事時,能有一個熟悉的話語視角去引導、探索,理解這些中國故事也變得容易許多,中國文化體系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他們。
在傳播策略上,《閃耀的平凡》實現對內傳播和對外傳播的共振。據悉,《閃耀的平凡》除在芒果TV的PC端、移動端、OTT等各端播出外,同時也在芒果TV國際版APP(Mango TV)同步上線播出。截至6月10日,《閃耀的平凡》芒果TV站內播放量已超1.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