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抑制憤怒,問題在大腦,那是血清素不夠所致

2021-01-08 騰訊網

血清素,是情緒控制的閘門

人活著,可能會不時遭遇到不公平的對待,由此,激發憤怒的情緒和言行。但是,如果1個人,整天都像被激惹的小動物,今天因為豬肉價格而手舞足蹈,明天為電視裡的畫面而口水四濺,那就可能是大腦出了故障,而其中常見的因素,是血清素水平過低。

咱們的大腦,具有非常複雜的結構。大腦中的神經細胞,主要依靠神經遞質充分信使,傳遞信號。已經被科學研究發現的神經遞質有30多種,其中,扮演重要功能的有7種,分別是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乙醯膽鹼、穀氨酸、氨基丁酸、內啡肽。血清素,還有1個學名,叫5羥色胺,它不像多巴胺那麼有名氣,不過,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血清素,其實對情緒控制及表達,至關重要。

咱們形容某人憤怒至極時,會使用失去理智這個詞。但是,從科學角度來看,1個人即使整天像缺少教養的瘋狗那樣狂吠,也還是有理智的,只不過,大腦中控制情緒的閘門失守,而那個情緒守護者,就是血清素。神經細胞需要藉助血清素傳遞信息,而血清素的來源是食物中的色氨酸。為了探究其中的詳細調節機制,英國劍橋大學的學者曾進行過相關研究。

研究者請來志願者,分別進食富含色氨酸或缺少色氨酸的食物,然後,用圖片激發受試者大腦中的憤怒情緒,再使用磁共振成像技術觀察大腦的反應。結果顯示,缺少色氨酸並導致體內血清素水平降低時,大腦的憤怒反應難以抑制,同時觀察到大腦額葉部位和杏仁核之間的信號聯繫減少。額葉負責控制憤怒等情緒,而杏仁核與憤怒等情緒相關,這說明,缺少血清素時,理智的額葉難以控制憤怒的杏仁核。就是說,那些整天見什麼都亂噴的人,大腦並沒有變成瘋狗那樣的結構,只是腦內的神經遞質出了些差錯,還有救,別絕望。

血清素,本身並不會產生影響情緒的作用,但是,這種物質控制著情緒感受的閘門,因此,目前的許多抗抑鬱藥物,靶點選擇血清素,通過維持和提高大腦中的血清素含量,讓人們擺脫消極情緒。血清素產生作用的部位是大腦,但是,90%以上的血清素卻是在胃腸道裡產生的,因此,血清素也可以通過對腸道菌群的作用,從而對健康產生廣泛的影響。

日本學者曾於2016年通過研究發現,血液中的血清素濃度,是微血管性心絞痛的新型生物標記物。微血管性心絞痛,通過冠狀動脈造影等技術診斷,非常困難。研究者在進行冠狀動脈內乙醯膽鹼激發試驗時發現,微血管性心絞痛患者血漿中的血清素濃度會上升,而且與造影檢查結果存在相關性,因此,可以提高診斷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並且,有望根據這個原理開發新的治療藥物。想想,為什麼有的人生氣的時候就胸口痛呢?是不是血清素在發揮作用?

雖然,目前還沒有看到通過服藥補充血清素的研究結果,不過,有學者建議,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方式,提高血清素的活性。第1種方法是日光浴,因為人體只有在上午才能合成分泌血清素,如果早晨迎著陽光多走1段路,就會振奮精神,也不至於見到人就想發怒;第2種方法是進行有節奏的運動,輕鬆的運動,可以刺激血清素的產生;第3種方法是咀嚼,有意放慢吃飯速度,增加咀嚼,有助於血清素的分泌。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相關焦點

