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超導:打破壟斷、填補空白 還做到國際「唯一」

2021-01-11 巨豐投顧

作者:秦亮;編輯:趙佳怡

今天來看一家軍工新材料公司,在細分領域不僅做到國內唯一,也做到了國際唯一。而上市以來,該股卻跟隨市場快速回落,目前還處於相對低位,近期剛剛向上挑戰箱體上軌。公司基本面值得關注,因此和大家分享。它就是西部超導(688122)。

西部超導(688122):

西部超導是目前我國國內高端鈦材及超導材料研製生產龍頭企業,公司前身是由西北院和超導國際於2003年設立的中外合資高新技術企業超導有限。2005年開始研製鈦合金並成為下遊軍工行業的鈦合金供應商。2014年進軍高溫合金領域並開展各項研究,該業務或將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在國內低溫超導線材產業化領域形成絕對技術壟斷、在國內航空用高端鈦合金棒材領域形成技術領先的綜合優勢。

作為我國航空用鈦合金棒材的主要研發生產基地,公司創造了兩個「唯一」:國內唯一超導線材商業化生產企業,全球唯一鈮鈦鑄錠、棒材、超導線材生產及超導磁體製造全流程企業。補上了我國新型戰機、艦船製造急需關鍵材料的「短板」。

公司是我國重要的實用化超導材料與磁體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基地,低溫超導線材技術壁壘高,國內僅有公司擁有技術積累,且該技術難以從國外獲得。在高溫超導材料方面,公司側重Bi 系和MgB2的研發和產業化,目前已掌握上述材料核心製備技術,未來將突破並引領上述材料在智能電網、快脈衝加速器、風電等領域的運用。

公司已經獲取GE、SIEMENS、上海聯影等國內外主要 MRI 設備生產商的 NbTi 超導線材批量供貨訂單,並持續向國內外科研單位、加速器項目、MCZ 設備製造商供應低溫超導磁體。

公司主營高端鈦合金材料、超導產品和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三大業務。第一類是高端鈦合金材料,主要應用於軍用航空領域,作為軍品供給下遊中航工業、中國航發等客戶,此類產品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約佔80%;第二類是超導產品,主要用於醫用核磁共振成像、國防軍工、磁懸浮等領域;第三類是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供給軍用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部件及核電設備。

公司突破了國內鈦合金和超導線材領域的多個瓶頸,以量產的新產品填補國內多項空白。其中,在應用於新一代軍機緊固件的 Ti45Nb 鈦合金材料上,是國內唯一具備量產能力的廠商,而此前該領域被公司全球主要競爭對手 ATI 完全壟斷。

研發團隊:

公司核心高管與核心研發人員大多為博士學歷的教授或高級工程師,在高端鈦合金與超導材料領域具備多年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經驗。截至2019年末,研發人員合計194人,高於主要競爭對手寶鈦股份的139人。其中博士學歷32人、碩士138人,構成了公司研發團隊的主要力量。

客戶情況:

下遊客戶以軍工材料鍛造廠為主,存在大型軍工集團的背書,應收帳款整體質量較高。公司軍用高端鈦合金產品(棒材、絲材)主要應用在軍機、軍艦等領域,下遊客戶為軍用合金鍛造企業,包括中航工業下屬的鍛造廠(中航重機等)、二重集團德陽萬航模鍛公司、三角防務、中船重工725所、江西景航航空鍛造公司(中航重機控股子公司)等,除三角防務為民營企業外,其他均為軍用產業鏈的國有大型集團的子公司。

民用高端鈦合金業務以出口為主,下遊客戶包括 Thyssenkrupp、Acnis、HanseatlscheWaren。同時,公司參與C919的試驗機型供貨,由於C919尚未量產因而整體貢獻較小。

財務業績:

2018年實現營收10.88 億元,同比增長12.5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35億元,同比下滑4.95%。2019 年 1-9 月實現營收9.83億元,同比增30.81%,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1.12 億元,同比增長11.77%。2017、2018 年淨利潤均出現同比下滑。

