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科普一(幽門螺旋桿菌概述)

2020-12-05 蘿蔔硫苷科普站

1982 年Marshall 與Warren 從胃黏膜樣本中培養並分離出幽門螺桿菌( Hp) ,歷經三十多年不斷研究現已確認,Hp與上消化道四種疾病密切相關: 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組織淋巴瘤( MALT) 和胃癌。尚有研究表明,Hp 可能與一些胃腸外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關,多數報導集中在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神經系統、皮膚系統等[1]。1994 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幽門螺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2]。人類對HP易感,感染後可產生抗HP 抗體,但這種抗體對HP 的再感染保護性不大[3]。

1幽門螺旋桿菌生物學特點

Hp 是一種革蘭陰性細菌,也是人類至今唯一一種已知的胃部細菌,形態呈螺旋形或弧形彎曲狀,菌體一端有 2~6 根鞭毛,活動活潑,定植於胃黏膜上皮細胞表面,呈魚群狀排列。當 Hp 處於不良環境時,如胃黏膜病變、抗生素治療、暴露空氣中及營養缺乏等,可轉變為圓球形,進入休眠狀態; 待環境適宜該細菌生長時,可恢復至正常形態。Hp 是微厭氧菌,環境氧要求 5%~8% ,其中 5%O2,10%CO2 和85% N2 的氣體環境中生長最好。該細菌營養要求較高,培養液中需加入羊血或牛血清。

2幽門螺旋桿菌流行病學概況

由於對 Hp 感染的重視及藥物使用,全球大多數國家的感染率呈下降趨勢,但全球大多數國家的 Hp 感染率仍然較高。 北歐及北美仍有 1 /3 的成人感染 Hp; 南歐、中歐和南美 Hp 的 感染率仍在 50% 以上; 亞洲 Hp 感染率為 54%~76%。中國對年齡在30 ~ 69 歲的5 417 例健康人群進行13C-尿素呼氣實驗(UBT) 檢測,結果顯示 Hp 陽性率為 63. 4%[1]。有調查顯示了我國HP 感染率為40%-90%,平均為59%[3]。

烏幹達研究人員對 447 例孕婦進行 Hp 糞便抗原檢測,發現其感染率為 45.2%。美國一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在無症狀的老年人中,約有 60% 的人有 Hp 感染,有胃腸道疾病的老年患者感染率超過 70%。西歐國家一些研究顯示: 比利時 12 ~ 25 歲的人群中,Hp 感染率為 11% ,葡萄牙 13歲兒童中,Hp 感染率為 66.2% ; 美洲巴西 2 ~ 19 歲人群中Hp 感染率為 41.1% 。在亞洲,中國 1 ~ 18 歲 1 638 青年中Hp感染率為3 2 .1 % ; 伊 朗1 ~ 1 5 歲 青 年 中,Hp感 染 率 為50. 5%。由此可見,孕婦、老人及兒童等特殊人群 Hp 感染情況與普通人群無明顯差別。

3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

HP 感染有家庭內集聚現象,一般情況下一經感染能終生帶菌, 影響HP 流行模式包括感染、自愈、再感染等[3]。雖然普遍認為口—口傳播是主要途徑,其他如糞—口傳播、醫源性傳播等途徑仍需進一步明確[1]。

口-口傳播:多種方法檢測牙斑、唾液及口腔中存在 Hp。家庭中母親、祖母及其他家庭人員,可通過嚼食、口腔分泌物、公用餐具等途徑將 Hp 傳播給自己的孩子,在對日本某小鎮的 Hp 傳 播途徑研究中,母子間傳播得到證實,並認為祖孫傳播也為重要的傳播途徑。甚至與感染者深吻等也可能造成感染[1,3]。

糞-口傳播:Hp 可隨糞便從胃腸道排出,通過 Hp 汙染的食物和水源,傳播給飲用者或食用者。Adams 等研究發現 Hp 在水中存在,並能從棒狀改變為球形以適應環境,螺旋狀 Hp 在河水中可生存 > 1 周,而球狀 Hp 可生存 > 1 年。馬來西亞也有研究證實,Hp 在自來水與牛奶中可以存活 4~10 d。

醫源性傳播:近年來,通過胃鏡造成的醫源性 Hp 感染逐漸引起人們 的重視,胃鏡室醫務人員感染率為 82.4% ,顯著高於其他醫務人員( 66.4% ) 。其他可引起 Hp 醫源性傳播的還涉及口腔科和嬰兒室等。嚴格消毒是阻斷其傳播的關鍵。

4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風險因素

研究表明,性別Hp感染似乎並無太大的關聯,不論成人還是兒童。Hp感染與社會經濟因素有關,經濟收入少、 社會地位低的人群,其Hp 感染率更高; Hp 感染與受教育程度有關,這種關係不僅體現在自身教育情況,而且與父母的教育程度也是相關的,均呈負相關。家庭環境方面,家庭成員4名以上、兄弟姐妹多、居住環境擁擠,其家庭內感染Hp的風險較高。有文獻報導,生吃蔬菜可增加 Hp 感染風險,但食用水果卻與 Hp 感染無明顯相關。大多數研究認為,經常飲酒、抽菸的人,其感染Hp的風險更高; 另一項研究卻認為,飲酒是Hp感染的保護因素。

參考文獻:

[1]李世通, 楊兵. 幽門螺桿菌流行病學及耐藥性研究現狀[J]. 臨床醫藥實踐, 2016(1):53-55.

