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光纖水聽器:洞察遠洋深海的「火眼金睛」

2020-12-08 中國新聞網

揭秘光纖水聽器:洞察遠洋深海的「火眼金睛」

2015-01-27 10:27:56來源:科技日報作者:責任編輯:高辰

2015年01月27日 10:27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

)

  在美國最為先進的新型核潛艇——「維吉尼亞」級潛艇中,為了提高反潛、反艦和遠程偵察能力,裝備了大孔徑陣列光纖聲學傳感器系統,即光纖水聽器。它利用光纖和雷射技術把目標在水中傳播的聲音信號轉化為光學信息,從而使「維吉尼亞」級潛艇能夠精準識別和跟蹤目標。光纖水聽器就像人類洞察汪洋的一雙「慧眼」。難怪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光纖水聽器的研究人員曾經自豪地說:「屬於光纖水聽器技術的時代已經到來!」

  傳統聲吶偵聽難度大大增加

  看似安寧的海洋,其實從來都不平靜。聲波是目前人類知道的唯一能夠在水中遠距離傳播的物質,而光和電磁波在水中傳播時很快就會被吸收。聲波不僅可以在水裡傳得很遠,而且當聲波遇到海洋中的物體時,會被反射回來,不同頻率的聲波,在水中被吸收和反射的程度也不相同。人們根據聲波的這一特性發明了聲吶,用來進行水中探測、定位和通信。

  但近年來隨著武器裝備的迅速發展和消噪技術的不斷進步,各類靜音效果良好的核動力潛艇以及AIP潛艇先後列裝各國海軍,利用傳統聲吶裝置進行偵聽的難度大大增加。反潛作戰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海軍公認的最大難題之一。

  2009年2月初,英國「前衛」號彈道飛彈核潛艇與法國「凱旋」號核潛艇在大西洋深海上演了「深情一吻」。當時兩艘潛艇均在水下航行,而且艇上帶著核飛彈,碰撞發生時,潛艇上共有約250名乘員,可竟然無人利用聲吶裝置發現對方。其實,自冷戰時代起,美國和西方國家就經常派潛艇近距離監視蘇聯的大型海上軍事演習,雙方潛艇發生相撞事件時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在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過去30年來進行軍事演習的海域,就曾發生過11起俄羅斯(前蘇聯)潛艇與外國潛艇相撞事故。俄核潛艇「庫爾斯克」號的沉沒引發了世人的種種猜測,其中有一種猜測就是認為發生了潛艇相撞事件。

  光纖水聽器引起各國關注

  光纖水聽器是一種建立在光纖傳感和光電子技術基礎上的水下聲信號探測器。它通過高靈敏度的光纖相干檢測技術,將水聲信號轉換成光信號,並通過光纖傳至信號處理系統提取聲信號信息。它可以有效克服傳統的聲吶系統需要大量水下電子元件和信號傳輸電纜、價格昂貴、重量較大、密封性不好等問題,有效提高水聲信號的探測精度和系統的穩定度。

  光纖水聽器技術的研究始於1977年,美國海軍實驗室Bucaro等人發表了光纖水聽器的首篇論文,作為未來聲吶系統的重要發展方向,此後各國相繼開展了相關領域的研究。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就開始執行光纖傳感器系統計劃,光纖水聽器是該實驗系統的重要內容。隨後美國在海軍流動噪聲駁船系統上對塑料芯軸光纖水聽器進行了第一次海上實驗,並於1983年7月在巴哈馬群島成功部署。其後,美國海軍進行了多次拖曳式光纖水聽器陣列的海上實驗,並取得了重大成功。1988年美國海軍實驗室制訂了潛艇用「光纖水聽器系統標準」,標誌著光纖水聽器邁向實用武器系統的巨大進步。