行業趨勢:

鈦,具有密度小、比強度高、導熱係數低、耐高溫低溫性能好,耐腐蝕能力強、生物相容性好等突出特點,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艦船、兵器、生物醫療、化工冶金、海洋工程、體育休閒等領域,被譽為「太空金屬」、「海洋金屬」、「現代金屬」和「戰略金屬」。

鈦合金主要用於製作飛機發動機壓氣機部件,其次為火箭、飛彈和高速飛機的結構件。

從全球範圍來看,鈦合金市場整體規模約50~60億美元,其中近一半應用在航空工業(波音、空客、美軍飛機、俄軍飛機等)領域,約10%應用在國防軍工領域(軍艦、武器等)。

從國內來看,鈦合金以化工應用為主,航空領域應用提升空間較大。過去十年,國內軍機量產以低鈦合金含量的三代機為主、航空發動機國產化比例較低,同時國產民航飛機 ARJ21、C919尚未進入量產階段,航空用鈦合金需求量偏小。因此國內鈦合金市場結構與全球市場結構存在較大差異,鈦合金的主力下遊需求來自於化工、製鹽、海水淡化等存在鹽傳輸或的工業環節。但也預示著未來軍用領域的巨大發展空間。

目前,國內航空用鈦合金材料的需求量超過1萬噸/年,對應約40億元的市場規模。展望未來十年,隨著含鈦量更高的四代軍機量產、航空發動機的國產化以及國產民航飛機的逐步量產,國內航空用鈦合金材料的需求將有望維持持續高速增長。

軍機用鈦合金材料領域,生產企業除了要獲得「軍工四證」(國軍標認證、保密認證、許可證認證、名錄認證)外,還需要通過參與軍工配套項目進行大量的研發工作,才可能通過配套項目招標進入到項目正式研製階段,此後還需先後通過工藝評審、材料評審、地面功能試驗、地面靜力試驗、裝機考核、裝機評審後才能成為相關型號用材的合格供應商,全流程耗時長達幾年。因此,軍用鈦合金材料業務存在典型的長投入期與高回報期成正比的特性,門檻較高。

西部超導(688122)、寶鈦股份(600456)、湖南金天鈦業三家企業目前是軍用航空鈦合金的主力供應商。其中寶鈦股份涉及板材、棒材、絲材等多類鈦合金產品,銷量角度是行業第一,西部超導位居第二。

產品應用角度而言,寶鈦股份與西部超導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化,直接競爭較少:寶鈦股份主要產品為飛機機身用板材(TC4)、航空發動機用棒材(TC4、TC6、TC11、TA11);西部超導主要產品為飛機機身結構棒材(TC4、TA15、TC18、TC4-DT、TC21)以及飛機緊固件用絲材(Ti45Nb)。

隨著軍機迭代發展,第四代戰鬥機具備在巡航階段的超音速能力、對雷達的高隱身能力、大迎角狀態下的控制能力、超視距飛彈攻擊能力等,未來軍機綜合戰鬥力大幅提升。

國內戰鬥機序列依然處在三代機不斷替換二代機、四代機逐步量產的階段,展望未來10年,戰鬥機所需的鈦合金需求將有望處於持續提升的過程。此外,大型軍用運輸機(Y-20)也是軍用鈦合金的主要需求來源之一。預計年均軍機機身結構鈦合金需求量將從2020-2024年的 4,900噸提升至2025-2030年的6,580噸。

在新型材料TC4-DT、TC21、Ti-45Nb上,西部超導具備研發到量產的先發優勢,率先取得軍方供應商資格且成為國內新一代戰機、運輸機的主力鈦合金材料供應商。公司新一代軍機專供的三類新型材料需求量也逐步增長,佔軍品收入比從2016年的42.9%提升至2018年的52.5%。

整體來說,公司技術優勢顯著,多個領域創造國內、國際第一,而國內同行競爭者只有寶鈦股份,但兩公司業務又相對不同,不存在完全競爭。隨著國內軍機的快速更新迭代,市場需求有望激發,而該股作為少數甚至唯一的企業,有望深度受益。

