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AIESEC」國際志願者自費來長春小學支教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孩子們聚精會神聽課 記者 張誠 攝

「『歐拉』,這是墨西哥語你好的意思,還有墨西哥的硬幣上竟有兩種顏色……」11歲的李駿興奮地說著19日上午學到的東西,一臉好奇和嚮往。

李駿可不是身處墨西哥,他是聽了一上午來自墨西哥的國際志願者米希爾的「外教課」。當天上午,共有6位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志願者來到長春市南關區平泉路小學支教。

志願者來自6個國家和地區

這6位志願者分別來自於墨西哥、葡萄牙、埃及、斯洛伐克、印度尼西亞和中國臺灣,都是大學生,年齡在18歲至25歲之間,他們也都是「AIESEC」的成員。在「AIESEC」的官網上顯示,「AIESEC」成立於1948年,是全球最大的由青年學生獨立運作的組織。遍布全球113個國家和地區,擁有86000名成員。

「我願意幫助別人,這是我喜歡做的一件事。」來自埃及的小夥子奧馬爾說,「希望讓孩子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開闊他們的視野。」葡萄牙女孩兒安娜說。奧馬爾和安娜說的這兩句話足以代表他們6人的心聲,「我願意,我喜歡」是他們做志願服務的初衷。

給小學生上5天「外教」課

志願者們給孩子們帶來的是5天的「外教」課,他們的英語口語都非常流利,這幾天要給孩子們上英語口語課、異域文化課、課堂情景劇等。「我給孩子們帶來了一段埃及的舞蹈視頻,還有埃及的民俗視頻,還會穿上埃及的傳統服裝,給孩子們展示。」奧馬爾說。

奧馬爾是個非常有「經歷」的小夥子,今年21歲,去過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奧馬爾在本國的一所大學學建築,他來中國除了支教,還要了解中國的建築風格。在來長春之前,奧馬爾在北京待了4天,去了紫禁城、天壇等地,驚嘆於中國古代寺廟建築精妙的構造。在北京飛往長春的飛機上,奧馬爾第一次透過機窗看到了雪,感到非常驚奇。

學生們感覺「外教」課新奇

與李駿一樣滿臉好奇的祝陽光,是平泉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小男孩兒說自己也想去米希爾老師的國家墨西哥「探險」,感覺到老師講的東西令他覺得很新奇。「你們能聽懂米希爾老師說的英語嗎?」記者問,「聽不懂,只能聽出來個別的單詞是什麼意思,但是米希爾老師身邊還有個佳霖老師,他是中國人,會跟我們翻譯米希爾老師講的是什麼,我們想問米希爾老師的問題,佳霖老師也會翻譯給米希爾老師聽。」祝陽光說。

孩子口中的佳霖老師,叫李佳霖,是吉林大學化學專業的一名學生,今年20歲。李佳霖說,自己相當於米希爾在長春的個人「助理」,幾天前才認識米希爾,在他眼中,米希爾是個熱情而又活潑的姑娘。

自費來長 寄宿長春人家庭

據這次支教活動的組織者,「AIESEC」吉大分會的一位負責人魏涵倩介紹,6名志願者都是自費來長春的,但是他們在長春的寄宿家庭提供住宿和三餐。

寄宿家庭都是吉大分會在網上招募的,大多是白領或者中學生家庭,與志願者英語交流沒有問題。

安娜覺得寄宿家庭非常「溫暖」,「他們讓我感覺到長春人熱情、心地善良。」安娜說。安娜的寄宿家庭為了讓這位姑娘儘量吃好,還上網查了好多葡萄牙人喜歡吃的菜式,給安娜做了煎魚、烤芝士土豆。

