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易錯題分析與對策,建議家長收藏!

2020-11-26 騰訊網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題目做錯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因為對概念理解不清楚而做錯;有的因為知識負遷移而做錯;有的因為粗心大意而做錯;有的因為基礎不紮實而做錯;下面小數老師就結合小學高段數學裡錯誤率較高的幾個典型錯題,從概念不清、知識負遷移、粗心大意三方面來進行易錯題的分析及解決對策。

概念理解不清楚

(一)計算題

(1)500÷25×4

=500÷(25×4)

=500÷100

=5

(2)34-16+14

=34—30

=4

錯誤率:46.43%;35.71%;

錯題原因分析:

學生在學了簡便運算定律後但還不太理解的基礎上,就亂套用定律,一看到題目,受數字幹擾,只想到湊整,而忽略了簡便方法在這兩題中是否可行。例如第1題學 生就先算了25×4等於100;第2題先算16+14等於30;從而改變了運算順序,導致計算結果錯誤。

錯題解決對策:

(1)明確在乘除混合運算或在加減混合運算中,如果不具備簡便運算的因素,就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2)強調混合運算的計算步驟:a仔細觀察題目;b明確計算方法:能簡便的用簡便方法計算,不能簡便的按正確的計算方法計算。並會說運算順序。

(3)在理解運算定律及四則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對應練習題:

14.4-4.4÷0.5;7.5÷1.25×8;36.4-7.2+2.8;

(二)判斷題

1、3/100噸=3%噸( √ )

錯誤率:71.43%

錯題原因分析:

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它只能表示兩數之間的倍數關係,不能表示某一具體數量。而學生正是由於對百分數的意義缺乏正確認識,所以導致這題判斷錯誤。

錯題解決對策:

(1)明確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2)找一找生活中哪兒見到過用百分數來表示的,從而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2、兩條射線可以組成一個角。( √ )

錯誤率:64.29%

錯題原因分析:

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組成的。學生主要是對角的概念沒有正確理解。還有個原因是審題不仔細,沒有深入思考。看到有兩條射線就以為可以組成一個角,而沒有考慮到頂點!

錯題解決策略:

(1)根據題意舉出反例,讓學生知道組成一個角還有一個必不可少條件是有頂點。

(2)回憶角的概念。強調要組成一個角必不可少的兩個條件:一個頂點、兩條射線。

(3)教育學生做題前要仔細審題,無論是簡單的還是難的題目都要深入多加思考,絕不能掉以輕心。

(三)填空題

1、兩個正方體的稜長比是1:3,這兩個正方體的表面積比是(1:3);體積比是(1:5或1:9)。

錯誤率:42.86%;35.71%

錯題原因分析:

這題是《比的應用》部分的內容。目的是考查學生根據正方體的稜長比求表面積和體積的比。所以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是關鍵。學生有的是因為對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忘記了,有的是因為對比的意義不理解,認為表面積比和稜長比相同,所以導致做錯。

錯題解決策略:

(1)鞏固理解比的意義及求比的方法。

(2)明確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

(3)結合類似的題型加以練習,進一步鞏固對比的應用。

對應練習題:

大圓半徑和小圓半徑比是3:2,大圓和小圓直徑比是(3:2);

大圓和小圓周長比是(3:2);大圓和小圓的面積比是(9:4)。

2、圓柱的高一定,它的底面半徑和體積成(正)比例。

錯誤率:78.57%

錯題原因分析:

這題是《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內容。學生做錯的主要原因是對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沒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從而不會判斷。也有的是因為他們把兩個變量——底面半徑和體積誤看成是底面積和體積了,而導致這題做錯。

錯題解決策略:

(1)明確比例的意義及判斷方法。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的變化而變化,在變化的過程中,這兩個量的比值一定,那麼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如果兩種量的乘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2)讓學生列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並根據題意找出高一定的情況下底面半徑與體積這兩個變量的關係,從而明確它們的比例關係。

(3)結合類似的題目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對應練習:

圓的周長和它的半徑成(正)比例。

3、10克鹽放入100克水中,鹽水的含鹽率為(10)%.