  • 科普:理智和憤怒之間以血清素為信使
    新華網倫敦9月17日電(記者黃堃)人們常用「憤怒得失去理智」來形容一個人發怒的樣子,其實這時並不一定是其大腦中沒有理智,而可能是大腦中負責理智的部分缺乏一種信號物質——血清素的幫助,因此難以控制與憤怒相關的大腦部位活動。英國劍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美國新一期《生物精神病學》雜誌上報告了這項研究成果。
  • 血清素管理情緒閘門,缺了它,就會與憤怒相伴
    但是,如果1個人,整天都像被激惹的小動物,今天因為豬肉價格而手舞足蹈,明天為電視裡的畫面而口水四濺,那就可能是大腦出了故障,而其中常見的因素,是血清素水平過低。咱們的大腦,具有非常複雜的結構。大腦中的神經細胞,主要依靠神經遞質充分信使,傳遞信號。
  • 研究表明:血清素缺失導致憤怒難被抑制
    本文導讀:人們常用「憤怒得失去理智」來形容一個人發怒的樣子,其實這時並不一定是其大腦中沒有理智,而可能是大腦中負責理智的部分缺乏一種信號物質——血清素的幫助,因此難以控制與憤怒相關的大腦部位活動。
  • Nat Commun:大腦中的血清素或能讓你更加堅韌不拔
    2018年3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當大腦中血清素(5-羥色胺)的水平增加會發生什麼?其如何影響機體的行為?這是一個讓神經生物學家高度關注的問題,血清素在大腦中有多種功能,理解血清素的作用機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這不僅僅因為血清素是幾乎所用抗抑鬱藥物的研究根源,我們所熟知的藥物百憂解(Prozac)就能夠通過增加人類大腦中血清素的水平來發揮作用。
  • 血清素會影響大腦功能和大腦迴路
    美國凱斯西保留地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研發出了首個用於描述血清素在大腦發育與結構方面所具有的作用的完整模型。據了解,血清素又名5-羥色胺,是對於大腦發育和結構以及神經迴路運轉具有重要作用的神經調質。研究的結果已經發布在了最新一期的《The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期刊在線版上。  據凱斯西保留地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系助理教授Roberto Fernández Galán介紹,研究小組的目標是加強科學對血清素在大腦皮層中具有的作用的理解。
  • 首次揭示大腦血清素系統至少由兩組血清素能神經元亞群...
    2018年8月29日/生物谷BIOON/---化學信使分子血清素(serotonin,也稱作5-羥色胺)與從情緒到運動調節的一切相關。但是迄今為止,人們還遠未明確血清素對哺乳動物大腦的影響。科學家們給出了不同的結果。一些人發現血清素能促進快樂。另一些發現它增加焦慮的同時抑制運動,而其他人持相反的觀點。
  • 研究:大腦中血清素決定耐心程度
    大腦中血清素的水平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夠冷靜地期待獲得獎勵或者渴求即時的滿足感。在對小鼠的一系列研究中,專家們發現,血清素會影響大腦腦前額葉和眶額皮層中的特定區域。科學家提醒說,血清素是最為人所知的調節行為的神經調節劑之一,可幫助調節情緒、睡眠-覺醒周期和食慾。研究表明,它在培養耐心方面也起著關鍵作用。
  • 那些控制我們喜怒哀樂的大腦中的化學物質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大腦的理解,還不如桌子上那臺電腦或者手裡那部手機。我們時而高興,時而生氣,時而興奮,時而憂傷,當然這些可能會由一些外部因素引起。這樣,這些化學物質,就跟我們的一些「小情緒」或「大脾氣」關聯在一起了,這些化學物質,猶如我們大腦中的「毒品」,負責刺激或者抑制神經,從而達到控制我們情緒和思維的作用。
  • 多篇文章解讀血清素領域重要研究成果!
    血清素受體位於機體多種組織的細胞膜上,包括大腦、胃部以及周圍的神經系統;抑制血清素受體的藥物能幫助控制患者術後的噁心,促進癌症療法,同時其能用來治療諸如腸易激症候群等胃腸道紊亂等疾病,這些抑制劑同時還能作為抗抑鬱藥物來促進個體機體的注意力和記憶力。【2】Cell:重磅!
  • 讓人幸福的秘密---血清素和情緒的關係​
    適當的運動和豐富的飲食,促使體內分泌足夠的血清素,血清素是腦部的一種神經遞質,可以引發舒適、滿足、幸福、愜意以及樂觀情緒。這對女性更為重要。神經遞質是大腦細胞溝通所需要的荷爾蒙,和汽車一樣,為了行使所設計的功能,大腦也需要汽油和水,如果不能分泌出豐富的神經遞質,大腦的某些部位就會過度活躍,其他部分則可能剛好相反。
  • 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這些物質決定幸福
