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熱帶無強國」,也許印度並不認同這一觀點

2020-12-05 橋川野鴿

從氣候政治學的觀點來看「自古以來,熱帶無強國」。這個強不是指土地大,礦產多,而是要從多方面綜合的實力來看。比如說美國,英國等國家都是世界上的強國。而這些強國的國土大部分都位於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歷史上的強國也是如此,奧斯曼帝國,羅馬帝國,波斯帝國等政權都是遠離熱帶地區分布(就算有熱帶地區,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一定是遠離熱帶地區的)。是什麼原因導致熱帶無強國呢?無非是氣候對人本身和糧食作物的影響。熱帶地區高溫高溼的氣候,會導致人腦極易疲憊,加上蚊蟲,細菌和病毒都喜歡高溫高溼的環境,因此熱帶地區人的生產效率相對於溫帶地區來說低了很多。

但是大家說這句話的時候都忽略了一個大部分國土面積都位於熱帶地區的國家-印度。由於受到青藏高原地形阻擋的影響,印度的熱帶氣候區域要「北越」北回歸線好幾百公裡(狹義上的熱帶指的是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區域),這就導致了印度大部分國土都是熱帶氣候,只有在東北部高山區域分布有少面積的高山高原氣候。所以印度實際上算得上是一個熱帶國家。當你在一個印度人面前說出「自古以來,熱帶無強國」這句話的時候,我想這個印度人一定會反駁你,在印度人的心目中「印度是一個強國」。為啥這麼說呢?

政治遺傳

印度從1947年從英國的統治下實行自治,到1950年成立共和國,其接受了英國在南亞次大陸上的大部分資產,同樣也繼承了英國在南亞大陸的影響力,可謂是從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這和隔壁的巴基斯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國」思維導致了印度成立共和國後四處引起戰爭,甚至強行吞併了位於喜馬拉雅山腳下的錫金(我國在2003年承認了錫金是印度的一個邦)。印度在南亞地區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

人口

俗話說「人定勝天」。這句話強調了人在客觀世界中的決定性作用。而印度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2020年的數據,過段時間就要超過我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國)。擁有這麼多人口的印度,勞動力資源極其豐富,15-64歲的勞動人口佔到了總人口的67%,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支持,因此印度是有成為強國的人口基礎的。

糧食

民以食為天,任何一個獨立強大的國家其糧食自給率一定是很高的,如果一個國家連自身的糧食安全都解決不了,那麼這個國家的命運一定受制於人(韓國,日本都是糧食自給率不到50%,韓國甚至只有25%,所以受制於美國等西方國家)。而我們來看印度,從喜馬拉雅山脈流下來的水源,灌溉1.56億公頃的耕地,傲居世界第一。大面積的耕地,種出了大量的糧食,印度是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佔全球稻米市場的25%。而國內也能滿足自給自足的狀態。

核武器

當今世界最為強大的武器莫過於核武器了。它能在瞬間摧毀一座城市,殺傷力巨大。而印度在1974年第一次開始了核試驗,到1998年第五次核試驗的完成,使得印度擁有了核武器。熟悉我國核武器研究的讀者朋友們知道,我國研究核武器是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是舉國支持才完成了研究試驗。印度能完成核武器的製造,從側面也說明了印度這個國家是在科技研究方面是「優秀」的。像印度的軟體的開發研究也是世界領先的。

人口,糧食,武器,政治等要素給印度人灌輸了一個思維,他們是熱帶無強國這句話是錯誤的,印度「就是一個強國」。而事實上印度所要走的路還很遠,所謂驕兵必敗,印度一直以來高傲的態度,終究是其成為一個強國的隱藏障礙。

