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在我們的天空中似乎一如往常,但這個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不穩定。9月16日星期三,科學家們警告說,下一個太陽黑子周期的高峰即將到來,可能會對航空航班、通信衛星和電力傳輸造成影響。
「太空天氣」這個詞可能會讓人聯想到銀河間的龍捲風,以及布滿星星的暴風雪。然而,它實際上指的是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和輻射。就像地球上每個季節的天氣都不同一樣,太空的天氣也隨著我們的母恆星——太陽的周期而變化。
本周早些時候,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剛剛開始。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共同組建的預測小組表示,太陽活動極小期發生在2019年12月,這標誌著一個新的太陽活動周期的開始。因為我們的太陽變化無常,在監測到極小期後,科學家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正式宣布下個周期的開始。在這幾個月裡,科學家們利用太陽黑子(太陽表面與活動有關的斑點)來跟蹤太陽周期的進程。黑子是太陽表面巨大爆炸的起源,比如太陽耀斑或日冕物質拋射,這些活動會將光、能量和太陽物質噴射到宇宙中。
「我們已經注意到太陽黑子(的活動)存在周期。它們平均以11年為周期增加然後減少,」 馬裡蘭州銀泉市NOAA衛星和信息服務項目規劃與分析辦公室主任,阿爾賽德·塔拉特解釋說,「當我們進入太陽的新階段——太陽極大期時,我們將看到更多的太陽耀斑。這些(耀斑)是太陽電磁能量的爆發。」
由於地球外圍有一層由磁場和大氣所構成的保護層,這種「太空天氣」不會對地面上的人類產生物理衝擊,但其會對衛星、電網、通信、導航系統、太空飛行器和太空人上的敏感電子設備產生影響。隨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依賴電子設備,監測太陽活動和太空極端天氣變得前所未有地重要。
塔拉特博士稱,保護人們免受太空天氣影響,需要協調一致的應對措施。根據國家空間天氣戰略和行動計劃,該措施不僅意味著研究和監測,還包括與國土安全部、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和其他機構的合作。「例如,聯邦應急管理局最近提出了應對太空天氣事件的作戰方案。」塔拉特博士特別指出,「我們已將太空天氣作為國際、國家緊急情況,以及州和地方緊急情況管理演習的一部分。所以,我們正在為應對這些大型事件做全面的準備。」
「沒有不好的天氣,只有做得不好的準備工作,」NASA總部人類探索和行動理事會首席科學家傑克·布萊徹(Jake Bleacher)說。「太空天氣就是這樣,我們的工作只有做好萬全準備。」
(看看新聞Knews記者:任美星 編輯:潘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