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1項溫室氣體管理國家標準發布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林莉君)19日,國家標準委發布了11項溫室氣體管理國家標準,對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算什麼,怎麼算」提出了統一要求,解決了我國溫室氣體排放標準缺失、核算方法不統一等問題。新標準將於明年6月1日起實施。
國家標準委副主任殷明漢介紹,新標準包括《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以及發電、鋼鐵、民航、化工、水泥等10個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要求。《通則》中明確規定,核算範圍涵蓋企業的主要生產、輔助生產、附屬生產等3大系統。核算的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和三氟化氮。而對於「怎麼算」,新標準給出了「計算」與「實測」兩類核算方法。
此次發布的新標準,不僅參考了有關國際標準,還吸納了國家發改委組織的七省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經驗。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蔣兆理說,目前7個試點已全部上線交易,共納入排放企業和單位1900多家,分配的碳排放配額總量合計約12億噸。截至2015年10月底,7個試點累計成交量約4600萬噸二氧化碳,成交金額超過13.3億元人民幣。「新標準的發布為建立全國統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場提供了技術支撐。」
對於公眾關心的「誰來算」問題,標準中並未涉及。參與標準制定的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唐進告訴記者,未來可能採取企業自算和第三方審核相結合的方式,來保證公平公正。至於第三方的認定,「目前還在研究制定中,屆時認監委等部門可能會出臺相關認證辦法。」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