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劇] Black Mirror (第四季更新)

2021-01-11 微經典小說

The "black mirror" of the title is the one you'll find on every wall, on every desk, in the palm of every hand: the cold, shiny screen of a TV, a monitor, a smartphone. If technology is a drug – and it does feel like a drug – then what, precisely, are the side-effects? (來源)

劇名為《黑鏡》,就是在每一道牆上、每一張桌子上、每個人手上,電視機、電腦、手機那冰冷閃亮的屏幕。如果科技會叫人中毒上癮 ─ 而現在好像已經如此 ─ 實際上會帶來怎樣的副作用?

2018 年 1 月 6 日:更新了第四季感想。

警告:會稍稍介紹故事大概,第一至三季不會劇透結局,第四季會比較深入談及劇情。劇集會有噁心色情暴露鏡頭。

[ S1-3 | S4 ]

2017 年 2 月 5 日:第一至三季

個人最喜歡的故事是《Hated in the Nation》。

故事講述專欄作家因為不當的言論,引起很多人不滿。專欄作家在家突然像失心瘋似的,割喉自殺。隨著故事展開,專欄作家的死一點也不單純......

網際網路對於社會行為其中一個革命性的改變,就是人可以躲在屏幕背後,肆意用鍵盤去發洩不滿、侮辱別人,認為沒有後果。不少人高舉著言論自由牌子,卻不明白除了生存的自由外,「自由」本身受到限制,而自己擁有自由的同時,要尊重別人也有自由。劇中的專欄作家因為實際做了不對的事,但在南韓有不少韓星沒犯過什麼大錯,又或者沒什麼大不了的小錯,卻不斷遭到批評。網上欺凌最可怕之處,是加害者從來不去細想自己的行為會有什麼後果。有的只是喜歡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痛苦之上,找個攻擊的對象,舒緩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受到的壓力;有的只是為湊熱鬧,也許想到能夠成為網絡勢力一份子而沾沾自喜。

對於不喜歡的人和事,不喜歡看的網誌 (例如:「紫熊部屋」) ,直接無視好了,連半秒鐘也不要看不要留意不要討論。

《Fifteen Million Merits》

人要每天也要踏健身單車來賺取 M (merits),用 M 在自動販賣機買食物,然後獨自回到房間。房間四面牆壁都是屏幕,色情廣告會不時跑出來,要跳過就要用 M。但也有機會打破日復日年復年枯燥的生活.....

雖然重心在後來的劇情,但不得不想到這就是好像現代人生活模式的寫照,雖然沒有住在四面牆壁都是屏幕的房間,但睡醒了就會查看手機,等車也看手機,坐車也看手機,有時候連走路也在用手機收發短訊,回到公司整天對著電腦,午飯沒約人一起出去吃飯就會用手機看劇集,下班回到家也是整天對著手機和電腦,根本就跟住在四面牆壁都是屏幕的房間沒什麼分別。我有多久沒看過路人的臉?我有多久沒抬臉看過天空?有夠久了.....

《Nosedive》

Nosedive 原本的意思是突然急促倒下,鼻子朝下,也意指價格、價值急跌的情況。在每個人也會對方評級的世界,女主角無時無刻,就連跑步的時候,也會給對方五星星,並期待對方也會以五星星「回報」。會在鏡子前練習笑容,對別人總是很友善,怎樣貼食物相片也很考究,但其實根本沒興趣吃。

這是臉書的世界。因為想得到朋友的"讚",自己也很努力去"讚"。用餐時拍食物相片,不是什麼新鮮事,我承認我也會,只是在不打擾別人的前題下。我有過很奇怪的經驗,就是明明各自點餐,但對方硬是要拍我點的那個餐,所以不容許我開始吃,而且還細心思量相片的構圖,最後還「訪問」(!) 我對食物有什麼評價......

