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警告血清素能性藥物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反應

2020-11-28 生物谷

據悉,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7月26日宣布,醫生一般應避免同時處方亞甲藍或利奈唑胺與血清素能藥物,例如帕羅西汀或度洛西汀,以避免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導致稱之為血清素症候群的嚴重疾病。

利奈唑胺是一種抗菌劑,亞甲藍是一種染料,常用在診斷與高鐵血紅蛋白血症和氰化物中毒的治療中。

通過其不良事件報告系統(AERS)資料庫,FDA已經獲悉,當服用其他通過大腦血清素系統起作用藥物的患者給予以上兩種藥物中的任何一個時,可引起嚴重中樞神經系統反應。

利奈唑胺和亞甲藍均可抑制單胺氧化酶A,其是分解血清素的酶。這兩種藥物被認為可引起服用血清素能藥物的患者高水平血清素的蓄積,導致稱為血清素症候群的毒性反應。症狀和體徵包括意識錯亂、活動過度和其他的精神改變:肌肉抽搐、出汗過多、寒顫或搖頭、腹瀉、協調障礙、高燒。服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已經報告死亡病例。

FDA建議臨床醫生,在某些緊急情況或危及生命的情況下,可給服用血清素藥物的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或亞甲藍。治療萬古黴素抵抗的屎腸球菌感染或者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感染,可能需要利奈唑胺。據FDA,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氰化物中毒、異環磷醯胺誘導性腦病可能需要緊急給予亞甲藍。

在非緊急情況下,大部分血清素能性藥物在利奈唑胺或亞甲藍治療開始前至少必須停用2周。氟西汀因為其較長的半衰期需要5周的領先時間。

FDA表示,這些重要的建議和關於與血清素能性藥物潛在相互作用的安全信息將會被添加到利奈唑胺的標籤中。血清素能性藥物的標籤也將作相應的修改。

該機構指導服用任何藥物組合患者,在沒有告訴他們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時不要中止服用血清素能藥物。