相關焦點

  • 熱帶地區無世界級強國及新加坡是熱帶地區唯一發達國家
    一,熱帶地區無世界級強國。 熱帶地區地處赤道兩側,位於南北緯23°26′之間的熱帶,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39.8%。特點是全年高溫,變幅很小。 但熱帶地區吸收了大量的光熱資源,作物生長周期短,單位面積淨生產力高。
  • 趣知識;熱帶地區無世界級強國及新加坡是熱帶地區唯一發達國家
    一,熱帶地區無世界級強國。熱帶地區地處赤道兩側,位於南北緯23°26′之間的熱帶,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39.8%。
  • 幾千年來,為什麼「熱帶寒帶無強國」?
    幾千年來,藍星出現的強大文明,都在亞歐大陸及古埃及地區,大多數集中在北溫帶,少數出現在北印度、亞洲中西部等亞熱帶地區。下面,我們分別就熱帶、寒帶、溫帶的情況,來看看為何人類的主要強大文明都集中在溫帶地區。
  • 為什麼說:赤道以南自古以來就無強國?原因有四點,這一點最重要
    比如熱帶地區的人就是比較懶散,無組織,寒帶地區的人就是喜歡酗酒之類。這種說法雖然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為納粹的擴張提供了理論根據,但從某些方面來說確實還是很有道理的。南半球天然就比北半球熱,看看熱情而又散漫的巴西人民,我們就知道這句話確實不無道理。當然了,氣候不是決定性因素。2.地理原因。
  • 為什麼說熱帶無強國?進化論角度分析非洲從富有到貧窮落後的原因
    為什麼說熱帶無強國?進化論角度分析非洲從最富有到貧窮落後的原因。世界主流觀點認為人類起源於東非,東非四季暖陽,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天然瓜果肉類全年充足,特別適合原始人類生存,無需發明創造。據說原始人類腦容量大,智商高,並且腦細胞特別需要從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中獲得能量代謝來源。10萬年前有一部分原始人類追逐著太陽一路向東遷徙,也就是現代人類的祖先非洲智人。
  • 地理環境決定論:熱帶寒帶無強國?這種學說的漏洞在哪裡?
    地理環境決定論的觀點是由孟德斯鳩第一個系統地提出來的,而在孟德斯鳩之前,還有一些著名的哲學家都稍微提及過類似的觀點,比如柏拉圖就認為,人類之精神生活於海洋是密不可分的關係,亞里斯多德認為:地理,氣候,土壤等因素都會影響一個民族的特性和社會。
  • 俄公布世界軍事十大強國排行榜,日本墊底,印度排名前5
    8月20號久俄羅斯一家權威媒體對外公布了一份世界十大軍事強國排行榜的報導,這次軍事排行是根據近些年來所搜集的各國數據來進行的,在這份排行單中日本墊底排在第十位,依次排行是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印度,德國,法國,韓國,土耳其,日本。
  • 「資源富人」熱帶為何沒有文明,反而強國卻都集中在溫帶?
    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這裡就為大家解答這個疑惑談談為何熱帶地區沒有誕生過強國。 一、變化多端的氣候是否利於國家與文明? 1、氣候對文明的影響 氣候決定了所在地區的生產與發展,可以說在不同氣候下生活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
  • 南半球無強國?為什麼自古強國都出在北半球?
    今天,我們都很難在南半球找到一個像樣的強國,在南半球,澳大利亞就算最好的了,但是這也單指經濟方面的好,無論在外交、文化、還是軍事上,澳大利亞都不能算做強國,因為他們不過是西方的附庸。為什麼南半球不出強國呢?
  • 國家認同下的民族認同與宗教認同
    這些觀點提示我們,民族共同體的性質並不那麼「穩定」,邊界並不那麼「清晰」,概念並不那麼「客觀」,其中人為設定的東西很多。筆者認為,與其他共同體相比較而言,民族這種「人們共同體」是「隱性的」和「非組織性的」。即「民族是在共同地域條件下形成,建立在共同經濟生活基礎上,使用共同語言,具有共同文化的、隱性的、非組織性的人們共同體。」
