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抗精神病藥物和亞甲藍同用可引起嚴重CNS反應

2021-01-10 生物谷

7月26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布安全公告,稱其收到了正在服用5羥色胺類抗精神病藥的患者使用亞甲藍後出現嚴重中樞神經系統(CNS)不良反應的報告。亞甲藍經常用於診斷性操作,也被用於處理一些醫學問題。能與亞甲藍發生相互作用的5羥色胺類抗精神病藥物列表可在FDA網站找到。

FDA告誡,醫務人員和病人可能沒有認識到亞甲藍具有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的特性。亞甲藍一般不應給予正在服用5羥色胺類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但是,某些情況可能危及生命或需要用亞甲藍進行緊急處理,如被用於高鐵血紅蛋白血症、異環磷醯胺誘導的腦病以及氰化物中毒的急診處理。

雖然這種藥物相互作用的準確機制尚不清楚,但亞甲藍有抑制單胺氧化酶A(一種在腦內分解5羥色胺的酶)的作用。據認為,當給予正在服用5羥色胺類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亞甲藍時,高水平的5羥色胺可在腦內堆積,引起毒性,這被稱為5羥色胺症候群。5羥色胺症候群的症狀與體徵包括精神改變(意識錯亂、活動過度和記憶問題)、肌肉顫搐、多汗、寒戰或抖動、腹瀉、協調障礙和(或)發熱。

FDA提醒醫師:

·亞甲藍可與5羥色胺類抗精神病藥物相互作用,引起嚴重CNS毒性。

·在急診情況下在危及生命或上述情況需要用亞甲藍緊急治療時,應考慮可用的替代幹預方式,並應權衡亞甲藍治療的益處與5羥色胺毒性的風險。如果亞甲藍必須給予正在接受5羥色胺能藥物治療的病人,則5羥色胺類藥物必須立即停用,並應密切監測病人的急性CNS毒性症狀2周[如果用氟西汀(百憂解)應監測5周),或直至最後一劑亞甲藍後24小時]。

·在非急診情況下當在非急診情況下考慮或計劃用亞甲藍治療時,應停用5羥色胺類抗精神病藥。在用亞甲藍治療前,大多數5羥色胺類抗精神病藥應停用至少2周。氟西汀有較長的半衰期,應提前停藥至少5周。

使用最後一劑亞甲藍24小時後,才能重新開始5羥色胺類抗精神病藥治療。

對於正在接受亞甲藍治療的病人,不應開始5羥色胺能抗精神病藥治療。

告知病人如何識別5羥色胺毒性或CNS毒性的症狀,告誡病人如果在服用5羥色胺類抗精神病藥或亞甲藍時出現任何症狀,應立即就醫。

關於這些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的安全信息,以及急診和非急診情況下重要的藥物應用建議,會添加到5羥色胺類抗精神病藥物標籤中。