可在該機構的網站上查看更多關於FDA7月26日公告的信息,包括一系列具有血清素能性藥物的精神病科藥物。(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沙星」類藥物與「黑框警告」
    黑框警告通常在說明書最前端,針對某一種或某一類藥物,內容包括不良反應警示、嚴格限定適應證和濫用藥物提醒等安全性信息。黑框警告不等同於不安全,而是提醒醫務人員對該類藥物潛在的重大風險有足夠了解,在處方時正確評估使用該類藥物的風險和獲益。 02.
  • FDA黑框警告孟魯司特鈉,可引發嚴重神經精神不良反應
    2020年3月4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黑框預警:抗哮喘以及抗過敏藥物孟魯司特鈉(順爾寧)可誘發嚴重神經精神不良事件,建議限制其用於過敏性鼻炎的治療。黑框警告:是美國FDA對上市藥物的最嚴重警告形式,要求使用加黑和加粗邊框將警告內容重點顯示,並置於藥品說明書頂端的醒目位置。
  • 首個選擇性血清素反向激動劑Nuplazid輔助治療近入...
    2019年04月27日/生物谷BIOON/--Acadia是一家專注於開發和商業化創新藥物以解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CNS)疾病中未滿足醫療需求的生物製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啟動III期CLARITY-2研究,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啟動III期CLARITY-3研究。
  • 多篇文章解讀血清素領域重要研究成果!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血清素激活受體的整個過程 有望開發多種疾病療法doi:10.1038/s41586-018-0660-7血清素(3A)受體是多種疾病療法中常見的藥物靶點,包括疼痛、胃腸功能紊亂和心理障礙等,然而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血清素受體的三維結構,闡明血清素受體的結構或能幫助研究人員提供線索來設計具有較低副作用的藥物;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
  • 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匯總(收藏)!
    目前,抗菌藥物幾百種,使用過程中至少要記住以下常見的或嚴重的不良反應。一、青黴素類(阿莫西林等)1、過敏反應青黴素類可發生過敏性休克(Ⅰ型變態反應)和血清病型反應(Ⅲ型變態反應)。4、頭孢類抗生素腦病頭孢類抗生素的一種並不少見的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在慢性腎功能不全病人,用量過大,靜滴速度過快,療程過長時,藥物迅速進入腦組織,即腦脊液中藥物的濃度快速升高,幹擾正常的神經細胞功能,致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欣快、幻覺、知覺障礙、反射亢進,甚至抽搐、昏睡、昏迷等一系列神經系統症狀。
  • 被「黑框警告」的孟魯司特,該如何安全使用?
    3月4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了一則藥品安全信息警告,針對孟魯司特(montelukast,處方藥物孟魯司特鈉montelukast sodium)可能出現的嚴重精神健康副作用(風險可能包括產生自殺的想法或行為),發出黑框警告,並建議限制該藥在過敏性鼻炎中的使用。看到「黑框警告」,很多人會特別緊張。
  • 十大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匯總!
    目前,抗菌藥物幾百種,使用過程中至少要記住以下常見的或嚴重的不良反應。4、頭孢類抗生素腦病頭孢類抗生素的一種並不少見的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在慢性腎功能不全病人,用量過大,靜滴速度過快,療程過長時,藥物迅速進入腦組織,即腦脊液中藥物的濃度快速升高,幹擾正常的神經細胞功能,致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欣快、幻覺、知覺障礙、反射亢進,甚至抽搐、昏睡、昏迷等一系列神經系統症狀
  • 十大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匯總,值得收藏!
    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目前,抗菌藥物幾百種,使用過程中至少要記住以下常見的或嚴重的不良反應。
  • 新的工具可以幫助監測血清素的傳遞,比目前的方法更準確
    例如,許多抗抑鬱藥被設計用來改變神經元之間傳遞的血清素信號。在《細胞》雜誌的一篇文章中,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如何使用先進的基因工程技術將一種細菌蛋白轉化為一種新的研究工具,這種工具可以幫助監測血清素的傳遞,比目前的方法更準確。
  • 血清素如何讓人一見鍾情 「受體家族」揭神秘面紗
    這都與我們體內的血清素有關。今天,美國《科學》雜誌在線連載了兩篇來自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的論文,他們與美國合作者一起,成功解析了血清素受體1B和2B兩個亞型的晶體結構,突破了長期以來的研究困境,揭開了血清素「受體家族」神秘面紗的一角。   血清素的學名叫五羥色胺,是人體中最重要的一種神經遞質與激素。
  • 藥物性肝損的「照妖鏡」或將問世!
    20 世紀60 年代初澳大利亞醫生Mcbride 報導了短肢畸形兒與母親在懷孕期間服用沙利度胺( 反應停) 有關,受害人數超過15000人,該事件被公認為史上最大的藥物不良安全事件,人們意識到並逐漸重視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能夠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
  • Nat Commun:大腦中的血清素或能讓你更加堅韌不拔
    這是一個讓神經生物學家高度關注的問題,血清素在大腦中有多種功能,理解血清素的作用機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這不僅僅因為血清素是幾乎所用抗抑鬱藥物的研究根源,我們所熟知的藥物百憂解(Prozac)就能夠通過增加人類大腦中血清素的水平來發揮作用。
  • 嚴重過敏反應,腎上腺素怎麼用?靜推、肌注還是……
    2019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翟所迪教授團隊發布的循證指南《嚴重過敏反應急救指南推薦意見》中指出:作為嚴重過敏反應救治的首選藥物,腎上腺素在患者被確診為Ⅱ級及以上的嚴重過敏反應後應儘早使用。嚴重過敏反應的分級見下圖。
  • FDA批准更新全身用氟喹諾酮類藥品的說明書 警示其致殘風險
    7月26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更新全身用氟喹諾酮類(即口服或注射給藥)抗菌藥物的說明書,警示這些藥物與發生肌腱、肌肉、關節、神經和中樞神經系統的致殘性永久性副作用相關,這些副作用可同時發生在同一患者身上。FDA將上述風險更新至說明書的黑框警告中,以警示這些嚴重安全性問題,同時也更新了說明書的警告、注意事項以及用藥指南部分。
  • FDA生物標記的腫瘤個性化藥物
    1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類高發性疾病。藥物標籤包含基因組生物標記信息,藥物基因組學可實現個性化用藥,本文對腫瘤領域的藥物基因組生物標記相關的個性化藥物進行綜述。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類高發性疾病,主要包括乳腺癌、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多種疾病。
  • 喹諾酮類藥物的不良反應,這9點必須記牢!
    但是2017年的7月5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發布《關於修訂全身用氟喹諾酮類藥品說明書的公告》(2017年第79號),增加黑框警告,修訂【適應症】、【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內容。
  • 預防抗真菌藥物不良反應,這樣做就對了!
    近年來,真菌逐漸成為引起人類感染的常見病原體之一,但隨著抗真菌藥的應用,其不良反應的報導逐漸增多,因此我們有必要認識了解抗真菌藥物的不良反應,從而預防此類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
  • 美國FDA授予AXS-05(右美沙芬/安非他酮調...
    此前,FDA已授予AXS-05治療重度抑鬱症(MDD)的BTD,以及治療難治性抑鬱症(TRD)和AD激越的快速通道資格(FTD)。BTD是FDA在2012年創建的一個新藥評審通道,旨在加快開發及審查用於治療嚴重或威及生命的疾病並且有初步臨床證據表明該藥與現有治療藥物相比能夠實質性改善病情的新藥。
  • 某些抗精神病藥物和亞甲藍同用可引起嚴重CNS反應
    7月26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布安全公告,稱其收到了正在服用5羥色胺類抗精神病藥的患者使用亞甲藍後出現嚴重中樞神經系統(CNS)不良反應的報告。亞甲藍經常用於診斷性操作,也被用於處理一些醫學問題。能與亞甲藍發生相互作用的5羥色胺類抗精神病藥物列表可在FDA網站找到。
  • 常用藥孟魯司特鈉被FDA黑框警告,我們還能安全使用嗎?
    黑框警告:是美國FDA對上市藥物的最嚴重警告形式,要求使用加黑和加粗邊框將警告內容重點顯示,並置於藥品說明書頂端的醒目位置這類警示語文字簡明扼要的指出該藥可能會發生的嚴重或威脅生命的不良反應,或其他潛在安全性問題,如藥品禁忌、注意事項及劑量過量,是為了進一步強調藥品信息的安全性,讓醫師和患者能夠對該類藥品的風險有足夠的了解和認識,更加合理地、安全地使用該類藥物。 藥品黑框警告的概念在20世紀中後期被提出,並很快被各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注而逐步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