  除了美國以外,英、法、日等國也相繼開展光纖水聽器領域的研究。英國海軍特別關注的領域是利用陣列進行淺海監視和海岸線監控技術,成功研製出了光纖海底陣系統,光纖水聽器陣列技術可以實現遠距離的可耗式低成本陣列器件,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日本於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光纖水聽器系統調研與開發研究,並於1995年製成原理樣機。除此以外,法國、義大利與挪威合作執行全光纖光學水聽器線陣計劃,主要目的是發展靜態光纖水聽器陣列,並於2002年成功進行了海上試驗,這個項目也成為了歐洲長期防衛聯盟項目的一部分。

  水聽網可以軍民兩用

  光纖水聽器與傳統水聽器相比,具有將大量單元信號經由一根光纖傳輸從而形成大規模陣列的特殊能力,而且水聽器單元可以靈活設計,響應帶寬寬,靈敏度極高,在信號傳輸和單元布設時無需擔心電磁環境的幹擾,具有較好的系統穩定性,具有組建形成光纖水聽器大規模探測陣列的巨大潛力,也就是可以形成一張巨大的洞察海底的「水聽網」。未來光纖水聽網將組成由岸基光纖列陣水聲綜合探測系統、陸地地面衛星接收站以及空天探測衛星編織成的一張天、地、海的綜合探測網,形成涵蓋整個被探測區域的新型傳感網絡。

  光纖水聽器既可用於現代海軍反潛作戰及水下兵器試驗檢測,又可用於海洋石油天然氣勘探,也可用於海洋地震波檢測以及海洋環境檢測,必將在軍民用領域極大促進海洋事業的發展。

  早在2000年美國利通資源勘探儀器公司就與英國防衛研究局成功開發出一套海洋陸地鑽孔成像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部件為96基元的8公裡傳輸全光光纖水聽器系統,可以用於勘探地下石油或天然氣儲備。此外,為防止海洋平臺、水下儲油罐、海底電纜、海底輸油管線等設施出現洩漏或被破壞,都需要經常觀測和檢查,這時光纖水聽器就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

  光纖水聽器的研究雖然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但是在工程實現和裝備化方面還面臨著諸多挑戰,是各國競相發展的重點方向。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它必將對人類開發和利用海洋發揮更大的作用!

  (張乃千)