  • 熱帶氣旋「法尼」襲擊印度 多種交通方式受影響
    熱帶氣旋「法尼」襲擊印度 多種交通方式受影響 (3/4) "← →"翻頁
  • 巴基斯坦一鴿子被指控為間諜,在印度將入獄
    圖為新聞源截圖  巴基斯坦的一隻鴿子在印度面臨牢獄之災,它被指控的罪名是「間諜罪」,印度人稱有理由懷疑這隻鴿子是巴基斯坦派遣到印度竊取情報的間諜。  美國媒體詳細地報導了印度人發現這隻鴿子後一系列的神操作,讓人嘆為觀止。
  • 印度為何總是夢想成為世界第三強國呢?太小看人家印度了
    導讀:印度為何總是夢想成為世界第三強國呢?太小看人家印度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南半球為什麼無強國?這些原因決定了南半球的確很難出強國
    南半球為什麼無強國?這些原因決定了南半球的確很難出強國我們都知道,從地理方面,南半球是指從南極到赤道之間的半個地球,看看南半球的幾十個國家,就會發現,他們裡面沒有一個是可以稱為強國的,澳大利亞、巴西以及南非這樣的國家便是南半球最厲害的國家了,為何南半球沒有強國呢?這便是我們今天所要來了解的問題了。
  • 米爾扎|印度對女性運動員的認同感仍需加強
    令印度網球明星米爾扎感到欣慰的是印度除板球運動員外的許多體育明星都是女性。「如果你看雜誌、廣告牌,你會發現有不少女性體育明星。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我知道女性從事一項運動是多麼的困難。」米爾扎在一個由印度網球協會和SAI(印度體育局)組織的網絡研討會上說。
  • 印度的熱帶季風氣候為什麼在北回歸線以北?
    熱帶季風性氣候與熱帶雨林、熱帶稀樹草原氣候是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這裡終年太陽高度角高,太陽輻射強烈,氣溫較高,降水量豐富。對於熱帶季風氣候來說稍有不同,一年可分為乾濕兩季,降水呈現明顯的季風性。
  • 印度地處熱帶,男人頭上卻一年四季都裹著頭巾,難道他們不怕熱嗎
    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大家都知道,印度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最直接的體會也就是熱,並且是全境都很熱,想必各位每一年夏季都是會見到新聞報導說,印度哪裡哪裡又熱死幾個人,由此可見印度平均氣溫是十分高的,可是就在這種酷熱的氣溫下,還是能見到許多 印度男人在頭頂包著很厚頭巾,難道說她們就不害怕熱?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最先我們要搞清楚一個難題,是全部印度男人都是會包頭巾嗎?
  • 印度經濟大衰退?連續兩季GDP萎縮,反對黨:我們從強國變成弱國
    印度央行表示,統計局將於11月底正式公布第二季度GDP數據。除了經濟收縮外,印度央行還提示了未來幾個月高通脹的下行風險,儘管央行已經採取了相關措施,但通脹依然沒有減弱的跡象。 本周四,印度反對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表示,對印度的經濟狀況感到痛心,他將罪魁禍首歸結為總理莫迪的政策,聲稱是莫迪害印度陷入衰退。
  • 很多印度網民在討論,印度是亞洲第一強國,中國人不知道嗎?
    【千古浪】提起印度,很多人都對其有一個大概的印象,但是最重要的印象還是印度的「迷之自信」,這一點讓人不得不佩服。 印度這個國家,此前被英國人殖民了數百年,可謂是歷盡苦難和艱辛了。
  • 古DNA證據顯示:熱帶印度野牛、犀牛曾活躍在青藏高原
    但到底是什麼原因,長期起來我們並不清楚。」說起此番研究背景,昆明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曉明介紹說,其中,大型牛科和犀科動物在這些野生動物遺存中佔有重要的比例。然而,由於這一地區發現的動物遺骸往往非常碎片化,很難從形態學上鑑定準確的物種歸屬及其種群歷史動態和生態適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