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復材國產化的攔路虎除了成本,還有哪些關鍵因素?這場五星級會講透了!

2021-01-14 輕烴吧

會議現場


通過一代碳纖維人的不懈努力,我國碳纖維行業不斷壯大,技術水平突飛猛進,但在產量與質量上與世界強國仍有差距,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也尚有許多問題待解決。怎樣推動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航空、汽車、風電等領域更好更多地應用?12月20日在浙江嘉興召開的2020(第九屆)全國碳纖維產業發展大會上,材料界大咖們各抒己見。


下遊應用:風電迎機遇,航空存短板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主任 揭玉斌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主任揭玉斌在致辭中表示,風電和航空航天對碳纖維複合材料的需求分別佔總需求量的25%和23%,是其排名前位的應用領域。而我國碳纖維需求近兩年來的超高增長也得益於風電葉片市場的快速成長,2019年我國碳纖維的總需求量為3.78萬噸,其中風電消耗1.38萬噸,較上一年大幅增長72.5%。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我國國產碳纖維用於風電的大約有1000噸,而2018年全部依賴進口獲得。碳纖維在風電葉片領域應用的日趨成熟為國內碳纖維企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而航空航天領域國產碳纖維的應用,當前仍然是我國的短板,2019年,我國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用量僅為2154噸,僅佔國內總用量的4%,與國際平均水平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航空應用未來關注四大方向


中航複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李宏運


中航複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宏運指出,先進樹脂基複合材料在航空裝備中得到廣泛應用,成為衡量航空裝備先進性的重要標誌。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國內航空複合材料進入擴大應用階段,殲擊機複合材料用量達到了30%左右。持續大規模應用研究和集成綜合驗證,是推動碳纖維複合材料規模化應用的必經之路。


李宏運提出了後T800級航空結構複合材料的問題與挑戰:


更高強度和模量的高強中模T1100,還是高強高模高延伸率性質M40X ?

如何平衡M40X模量提高帶來的複合材料界面惡化問題?

如何提高基體模量和強度,提高複合材料的抗壓縮和抗剪切載荷能力?


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國際先進材料與工藝技術學會(SAMPE)全球倫值主席、寧波諾丁漢大學教授 益小蘇


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國際先進材料與工藝技術學會(SAMPE)全球倫值主席、寧波諾丁漢大學教授益小蘇介紹了航空複合材料技術的挑戰與創新。益小蘇認為,複合材料的使用要關注性能,關注成本,缺一不可。複合材料製造中的鋪層、裝配和緊固件成本幾乎佔一半的成本,材料本身成本佔比僅有10%左右,因此整體化技術必然是低成本技術的主流。未來航空複合材料的發展趨勢主要有: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商用飛機公司原副總經理 吳光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商用飛機公司原副總經理吳光輝指出,從飛機的角度看,包括碳纖維復材在內的複合材料要實現量體裁衣,還有一段路要走。一代材料支撐一代飛機,同時,一代飛機也牽引著材料向前走,兩者相輔相成。真正的碳纖維復材實現減重,僅從力學角度來講可以到30%,但如果加上飛機材料的其他要求,比如防雷電等,減重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衡量一架飛機的先進性,不是看用了多少復材,選材一定要對成本、重量和可行性綜合考慮,做到「因材施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材料研究員曹春曉介紹了航空發動機材料的發展趨勢


中國商用飛機公司專家、複合材料工藝總師、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劉衛平介紹了民用飛機複合材料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風電葉片用量快速增長帶來機遇


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監 李成良


風電已成為全球主要電能之一,預計到2030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2%;2050年全球超過25%的發電量將來自風電。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風電市場,前不久發布的「北京宣言」提出,中國到2030年風電至少達到8億千瓦,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2%。


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監李成良認為,風電行業發展正呈現新的趨勢:風電機組朝著大功率化,陸上向海上發展;風電葉片面臨葉片開發大型化、持續降本增效迎來新挑戰。碳纖維具有剛度大、強度高、密度低優勢,是實現大型葉片輕質高強要求的理想材料選擇。然而,當前我國碳纖維葉片應用落後於歐美,國內碳纖維約50%依賴進口,材料成本高;碳纖維複合材料對製造精度要求高,缺陷檢驗難度大,碳纖維葉片雷電防護方案成熟度較低。不過也應看到,近幾年風電葉片用量快速增長給國內碳纖維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國產化進程加速。碳纖維產能的逐步釋放,將緩解國內供需矛盾,更會為低成本碳纖維時代奠定基礎。