相關焦點

  • 光纖水聽器:反潛偵聽的「水下長城」
    光纖水聽器是一種建立在光纖傳感和光電子技術基礎上的水下聲信號探測器。主要利用相關檢測技術,把水聲信號轉換成光信號,進而對汪洋大海中的各種聲響進行高靈敏度偵聽。隨著光纖水聽器工程應用的日漸成熟,這雙洞察汪洋的「智慧之眼」,堪稱水下反潛偵聽的「鋼鐵長城」。
  • ...的「火眼金睛」:中科院聲學所青島分所新研發耐壓萬米深海水聽器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3月30日訊「長期以來,深海水聽器產品一直被西方國家列入禁運清單,此次研發的耐壓萬米深海水聽器可覆蓋全海域,將以科技力量賦能我國海洋強國建設。」歷經兩年實驗探索,中科院聲學所青島分所(以下簡稱青島分所)研發團隊於近日成功研製出一種SC-110M型水聽器,可實現在11000m深海工作。經過海試應用後,該款水聽器將正式投入市場,成為人類洞察汪洋的一雙「慧眼」。   深海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資源,深海探測是開展深海資源勘探開發的基礎,而深海水聽器是深海探測系統中重要的設備之一。
  • 西安光機所拖曳式光纖水聽器陣列海試完成
    西安光機所拖曳式光纖水聽器陣列海試完成 2017-08-14 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本次海試中,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自主研製海洋光學設備——拖曳式光纖水聽器陣列經受住了惡劣環境的考驗,順利完成了調查任務。  拖曳式光纖水聽器陣列是光、機、電、聲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新型水聲探測裝備,具有靈敏度高、動態範圍大、抗噪能力強等優點,在水下目標探測、海洋環境噪聲測量、海底石油礦產勘探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光纖雷射器水聽器陣列獲突破
    ——自從1977年首次報導光纖水聽器以來,光纖水聽器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目前主要有兩類主流的光纖水聽器,一是幹涉型光纖水聽器,另一種是光纖雷射器水聽器。光纖雷射器水聽器採用光纖雷射器諧振腔作為傳感單元,具有體積小、靈敏度高的特點,很適合用於構造小體積、高靈敏度無源聲納系統。據目前的報導,光纖雷射器水聽器都是通過波分復用(WDM)技術構成水聽器陣列。
  • 光纖雷射水聽器的PGC實時全數字解調系統
    分布反饋(DFB)光纖雷射水聽器使用雷射諧振腔作為傳感元件,通過檢測輸出雷射波長的位移獲得外界聲壓信息。它具有聲壓響應靈敏度高、尺寸小、抗電磁幹擾、易於製作小直徑輕型線性陣列等特點,在水下預警、遠程目標探測等領域具有較明顯的優勢。當今各國海軍對都其投入了大量的研究。
  • 潛艇剋星:神秘的中國光纖水聽器陣列【多圖】
    潛艇剋星:神秘的中國光纖水聽器陣列【多圖】   應用於大規模拖曳陣列聲納的模擬圖  光纖水聽器陣列配套的光纖纜  光纖水聽器陣列演示臺和光纖纜  光纖水聽器陣列演示臺內的傳感器
  • 大規模光纖水聽器陣列水聲探測儀項目通過驗收
    2017年5月10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大規模光纖水聽器陣列水聲探測儀開發和應用」項目初步驗收會在北京神州普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產研基地召開。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條件財務處正處級調研員李建玲和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等相關管理部門領導出席了本次初步驗收會。
  • 聽海洋的聲音 ——水聽器用特種光纖及解決方案
    光纖水聽器是水聲探測系統中的重要部件(見圖1),它是先進光纖光電子技術與水聲工程技術結合的新產物,在海洋環境監測、先進水聲裝備等方向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按照原理分類,光纖水聽器有強度型、偏振型、相位幹涉型等。其中,相位幹涉型光纖水聽器因其精度高、穩定性好、體積小以及易於大規模組成陣列等優勢,已成為目前研究和開發使用的主要對象。
  • 基於LabVIW的光纖水聽器閉環工作點控制系統
    因此,其信號檢測比其它類型的光纖水聽器要困難得多。伴隨著光纖水聽器技術近30年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抗相位衰落的信號檢測方法[1~9],其中閉環工作點控制屬於主動相位補償的一種,具有簡單、線性度好和抗光源相位噪聲等優點[1,6],但是幹涉儀中壓電陶瓷(PZT)的引入,大大降低了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且操作不方便。
  • 深海巨網,潛艇剋星——美國SOSUS遠洋反潛網的前生今世!