幾年前,有一個寫網誌比我成功得多的人傳授心得給我:「你不應該忽然一天發表好幾篇網誌,又突然好幾天完全不出現,好應該有周詳的計劃,每天也至少要發表一篇文章。受歡迎的多寫,沒有人看的就不要浪費時間。還有,你不覺得回覆留言很浪費時間嗎?把時間多寫一兩篇文章才能增加瀏覽數目啊!」看到這裡,你不難發現我完全沒把話聽進去吧?所以到了今天,「紫熊部屋」仍然是很不成功的部落格。不過,坦白說,我不明白為什麼要很成功。我一直都只是完全自我中心任意妄為寫自己感興趣的事,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啊!

《White Christmas》、《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Shut Up and Dance》雖然故事沒有太大的啟發性,但劇情發展出乎意料之外,不看到最後也不知道葫蘆裡賣什麼藥。

《Be Right Back》男主角突然交通意外死去,朋友跟女主角說有一手機程式,可以因應男主角在社交網站發過的帖作分析,然後模仿男主角跟女主角對話。一開始這樣的故事設想有新意,但後來發展卻叫我有點失望,因為類似的科技已經看過。

《Men Against Fire》的故事比較易猜,所以不算很有趣。雖然故事應該想要帶出另一訊息,但我卻一直聯想到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屠殺猶太人的事。

《White Bear》我本來以為故事是要控訴現代人看到犯罪發生,第一時間卻想到拍攝拍照,沒想到要伸出援手,但原來不是。

《Playtest》到後來不好看,雖然最大的恐懼揭曉時,我突然有了共嗚感。一直在逃避著,也許就是因為最害怕吧?

《The National Anthem》作為《Black Mirror》第一季第一集,當然有一嗚驚人的效果。看的時候,我感到很不安。嗯,還是跳過不說好了。

《The Waldo Moment》和《San Junipero》是個人比較不喜歡的兩集。對前者沒太深刻的印象,對後者的結局感到有點莫名其妙。

[ S1-3 | S4 ]

2018 年 1 月 6 日:第四季

看到第四季終於播出,便馬上找時間看。在兩天內看完六集,更精確的說法是昨晚一口氣看完五集,但因為第五集實在太爛,所以今天早上才有心情看第六集。

第五集《Metalhead》用了整整 41 分鐘說的故事,可以用一句來總結,就是老女人去倉庫偷東西,被機器狗追。劇情乏味單調得無以復加,機器狗雖然 CG 做得很不錯,但概念完全沒新意。結局雖然一如過往是意料之外,但卻也一點驚喜。

《Black Mirror》好看之處在於 (1) 科技新奇;(2) 故事發展出人意表;(3) 引發思考。對第四季很失望,科技有不少只是新瓶舊酒,好像《Crocodile》有點像《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把記憶數據化,而《Hang the DJ》也有點像《San Junipero》,以虛擬世界為題。

《Crocodile》女主角跟朋友很多年前不小心撞死了人後,朋友因為開車前喝了酒,不想坐牢所以提議要把事隱瞞,棄置了屍體。女主角幾年後事業有成,又有美滿的家庭,但朋友仍然因為那件事而感到很內疚,想要告訴死者的妻子,丈夫已死的事實。看到劇情保險調查員有可以讀取記憶的科技後,就能完全預想到劇情的發展。因為劇情很突兀說到保險調查員送了豚鼠,所以結局也毫無難度也想到了。女主角在酒店推著餐車坐升降機去停車場,很叫我出戲。酒店的保安比我家還要差,保安員看到有住客推著餐車去坐升降機不會感到奇怪嗎?

