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學數學,幾何題型一直是數學考試中的重難點。其中多邊形的面積計算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所學習的內容,是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之後學習的圖形面積計算。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對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公式及學習方法的整理複習,明確各面積計算公式之間的聯繫和區別。並將靜止的圖形面積轉化成動態的圖形面積,促進學生一題多解的可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好多邊形的面積計算除了要記牢各種面積計算公式以外,許多面積計算方法也是孩子必須掌握的。我們知道,規則圖形中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圖形,對於這類圖形的面積求解,比較簡單,學生只需要熟記這每一種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就可以了,很容易拿到滿分。而有些圖形由一些基本圖形組合、拼接成的,它們的面積及周長無法應用公式直接計算。而是需要孩子做題時,先觀察,思考如何能通過割補法、組合法等多種方法轉換成規則圖形。這種題型難度系度比較大,如果孩子沒有掌握到好的答題技巧,是很難拿到滿分的。
在多年的教學中,很多家長會說:孩子考到圖形面積的計算的部分就丟分,那是因為沒有掌握對的學習方法。凡會學習者,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孩子只要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必能以最輕鬆的方式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下面,就一起學習《五年級多邊形拓展訓練》吧!
第一題填空題共有3小題,難度係數中等。第1小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積的2倍,直接解答:72÷2=36,72×2=144平方分米;第2小題本題難度較大,可以通過畫圖得出:直角等腰三角形斜邊上的高等於斜邊的一半,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列式:20x(20÷2)÷2=100平方釐米;第3小題根據垂線最短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底時14米,對應的高是12米,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求得:16x14=224(平方米)。
第二題判斷題,難度不大,一般都能得滿分。答案是:1.√2.×3.√4.√
第三題選擇題。只要仔細觀察甲和丙等底等高,乙我們不難看出它的高也相等,而塗色部分是兩個較小三角形,乙的兩個三角形的底之和與甲和丙的底相等,所以它們的面積一樣大,應該選④。
第四題比較大小,方法跟第三題一樣,利用「兩個三角形等底等高,那麼它們的面積相等」這一性質,答案迎刃而解。
第五題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必須學會認真審題,根據題意學會畫圖,是解決這類題型的最基本要求。
第1小題,不難看出是梯形,但是在計算層數(高)的時候,很多同學會漏加1,用公式:(5+10)x(10-5+1)÷2=15x6÷2=45(根);
第2小題12x8÷2÷16=3(釐米);
第3小題解決這類問題時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用長方形的面積直接除以三角形的面積,正確的解答應該根據實際先考慮裁剪的方法,答案:16分米=160釐米,12分米=120釐米,(160÷40)X(120÷40)X2=4X3X2=24(面);
第4小題關鍵判斷題型的要是5米還是15米,平行線之間垂線段最短,所以高是5米,30X5÷2=75(平方米);
第5小題(20X12-60)÷20=180÷20=9(釐米);
第6小題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先求三角形的底,再算梯形(塗色部分)的上底,列式為:90x2÷12=15(米),(20-15+20)x12÷2=25x12÷2=150(平方米);第二種方法,20x12-90=240-90=150(平方米);
第7小題先求寬:5000÷2-1500=1000(米),1500x1000=1500000(平方米)=150(公頃)=1.5(平方千米),本題易錯點就是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的互化;
第8小題先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積4x3÷2=6,再求梯形的高6x2÷5=2.4,再求梯形面積(5+8)x2.4÷2==15.6;
第9小題先求高56x2÷(26-12)=112÷14=8(分米),再求梯形面積(12+26)x8÷2=38x8÷2=152(平方分米);
第10小題學生根據題意畫出簡圖,方法一目了然,6x5÷2-4x5÷2=15-10=5(平方釐米);
第11小題和第3小題一樣,同學們自己解答;
第12小題解題關鍵先上、下底的和55-12-15=28(分米),判斷它的高是12分米,列式為28x12÷2=168(平方分米);
第13小題題解題思路和第12小題一樣,(41-15)x15÷2=26x15÷2=195(平方米);
第14小題本題關鍵要讓學生看出正方形的面積比三角形BDE的面積大24平方釐米,(12x12-24)x2÷12-12=120x2÷12-12=20-12=8(釐米)
綜上所述,在學習多邊形面積計算是,同學們要善於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把較為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啟迪我們的數學思維,提高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