來源:巨豐財經

作者:秦亮 執業證號:A0680616110002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觀|動態】打破壟斷、填補空白,中國鋼鐵超!硬!核!
    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實現國際領先……鋼企研發生產出系列產品,展現出中國鋼鐵的硬核實力! 填補空白!成功生產熱基鋅鋁鎂產品
  • 卡位高端創造鈦及鈦合金材料產業「中國時刻」——專訪西部超導總經理馮勇
    從成功打破我國超導產業為零的局面,代表國家完成ITER項目用超導股線供貨任務,到自主研發的三種牌號的鈦合金材料成為我國航空、航天結構件用主幹鈦合金,西部超導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績。  不過,馮勇直言「並不滿足」。
  • 超導材料王國的探秘之旅
    「國際先進、國內空白、解決急需」,這是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部超導)的產品定位。本著這樣的理念,西部超導屢創佳績,在超導材料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取得卓越成績。西部超導「超導磁共振成像儀用高性能超導線材」產業化項目獲得2017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該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打破了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的壟斷。 底氣源自實力。「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系目前規模僅次於國際空間站的人類科技合作計劃。
  • 西部超導:成本上升業績遇阻 高端鈦合金材料市場需進一步培育
    西部超導是超導材料領域的「隱形冠軍」,也是目前國內唯一實現低溫超導線材商業化生產的企業,以及國際唯一的鈮鈦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的全流程生產企業。因此,報告將其選擇為新材料產業中資代表企業之一,進行深度分析。
  • 打破國際壟斷 株洲火炬特種高純功能靶材將填補國內空白
    紅網時刻株洲3月8日訊(記者 蘇莉雅 通訊員 徐洋)我國高端ITO靶材長期以來都是依賴進口,但這個局面即將被打破。3月7日,株洲火炬特種高純功能靶材項目舉辦開工儀式,該項目建成後,將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並成為國內最大、種類最全的靶材生產基地。株洲市委副書記王洪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智,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周建光出席開工儀式。
  • 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自主研發芳綸屏蔽材料填補國內空白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 西部超導發動機用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及粉末盤項目逐步投產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部超導發動機用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及粉末盤項目逐步投產、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超導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軍民融合企業,是國內唯一實現低溫超導線材商業化生產的企業,也是全球唯一的鈮鈦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的全流程生產企業,實現了國防、能源、醫療等領域多種急需材料的進口替代。
  • 打響上海科創品牌丨上海超導打破國外壟斷,開啟材料未來之門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品牌日」之「上海科創」專題採訪中,上海超導材料事業部總經理朱佳敏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等媒體介紹道,這一成果,不僅標誌著中國正式掌握了高性能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的核心生產技術,也極大地填補了中國在高端製造業生產裝備上的空白。
  • 巨化「巨芯冷卻液」打破國際壟斷
    原標題:巨化「巨芯冷卻液」打破國際壟斷 12月10日,巨化集團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巨芯專用冷卻液出廠。這是巨化傳統氟製冷劑產業的延伸產品,集成了氟製冷領域的先進生產技術,填補了國內高性能大數據中心專用冷卻液的空白。 據了解,「巨芯冷卻液」是巨化集團公司在十餘年的冷卻液研發技術積累基礎上,經過近100天連續攻關奮戰,成功開發。
  • ...超導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格局分析 西部超導實現低溫超導材料全...