[2] 豆傳輝.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病及防治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 甘肅科技, 2018(11).

[3]徐鈺鈞, 鍾敏華. 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進展[J].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8(12).

相關焦點

  • 幽門螺旋桿菌(HP)根除治療的注意事項
    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人數達到一半以上,很多人胃口不適,到醫院呼氣檢查後都會發現幽門螺桿菌的存在,抗幽門螺桿菌常用「四聯」療法。但對於治療幽門螺桿菌的藥物,您吃對了嗎?今天,咱們一起看看抗幽門螺桿菌的藥物都怎樣服用?需要注意什麼呢?哪些疾病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
  • 新區建立深圳最大幽門螺旋桿菌標本資料庫
    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蔡曉君 通訊員 繆翠瓊 蘭若沐) 日前,記者從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分院葵湧人民醫院舉行的「深圳東部幽門螺旋桿菌研討會」獲悉,藉助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引進諾貝爾獎得主馬歇爾教授幽門螺旋桿菌研究團隊的技術力量,該院建立深圳最大的幽門螺旋桿菌標本資料庫
  • 科普|關於幽門螺旋桿菌 你了解多少?
    市民邱女士最近常常出現胃疼等不適症狀於是來到醫院進行檢查邱女士就覺得我胃不舒服,以前查過,說我有些幽門螺旋桿菌是陽性,所以我就過來複查一下。說起幽門螺旋桿菌相信大家都有一點了解這種病菌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用餐接觸傳播常常因為病症不明顯而被忽略那我們如何發現和防治呢?一起來了解一下當幽門螺旋桿菌數量達到一定值,就會出現胃痛、口臭、反酸等現象,也有患者症狀表現不明顯,通常免疫力低下、痰溼體質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感染。
  • 一份來自幽門螺旋桿菌(Hp)的自白
    一份來自幽門螺旋桿菌(Hp)的自白 2021-01-07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接吻傳染幽門螺旋桿菌
    本報訊(通訊員 楊正強 羅佳藝)22歲女孩王雨(化名)經常有胃痛、胃脹、燒心、反酸、口臭的症狀,近日,她在湖南省胸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進行幽門螺旋桿菌C14吹氣檢查時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值為140(正常值<50),被確診為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的胃病。
  •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科普文
    女性最常見的問題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骨質疏鬆、幽門螺旋桿菌、慢性宮頸炎。男性最常見的問題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血粘度升高、甲狀腺異常、慢性咽炎。數據來源《2019上海白領健康指數報告》今天的課題好好和大家說道說道幽門螺旋桿菌。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胃癌?吃大蒜可以殺滅幽門螺旋桿菌?好大的...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胃癌?吃大蒜可以殺滅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到底是個啥  為什麼感染率這麼高?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嚴雪敏表示,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往往需要多種抗生素協同作戰,而濫用抗生素易產生耐藥菌,導致治療不成功。反覆多次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容易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導致人體內環境失衡,產生更多疾病。因此,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需慎重,不可盲目殺菌。但患有消化性潰瘍、胃癌、胃惡性淋巴瘤等相關性疾病的患者,建議可以根除。
  • 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elicobacter pylori 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 n.螺桿菌屬
  • 查出幽門螺旋桿菌 要不要治療?
    目前體檢普遍篩查的一種細菌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一些胃腸道疾病的發生,其中就包括胃癌。哪些感染人群需要徹底清除?如何避免傳播呢?為什麼我們要在體檢時主動篩查幽門螺旋桿菌?這是有原因的,全球範圍內,大概一半的人都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在中國平均感染率也在50%左右。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李巖:「本身幽門螺旋桿菌的致病性,相對來說是比較強的。
  • 體檢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怎麼辦?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與地區經濟狀況、人口密度、飲用水種類及人群文化程度、年齡、職業等多項因素相關。 發展中國家的感染髮病率明顯高於發達國家,10歲以下兒童或50歲以上中老年人尤其易感。中國人HP感染率更是高達40~80%。 近些年來,隨著體檢的普及,幽門螺旋桿菌檢出率明顯升高。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會導致胃潰瘍?不科學
    近年來「幽門螺旋桿菌」引起大家的關注,關於此細菌感染的危險性也在網上傳播開來,有文章說:「該細菌感染會導致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會造成胃潰瘍嗎?對於這一說法,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有的人認為的確會有這樣的後果,有的將信將疑,還有的人卻是並不清楚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