錯誤率:71.43%

錯題原因分析:

一些學生是因為對「含鹽率」這一概念的不理解,所以不知該如何計算,而導致做錯。一些學生比較粗心,題目當中的10克鹽和100克水這樣的數字也很容易使那些粗心的學生馬上得出10%這樣的錯誤答案。

錯題解決策略:

(1)理解含鹽率的意義。並結合合格率、成活率等類似概念進一步理解。

(2)結合求含糖率、合格率、出勤率等類似題目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3)教育學生做題前要養成仔細審題、認真思考的習慣。

對應練習題:

值樹節那天,五年級共植樹104棵,其中有8棵沒有成活。這批樹的成活率是(92.31%)。

4、甲班人數比乙班多2/5,乙班人數比甲班少(2/5或3/5)。

錯誤率:60.71%;

錯題原因分析:

學生把表示具體量25與表示倍數的25在意義上混同了。認為甲班人數比乙班人數多2/5就是乙班人數比甲班少2/5。對於數量與倍數不能區分。而且一會兒把甲班人數當成單位「1」,一會兒把乙班人數當成單位「1」,概念不清楚。

錯題解決策略:

(1)區分數量與倍數的不同。

(2)畫線段圖,建立直觀、形象的模型來幫助理解。

(3)明確把乙班人數看做單位「1」的量,於是甲班人數是:(1+2/5)=7/5.所以乙班人數比班甲人數少2/5÷7/5=2/7。

(4)結合類似題目加強練習以達目的。

對應練習:

甲數比乙數少1/4,乙數比甲數多(1/3)。

判斷:甲堆煤比乙堆煤重1/3噸,乙煤比甲堆煤少1/3。( ×)

5、把一根5/6米的繩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佔全長的(1/6),每段長(1/6)。

錯誤率:52%;50%;

錯題原因分析:

每段與全長之間的關係是1份和5份之間的關係,即每段佔全長的1/5,5/6÷5=1/6米,每段長1/6米。本題考查分數的意義的理解和分數除法的運用, 學生沒有理解和掌握。所以因為分不清兩個問題的含義而把兩個答案混淆了。一般這類型的題目在最後一個括號後會寫上單位。但我為了檢查學生的細心程度,單位 沒寫,於是有些本來會做的人因為粗心而又錯了。

錯題解決策略:

(1)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楚兩個問題各自的含義。

(2)教育學生做題前要養成仔細審題、認真思考的習慣。

(3)在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基礎上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對應練習題:

判斷:有4/5噸煤準備燒4天,平均每天燒1/5 。( × )。

知識負遷移類

(一)計算題

0.9+0.1-0.9+0.1 =1—1 =0

錯誤率:28.57%

錯題原因分析:

一看到例題,學生就想到a×b-c×d形式的題目,就亂套用定律,只想到湊整,而忽略了簡便是否可行。從而改變了運算規則,導致計算結果錯誤。

錯題解決策略:

(1)明確在加減混合運算中,如果不具備簡便運算的因素,就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2)強調混合運算的計算步驟:a仔細觀察題目;b明確計算方法:能簡便的用簡便方法計算,不能簡便的按正確的計算方法計算。並會說運算順序。

(3)在理解運算定律及四則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對應練習題:

1/4×4÷1/4×4;527×50÷527×50;

(二)選擇題

400÷18=22餘4,如果被除數與除數都擴大100倍,那麼結果是( A )

A.商22餘4 B.商22餘400 C.商2200餘400

錯誤率:64.28%

錯題原因分析:

本題考查與商不變性質有關的知識。被除數、除數都擴大100倍後,商不變,但餘數也擴大了100倍,想要得到原來的餘數,需要縮小100倍。而學生誤認為商不變餘數也不變,所以錯選A,正確答案應該選B。

錯題解決策略:

(1)驗算。請學生用答案A的商乘除數加餘數檢驗是否等於被除數。從而發現選A是錯誤的。

(2)明確商不變的性質。但是當被除數、除數都擴大100倍後,商不變,但餘數也擴大了100倍。想要得到原來的餘數,需要縮小100倍。

(3)在理解商不變性質有關知識基礎上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對應練習:

選擇題:2.5除以1.5,商為1,餘數是( D )。

A.10 B. 0.01 C. 0.1 D. 1

(三)填空題

4/11的分子加上8,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母應加上( 8 )

錯誤率:21.4%

錯題原因分析:

學生由於對分數的基本性質理解錯誤,把分子、分母同時乘一個相同的數與同時加上一個相同的數混同,錯誤認為分子也應該加上8。

錯題解決策略:

(1)請學生將4/11與答案12/19

進行大小比較,從而發現分數大小變了,引發思考。

(2)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3)結合類似題目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對應練習題:

把2/3的分母加上12,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子應加上( 8 )。

粗心大意

1、計算題

7÷7/9-7/9÷7 =1-1 =0

錯誤率:39.28%

錯題原因分析:

本題是考查學生分數四則運算。兩個除法算式中都是7和7/9這兩個數,由於粗心大意,會認為它們商是相等的。於是等到「1-1=0」的錯誤答案。

錯題解決策略:

教育學生做題前要仔細審題,無論是簡單的還是難的題目都要多加思考,絕不能掉以輕心。

2、填空題

一座鐘時針長3釐米,它的尖端在一晝夜裡走過的路程是(18.84釐米 )。

錯誤率:67.85%

錯題原因分析:

這題是《圓的周長》部分的內容。學生對於這道題,知道要利用求圓的周長這一知識點來解決。但對「一晝夜」這詞不理解或是沒有仔細審題,因此只計算了時針轉一圈所經過的周長,最終導到結果錯誤。

錯題解決策略:

(1)請學生仔細讀題並解解釋「一晝夜」的含義。

(2)提出要求:做題前要仔細審題和理解。

相關焦點

  • 可列印丨小學數學易錯題分析與對策,建議家長收藏!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題目做錯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因為對概念理解不清楚而做錯;有的因為知識負遷移而做錯;有的因為粗心大意而做錯;有的因為基礎不紮實而做錯...... 下面小編就結合小學高段數學裡錯誤率較高的幾個典型錯題,從概念不清、知識負遷移、粗心大意三方面來進行易錯題的分析及解決對策。
  • 新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易錯題匯總!細緻到每一章節,務必收藏
    新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易錯題匯總!細緻到每一章節,務必收藏「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期末考試已經臨近了,同學們也投入到緊張的複習備考狀態當中。而對於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來講,他們的複習備考任務則比其他孩子要艱巨許多,因為教育部對小學教材剛進行了改革,各章節的知識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難度還有繼續往上加的趨勢。再另外四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坎,因為這個時間段脫離了低年級的稚嫩,又面臨像高年級過渡這樣的情況,如果稍微一放鬆的話,那麼後面的學習肯定就會跟不上了。
  •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試卷分析,這些易錯點要注意!
    ,期中試卷分析,這些易錯點要注意!今天,我們就根據以往考過的期中試卷,來分析一年級小朋友在考試中容易犯錯的地方,家長可以提前教導孩子避免犯這些錯誤。以上這份試卷就是2018-2019年度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的期中考試真題試卷,這位同學只考了93.5分。題目並不難,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正式考試,有一些易錯的地方沒有注意,才導致考的分數不高。
  • 小學一年級數學期末必備,易錯題大匯總?
    目前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早已結課,進入緊張的年終考試複習階段,那麼只有把孩子平常易錯的題分類歸納,並反覆講解練習,才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提高做題的正確性。今天對部編一年級上冊數學易錯題型做了整理,希望能幫小朋友們好好複習,過年時取得好成績。
  • 一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試卷解析+經典例題分析,提前收藏!
    一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很多同學在這道題丟分了,看看你掌握了沒一年級數學期末測試卷,試卷解析+經典例題分析,提前給孩子收藏!這是北師大版的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的卷子。該卷難易適中,趣味性強,難點突出。班級54名學生,僅有9名拿了滿分。
  • 初中數學:中考易錯題集錦及答案,這次全集齊了,孩子必須吃透!
    中學階段的數學可以粗略分為四個分支:代數、幾何、數論、組合。其中,代數、幾何這兩大分支是學習的重點,也是考查的重點。知識是循序漸進的,前面的知識會成為理解後面的知識的基礎。老師們平時打趣經常說: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小學數學一年級,必考易錯題匯總,可以讓孩子查漏補缺
    每天輔導孩子作業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錯誤百出,在大人看來一年級的題太簡單,但是孩子卻錯得五花八門。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識,對所學知識,並沒有完全理解,造成對於生活緊密聯繫的數學知識缺乏基本的認知和理解。比如,還有認識位置,認識圖形,認識鐘錶等等。這些方面都容易讓孩子不能完全理解,而這時在一旁輔導作業的家長,就會非常著急,失去耐心。
  • 一年級數學:口算練習題大全,可直接列印,有需要的可以收藏!
    在最開始學習數學口算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每天堅持口算訓練,可以是在家長的督促下完成,也可以使學生自己慢慢形成習慣,自覺自愿地完成。口算能力的提高與否,直接關係著學生計算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而計算又是數學學科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不但能提高學生思維品質,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還可以為以後學好數學打下良好基礎。
  • 高中數學,糾錯筆記系列——導數易錯題集錦及分析,易錯點撥
    今天小器給大家分享的超級乾貨——是高中數學糾錯筆記系列導數易錯總結,導數這個可謂是數學當中的最強王者啊,常年佔據數學壓軸一哥的存在。相信同學們心裡都有這樣的活動:導數這個一般在大題遇到了,都很淡然,我先求個導,這題就算做完了!