交通運輸領域是國產化的關鍵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浙江清華長三角軍民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 榮毅超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浙江清華長三角軍民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榮毅超指出,航空航天用量小,新材料一定要用於國民經濟主戰場才能規模化推廣。交通運載工具輕量化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汽車每減重10%,節油6%;大力發展汽車輕量化技術,是保障國家能源戰略安全、減輕環境壓力、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技術。


每年10萬輛的訂單為新材料應用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真正國產碳纖維的產業化,必須得在交通運輸領域推廣,難題是降成本。這包括材料低成本(碳纖維低成本以及碳纖/玻纖混編)、設計低成本(計算機優化設計、虛擬設計製造、多部件一體化設計)和工藝低成本(改型RTM工藝、常溫快速固化工藝)


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院長蘇亮介紹了複合材料在新能源大客車中的應用研究


讓碳纖維複合材料用得起


當前,國內碳纖維產業發展迅速,溼噴溼紡T300級、T700級、T800級,幹噴溼紡T700級與T800級已基本實現產業化大規模生產,T1000級、M40J級已研發成功,開始批量化生產,大絲束碳纖維已研發成功。但國產碳纖維材料在應用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江蘇恆神股份有限公司材料開發部負責人 郭聰聰


江蘇恆神股份有限公司材料開發部負責人郭聰聰認為,在複合材料快速發展之際,發展低成本化技術至關重要,可能會直接影響複合材料是否能夠在更廣泛的領域應用。


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碳纖維複合材料事業部首席專家 沈真


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碳纖維複合材料事業部首席專家沈真表示,降低成本是先進複合材料擴大應用的驅動力。


1996年由美國先進民用飛機新材料專業委員會編制的《下一代民用運輸機用的新材料》中指出:「雖然複合材料的市場銷量增長緩慢往往歸因為原材料的高成本,但材料成本實際上僅佔複合材料構件總成本的8%~10%。事實上工藝製造成本是總成本中最高的單項成本。過去性能因素推動著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應用研究,但近年來成本則起到了更大的作用。這樣,開發下一代民用運輸機工藝的一個基本準則是低成本製造的可能性。」


風電葉片製造成本中,主材成本佔72%。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降低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成本:

大量使用低成本(13USD/kg)的大絲束(48k以上)Zoltek碳纖維,代替成本較高(23USD/kg)的小絲束(24k)碳纖維;

充分利用高模量(E=130GPa)的單向帶,代替模量較低(E=55GPa)的織物,充分利用高剛度的夾層結構代替實心的層壓結構,減少材料(碳纖維用量)成本和減重;

利用便宜高效的拉擠工藝代替真空袋成型與真空灌注成型;


沈真表示,除航空航天行業外,多數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廠商產品屬於來料加工,設計與製造工藝多數來源於國外,缺少複合材料結構設計與製造工藝獨立自主開發團隊。