據了解,國際志願者將在長春待6個星期,除了這次的小學支教,他們還將去中學支教,去長春的社區等地方體驗長春的文化特色。

相關焦點

  • 從「鹿城」到「石頭城」 三亞大小洞天志願者赴新疆塔什庫爾幹支教
    10月18日電(李虎虎) 海南三亞旅文集團大小洞天景區第19批新疆支教志願者孫銘陽、王蓉、徐曉曼一行,16日抵達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縣城鄉寄宿制小學。大小洞天第19批新疆支教隊員,左起:孫銘陽 王蓉 徐曉曼 李虎虎攝  新疆塔什庫爾幹縣城鄉寄宿制小學是全疆最大的寄宿制小學之一。目前有3000多名學生,學生主要有塔吉克、維吾爾、柯爾克孜、漢族四個民族組成。2011年,三亞大小洞天景區偶然得知,新疆的塔什庫爾幹縣因為缺少漢語老師,便在景區發起到新疆支教的倡議。
  • AIESEC吉大「幸福微夢想」夏令營走進農安德彪小學
    攝影 肖虹 國際大學生志願者和孩子們在一起。長春晚報記者 肖虹這個暑假,AIESEC吉林大學「幸福微夢想」國際公益夏令營走進農安縣德彪小學。來自馬來西亞、巴西、埃及的7名國際大學生志願者和來自吉大的多名中國大學生志願者與農安縣德彪小學100多名小學生開展聯誼活動。
  • 濰坊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選派「濰美巾幗志願者」代表赴廣西支教
    支教獻愛心,桂魯一家親。為持續推動定點扶貧工作深入開展,4月16日上午,濰坊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舉行「濰美巾幗志願者」扶貧支教出徵儀式。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教育幫扶是促進穩定脫貧、長遠脫貧的有效手段。
  • TutorABC「雲支教」項目在線雲啟動
    由中國平安旗下成人在線英語教育品牌TutorABC發起,高盛、中國日報聯合參與的「雲支教——鄉村師生培訓成長項目」日前正式開啟,該項目以中國日報對口扶貧縣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作為試點,運用TutorABC的技術及教學優勢,聚合高盛志願者團隊力量,為當地老師共同提供優質的在線英語指導培訓
  • 飛行員一家四口自發到貧困區支教,「有小孩因此愛上英語」
    當天,多位優秀的扶貧協作幹部,與來自四省(區)的群眾代表來到活動現場,分享他們在脫貧奔康路上的豐富收穫。飛行員一家四口到貧困區支教傅斌是一家航空公司的飛行員,有 13 年的從業經歷,其妻子劉婧有著多年的美術教育的工作經歷,一家四口生活在深圳市南山區,兩夫妻在工作之外還是一名志願者。
  • 大學生頂崗支教11年聯手社團 走進小學科普生物知識
    潛山小學的科學實驗室裡,生物科學專業2016級的陳雨萱「變身」為一名科學老師,向臺下53名充滿好奇眼神的學生介紹植物壓制標本和葉脈書籤的製作過程。今年2月,陳雨萱參加為期一學期的頂崗支教,到潛山小學成為一名「教師」。「學校一直很重視科學實踐教育,這些孩子對科學也都很感興趣,但這方面專業的老師太少了。」陳雨萱看著操場上嬉戲的學生說。
  • 天氣轉涼 人心仍暖 新鄉女大學生支教山區小學 自費給全校師生買護...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波 實習生 李森 12月3日上午,輝縣市拍石頭鄉中心小學的操場上傳來一陣陣笑聲,學生們從支教老師趙一諾手裡接過護手霜,臉上寫滿了高興的心情。
  • 志願者創作公益歌曲,呼籲社會關注留守兒童
    我們相信人生有無限的可能,總是路上會有許多艱難仍要勇於突破……」「愛在行動」公益組織成立於2014年3月,從成立開始,組織每年暑假都會去山區的小學進行支教。去年他們在贊皇縣南峪小學支教,發現村裡有很多留守兒童。為了讓大家對留守兒童多些關注,2017年夏天「愛在行動」公益組織的志願者王妍在贊皇縣南峪村小學支教時,為大山裡的留守兒童專門創作的歌曲《無限可能》。
  • 宣城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蒲公英」鄉村少年宮下鄉支教
    安青網訊「宣城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老師們又來給我們上課啦!上次我們學的舞蹈,還有帶回去的畫都得到了家人的誇讚呢!」宣城市宣州區養賢中心小學鄉村少年宮的孩子們興奮地交談著。為助力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11月11日,由宣城市教體局基教科副科長陳傳福帶隊,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蒲公英」鄉村少年宮支教團唐琳老師組織中心部分藝術、體育專業教師赴養賢鄉中心小學開展支教活動。
  • 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組織志願者支教活動