  •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經典易錯知識點集合!收藏給孩子練習!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經典易錯知識點集合!收藏給孩子練習!很多的人認為,小學低年級的數學只是簡單的計算和公式,沒有什麼需要太注重的知識點,就算現在不會,將來長大了也就會了。其實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思想,學生的數學成績才會差。
  • 小學經典數學智力題:一隻猴子與100根香蕉,家長竟然不會做?
    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早期階段,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階段。古往今來,不管是生活中或者學習中,都總有數學的影子。著名的哲學家、評論家黑格爾曾這樣描述數學:「數學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號。」由此可見,數學的應用是多麼的廣泛。
  • 二年級數學難拿高分,定是以下易錯題「拖後腿」,做對就能拿高分
    導語:二年級數學難拿高分,定是以下易錯題「拖後腿」,做對就能拿高分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題在考試當中特別容易失分,這種題就是易錯題,只要把易錯題掌握了,孩子的成績提高也不是什麼難事。每個學科,每個年級,學習的知識點不一樣,易錯的題也不一樣,前兩天,有家長私信小夢老師,說他的孩子在二年級,期中考試的時候,數學考的分數並不好,想要在期末之前,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問小夢老師有沒有好的方法跟建議。其實二年級的數學想要考高分並不難,只要把其中的一些易錯點掌握了,就沒問題,下面小夢老師先給大家說一下二年級數學上冊當中的一些易錯點。
  • 小學數學必考題之易錯題,蝸牛白天爬,晚上墜,蝸牛幾天爬出井?
    今天睿爸再給大家分享一道小學數學必考題之易錯題。題目是:一口井深9米,一隻蝸牛,從井底向上爬,白天往上爬4米,晚上向下墜3米。問:蝸牛幾天能夠爬出井?做這道題的時候,有些同學會這樣做:9÷(4-3)=9天,結果是9天爬出井,如果這樣做就錯了。
  • 二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常考應用題,收藏起來讓孩子練習,附答案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常考應用題練習。這些題都是經典的應用題型,考查知識全面,非常適合二年級的學生練習。建議家長收藏起來,趁著期末考試前讓孩子熟悉這些題型,掌握答題技巧,提高孩子應用能力。在文末附有答案!
  • 如何學好數學,建立數學思維?我建議繪製思維導圖
    小學數學整體上來說不難,即使是奧數題也都有規律可循,應用題也就那麼十來種,但是很多孩子依然拿不到高分,主要原因就是他們並不會歸納總結,也不善於舉一反三,往往對一類問題解決的很好,但是對於另一類問題就束手無策了。
  • 初中物理經典易錯題集,中考必備資料,建議給孩子收藏起來!
    人常說:「數學難、物理繁、化學式子記不全。」這句話實質上道出了三門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常遇到的問題,而物理學科之所以「繁」,最關鍵在於繁多的概念難於掌握,學生常常出現混淆,不知道到底該選哪個答案,導致考試的時候有很多易錯題容易出錯。
  •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和圓錐》單元小結及練習,易錯題分析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和圓錐》單元小結及練習,易錯題分析六下數學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是本學期重難點內容。主要有兩大塊內容:圓柱(包括圓柱的認識、圓表面積、體積)和圓錐(圓錐的認識、體積)。易錯題(判斷):用同一張長方形的紙捲成的圓柱體,它們的形狀一定相同。 ( )答案解析:× 長方形紙可以橫著卷也可以豎著卷,卷出來的形狀是不同的。
  • 四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考點預熱,知識歸納,建議家長收藏)
    今天丹格教育分享一套四年級上冊的數學期末試卷,並點評其中一些易錯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的複習有所助益!數學期末測試(四年級上冊)小學數學的學習要圍繞教學大綱、緊貼教材,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才能熟練解題。同時解題需要一定的技巧,也需要平面空間想像能力和一定的立體空間想像能力。
  • 小學數學:《多邊形的面積》易錯題拓展訓練,學霸也在練,收藏吧
    對於小學數學,幾何題型一直是數學考試中的重難點。其中多邊形的面積計算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所學習的內容,是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之後學習的圖形面積計算。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對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公式及學習方法的整理複習,明確各面積計算公式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 六年級數學易錯題總結,期末複習用的上,替孩子收藏
    六年級數學易錯題,是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來分析容易做錯的題型,今天分享給大家。易錯題3、判斷:3/4是倒數,4/3也是倒數。( )分析:倒數是表示兩個數的積為1,這兩個數是互為倒數。解答:本題是1個數,所以(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