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艇剋星:神秘的中國光纖水聽器陣列【多圖】
潛艇剋星:神秘的中國光纖水聽器陣列【多圖】 應用於大規模拖曳陣列聲納的模擬圖 光纖水聽器陣列配套的光纖纜 光纖水聽器陣列演示臺和光纖纜 光纖水聽器陣列演示臺內的傳感器
-
光纖水聽器:反潛偵聽的「水下長城」
光纖水聽器:反潛偵聽的「水下長城」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璦敏工作室 策劃:白璐 監製: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在今年5月初舉辦的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上,我國研究人員公開展示了光纖水聽器岸基陣列的實物圖片。
-
光纖雷射器水聽器陣列獲突破
——自從1977年首次報導光纖水聽器以來,光纖水聽器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目前主要有兩類主流的光纖水聽器,一是幹涉型光纖水聽器,另一種是光纖雷射器水聽器。光纖雷射器水聽器採用光纖雷射器諧振腔作為傳感單元,具有體積小、靈敏度高的特點,很適合用於構造小體積、高靈敏度無源聲納系統。據目前的報導,光纖雷射器水聽器都是通過波分復用(WDM)技術構成水聽器陣列。
-
揭秘光纖水聽器:洞察遠洋深海的「火眼金睛」
其後,美國海軍進行了多次拖曳式光纖水聽器陣列的海上實驗,並取得了重大成功。1988年美國海軍實驗室制訂了潛艇用「光纖水聽器系統標準」,標誌著光纖水聽器邁向實用武器系統的巨大進步。 除了美國以外,英、法、日等國也相繼開展光纖水聽器領域的研究。
-
聽海洋的聲音 ——水聽器用特種光纖及解決方案
光纖水聽器是水聲探測系統中的重要部件(見圖1),它是先進光纖光電子技術與水聲工程技術結合的新產物,在海洋環境監測、先進水聲裝備等方向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按照原理分類,光纖水聽器有強度型、偏振型、相位幹涉型等。其中,相位幹涉型光纖水聽器因其精度高、穩定性好、體積小以及易於大規模組成陣列等優勢,已成為目前研究和開發使用的主要對象。
-
大規模光纖水聽器陣列水聲探測儀項目通過驗收
2017年5月10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大規模光纖水聽器陣列水聲探測儀開發和應用」項目初步驗收會在北京神州普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產研基地召開。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條件財務處正處級調研員李建玲和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等相關管理部門領導出席了本次初步驗收會。
-
從亞航事件淺析光纖水下聲音探測技術
一系列高科技產品,比如水下測音器、聲吶浮標和拖曳式聲波定位器都在對海底進行顯微鏡式的監察。平時,這些替代了人耳的機器能在海底檢測到全球海洋和天氣變化,包括地震和別國的海軍動向。然而它們還是會受到水中聲波的影響,因為聲音在水底「不走尋常路」,隨時會受到水體密度影響而改變傳播方向,有時甚至能作9 0°轉向,「避開」探測儀器,這無疑又為水下探索黑匣子信號增加了難度。
-
光纖雷射水聽器的PGC實時全數字解調系統
分布反饋(DFB)光纖雷射水聽器使用雷射諧振腔作為傳感元件,通過檢測輸出雷射波長的位移獲得外界聲壓信息。它具有聲壓響應靈敏度高、尺寸小、抗電磁幹擾、易於製作小直徑輕型線性陣列等特點,在水下預警、遠程目標探測等領域具有較明顯的優勢。當今各國海軍對都其投入了大量的研究。
-
基於LabVIW的光纖水聽器閉環工作點控制系統
因此,其信號檢測比其它類型的光纖水聽器要困難得多。伴隨著光纖水聽器技術近30年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抗相位衰落的信號檢測方法[1~9],其中閉環工作點控制屬於主動相位補償的一種,具有簡單、線性度好和抗光源相位噪聲等優點[1,6],但是幹涉儀中壓電陶瓷(PZT)的引入,大大降低了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且操作不方便。
-
西安光機所助力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返回三亞。西安光機所副所長謝小平、海洋光學與技術研究室主任吳國俊、光子網絡技術研究室副主任汪偉參加接船儀式,歡迎光機所李鵬勇士凱旋,他參與「奮鬥者」號海試全過程並在此次深潛任務出海保障工作中表現非常出色,保證萬米洋底電視直播順利進行。
-
西安光機所多名研究生榮獲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獎
其中,西安光機所博士生張國棟(導師趙衛、程光華)榮獲院長特別獎,賀全龍(導師陸敏、王鵬飛)、吳鵬(導師王屹山、趙保銀)兩名博士生榮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 張國棟,2013年從西北大學畢業保送至西安光機所攻讀碩士學位,2015年轉博,師從趙衛、程光華研究員。曾獲國家公派資助在法國休伯特居裡實驗室聯合培養。
-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公眾科學日給你答案