無論是高端用戶的等同替換或是可產業化新產品的開發,都需要一支緊密配合經驗豐富的複合材料結構設計與製造技術團隊。


嘉賓訪談環節

相關焦點

  • 醫用同位素關鍵產品國產化 大幅降低癌症治療成本
    醫用同位素關鍵產品國產化 大幅降低癌症治療成本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瑜)記者近日從中核集團獲悉,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製生產的首批國產化堆照鍶-89核素正式交付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著我國在該領域成功打通了研發、堆運行、輻照、
  • 秋收秋種路上,農作物「寶寶」會遇見哪些「攔路虎」?
    秋收秋種路上,農作物「寶寶」會遇見哪些「攔路虎」?在秋收秋種路上,農作物「寶寶」還得經過許多「攔路虎」的考驗,比如連陰雨(寡照)、乾旱、早霜凍(低溫)、寒露風、颱風、暴雨洪澇(秋澇)……
  • 除了吸菸,還有哪些因素會引起肺癌?這7個高危因素,不得不防
    一提到肺癌人們勢必會想到吸菸,吸菸並不是引起肺癌的危險,生活中也存在很多其他導致肺癌的高危因素。 除了吸菸,還有哪些因素會引起肺癌?
  • 孕婦須知:哪些因素會影響胎寶寶大小?其實除了飲食,還有這些
    相信有很多準媽媽在懷孕中晚期去醫院做產檢的時候,也會碰到醫生說胎寶寶有點偏大或者偏小的情況,其實影響胎寶寶大小的因素,除了飲食,還有這些。 哪些因素會影響胎寶寶的大小 1、遺傳因素
  • 陀螺儀除了導航,還有這些關鍵技術會幫助機器人
    陀螺儀除了導航,還有這些關鍵技術會幫助機器人陀螺儀發明以後,首先被用在航海上(當年還沒有發明飛機),後來被用在航空上。因為飛機飛在空中,是無法像地面一樣靠肉眼辨認方向的,而飛行中方向都看不清楚危險性極高,所以陀螺儀迅速得到了應用,成為飛行儀表的核心。
  • 五星級售後服務如何煉成?火星人集成灶電話竟有這麼多「門道」
    由於對家電市場不了解,同時又面臨著大量品牌的宣傳衝擊,大多人在選擇產品的時候會糾結不斷。這時售後服務就是考量一個品牌是否值得信賴的重要標準,也是影響他們做出選擇的重要因素。這一點,在廚電行業同樣受用,而且廚房電器由於使用頻率較高,售後服務的優劣顯得尤為關鍵。此時,擁有國家雙五星級服務認證的火星人集成灶無疑就會成為客戶的優選。
  • 【靶材專家】中國新型顯示行業靶材國產化新進展
    中國顯示面板材料國產化,除了技術需求、市場需求以外,也是基於我國對平面現實材料國產化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產業鏈不斷做大做強。在早幾年時,面板廠每年拿到國家國產化政策的一些資金扶持,包括材料企業也都拿到了相應的補助。這都在激勵中國平面現實材料國產化的發展。2)介紹一下中國大陸面板產線的建設情況。
  • 中核集團醫用同位素關鍵產品實現國產化
    本次產品交貨意味著我國在該領域成功打通了研發、堆運行、輻照、產品生產全流程關鍵技術,解決了醫用同位素嚴重依賴進口、核心原料「卡脖子」的困境,正式具備氯化鍶供貨能力,既為國內患者大幅降低了治療成本,還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國產同位素產業奠定了基礎。
  • 1,4-環己烷二甲醇國產化後為何成本高?
    1,4-環己烷二甲醇 (CHDM)實現國產化生產後,生產成本高,銷售價格每噸接近3萬,高成本制約著應用,直接影響了下遊產品性價比.業內人士分析,CHDM國產化後,生產成本高,主要大約有三個因素:生產原料成本高CHDM為DMT經兩步不同的加氫反應生成,目前國內已經建設成的生產裝置都是DMT外購或進口,目前的市場價格下, 生產1噸CHDM ,所需的DMT原料成本就佔到1.4萬元.
  • 關鍵材料國產化,萬元彩電跌落神壇
    這種像「魔法」一樣的變化,除了與集成電路的現世有關,還與電源技術密不可分。因為要為電子設備「瘦身」,首先得讓電源變壓器小型化,高頻開關電源隨之出現在公眾視野。這種電源的變壓器、電感器、扼流圈等,均使用了軟磁鐵氧體磁心材料。 上世紀80年代以前,能與國外先進產品競爭的國產軟磁鐵氧體材料及磁心幾乎為零。但在一代人的努力下,我國的軟磁鐵氧體磁心最終實現了零的突破。
  • 高世代玻璃基板國產化缺失,顯示大國仍會被「卡脖子」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鍾燦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玻璃基板是平板顯示產業的關鍵材料,佔據整個面板產品成本的20%。美日企業經過20多年技術研發和積累,壟斷了全球玻璃基板市場,獲取高額的利潤空間。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都是全球平板顯示的重要產地,但都沒有自己的玻璃基板企業。