《Hang the DJ》故事挺有趣,只是不少畫面是兒童不宜類型。因為單方面查看交往時限,所以交往時限由本來的五年驟降到十幾小時,邏輯合理。因為戀人之間的相處,最重要的是遵守承諾嘛~

《Arkangel》適合父母觀看。香港有不少父母因為都要外出工作,會請外籍幫傭照顧孩子,當中有不少父母都會在家裡安裝監控鏡頭,而在《Arkangel》的監控的技術更加徹底。在父母的立場,都想確保孩子的安全,但如何在確保孩子安全和尊重孩子隱私之間取得平衡,卻是很一門很高深的學問。

第四季之中,真正能貫徹《Black Mirror》系列好看之處,就只有《USS Callister》和《Black Musuem》。《Black Musuem》很有技巧把不同的同類型的小故事連結起來,雖然訪客的真正用意在博物館主持人不斷說很熱時,已經略猜到一二,但故事發展本身不俗。《USS Callister》和《Black Musuem》的結局有共同之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USS Callister》的故事雖然以已知的現代人類科學水平來說,有點匪夷所思,但類似的情況可能在現實生活上演。因為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取得成功,沒法得到滿足感,又或者沒法得到應有的認同,在網路世界幻想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躲在屏幕背後 (就連暱稱也不敢留下,只敢以訪客的名義) 任意對人作出人身攻擊。

在《Black Musuem》中,博物館主持人說故事到中段的時候,訪客都會問「but?」。科技的發明出發點都是好的,為了確保孩子安全所以安裝監控鏡頭,為了醫好病人所以跟病人感同身受,為了幫助昏迷的媽媽跟兒子「重逢」而把媽媽的腦電波植入爸爸的腦裡去。不過只看到科技的發明所帶來的好處,而沒有徹底評估會有什麼副作用的話,就會出現「but?」。網絡的發明、手機的發明,為人類帶來數之不盡的便利和好處,但使用不當卻又會帶來「but?」的副作用,所以在情況變壞之前,務必時刻保持警覺。