    聲波在通道中折射前進,就像光在光纖中折射前進一樣,能傳到很遠的地方。敏感紙帶上的聲音線譜就這樣,深海通道理論、水聽器和聲譜繪圖儀結合,變成了海軍需要的遠洋反潛網。1950年前後,海軍在波士頓外海布下多個水聽器,監聽到幾十公裡外的潛艇。不久後,又在條件更好的聖尼古拉斯島試驗,SOSUS清晰聽到幾百公裡外的潛艇噪聲。比當時聲吶10-20公裡監聽距離高了幾十倍。1951年,第一個6單元水聽器陣列在西印度群島伊柳塞拉島鋪設。後來又鋪了一條304.8米長、40單元水聽器陣列。
  • 從亞航事件淺析光纖水下聲音探測技術
    而採用更多深海探測與搜尋裝備,也是搜索常態。  記得前不久的「馬航事件」到現在仍成為「疑案」。其搜索區域北到中亞地區,南至南印度洋,東至南中國海,西及安達曼海,最多時有26個國家參與搜尋,無論從搜索區域及規模,均創造國際救援的新紀錄,但至今仍未有客機的任何消息。鑑於今年多起飛機失聯事件,飛機是否順利抵達目的地越發牽動人心。
  • 深海遠洋,也能5G上網衝浪了
    未來,藉助衛星網際網路,5G信號不僅能夠覆蓋廣袤的城市鄉村、偏遠的高山荒漠,還能填補地面網絡設備無法觸達的「空白」,在萬米高空、深海遠洋,同樣能實時、高速上網。此外,通過與5G、物聯網等融合,衛星網際網路將來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能在生態環境監測、車聯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帶你認識4種光纖傳感器
    光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將光源入射的光束經由光纖送入調製器,使待測參數與進入調製區的光相互作用後,導致光的光學性質(如光的強度、波長、頻率、相位、偏振態等)發生變化,成為被調製的光信號,再經過光纖送入光電器件、經解調器後獲得被測參數。整個過程中,光束經由光纖導入,通過調製器後再射出,其中光纖的作用首先是傳輸光束,其次是起到光調製器的作用。下面工業電器網小編為大家介紹4種常見的光纖傳感器。
  • 我國光纖陀螺突破技術壁壘:成功用於遠洋航海
    導讀近日,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的多用途散貨船「永盛」號歷時55天、航行近2萬海裡,成功往返北極航道,到達天津港。中船航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中遠(北京)海上設備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基於極區導航技術的組合光纖羅經,伴隨「永盛」號圓滿完成了北極航線航行。
  • 《光纖傳感器基礎》一書出版
    繼2012年底由上海光機所方祖捷研究員、瞿榮輝研究員、蔡海文研究員與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秦關根教授合作編著的新書Fundamentals of Optical Fiber Sensors 由美國Wiley出版社出版以後,近日中文版的《光纖傳感器基礎
  • 哈工程矢量水聽器技術獲嘉獎
    本報訊(唐曉偉 記者韓雪)近日,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的矢量水聽器技術及其應用項目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實現了我國矢量水聽器技術從無到有的快速跨越式發展,使我國在此領域走到了世界前列,帶動了我國水聲領域的技術創新。
  • 一文深度了解光纖傳感器的應用場景
    文章轉自傳感器技術,作者:法拉第 光纖傳感器與測量技術是當今傳感器技術領域新的發展引應用,其測量用的光纖傳感器有很多種類,有很多種工作方式。國內市場上光纖傳感器應用主要在以下四種:光纖陀螺、光纖光柵傳感器、光纖電流傳感器和光纖水聽器。下面對這四種產品分別介紹一下。
  • Science:地震波測量深海溫度
    Science:地震波測量深海溫度 全球變暖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最為緊迫的挑戰之一。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打破了氣候系統中的能量平衡,在地球系統中產生了額外熱量,導致溫度上升。
  • Science:地震波測量深海溫度
    Science:地震波測量深海溫度Argo觀測網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全球海洋溫度監測能力,但仍存在諸多局限性:Argo只能採樣2000米以上的海水,對於佔全球海洋體積一半以上的深海則無能為力;海洋中存在大量小尺度(百公裡級)渦旋,Argo觀測網密度不足以分辨這類複雜的動力學過程,進而可能導致整體觀測模型的偏差;此外,Argo觀測網於2000年左右啟動,早期浮標數量較少,觀測密度低,更早時期則沒有任何觀測數據。
  • 我國遠洋科考船「大洋一號」廣州啟航開赴太平洋
    新華社廣州5月22日電(記者梁鋼華)在我國挺進大洋系列科考活動中屢立功勳的「大洋一號」遠洋科考船,22日上午在廣州長洲碼頭再次啟航開赴太平洋,進行為期250天的遠洋科考之旅。    中國大洋協會理事長、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飛告訴記者,這已是我國大洋考察的第20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