    據悉,此次輔教志願活動1年時間,這是落實中央支持發展職業教育政策,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組織的愛心助學幫扶志願者活動。據介紹,通過此次的輔教志願活動,幫助職業學生重塑學習信心、明白讀書意義,讓學生愛上學習,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全面發展,能夠順利升入大學學習深造。同時,促進梓潼縣七一職高創新教育理念和模式,推動學校高質量、高效率、高動力發展,讓「七一」的色彩更加鮮豔。
  • 天天故事之——20201126塘口小學支教!
    ——2020.11.26塘口支教冷風刺骨、雨雪密麻,寒意漸濃。今天一早,我們天天支教小分隊整裝啟程去往塘口小學,雖路途遙遠班車難等,厚重的羽絨服抵擋不住寒氣,但迫不及待想見到孩子們的心情依舊火熱。風雨無阻支教路,不忘初心教育魂!
  • 七個蘇比努爾——「駐村包校」在沙漠小學築起斑斕的夢
    在她上四年級時,有一道光穿越了沙海投向她所在的巴克墩小學。  共青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探索「駐村包校」教育扶貧新模式,2017年12月,小學由新疆團校託管,一批批西部計劃大學生志願者和支教老師從全國各地來到巴克墩。
  • 杭州老師支教日記 激勵大山園丁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俊 通訊員胡建亮)從西湖畔到大山裡,杭州市德勝小學的語文老師雷美央到來鳳縣大河鎮支教兩年,去年8月離開後,心裡一直放不下山裡的校園。幾天前,她從杭州寄來自己30萬字的支教日記和美央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工作手冊。
  • 連著踹倒4位小學生:師德規範對支教老師也適用
    東南大學承認涉事人系該校學生,因為政策需要去支教。目前,該生的支教工作已被暫停,接受進一步調查處理。大學生支教是裨益多方的好事,拓展了很多偏遠地區孩子的視野,也能讓支教的大學生得到鍛鍊。現實中也湧現了不少優秀支教大學生的典型,支教也因此成為愛心、奉獻的代名詞。在此背景下,這名支教學生「連踹4學生」的行為分外扎眼。
  •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舉辦「同心鑄未來」建院18周年成年禮
    18年來,3遷校址,學校始終以立德樹人為己任,銳意改革,拼搏創新,探索了一條以校企深度融合、協同育人為特色的應用型大學的辦學之路。教學成果展、校史館和實驗室全天開放,向社會各界和校友展示多年來學院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面取得的可喜成果。
  • 她是電影人物原型 更是支教40年的 「愛心奶奶」
    許多人不知道,前段時間熱映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範偉演的鄉村支教老師原型,就是方平爾。電影裡很多情節,都是她的真實經歷。1985年8月,方平爾離開任教兩年的富陽高橋鄉中心小學,隻身來到淳安大山裡。「進出一趟不容易,先走山路,到碼頭,再坐船,再坐車,中間還要換一次車,回富陽單趟就要兩天。後來有了輪渡,出去只要一天,進來還是要兩天。」
  • 支教老師連踹小學生,東南大學回應,教體局登門道歉
    東南大學則證實,涉事者系該校支教志願者。教師四連踹倒小學生12月1日,有網友發帖反映,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一小學內一名男老師連踹4名學生,學生被踹後,摔倒在地。東南大學:涉事人系該校支教志願者12月2日下午,東南大學就此事作出回應。通報稱,視頻反映的情況屬實,涉事人系我校在雲南南華縣思源實驗學校的支教志願者,在該校擔任支教老師。思源實驗學校和南華縣教育部門正就此事進行調查。
  •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慶祝建國70周年暨「同心鑄未來」成年禮
    18年來,3遷校址,始終以立德樹人為己任,銳意改革,拼搏創新,探索了一條以校企深度融合、協同育人為特色的應用型大學的辦學之路。教學成果展、校史館和實驗室全天開放,向社會各界和校友展示多年來學院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面取得的可喜成果。
  • 安徽大學生赴山區支教,遇洪災與學生"失聯",15年後終於重逢!
    2020年9月24日,合肥工業大學團委收到了一則名為《尋找13位合工大大學生志願者在通信還並不發達的那個年代,這13位親切的大哥哥、大姐姐為懵懂的孩子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用知識、遊戲、科技,帶他們認識了大山以外的繽紛世界。
  • 《我和我的家鄉》範偉演的支教老師原型是她!杭州鄉村教師方平爾的...
    大墅鄉中心小學深處山區,全校270多名學生,當時還是五年制,總共十來名教師,下鄉支教的只有方平爾一人。「進出一趟不容易,先走山路,到碼頭,再坐船,再坐車,中間還要換一次車,回富陽單一趟就要兩天。後來有了輪渡,出去只要一天,但進來還是要兩天。」電影中,範偉乘坐小船離開的時候,學生站在橋上送別的場景讓很多觀眾淚目,而這個橋段也正是方平爾當年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