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由於材料的戰略性和基礎性作用,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到來,新材料領域成為各國競爭的熱點領域之一。目前來看,我國已研發並形成一批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材料與新技術,促進了冶金、有色、石化、汽車、建材等傳統產業和支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並形成了一批新興的大型新材料集團。
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依託自身在數據、智能、研究等方面的優勢,於2019年5月31日對外發布了《數說高質量II:中資上市公司在戰略新興產業中的比較研究》報告,包括了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對新材料產業進行分析的專設章節。其中,在微觀層面,報告選擇在高質量發展中具有代表性的上市企業,以及目前未上市但同樣能夠反映產業先進發展方向的優勢企業,進行深度解讀。以此,希望能夠全方面、多維度的幫助廣大投資者以及其他相關人士了解新材料產業實際發展現狀和特徵。
西部超導是超導材料領域的「隱形冠軍」,也是目前國內唯一實現低溫超導線材商業化生產的企業,以及國際唯一的鈮鈦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的全流程生產企業。因此,報告將其選擇為新材料產業中資代表企業之一,進行深度分析。
以下為報告正文引用:
西部超導全稱為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2019年4月提交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在科創板上市。該公司主要從事高端鈦合金材料、超導產品和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低溫超導線材商業化生產企業,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鈮鈦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的全流程生產企業。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陝西省財政廳。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西部超導屬於「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中的「有色金屬合金製造」。該公司生產的高端鈦合金材料、超導材料和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分別屬於《中國製造2025》重點發展的先進基礎材料、前沿新材料和關鍵戰略材料。從產業鏈角度來看,西部超導在行業產業鏈中屬於鈦材加工(海綿鈦-鈦錠-鈦材)。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
從經營情況來看,報告期內,西部超導的營收分別為9.78億元、9.67億元和10.88億元。其中,2017年營收略有下滑,主要系該公司ITER用超導線材銷售下滑導致超導產品的收入減少所致。
從業績來看,2016年至2018年,西部超導的歸母淨利呈逐年下降趨勢,主要系該公司核心產品高端鈦合金材料的成本上升導致毛利率下滑所致。報告期內,高端鈦合金材料的毛利率分別為47.47%、45.43%和39.73%。
從產品貢獻來看,高端鈦合金材料是西部超導的主要收入及利潤來源,其主要應用於軍工行業。2016年至2018年,高端鈦合金材料貢獻收入金額佔營收比例分別為77.59%、81.92%和85.90%。
西部超導通過自主研發,突破了大規格鑄錠純淨化、均勻化控制技術,棒、絲材和鍛坯均勻化控制技術。目前,該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高端鈦合金材料,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成為了我國新型戰機、運輸機、艦載機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其中,西部超導生產的鈦合金緊固件用TC4等鈦合金絲棒材質量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發動機葉片用TC11等鈦合金小規格棒材性能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並開發了高性能Bi系和MgB2高溫超導材料製備技術,產品的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西部超導已取得專利316項。
技術是新材料產業未來競爭的核心關鍵。因此,西部超導組建了以6名院士為顧問,以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核聚變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或陝西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為核心的超導材料和稀有金屬材料專業研發團隊。截至2018年末,該公司研發人員164人,研發人員佔比21.27%。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巨靈財經等
從研發情況來看,報告期內,西部超導研發費用逐年增長,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44%、8.90%和8.15%。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相比,西部超導的研發投入佔比高於寶鈦股份。
從行業格局來看,2017年,在高端化工、航空航天、船舶和電力等行業需求帶動下,我國鈦加工材需求大增,其中,2017年中國鈦材銷量5.5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8.4%。
西部超導生產的高端鈦合金材料主要面向國內軍用航空市場,而近年來中國積極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軍費支出持續增長,2019年中國軍費預算支出為1.19萬億元,自2008年以來,年均複合增長率為9.98%,尤其是與美國相比,我國軍用飛機數量存在較大增長潛力,由此來看我國軍用高端鈦合金材料市場空間巨大。
此外,隨著國內民用飛機用鈦量不斷提升,也進一步帶動對高端鈦合金的需求增長。綜合考慮來看,未來高端鈦合金材料市場空間廣闊。
點擊閱讀報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