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材料發光機理研究獲重要進展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合肥3月30日消息(記者劉軍 通訊員周慧)記者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團隊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合作,在一種長餘輝發光材料的發光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究成果近日以在國際著名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發表。

  據了解,長餘輝材料,俗稱夜光材料或蓄光型發光材料,在可見光或紫外光激發後,可以保持幾十分鐘到幾十小時不等的持續發光。該類材料在弱光照明、應急指示、信息存儲和顯示、節能建築、智能交通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CaAl2O4:Eu,Nd是一種典型的發藍紫色光的長餘輝發光材料,餘輝時間可長達19個小時以上,是目前發現的餘輝時間最長、具有最廣泛應用前景的長餘輝發光材料之一。然而,儘管經過了多年的研究,人們對其發光機理的認識仍然並不清晰,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型長餘輝發光材料的開發和應用。

  合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採用第一性原理計算方法系統地對這一長餘輝發光材料中的各種雜質和缺陷的電子能級結構進行了理論研究,完美解釋了其發光機理及其長餘輝產生的原因。

  「長餘輝發光材料應用前景廣闊。比如,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採用長餘輝材料製作的路燈,只需要白天曬曬太陽,就可以提供一整夜的照明。而此項研究將為長餘輝材料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打下理論基礎。」團隊成員、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張博介紹說:「通過對這種長餘輝發光材料發光機理的分析,我們進一步提出了設計合成其它具有優良性質的新型長餘輝發光材料的可能途徑和方法,指導實驗工作者去合成這些新型長餘輝發光材料。該研究成果將推動長餘輝發光材料的實驗和理論研究,促進新型長餘輝發光材料的開發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相關焦點

  • 合工大在夜光材料發光機理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中安在線訊 日前,合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團隊,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合作,在長餘輝發光材料CaAl2O4:Eu,Nd的發光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研究成果以合肥工業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在國際著名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發表。
  • 合肥工大在長餘輝發光材料發光機理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合肥工大在長餘輝發光材料發光機理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2015-03-30 11:02:51CaAl2O4:Eu,Nd的發光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研究成果以合肥工業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在國際著名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2015,卷27,頁2195–2202)上發表。
  • 科學家發現最耐久夜光材料發光機理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最耐久夜光材料發光機理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科研團隊合作,採用第一性原理計算方法,發現了發光時間最耐久的長餘輝材料「CaAl2O4:Eu,Nd」的發光機理和原因,該成果已在《材料化學》上發表。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LED用稀土發光材料研究獲進展
    該研究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ZL201410545720.6),相關結果發表於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2015, 3(8), 1096-1101,入選封面文章)。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ZL201510780416.4),相關基礎研究結果發表於J. Phys. Chem. C 2015, 119, 24558-24563;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16, 80, 288-294。  近期,該團隊通過理論和實驗相結合,在 Ba 9 Lu 2 Si 6 O 24 基青色螢光粉發光性能調控方面開展了系統研究。
  • 新有機夜光材料發光超一小時
    中國航空報訊:近日,日本科學家研發了一種能夠發光超過一小時的有機夜光材料。與現行的夜光材料生產系統相比,該材料不含稀有元素,且不需要很高的製造溫度。
  • 發光材料在紡織上的應用
    近年來,發光材料在服裝中的應用得到關注,含有發光材料的服飾在交通、消防、防紫外線、服裝設計、舞臺表演等領域開始扮演重要角色。根據所添加發光材料的不同,發光纖維主要分為夜光纖維和螢光纖維。
  • 氧化亞銅新能源材料研究獲進展
    ,已成為太陽能轉化與利用研究領域的重要材料。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清潔能源前沿研究重點實驗室杜小龍研究組持續開展了Cu2O單晶薄膜的可控生長、摻雜及缺陷調控等一系列研究工作,獲得了一些重要進展。
  • 「夜光發光油漆優選」長效型夜光發光油漆發光塗料的特點
    長效型夜光發光油漆是先吸收各種可見光10-20min,再轉換成光能儲存,然後在黑暗中自動發光8-12小時,吸收的可見光有450納米以下的短波可見光、太陽光和紫外線光、UV光具有很強的吸收能力,實現發光功能。
  • 福建物構所滷化鉛雜化半導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福建物構所滷化鉛雜化半導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2016-02-29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更為有趣的是,研究發現黃/橙光發射的滷化鉛無機框架可以和藍光發射的有機組分協同作用,實現發光調製。利用這一原理,該攻關團隊獲得了顯色指數CRI(color rendering index)值高達96的白光發射,突破了目前單組份白光發射材料CRI小於90的壁壘。這類同時具有導電和發光性能的材料在發光二極體等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相關研究工作發表在Chem. Sci.2015, 6, 7222。
  • 物理所氧化亞銅新能源材料研究獲進展
    氧化亞銅(Cu2O)是一種性能優異的半導體材料,它具有2.1eV(590nm)的直接帯隙以及很高的可見光吸收係數,再加上它具有無毒、低價、原料豐富等優點,已成為太陽能轉化與利用研究領域的重要材料。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清潔能源前沿研究重點實驗室杜小龍研究組持續開展了Cu2O單晶薄膜的可控生長、摻雜及缺陷調控等一系列研究工作,獲得了一些重要進展。
  • 夜光紗線的發光原理及使用
    夜光紗線的發光原理及使用 2017-02-14 14:44:38 來源:全球紡織網 夜光紗線,白天吸收光源,便能交光蓄儲在纖維中,在黑暗澡持續發光10小時以上面且可無限次循環使用
  •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首頁 » 人物 »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來源: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 近紅外有機發光材料研究進展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先進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心一直致力於近紅外有機光子材料與器件的研究工作,馬東閣研究員等通過與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王植源教授合作,近期在近紅外有機電致發光材料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結果陸續發表在《材料化學》(Chemistry
  • 科學網—瓦爾登翻轉取代反應機理研究獲新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和器件研究取得進展—新聞...
  • 金屬所P型FCC-Zr形成機理研究獲進展
    金屬所P型FCC-Zr形成機理研究獲進展 2020-10-12 金屬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固態相變作為材料科學研究的基礎領域,對材料設計和性能優化起重要作用。
  • 科學網—二氧化鈦光催化反應機理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量子點發光二極體研究獲進展
    二極體 日前,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的支持下,浙江大學化學系彭笑剛課題組與材料系金一政課題組合作在量子點發光二極體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上。該文報導了一種以量子點為電致發光材料的新型LED器件。其性能遠遠超過了目前相關文獻報導的其他量子點LED,並且該新型器件可以通過簡單的溶液加工路線製備而得。 LED作為下一代照明與顯示的核心器件已被業界認可。GaN外延生長量子阱的LED器件則是目前市場上的流行產品。
  • 圓偏振發光材料性能的提升及應用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具有圓偏振發光(CPL)特性的光學材料由於其在各個領域的潛力,而獲得廣泛關注,具有較高發光不對稱因子(glum)是實現其有效應用的關鍵。
  • 力學所等在多級結構高強高韌金屬動態變形機理研究中獲進展
    力學所等在多級結構高強高韌金屬動態變形機理研究中獲進展 2018-03-09 力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