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機構澄清:流行毒株僅發生少量鹼基變異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網

針對日本《讀賣新聞》稱6月以來在日本擴散的變異新冠病毒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報導,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專家9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郵件採訪時表示,這一報導是誤報,實際上日本目前的流行新冠病毒毒株只是發生了少量鹼基變異。

日本《讀賣新聞》8日報導稱,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最新研究發現,今年3月起日本疫情擴大,主要是由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導致,但在5月下旬已暫時平息。6月以來在日本擴散的新冠病毒是變異後的、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目前日本國內大量增加的新冠確診病例大都屬於這種變異後新冠病毒的感染者。

對此,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病原體基因組解析研究中心主任黑田誠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上述報導是誤報,隨後他收到了很多要求確認相關研究詳情的聯絡。從黑田誠向新華社記者發送的報告原文中可以看出,目前日本國內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只是在此前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基礎上,進一步發生了6個鹼基變異。這一發生少量鹼基變異的毒株可能從6月下旬開始從東京向日本全國擴散。

報告顯示,這項研究的時間截至7月16日,研究人員分析了日本國內3600多名新冠病毒感染者以及經航班入境的67名感染者的病毒基因組序列,並和世界各地研究人員公布的全球約4.6萬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進行了比對。

研究顯示,從全球來看,自2019年年末至今年7月的這段時間裡,新冠病毒基因組平均隨機發生了大約15個鹼基變異。

本公眾號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承辦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