  •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 醫生有話說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愛科市民飲食越來越豐富,也易於引發各種疾病,比如胃病,一旦患上胃病,如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引發胃癌,而胃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幽門螺桿菌在搞怪。幽門螺桿菌進入人身體後,會跟胃黏膜接觸在一起,長時間堆積在體內,容易引起胃潰瘍,引發胃部出現癌變。幽門螺旋桿菌該怎麼檢查治療?用藥方面有什麼建議?我們邀請青島阜外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內鏡中心主任包明業進行解答。
  • 幽門螺旋桿菌作為「網紅菌」,如何防止感染?避開3個傳播途徑
    近年來,幽門螺旋桿菌逐漸變成了一種「網紅菌」,在各大健康科普教育的知識課堂上都能瞧見它們的身影,也難怪,畢竟這是唯一一種可以在胃酸的環境下存活的細菌,且與大多數胃病都脫不了干係,包括令人聞風喪膽的胃部腫瘤。那麼如何才能預防感染到幽門螺旋桿菌?如何防止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
  • 真的有清除幽門螺旋桿菌的牙膏嗎?不要輕信,這3件事比較實際
    號稱能夠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牙膏真的有效嗎?這種有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牙膏廣告上是這樣說的,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用這種牙膏能夠治療,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使用這種牙膏能夠預防感染。商家說可以使用這種牙膏來殺死和抑制幽門螺旋桿菌,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道理的。
  • 三伏天后,調理腸胃的好時期,對幽門螺旋桿菌說不建議多喝一款茶
    一個杭州人最近總是感到胃部不舒服,時常噁心想吐,起初他只配了些腸胃藥吃,並沒把它放在心上,但不適並未消減,最終去醫院檢查,才發現這個罪魁禍首竟然是幽門螺旋桿菌。那麼腸胃不好有什麼原因呢?一、腸胃不好有下面三個原因1、消化不良進入人體的食物會先在胃部進行消化,再經由腸排出體外,如果感到噁心、飽腹、胃像是火燒似的,便是腸胃的消化系統出現了問題,也就是醫學上說的消化不良。
  • 添加「乳鐵蛋白LF」的牙膏,真的能殺滅幽門螺旋桿菌?
    不過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口臭的形成過程並不簡單,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病原體之一——幽門螺旋桿菌(HP),或許也參與作案。近日,不少口腔護理產品商家推出了添加「乳鐵蛋白LF」的網紅牙膏,號稱可以殺滅幽門螺旋桿菌。真相:口臭是指從口腔中散發出的臭氣,嚴重影響人的心理和社交活動。口臭分為口源性口臭和非口源性口臭,其中80%~90%的口臭都屬於口源性口臭。
  • 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是什麼意思 預防方法有哪些
    一些朋友在拿到自己的體檢單後,會發現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對於這一點總是十分迷茫,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是什麼意思?別著急,今天小編帶來的話題便是: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是什麼意思,幽門螺桿菌陽性就是感染嗎,怎麼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是什麼意思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說明你有慢性胃炎的情況,是由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造成的。
  • 胃癌的預兆之一: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大部分男性都超標!
    幽門螺旋桿菌寄生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主要分布在胃黏膜組織中,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患者的普遍症狀為:食後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狀,如噯氣、腹脹、反酸和食慾減退等。有些病人還可出現反覆發作性劇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而更嚴重的不良預後則是:胃癌!
  • 幽門螺旋桿菌可致胃癌!三招解決它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暗示得了胃癌嗎  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屬下的國際癌腫研究機構(IARC)宣布幽門螺桿菌感染(Hp)是人類胃癌的I類  不過,兩者之間不是因果關係,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患者最終發展為胃癌的並不多,而且治療痊癒的機率很高。《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流行病學Meta分析》中有數據顯示,我國幽門螺旋桿菌的平均感染率為58.07%,也就是說,近一半中國人都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但2015年我國胃癌患病率為23.2%。由此可見,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並不一定是胃癌。
  • 「幽門螺旋桿菌」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您先不要著急,碳14呼氣試驗結果陽性提示您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可能,但是否有胃部疾病還需要醫生的綜合診斷。」檢驗科工作人員耐心解釋道。  據檢驗科主任王金松介紹,近年來,來門診檢驗科諮詢和要求做碳14呼氣試驗的患者越來越多,而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患者中,僅有為數不多的人了解該項檢查的意義,多數患者在看到陽性報告單後,都「談之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