相關焦點

  • 「英劇」變「美劇」 《黑鏡》第四季遭到網友群嘲
    原標題:英劇變美劇 《黑鏡》不再驚豔   第六集《黑色博物館》   盼著盼著,《黑鏡》第四季終於在2017年年底上線,一次性放出全部六集。該劇自第三季起被Netflix買下版權後,由「英劇」變「美劇」,製作周期和敘事節奏明顯加快,內容也被指「媚俗」。到了第四季,更被網友群嘲為「大數據寫出來的劇本」。目前,該劇豆瓣評分8.6,IMDb評分8.2,為四季裡成績最差的一季。
  • Black Mirror 黑鏡——反烏託邦的劇
    英劇與美劇最大的差別在於——它獨特前衛,一針見血。而《黑鏡》,更是英劇中的王者。它既讓人深思又不失娛樂性。不誇張的說,從2011年播出開始。每個科技愛好者都在期待它的更新。更有人因為這部劇,患上了「黑鏡症候群」。| 黑鏡 · 第一季 |受民眾愛戴的英國公主遭人綁架。綁匪要求英國首相直播自己與母豬X X O O。
  • 《Black Mirror》「哥德式」的經典恐怖風格
    此「黑鏡」只是與熱門英劇《黑鏡》名稱相同,並沒有任何聯繫,至於遊戲講述了怎樣的故... steam遊戲推薦:《Black Mirror》是一款帶有恐怖元素的冒險遊戲,官方稱遊戲將擁有「哥德式」的經典恐怖風格。
  • 《黑鏡》Black Mirror(英)
    主演:海莉·阿特維爾 多姆納爾·格利森 播出:BBC 進度:第二季  去年冬天,一部名為《黑鏡》的三集迷你劇自英倫大地火速席捲全球,憑藉著對於現代科技、公眾媒體和政治體制的諷刺和隱喻,以極端的黑色幽默及前衛的現代題材贏得了口碑上的一片叫好聲,甚至超越了人氣極旺的《神探夏洛克》與《唐頓莊園》等熱門英劇,被無數文藝青年奉為心目中的「神劇」。
  • 神探夏洛克第四季第一集在哪裡看?
    2017年已經到來,英劇粉絲最期待的電視劇《神探夏洛克》第四季終於也正式播出。在今天上午,優酷獨家放出了《神探夏洛克》第四季的第一集,雖然是會員免費,但不少小夥伴肯定會為了看這部超級劇而充值會員~神探夏洛克第四季優酷會員要多少錢?
  • 神盾局特工第四季在哪能看 更新時間及劇情介紹
    期待已久的《神盾局特工》第四季終於要回歸了!《神盾局特工》第四季回歸的消息對漫威迷們來說更為高興!也有很多網友不知道《神盾局特工》第四季回歸的時間和在哪觀看!   《神盾局特工》第四季什麼時候開播?《神盾局特工》第四季在哪可以看呢?《神盾局特工》第四季更新時間是什麼?別急,小編一一為你們解答!
  • BBC透露:中國的英劇購買力在亞洲市場穩居前三
    記者了解到,除綜藝節目外,今年 BBC 將繼續輸出多部英劇,《神探夏洛克》第四季也已在籌備中,將於明年初上檔。不過由於審查原因,中國觀眾想要觀看,還得多等上一段時間。  反向影響英劇尚無可能  近幾年以《神探夏洛克》為代表的英劇被越來越多中國觀眾關注,「高大上」的英劇被網友列在了「觀劇鄙視鏈」的頂端,傲視韓劇、港臺劇甚至美劇。
  • 高分英劇《發現女巫》,一部瑪麗蘇但不傻白甜的英劇!
    今天為大家牆裂推薦一部剛剛更新的英劇《發現女巫》(A Discovery of Witches)好評指數五顆星哦!《發現女巫》此劇作為英短劇總共八集,目前在更新中,豆瓣評分8.4,口碑不錯~吸血鬼與女巫的禁忌之戀,這簡直就是《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的結合版好嗎!但這次故事的地點不再是《暮光之城》中充滿野性而溼熱的小鎮福克斯,而是來到了英國皇族和學者的搖籃——牛津,劇中的男女主角也不再是青澀無知的高中生,而是顏值與智商同在的高學歷教授!
  • 黑鏡 第一季|Black Mirror Season 1_無字幕英文字幕版
    英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1-12-04(英國)集數: 3單集片長: 45分鐘又名: 黑鏡子 第一季IMDb連結: tt2085059The British mini-series is made up of three separate stories that are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but both use extreme black
  • 3部經典的英劇,喜歡英式英語必須要看
    「英劇」是喜歡看英國電視劇集的中國人為英國電視劇起的簡稱。「英劇」和美劇類似,英劇也有「季」的運營模式。一年一季,每季大約也就三至九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時下最熱門的十部經典英劇。目前全劇更新至第三季,第一季、第二季各三集,分別以三個建構於現代科技背景的獨立故事,表達了當代科技對人性的利用、重構與破壞。二、蒸汽時代的「傲慢與偏見」:《南方和北方》《南方和北方》是BBC於2004年推出的根據名著改編電影系列的最新電視電影,故事改編自英國著名女作家加斯凱爾夫人(伊莉莎白·蓋斯凱爾)同名小說。