  • 殲20大批量生產再無障礙,使用成本可大幅度下降
    對於隱身戰機,一般「懂行」的人會認同其強悍的性能,但其中也有不少人認為其「價格昂貴、維護成本高」,不適合大規模的裝備。F-35的出現,卻說明了兩個事實:1、隨著大批量的生產,隱身戰機的價格將降低到接近非隱身戰機的檔次;2、隨著技術的進步,隱身戰機的維護成本,將降低到接近非隱身戰機的檔次。
  • 除了成本高 雷射光源的痛點還有哪些?
    都說雷射光源好,但是對於應用在投影機上的雷射光源來說,除了壽命長以外,雷射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首先就是雷射光源的成本問題,相比於燈泡光源來說,雷射的價格比較高。同樣的亮度一般是燈泡光源價格的兩倍。不過這幾年雷射光源的價格不斷下降,因此這個問題並不那麼突出了。
  • 除了《寄生蟲》,還有這幾部精彩電影也講了類似的主題
    其實除了它,還有中國大陸的《暴裂無聲》和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可見這類問題是東亞國家共同的社會問題,這幾部作品都不同程度引起各種討論,可以說是能集中反映當下社會大情緒的作品。很多犯罪題材日劇如《絕叫》也常涉及到,我們平臺很多作者的故事中也經常會提到,不過這類主題的寫作有時候會流於話題或者主題先行而缺少故事的設計和深層的思考。
  • 除了酒精還有什麼可以消毒 消毒的誤區有哪些
    酒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一般的話我們會用酒精來消毒,比如說不小心受傷了就會用它進行消毒,包括家裡有細菌的話也會用這種東西,那麼,我們要看一下除了酒精還有什麼可以消毒,買不到酒精的話也可以購買其他東西進行消毒,同樣的,我們還要清楚消毒的誤區都有哪些,下文小編會為大家介紹到。
  • EMC: 突破產品設計的攔路虎
    這個能力決定了電子產品是否可以在預期使用環境中的運行狀態和安全性,如果不能夠很好地理解其中的設計要點,那麼它將是你設計過程中的攔路虎。 實際工作過程中,作為設計者通常都會按照已有的設計習慣和準則來進行產品設計,比方說,晶片之間的電路走線儘量短一些,晶振的鋪地,屏蔽設計等等,這些設計準則很多人能夠滔滔不絕的講上一個小時,但是實際操作的效果卻大相逕庭,這個是為什麼呢?
  • 成本、供需、宏觀:讀懂PTA期貨分析邏輯及價格影響因素
    還有一個就是它的源頭,我們知道PTA整個產業鏈它的上遊是由PX,石腦油再到原油,是整個這樣的鏈條延伸出來的。所以它的成本來說,比如原油或者說原油決定石腦油和PX的成本重心,那PX自身的供需又決定他自身的利潤,那麼他自身的利潤水平又決定PX成本,進而會對PTA的成本有支撐。
  • 成都樓市受到調控下,未來的購房成本會降低嗎?內行這就分析給你看!
    > 以下選自「成哥說房」公眾號精彩提問: 提問:成哥好,請問以後購房成本會降低嗎 回答:未來全國樓市還會繼續受到調控,房價的走勢會逐漸穩定下來,雖然有抑制房價,但即便是房價下跌了,受到其他購房成本因素繼續上漲的情況下,未來想要買房依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房價外對購房成本最大的因素是房貸利率,近年來房貸利率在不停的上漲,而且上漲的幅度還不少。
  • 除了強降雨,還有哪些因素要關注?
    除了強降雨,還有哪些因素值得關注?成都市金堂縣市民孟達(化名)花了三天才清理完自家的淤泥。今年8月17日,沱江洪峰過境時,洪水灌進了他家的房屋。而2018年7月11日遭遇洪水之後,他才花將近20萬元重新進行了裝修。絕大多數一樓住戶和商戶都有與孟達一樣的遭遇。兩年之內,金堂縣城再遭水淹。
  • 1,3-丙二醇國產化後證實:甘油法其實成本並不低,化學法呢?
    >目前,我國各類化學纖維市場總量已經達到5000多萬噸,去年聚酯纖維產量4700多萬噸,隨著PTT纖維及其關鍵原材料1,3-PDO生產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成本進一步降低,PTT在合理價差下可逐步替代目前國內國產化生產的都是甘油發酵法,雖然是生物路線,但是菌種效率低,甘油轉化率實際也就在60-70%,裝置難以規模化生產,副產物多、分離提純複雜,需要絮凝、濃縮和精餾、脫鹽等多個工序,以致生產成本要在約每噸2萬元,而杜邦市場售價也就每噸不到2萬,質量與杜邦也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