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華為都在推廣雲手機,目的原來只是用於雲端玩手遊、雲端玩直播、以及做安卓系統下的APP開發測試。不是很多網友想像的可以取代實體手機。手機晶片依然還是少不了。但會給我們帶來以下變化:
1、實體手機的變化
雲手機的訪問方式主要有兩種渠道,一是實體手機通過網絡訪問,實體電腦。實體電腦主要是用於測試安卓APP,使用者更多的是APP開發者或者開發商。而個人消費者,雲手機主要還是用於玩遊戲和玩視頻。對於開發者這裡不做過多討論,下面我們重點來說說實體手機。
要想玩雲手機,你得先買個實體手機。實體手機網絡通訊好,本地緩衝解碼比較強,雲手機也就玩得比較順暢,相反則更差。看起來是不是有點像「國產凌凌漆」裡面的達文西太陽能手電呢?事實上還是有點區別,表現如下:
、實體手機的CPU、GPU晶片性能可以適當降低;
、本地存儲的容量也變得沒有那麼重要;
、射頻通信晶片、網絡晶片就變得更加重要;
除了上述實體手機得變化,運營商的通訊網絡一定要非常給力,最好是5G網絡。否則就會卡到你不認的回家的路。最後,手機晶片還是無法擺脫限制,因為手機都是一大堆晶片SOC集成在一起。而美國只要涉及5G技術都是有限制的。
2、手機數據的變化
以前用實體手機,所有數據都是存在自己手機的本地存儲上。如果,完全依賴雲手機來玩APP,那你APP上產生的個人數據、隱私數據、程序數據都會被存儲在雲端。一旦存到雲端,意味著我們的習慣、隱私都會被雲手機運營商利用,我們每個人將變成完全透明。
當然,數據云端存儲也不是全是壞處,也有一定的好處。那就是,你的數據不會因為你實體手機丟失而丟失。甚至還可以做到多平臺共享數據,你再也不用因為換一個終端,就無法訪問數據。
3、使用成本的變化
使用全實體手機時,我們的成本主要是購買手機的費用+運營商的套餐費用。當然也還有手機發生故障時的維修費用。如果手機按照千元機檔次算,我們算1500,運營商套餐算100元每月,故障平均1年50元。假設手機用2年,那麼總成本就是1500+2400+100=4000元。
當我們使用上雲手機,實體手機性能可以稍微降低一點,可能會比原來會便宜點。我們假設便宜一半,算750元。運營商套餐這一塊,我們將需要更多流量的套餐。因為我們玩遊戲不再是和伺服器互動數據,而是需要和雲手機之間傳視頻。所以,流量套餐我們假設增加30元吧。故障費按一樣算,畢竟CPU、內存是不會壞的。除了這些,用雲手機我們還有雲手機的月租費,百度雲手機旗艦版是496元/年。2年就需要1848元.按照這樣計算,總成本就是750+3120+100+992=4962元。
從上面看,使用雲手機的成本比使用實體手機的成本更高。
總結
綜上,雲手機只是一個基於ARM的安卓虛擬機。對開發者主要用於APP開發測試。個人主要用於雲端玩遊戲、雲端直播等等。但真的使用,雲手機成本比實體手機成本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