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創二代」:將體驗帶到大陸 成功機率大

2020-12-08 中國新聞網

臺灣「創二代」:將體驗帶到大陸 成功機率大

2016-10-19 08:57:32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2016年10月19日 08:57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據臺灣媒體報導,目前擔任溫州臺青會會長的何孟龍,是典型的「創二代」。他說:「溫州是一個三線城市,服務業正值起步階段,而服務業正是臺灣的強項,只要把在臺灣體驗過的經驗複製過來,成功的機會很大。」

  35歲的何孟龍,20多歲學校畢業後,在自己家族事業工作,家族在美國作男鞋外貿,當時在浙江溫州有合作廠商。2007年,他初次到溫州考察,感覺當地比較落後;但時隔半年後再來,卻驚訝原先僅一車道的馬路,已經拓寬成三車道,附近興建大樓建設速度更是驚人,讓他強烈感受到溫州的發展潛力。

  溫州是大陸民營企業最發達的城市,當時正值創業高峰,身邊每個人都在談論創業;對比他在臺灣年紀輕輕,生活覺得太安逸。由於從小家族經商關係,耳儒目染對做生意有概念;再加上認識一位溫州女孩雙方論及婚嫁,何孟龍於是決定在溫州落戶。

  由於那時美國發生次貸風暴,家族從事的外貿生意不如過去;何孟龍發現溫州餐飲服務業剛起步,於是決定自行創業,在溫州開起餐廳酒吧,沒想到生意紅火,一下子就開了5、6家分店。何孟龍說,臺灣人在大陸餐飲業具有優勢,例如:水果盤撒上梅子粉,味道就不一樣,不一樣就是優勢;臺灣最近流行的手搖飲品雙響炮分享杯,一杯飲料可以裝二種不同口味飲料,也令溫州人感到新鮮。

  五、六年前,小孩要上幼兒園,何孟龍在溫州要找一家合乎他心目中水平的幼兒園,難上加難,這又讓他看到商機,決定轉投資幼教產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他的「歐頓曜文幼兒園」在溫州已做出口碑,直營加上代管,合計已有7家。由於中國人重視子女教育,加上大陸開放「二孩」,連阿里巴巴的馬雲都說,從現在開始往後10年,教育是一個陽光產業。

  何孟龍說,在大陸像三線城市的溫州城區,就有和臺中差不多規模的人口與經濟體量;在臺灣也許十幾年也感受不到城市的變化,可是在溫州五、六年時間,生活的環境就大變樣。變化和發展,正是創業的機遇。目前溫州消費習慣改變,文創、教育在溫州有市場,資金從製造業轉到服務業非常明顯,溫州有錢人不少,有錢沒地方投資,如果有志創業的臺灣青年,不妨考慮來溫州這種城市發展。臺灣服務業在大陸具有很明顯的優勢,只要把體驗過的服務經驗提出,在大陸二、三線城市很好發揮。