  • 巨頭「內容圈地」新例證:騰訊視頻獨佔英劇 | 獵雲網
    ,近500集熱門英劇將獨家落戶騰訊視頻,形成國內最大的英劇資源庫並致力打造「中國第一英劇平臺」,喜好看英劇的影視愛好者從此有福了。此舉得到了英國駐華大使館、總領事館、英國文化教育處,BBC Worldwide、ITV Studios、All3Media International等合作方的鼎力支持,預計5月中旬騰訊視頻英劇頻道上線後,中國網友將會在騰訊視頻平臺上觀看到最新、最全、最優質的精選英劇。目前騰訊視頻已開始全網獨家播出熱門英劇《梅林傳奇》、《瘋城記》和《歡喜冤家》。
  • 《蒼穹浩瀚》第四季買家真是亞馬遜,這部硬科幻劇有著落了
    在 Syfy 電視網 5 月 10 日宣布終止續訂科幻劇《蒼穹浩瀚》第四季後,該劇的製片兼出品方 Alcon Television Group 持續在為第四季尋找新買家,粉絲們也自發進行了請願活動,希望亞馬遜或 Netflix 能夠接手《蒼穹浩瀚》。
  • 高逼格英劇指南:高學歷高消費的年輕人最愛看
    一、 什麼人在看英劇?觀眾學歷高消費高而且很年輕英劇正當紅,成了許多高逼格人士的必備精神食糧。但凡有文化、有品位、有追求、有教養的四有新人,都不會放過欣賞英劇的機會。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英劇來看。隔壁阿姨最喜歡的,還是《我和我的傳奇奶奶》、《江南四大才子》這種大眾口味的內地劇。口味,是由觀眾的素質決定的。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觀眾選擇英劇,而是英劇選擇觀眾。
  • BBC在中國:愈演愈濃的英劇派對
    【慧聰廣電網】《神秘博士》的Tardis飛船,倫敦地鐵交通圖和《與恐龍同行》的3D動畫,讓參加BBC2013年中國看片會的英劇粉絲們大呼過癮。被粉絲親切稱作「BBC英劇派對」的這場活動,BBC(英國廣播公司)已經連續三年在中國舉辦,與英劇粉絲成倍增長的態勢相比,BBC更為中國市場的不斷成熟而歡欣鼓舞。
  • 別告訴我是「look at mirror」!
    look at mirror ≠ 照鏡子 mirror [ m r r] n.鏡子;寫照;反映某種情況的事物 v.反映;映照;反射 mirror作名詞的意思是鏡子和寫照,look at是看的意思,但是look at mirror的意思絕對不是照鏡子,而是看著鏡子,並不是看鏡中的自己,大家可千萬要分清,不要說錯了。
  • 《ATLAS》「第四季:漩渦」的戰爭悄然開始
    海盜戰爭遊戲《ATLAS》《第四季:漩渦》更新,現在遊戲裡的朋友都發展到什麼階段了?可能很多朋友會覺得我問的問題很扯淡。畢竟《ATLAS》《第四季:漩渦》才更新,大家的進度應該差不多。但是,事實是在《ATLAS》中,有些玩家甚至發動了戰爭。
  • lululemon要在門店都安裝mirror,一個家庭智能健身鏡|GymSquare
    lululemon收購mirror健身鏡之後,要在門店裡都安裝上。,但從官方多次對外的採訪中提到,收購mirror的首要目的,是全方位提升用戶體驗。按照mirror創始人Brynn Putnam的說法,她希望mirror成為手機和電視之後的第三塊屏幕。對於未來可能試水mirror在線購物的lululemon來說,這個形容是符合邏輯的。
  • 口碑英劇來襲 夏洛克out
    視頻:《唐頓》《神夏》已過時,BBC英劇神作來襲,時長2分57秒。騰訊娛樂訊(文/程佳)「看英劇的瞧不起看美劇的,看美劇的瞧不起看日劇的,看日劇的瞧不起看韓劇的,看韓劇的瞧不起看港劇的……」這是網絡上流傳甚廣的一條觀劇 「鄙視鏈」,從低到高大致反映了國內受眾群體對海外劇的認同感。
  • 2018到目前為止評分極高,你不能錯過的幾部美劇和英劇!
    美劇和英劇在電視劇方面一直是高質量、精製作的代名詞!2018上半年有幾部評分極高不容錯過的美劇和英劇,這些電視劇有的一直有良好的口碑,有的憑藉良好的製作獲得一致的好評,下面就為您帶來這幾部劇的盤點!3,9號秘事第四季 豆瓣評分 9.3這部劇結構和黑鏡類似,每一集一個故事,劇本充滿了文學質感。精緻不俗的故事,巧妙的故事情節,十分精彩,可以說每一集都給你全新的感受,讓你不由自主的發出驚嘆。難怪有人如此評價「此劇只有一處令人感到遺憾,為什麼不能像黑鏡一樣一整季放出!!!」
  • 「照鏡子」的英文怎麼表達,可以說成「look at mirror」嗎?
    是否可以說成"look at mirror"? 01 1 look at mirror ≠ 照鏡子 mirror [ m r r] n.鏡子;寫照;反映某種情況的事物 v.反映;映照;反射 mirror作名詞的意思是鏡子和寫照,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