5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科普活動。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武林絕學 「火雲掌」、 會「冒煙」的南瓜燈、鐵皮桶裡升起蘑菇雲……今天(5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舉行的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科普活動中,這些貌似科幻電影橋段的黑科技與現場的大小朋友們來了個親密接觸,讓大家在趣味中共享科技的魅力。
-
周世舉副廳長赴西安交通大學和中科院西安光機所開展調研
11月23-25日,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世舉帶領廳成果處、福建海峽技術轉移中心、福州市高新區科技局有關負責同志赴西安交通大學和中科院西安光機所開展調研並座談。在西安交通大學,周世舉副廳長與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校長助理洪軍就省校合作進行交流座談。周世舉副廳長表示,西安交通大學建校歷史悠久,優秀人才輩出,科研成果豐碩,希望今後能夠加強國家技術轉移海峽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的深入合作,緊密結合福建省產業優勢和技術需求,共同推動西安交通大學創新項目成果在我省落地轉化,實現雙方互促共贏。
-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實現光子製造技術裝備0到1的突破
來自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的最新消息說,該所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率先開展的光子製造技術研究,通過多年持續科研攻關,已實現光子製造技術及裝備從0到1的突破。與此同時,依託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弘光專項」和中科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支持,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推動科研與產業有機結合,通過「人才+技術+金融+市場」四位一體融合發展,促進光子製造的產業化進程。
-
西安光機所:「雙目立體視覺」實現巡視區月面立體成像
西安光機所供圖中新網西安1月11日電 (記者 阿琳娜)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工作正常,在「鵲橋」中繼星支持下順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西安光機所)研製的全景相機讓全世界人們看到了五星紅旗隨中國製造的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閃耀。
-
【陝西日報】西安光機所成功研製「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
日前,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與其參股公司「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製成功的「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正式推向市場。這一產品將解決患者在扎針穿刺過程中血管難找的問題,有望取代傳統的肉眼識別穿刺方案。 西安光機所研製的立體成像設備成功應用於我國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先後獲取了世界上最全最清晰的全月影像圖。
-
西安光機所助力嫦娥五號月表採樣
西安光機所月球與深空探測技術研究室研製的全景相機為完成採樣區月表形貌和月面國旗成像調查而設計。全景相機安裝在相機指向機構上,由相距一定距離的兩個相機組成。兩臺全景相機通過類似「人眼」的探測原理可以實現對目標的立體成像,依靠指向機構的左右旋轉和上下俯仰,實現大視場和上下大範圍的全景探測,再通過圖像拼接及立體反演,可得到採樣區的全景立體圖像。
-
《光纖傳感器基礎》一書出版
繼2012年底由上海光機所方祖捷研究員、瞿榮輝研究員、蔡海文研究員與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秦關根教授合作編著的新書Fundamentals of Optical Fiber Sensors 由美國Wiley出版社出版以後,近日中文版的《光纖傳感器基礎》已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
無飛彈無拖曳式聲吶 防空只能用高炮
無飛彈無拖曳式聲吶 防空只能用高炮 10月22日,印度本土製造的「卡瓦拉蒂」號反潛護衛艦交付印度海軍。 然而,正如印度海軍所說的,這四艘軍艦遠未完全發揮作用。2014年至2020年期間,所有的四艘卡莫塔級護衛艦都是在沒有兩種關鍵設備——拖曳式陣列聲吶和艦空飛彈(SAM)的情況下投入使用。
-
【中國廣播網】記者探訪中科院西安光機所 揭秘太空飛行器、飛機「心臟...
面對國際封鎖,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運用其研發的超快雷射技術研製出工業化飛秒雷射器,解決了傳統加工方式難以實現的超精細、無損傷、無材料選擇性等加工瓶頸,為太空飛行器、大型飛機、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實現我國光子製造技術及裝備0到1的突破。 那麼,這項技術對製造航空航天發動機起到了怎樣的關鍵作用?有什麼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