相關焦點

  • 大陸歡慶喜事,臺灣將面臨3大衝擊,蔡英文開始焦慮
    對於臺灣來說,這個冬天不會太好過。根據《環球時報》報導,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CEP)於近期正式籤署成功。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此消息對於大陸來說,絕對是一個天大的喜事,但是對於臺灣來說卻是充滿了悲傷
  • 臺旅會攜大陸旅遊達人體驗「夏至235臺灣山海戀」
    央廣網北京6月26日消息(記者 陳雅萍)為推動大陸高校學生及年輕族群到赴臺個人遊,臺旅會北京辦事處遴選出16名大陸網絡旅遊達人,於6月19日至28日赴臺體驗「夏至235臺灣山海戀─北回歸線夜未眠」」主題旅遊新路線,並透過大陸的旅遊網站及微博等網絡平臺,向大陸朋友推介全新、刺激、好玩的旅遊新模式。
  • 閩臺53對特色鄉鎮農業產業結對子 臺灣果蔬在大陸落地生根
    在今日上午舉行的第六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農業產業對接交流會上,當年將臺灣小番茄種苗帶到大陸來的臺灣欣樺種苗有限公司總經理施辰東,與廈門中廈蔬菜種籽有限公司正式籤訂對接合作交流協議,合作了10年之久的兩家閩臺農業企業終於「領證」,為今後更密切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這兩家企業的「緣分」,要追溯到10餘年前。
  • 「體驗」高鐵駕駛臺灣大學生感嘆「太酷了」
    「體驗」高鐵駕駛臺灣大學生感嘆「太酷了」     川臺學生夏令營活動讓人大開眼界□本報記者 袁婧  發動、加速……7月9日,臺灣成功大學博士談士榮在成都當了一回高速列車駕駛員
  • 大陸發了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臺灣就有人又開始喊「臺灣南波萬」
    天問一號探測器昨天發射升空,部分隊員擺出天問一號拼音首字母縮寫的「TW.1」隊形,這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傳到臺灣,馬上就有人又開始喊「臺灣南波萬(NO.1)」。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臺灣大學生:大陸的發展機會讓人熱血沸騰
    7月15日,20名臺灣大學生來到上海,開始在2家新經濟企業展開為期1個月的暑期實習,說到未來,他們大都興奮地表示,正考慮在大陸就業和謀劃發展。「逐夢上海」2019臺灣大學生暑期實習計劃由香港大中華會、匯勤資本和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共同主辦,希望幫助臺灣大學生親身體驗內地職場環境,累積實踐經驗,在感受上海新經濟高速發展魅力的同時,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
  • 大陸發了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臺灣就有人又開始喊「臺灣南波萬」
    「TW.1」跟臺灣有關?!天問一號探測器昨天發射升空,部分隊員擺出天問一號拼音首字母縮寫的「TW.1」隊形,這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傳到臺灣,馬上就有人又開始喊「臺灣南波萬(NO.1)」。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臺灣青年在大陸當視頻博主:雙腳丈量大陸 視頻搭起橋梁
    林子均來自臺灣高雄。他自稱「森哥」,在大陸創作了近200條視頻作品,涵蓋大陸日常生活、旅遊景區體驗、公益扶貧、直播帶貨等,他用雙腳丈量著大陸,也為臺灣朋友細心講解著兩岸的共性和差異。林子均與大陸的緣分始於京劇。他自幼學習京劇,十幾歲開始,每年暑假都要前往北京,去戲曲學院交流學習,也是那時對大陸有了最初的印象,「大陸很大,人們很友善,我也認識了很多兄弟姐妹。」
  • 大陸記者臺灣過年體驗:青蛙蝴蝶蜻蜓救活一個村
    大陸記者臺灣過年體驗:青蛙蝴蝶蜻蜓救活一個村 2013年02月04日 15:43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主持人到大陸旅行,被大陸建築物驚豔:大陸還有金字塔?
    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卻有不一樣的體驗和新意,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中國就是這樣的,很多地方實現了騰飛。比如說深圳一個小小的漁村,現在搖身一變成了一線的大都市,又比如說到現在我們中國自主研發的北鬥導航系統,已經有能力和美國的GPS抗衡。而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臺灣主持人到大陸旅行時發生的故事。
  • 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註定」離不開「大陸