同日,FDA發布了另一則關於利奈唑胺(Zyvox)的信息,它與5羥色胺類抗精神病藥物有相似的潛在藥物相互作用。(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FDA:聯用抗菌藥利奈唑胺與某些抗精神病藥可致CNS毒性
    (Zyvox,利奈唑胺)與5-羥色胺能抗精神病藥物(如下表所示)的安全通知。FDA現已收到聯合服用這兩類藥物產生嚴重中樞神經系統(CNS)反應的報告,其中包括部分死亡病例報告。       儘管產生這種藥物相關作用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但據了解,利奈唑胺可抑制單胺氧化酶A的作用,這種酶在腦內分解5-羥色胺。
  • CNS Drug:抗精神病藥物增加靜脈血栓栓塞風險的最新研究進展
    靜脈血栓栓塞(VTE)是一種多發性疾病,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每1000名成年人中,VTE每年約影響1.0~1.8人次,可能導致血栓後症候群(PTS)或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CTPH)等併發症,並可能導致相當高的死亡率。
  • 某抗精神病藥物可使癌症幹細胞「改邪歸正」
    新華網溫哥華5月26日電(記者馬曉澄)加拿大研究人員日前在學術期刊《細胞》上發表研究報告說,他們在實驗中發現,抗精神病藥物甲硫達嗪可使癌症幹細胞「改邪歸正」,成為正常細胞,而藥物使用不會對其他正常的人體細胞產生副作用。
  • 多巴胺受體結構或有利於尋找更安全抗精神病藥物
    一項新研究報告了與常用抗精神病藥物利培酮結合的多巴胺D2受體(DRD2)的結構——該受體是用於治療精神病的藥物的主要靶點。
  • 抗精神病藥物引發體重增加又有新解釋
    初步研究顯示,常見的抗精神病藥物導致精神分裂症患者體重增加,或許可以通過腦部的大麻素系統進行解釋。相關文章發表在《臨床精神藥理學雜誌》2月刊上。 蒙特婁大學的研究者發現,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奧氮平(多種品牌)治療後出現食慾增加,可能因Anadamide(與腦部大麻素受體結合)血漿水平,與杏仁核超活化有關。
  • CNS Drugs:抗精神病藥究竟能否「按需使用」?
    儘管目前對於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抗精神病藥連續治療仍被奉為圭皋,然而,連續暴露於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等話題也引發了人們的關注。針對那些通過抗精神病藥治療已實現病情穩定的患者,連續治療模式是否真的必需,甚至是否合理,也引起了一些醫師的質疑。
  • 亞甲藍試驗
    亞甲藍試驗: 1.製備亞甲藍溶液    稱取烘乾試樣,加入盛有規定刻度蒸餾水的燒杯中,攪拌溶解。完全轉入1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至1L,將容量瓶溶液移入深色儲藏瓶中待用。2.實驗步驟  2.1按要求制樣及攪拌。
  • 這10類藥物會引起帕金森病
    筆者綜合文獻報導,總結可能導致藥源性帕金森症候群的藥物如下: 一、多巴受體拮抗劑 ▎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藥物 代表藥物奮乃靜、氟奮乃靜,其結構含哌嗪基和含氟元素(三氟丙嗪、三氟拉嗪),容易引起帕金森症候群
  • 更換抗精神病藥:適應證與禁忌證
    儘管治療依從性不佳可能是導致換藥的原因之一,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換藥也可能是醫師有意為之。一旦啟動換藥,臨床效應(積極的和消極的)並不確定,進而對醫生構成了挑戰。熟悉換用抗精神病藥的常見適應證及禁忌證,了解選擇及換用藥物的策略,並對社會心理學因素加以考慮,有助於患者獲得最佳的治療轉歸,並將包括復發在內的副作用降至最低。
  • APA新版精神分裂症指南(一):選擇抗精神病藥
    因此,作為選藥的一部分,醫生在開始抗精神病藥治療前應採集有關患者治療偏好及既往治療反應的信息,隨後與患者討論一種藥物相比於其他治療手段的潛在獲益和風險。很多患者希望家人或其他人也參與到討論中,為其提供支持。討論的深度無疑取決於患者的實際情況。
  • 突觸相關基因組的破壞性罕見突變對中國精神分裂症患者短程抗精神病藥物反應性的影響