相關焦點

  • ...單日新增逾千例,日本研究機構澄清:日本流行毒株僅發生少量鹼基...
    連續多天單日新增逾千例,日本研究機構澄清:日本流行毒株僅發生少量鹼基變異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10 05
  • 日本研究機構:日本流行毒株僅發生少量鹼基變異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東京8月9日電(記者華義)針對日本《讀賣新聞》稱6月以來在日本擴散的變異新冠病毒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報導,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專家9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郵件採訪時表示,這一報導是誤報,實際上日本目前的流行新冠病毒毒株只是發生了少量
  • ...周報第82期:Y染色體可以逃脫消失的命運,日本流行毒株僅發生...
    日本研究機構澄清:日本流行毒株僅發生少量鹼基變異 近日,針對6月以來在日本擴散的變異新冠病毒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報導,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專家9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一報導是誤報,實際上日本目前的流行新冠病毒毒株只是發生了少量鹼基變異。
  • ...鹼基變異,封城對氣候影響微不足道,加拿大最後的完整北極冰架坍塌
    日本研究機構澄清:日本流行毒株僅發生少量鹼基變異針對日本《讀賣新聞》稱6月以來在日本擴散的變異新冠病毒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報導,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專家9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一報導是誤報,實際上日本目前的流行新冠病毒毒株只是發生了少量鹼基變異。
  • 軍科院發文:鑑定出非洲豬瘟病毒自然變異毒株
    2021年2月,《中國獸醫學報》刊出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軍事獸醫研究所完成的研究論文《1株非洲豬瘟病毒自然變異毒株的鑑定》,文章指出,針對我國ASF疫情放緩以及感染豬出現的低死亡率現象軍事獸醫研究所指出,該變異株不含任何已知標記基因,說明我國的ASFV已經出現了自然變異株,可能和目前呈現的亞急性型流行的ASF有關。大事件!
  • 軍科院:鑑定出非瘟病毒自然變異毒株
    2021年2月,《中國獸醫學報》刊出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軍事獸醫研究所完成的研究論文《1株非洲豬瘟病毒自然變異毒株的鑑定》,文章指出,非洲豬瘟(ASF)於2018年傳入我國後已流行了2年有餘,我國非洲豬瘟病毒(ASFV)毒株未曾出現較大變異
  • 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是一種什麼樣的變異?
    「研究: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這篇熱點文章並沒有提及新冠病毒在美國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異。 其中歐洲的D614G突變毒株迅速在全球傳播,到5月底已經成了 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的絕對優勢毒株。 這種「優勢」有多大呢? 到5月底,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中的80到90%都屬於D614G突變毒株,這一「優勢」到現在一直維持。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第一項研究刊發於《病毒學雜誌》,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病毒學家埃弗瑞姆裡姆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完成。該研究通過對亞利桑那州疑似新冠患者的382個鼻拭子樣本進行分析,發現了病毒的新突變,其中一個基因中有81個鹼基「消失」。
  • 新冠病毒在美國發生了顯著增加傳染性的新變異?闢謠
    一篇「研究: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的熱文被廣泛轉載,卻讓人看得一頭霧水,整個報導就沒​有​提及新冠病毒在「美國」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異。其中歐洲的D614G突變毒株迅速在全球傳播,到5月底已經成了 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的絕對優勢毒株(下圖中黃色標識)。
  • ...病毒】2015-2017年我國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流行毒株遺傳變異分析
    【藍耳病病毒】2015-2017年我國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流行毒株遺傳變異分析 【公眾號】中國藍耳病網2018-07-16 15:47:37 閱讀(1943)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2期:Y染色體可以逃脫消失的命運,日本流行...
    日本研究機構澄清:日本流行毒株僅發生少量鹼基變異 近日,針對6月以來在日本擴散的變異新冠病毒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報導,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專家9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一報導是誤報,實際上日本目前的流行新冠病毒毒株只是發生了少量鹼基變異。
  • 新冠變異毒株接連出現:疫苗還有效嗎?
    一般來說,一個新的變異毒株能受到廣泛關注,說明其經歷了少見的有益突變(beneficial mutation),讓這種毒株更適合「生存」。這可以通過多條途徑達成:本次英國境內發現的B.1.1.7毒株就表現出了更高的傳播率,倫敦新增的確診病例中,約70%都攜帶了這種新的變異毒株。
  • 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到底是什麼意思?
    12月20日,PHE發布的最新新聞稿通報了最新的情況,稱病毒全基因組測序,流行病學和模型數據研究表明,新突變株「 VUI – 202012/01」比其前體更容易傳播。目前尚無證據表明該變異株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更多的死亡。
  • 多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變異毒株傳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
    近期,多國通報發現新冠病毒發生了變異。印度報業託拉斯15日報導,印度東部奧裡薩邦的研究團隊對1536個樣本進行了測序,最終首次在印度報告了兩個新的病毒譜系,發現了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變種。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16日也稱,該國現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確認了4例D614G變異毒株。並且,這一變異毒株傳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與此同時,新冠疫苗的研究也在加速推進。
  • 多項研究解謎:新冠變異毒株傳播力更強 為何疫苗仍有效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多項研究解謎:新冠變異毒株傳播力更強,為何疫苗仍有效傳播速度快和病毒載量高,可能會造成更多感染病例。近日,上海、廣東、山東均通過境外輸入性病例發現了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確診患者,患者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
  • 研究稱病毒已「變異」,是不是更容易被感染了?
    其中,S型與來自蝙蝠的冠狀病毒更接近,為相對古老的病毒版本,但它只佔103個病毒基因組研究序列中的30%;而相對「年輕」的L型更為流行,佔70%。論文推論,可能由於L型有更強的傳播性和(或)更快的複製效率,從而比S型更具侵略性。此消息引發大眾焦慮:病毒變異會使疫情防控壓力更大嗎?《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為你解答。
  • 深度:新冠病毒都發生了哪些變異?哪些變異是重要的?
    病毒都發生了哪些變異?其中又有哪些變異是重要的?等系列問題都有待於回答。要回答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遺傳流行病學,即對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的分析和基於人群的調查。1月份被發現以來,已經迅速成為全球範圍內流行的優勢毒株,到5月底全球範圍內已經有80%到90%的新冠感染是由該毒株造成,這種趨勢到現在仍沒有改變。
  • 初步研究顯示,輝瑞疫苗對新冠變異毒株仍有效
    ·新冠疫苗·輝瑞疫苗對新冠變異毒株仍有效去年12月中下旬,英國和南非報告了2種新冠變異毒株。這2種毒株都包含了一個重要突變,即S蛋白上的N501Y突變。新聞傳出後,學界曾一度擔憂N501Y突變會導致疫苗失效(詳見環球科學往期推送)。
  • 全球突變出3種毒株,武漢流行的是變異版
    據參考消息,近日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繪製了一個新冠病毒的基因變化圖,時間是從去年的12月份到今年的3月份,共發現了3種病毒毒株,分別是A、B、C型。A型毒株被認為是原始病毒,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最常見,美國的研究樣本中三分之二都屬於A型。
  • BioNTech:相信現有疫苗可應對新毒株 若有需要或六周內調整好疫苗
    多家藥企表示正測試疫苗對變異毒株的有效性。專家稱若需調整疫苗,新的審批可能很快,無需再次大規模臨床試驗。獲得西方監管機構批准的首款新冠疫苗的研發企業稱,若有需要,他們可能在短短六周內調整疫苗以應對新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