    民進黨是非常看好這一計劃的實施,並信心滿滿地認為,這項計劃一定會成功。但根據臺灣地區內部媒體的報導,可以知道民進黨的這一計劃面臨接連的失敗,今年臺灣對東協的出口處於負增長的狀態,甚至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研究臺灣地區問題的專家也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一政策完全就是緣木求魚,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跟大陸實現經濟「脫鉤」是完全行不通的。
  • 臺灣今凌晨再扣一艘大陸漁船 10名大陸漁民被抓(圖)
    據報導,基隆海巡隊稱,「浙玉漁11007號」大陸漁船利用深夜在臺灣限制水域外界線內拖網作業,「以為有機可趁」,但臺巡防艇雷達將其鎖定,登船檢查發現已捕獲約100公斤漁獲。  基隆海巡隊稱,未來仍持續結合淡水、澳底海巡隊以「區域聯防」方式加強臺灣北方三島「掃蕩」。  此前,臺灣高雄地檢署與「海巡署」動員77人及1艦4艇執行「東沙海域擴大威力掃蕩」,本月21日剛剛查扣香港籍漁船「臺沙2288」號,將20名大陸籍漁民連船帶回高雄港偵辦。
  • 央視東方時空:大陸骨髓庫首次捐獻臺灣患者骨髓
    臺灣慈濟骨髓庫為大陸白血病患者成功配對五百多例,大陸中華骨髓庫首次為臺灣白血病患者配對成功,兩岸愛心互動,請收看今日時空連線——  骨髓捐獻:大陸愛心送臺灣  主持人 張羽:  6年前一位臺灣青年捐贈了骨髓挽救了家在蘇州的大陸白血病患者陳霞,那是兩岸之間骨髓捐贈的第一次愛心傳遞
  • 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註定無法與大陸「脫鉤」
    導語:民進黨當局為了早日實現與大陸的經濟」脫鉤」,提出了一項往東南亞市場進軍發展的「新南向計劃」。民進黨是非常看好這一計劃的實施,並信心滿滿地認為,這項計劃一定會成功。大陸始終是臺灣地區最大市場自從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就宣布要實行「新南向計劃」,在這一計劃開放面向的18個地區中,東協與臺灣地區的貿易量最大。民進黨當局自然而然就將東協視作最佳的合作夥伴,但這種高額的貿易往來也只持續了一年。後面的幾年,臺灣地區對東協的進出口量大大減少。
  • 臺灣大學生在大陸體驗外賣:送餐遲到10分鐘還會給紅包補償
    作者 謝靚妍(中新經緯實習生、臺灣成功大學學生)進入7月,北京天氣日漸炎熱,氣溫時不時飆破37攝氏度。眼看著午餐時間已到,可望著窗外的烈日,很多人都覺得出門就餐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點外賣如今已是大陸居民的日常,行之有時,但在臺灣卻是近期才興起的飲食新模式。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愈加便利,外賣這類因工商業發展而出現的O2O服務也跟著大放異彩,在大陸廣受歡迎的「餓了麼」「美團」外賣平臺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用戶只需輕輕點開App,選擇餐點並綁定支付方式,就可完成訂餐。
  • 那些年漂洋過海到臺灣的大陸美食
    酸菜白肉鍋紅燒牛肉麵螺螄粉    除了濃濃人情味,各色美食大概是吸引大陸遊客去臺灣的另一大理由。    大家都知道酸菜白肉鍋是大陸東北地區的家常菜,1949年前後由東北籍軍人將這道風味帶到眷村,又從眷村的籬笆牆飄散到臺灣各處。雖說臺灣的冬天氣溫並不很低,但溼度大,屋內又沒有取暖設施,冬日的夜晚還是寒意襲人。這時,街邊飄著熱氣的酸菜白肉鍋餐廳便開始變得熙熙攘攘,成為大家在溼冷冬日聚餐的首選。
  • 大陸追求統一目標不變 時間不站在臺灣這邊
    美國主動提升臺美關係、大量對臺軍售、美國軍機軍艦頻頻穿越臺灣海峽,造成臺海空前緊張局面。當前大陸發動「武統」的機率極低,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應是兩岸最大公約數,但大陸追求統一目標不變,兩岸敵意仍深,更缺乏互信、溝通機制,美國學者的觀察並非無的放矢。
  • 組圖:大陸基層農民代表團走進臺灣野柳風景區
    組圖:大陸基層農民代表團走進臺灣野柳風景區 2012年11月09日 23:3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原來臺灣有這麼多大陸情結的地名!
    這種積澱著海峽兩岸地緣信息的冠籍地名,是臺灣民眾對大陸家鄉的認同,他們認為在臺灣新開闢的聚落是家鄉的延伸與擴展。臺灣各地,以「泉州」命名的地方超過10處。稱「泉州厝」的分別在苗慄的卓蘭鎮、臺北的淡水鎮、桃園的新屋鄉、臺中的清水鎮和大甲鎮。此外,南投竹山鎮有「泉州寮」,彰化伸港鄉有「泉州社」,雲林臺西鄉有「泉州村」,彰化線西鄉有「泉州裡」,臺北市有「泉州街」。
  • 臺灣朋友驚呼:大陸的大學校園好大,我們臺灣的大學好小!
    這位朋友在大陸的大學裡任教,已經來了好幾年了,至少有六七年。人非常友好,典型的臺灣口音和臺灣長相。我和他也有很多聊的,但是有一個話題我們從來沒有提半個字,那就是關於統一問題,因為這個問題似乎我們之間是不能聊的,否則就無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