    「行動的荷爾蒙」——多巴胺 得益於生物學研究以及大腦造影技術的進步,神經生物學家從1970年開始,持續進行著深入大腦結構的研究。他們觀察到了大腦在情緒調節中發揮作用的各個部位,並且破譯了幸福或痛苦的情感產生的連貫過程。不過,雖然幸福是大腦的事情,可是大腦中卻沒有任何一塊區域是專門對應它的。
  • 三種快樂物質——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
    日常生活中的我們,體驗著各種情緒變化,愉快,苦悶,興奮,緊張,生氣,憤怒等。人們多半將這些情緒變化歸因為心理變化。女人需要血清素血清素是另一種大腦化學物質,早先研究表明它會影響心血管和腸胃等系統的活動。最近研究顯示血清素能幫助我們放鬆心情,認識到生活中的積極一面。血清素缺乏會使人焦慮、抑鬱和暴力。在西方,女性血清素缺乏已成了一種流行病。數百萬女性都需要用百憂解等精神活性藥物來刺激血清素的正常分泌。另外還有數百萬女性同樣受到了低血清素的困擾,只是症狀不那麼嚴重而已。
  • 多巴胺、血清素、催產素、內啡肽——你不可不知道的幸福密碼之激素
    購物能夠刺激大腦的主要區域,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對購物收穫的期待,都可以使多巴胺濃度上升,甚至超過了實際收穫時的興奮,於是即使是只逛不買,或者搜尋降價打折都會令人感覺很有樂趣。反而有可能當時買了一件覺得十分喜歡的衣服,拿回家卻束之高閣,那是因為當購物完成之後,多巴胺的濃度會迅速下降,看到這件衣服的時候也不再有當時興奮的感覺,所以很多女人的衝動購物,也許罪魁禍首正是搗亂的多巴胺。
  • 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內啡肽——這些物質決定幸福
    「行動的荷爾蒙」——多巴胺     得益於生物學研究以及大腦造影技術的進步,神經生物學家從1970年開始,持續進行著深入大腦結構的研究。他們觀察到了大腦在情緒調節中發揮作用的各個部位,並且破譯了幸福或痛苦的情感產生的連貫過程。不過,雖然幸福是大腦的事情,可是大腦中卻沒有任何一塊區域是專門對應它的。
  • FDA警告血清素能性藥物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反應
    據悉,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7月26日宣布,醫生一般應避免同時處方亞甲藍或利奈唑胺與血清素能藥物,例如帕羅西汀或度洛西汀,以避免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導致稱之為血清素症候群的嚴重疾病。利奈唑胺是一種抗菌劑,亞甲藍是一種染料,常用在診斷與高鐵血紅蛋白血症和氰化物中毒的治療中。
  • 壓力過大會影響大腦,給你的「心累」找一個科學依據
    一丁點小事,都會感覺十分煩躁、壓抑、鬱悶,總是沒來由地容易發脾氣 實際上,這兩種情況,都與大腦中的神經遞質有密切關聯:多巴胺和血清素。 簡單來說,有了多巴胺,你才會「願意」去做一件事情。
  • 7招增加血清素 多吃這些好食物
    血清素被認為是快樂和幸福感的參與元素之一,它掌控多種神經傳導物質,且負責調節人體多種荷爾蒙的分泌,因此血清素的接受器會影響身體和情緒的多種運作,例如調節生理時鐘、體溫、食慾或飢餓感、學習記憶、認知功能、睡眠品質、情緒控制,以及我們對壓力的耐受度,都是血清素的掌管範圍。
  • |色氨酸|胰島素|血清素|...
    吃飽了不就該睡嗎?其中,色氨酸會被加工成血清素。  血清素可好用了,它將結合到神經元表面的受體上發揮作用,調節五花八門的、看似沒什麼聯繫的行為,比如讓你感到快樂、促進記憶力、增強睡眠。香蕉裡的色氨酸就不少,所以吃香蕉會促進體內血清素的分泌,令人開心。
  • Cell:科學家揭示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精細化分子機制
    2020年3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流行的經驗中,關於血清素如何調節大腦的故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服用抗抑鬱藥物就能提高血清素水平,從而改善機體情緒,但目前神經科學們並不是非常清楚,在非常複雜的人類大腦中神經遞質是如何影響大腦的迴路和機體行為的,為了揭示血清素真實的工作機制,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秀麗隱杆線蟲進行研究揭示了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分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