    來源: SCH通訊研究重要性:本研究揭示了抗精神病藥物的治療反應的個體差異的內在機制。,藥物的種類是從5種非典型和2種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中隨機選擇的。篩選出治療反應極端好和極端差的患者,做全外顯子測序;根據測序結果選擇可能相關的基因亞組,在獨立的樣本中進行靶向測序來驗證。
  • FDA警告血清素能性藥物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反應
    據悉,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7月26日宣布,醫生一般應避免同時處方亞甲藍或利奈唑胺與血清素能藥物,例如帕羅西汀或度洛西汀,以避免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導致稱之為血清素症候群的嚴重疾病。利奈唑胺是一種抗菌劑,亞甲藍是一種染料,常用在診斷與高鐵血紅蛋白血症和氰化物中毒的治療中。
  • 哪些藥物與酒相剋?
    □記者李蘊真通訊員李軍偉    患有糖尿病的王先生,一直服用一種名叫「優降糖」(格列本脲)的降糖藥,近日與同事聚會飲酒後噁心嘔吐、呼吸困難,並出現昏迷,被緊急送往鄭大五附院,後診斷為「雙硫侖樣反應」。
  • 藥源性雙硫侖樣反應的處理和預防
    應用本藥後飲酒會出現噁心、嘔吐、恐懼等嚴重反應,而使酗酒者懼怕飲酒,從而起到戒酒作用。但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某些藥物,其化學結構或作用機理與雙硫侖相似,可產生雙硫侖樣反應,又稱安塔布司(antabuse)反應。
  • 細數抗抑鬱藥的嚴重副作用,提前了解能夠更好應對
    常見的副作用許多患者服用抗抑鬱藥的一些常見的負面影響包括頭暈、疲勞、視力模糊、性副作用、體重增加、便秘、失眠、口乾、噁心和焦慮。你的醫生將能夠為你提供許多適當的應對策略,或者也可以改變你的劑量亦或者將你轉變成一種你可以接受的藥物。嚴重的副作用雖然許多最常見的副作用並不用過度擔憂,但肯定有一些罕見但更嚴重的副作用,你應該特別注意。
  • 酒+這14種藥物=毒藥,嚴重可致死
    什麼是雙硫侖反應 吃藥後喝酒引起的反應稱之為雙硫侖反應,雙硫侖本身是是一種戒酒藥物,雙硫侖在與乙醇聯用時可抑制肝臟中的乙醛脫氫酶,使乙醇在體內氧化為乙醛後,不能再繼續分解氧化,導致體內乙醛蓄積而產生一系列反應。
  • 抗過敏藥物「越用越過敏」怎麼辦
    此類藥物還有抗膽鹼作用,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腎功能低下者及老年患者應當慎用。二代抗組胺藥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叮、阿斯咪唑、特非那丁等,此類藥物的不良反應相對較小。值得注意的是阿斯咪唑、特非那丁有罕見的嚴重心臟毒性反應,可引起致命性心率失常。三代抗組胺藥物有地氯雷他定、左旋西替利嗪等,不良反應更輕,抗過敏作用更強。
  • 40種急診值班常用藥物一覽表及注意事項,收藏!
    這些沉澱物有可能引起小血管栓塞而產生嚴重後果。本品僅用於靜脈滴注。溶解後應儘快使用,勿保存。避免與0.9%氯化鈉注射液以外的液體和其他藥物混合靜滴。有較強的抗炎、抗過敏作用,而對水鈉瀦留和促進排鉀作用輕微,抗毒素作用,抗休克作用,解除小動脈痙攣,增強心收縮力,改善微循環。[適應證] 各種嚴重細菌感染性疾病、支氣管哮喘、變態反應性疾病、嚴重皮膚病、各種原因引起的眼部炎症、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休克。
  • 24種搶救藥品藥理作用及不良反應|藥品|反應|搶救|禁忌|劑量|用途|...
    可用於心臟驟停的急救,過敏性休克及胰島素過量所致的低血糖昏迷及支氣管哮喘等。局部用於鼻黏膜充血及齒齦出血等。同局麻藥合用,可減少出血和延長麻醉時間。不良反應:心悸,煩躁,頭痛和血壓升高,劑量過大時,a受體興奮過強使血壓劇升,有發生腦出血的危險,故老人慎用。當β1受體興奮過強時,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能引起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甚至室顫。
  • 抗精神病藥與致命軀體事件風險:傘狀回顧
    ,其次為髖部骨折及靜脈血栓栓塞;卒中、心原性猝死及心肌梗死風險與抗精神病藥的相關性較弱。此類藥物的副作用影響著治療的收益風險比:除錐體外系反應、代謝副作用等「常規」副作用外,一些可能危及生命的嚴重軀體事件,如靜脈血栓栓塞、卒中、心肌梗死等也偶有發生,尤其是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