    低溫超導行業產業鏈主要包括上遊原材料、超導線材、超導磁體、超導設備四個環節,其中NbTi線材的上遊還包括NbTi棒材環節,由於Nb和Ti的熔點相差較大,且NbTi合金中Nb的含量較多,如果控制不好熔煉技術,易產生不熔塊,導致後續細芯絲NbTi線加工中斷線,因此NbTi二元合金棒的製備非常困難。公司是全球唯一的NbTi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的全流程生產企業。
  • 天津大學高速並聯機器人打破國際壟斷
    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國際壟斷,為「中國製造」提供自主核心技術。  工業機器人是「中國製造2025」目標的重要發展方向。面對西方發達國家的專利技術壁壘,天津大學黃田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研發出了具有中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速並聯機器人關鍵技術,並與國內重點企業密切合作結合實際生產需求實現了工程應用,在理論技術和相關產品性能上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提升中國製造的競爭力提供了自主核心技術。
  • 陝西科技青年李建峰:讓超導材料實現國產化
    4月15日,在陝西稀有金屬科工集團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超導線材車間裡,李建峰正在檢查設備作業記錄。李建峰讓超導材料實現國產化「目前,我們是全球唯一一家可以自主生產核磁共振儀中的超導線圈的企業。」4月15日,李建峰一邊說,一邊向記者展示超導材料的內部結構:把一根頭髮絲粗細的超導材料剝開來,裡面竟有8000根導絲。
  • 十佳項目巡禮|益大碳基新材料及產業研究院項目:打破國外壟斷 填補...
    該項目生產的高品質針狀焦打破了國際市場上少數國家技術壟斷的局面,填補了國內高端針狀焦的空白。作為2020年省新舊動能轉換雙招雙引重點項目,益大碳基新材料及產業研究院項目於2020年8月份正式竣工投產,目前處於試生產階段,產品將廣泛應用於鋼鐵、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
  • 5G商用致光纖光纜需求升溫 上遊材料望打破國際壟斷
    記者從業內獲悉,未來有望逐步實現國產替代,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際巨頭對國內SEP市場的壟斷。  有機構指出,「5G基站緻密化+前傳光纖網絡」將為光纖光纜行業打開新的成長空間。一方面,隨著頻率的快速提升,5G基站密度相比4G將大幅度增加,而根據FTTH council的測算,5G基站所需光纖數量將是4G的16倍以上。另一方面,5G引入CU/DU兩級架構,前傳網絡將帶來光纖的全新需求。
  • 莞企填補國內MEMS傳感晶片產業空白
    創新團隊成員在MEMS振蕩器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已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和產業化的前期準備工作,並建立矽MEMS振蕩器研發和測試平臺,填補這一產業的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壟斷。  填補國內產業空白  在來到松山湖之前,合微首席技術官鄺國華在上海工作。在上海時,與鄺國華相熟的幾位專家,已經聯合在研發MEMS傳感晶片。在有了技術成果後,這些專家想將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
  • 這家公司兩項國家專利打破國際壟斷
    這家公司兩項國家專利打破國際壟斷 2020-06-30 0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部超導董事長張平祥、獨立董事王秋良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此次增選,西部超導(688122)董事長張平祥、獨立董事王秋良當選。  據悉,張平祥長期從事實用化超導材料研究及工程化製備技術開發,發明多種實用化超導材料核心製備技術,取得了一系列有國際影響的研究成果。  2003年1月國家決定參加ITER計劃,需要完成200多噸超導線材的供貨任務。
  • 填補國內空白!北侖這家企業挺進國際高端材料市場
    12月28日,位於寧波市北侖區芯港小鎮的寧波錦越新材料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憑藉在超高純金屬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該企業已成功研製出純度為6N3(99.99993%)的電子級超高純鋁,並得到了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PAT(博飛克)驗證,產品質量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高純鋁。
  • 十年積累百日攻關 巨化「巨芯冷卻液」打破國際壟斷
    這是巨化傳統氟製冷劑產業的延伸產品,集成了氟製冷領域的先進生產技術,填補了國內高性能大數據中心專用冷卻液的空白。據了解,「巨芯冷卻液」是巨化集團公司在十餘年的冷卻液研發技術積累基礎上,經過近100天連續攻關奮戰,成功開發。隨著5G時代來臨,全球信息產業發展驟然提速,這離不開數量龐大的伺服器支撐。傳統數據中心超過一半的能耗用於伺服器的冷卻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