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軌道器即將發射,將首次拍攝太陽兩極,將經歷520度的高溫!

2020-10-18 博科園

新的太陽軌道器將圍繞離我們距離最近的恆星太陽運行,近距離觀察太陽。它將首次直接拍攝太陽兩極的圖像,同時還將研究內日光層,即太陽風中釋放帶電粒子流所產生圍繞太陽的氣泡狀區域。在最近距離的時候,太陽軌道器將距離太陽約4200萬公裡:將比炙熱的水星更近,僅為地球與太陽平均距離的四分之一多一點,比歷史上任何一艘歐洲太空飛行器都要近。

為了讓太陽軌道器進入這個位於太陽系中心的獨特軌道,太陽軌道器將靠近太陽的兩極,而不是像行星那樣以平坦的平面運行,德國達姆施塔特任務控制中心的團隊計劃了一條錯綜複雜的路線。太陽軌道器將於2月初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阿特拉斯V411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一旦與運載火箭分離,22分鐘的自動激活序列就會發生。

之後控制小組將接管發射和早期軌道階段(LEOP)的韁繩。任務中這些早期時刻是至關重要的,現在,太空飛行器醒來了,擴展了太陽能電池板,地麵團隊在嚴格的檢查了健康狀況。太陽軌道器科學儀器部件位於4.4米高的吊杆上,這將使它們遠離太空飛行器主體和任何潛在的幹擾。這種吊杆應該在某些化學推進器被點燃之前展開,因為這些推進器在操作過程中可能會汙染儀器。

有視野的軌道

一旦太陽軌道器的系統和儀器啟動並運行,它就進入了「巡航階段」,這一階段將持續到2021年11月。在此期間,它將圍繞金星進行兩次重力輔助動作,並圍繞地球進行一次,以改變太空飛行器的軌跡,將其引導到太陽系最裡面的區域。第一次近距離太陽飛行將於2022年3月底進行,地點大約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三分之一,在這一點上,太空飛行器將在一個橢圓軌道上。

最初需要180天才能完成,每六個月近距離接近太陽一次。太陽軌道器的軌道將使它走出「黃道面」。因此,它不會像太陽系的行星、衛星和小天體那樣在同一平面上繞太陽運行。而是會從太陽赤道「跳」起來,提供前所未見的太陽極地景觀。要做到這一點,太陽軌道器將不會在「固定」的軌道上運行。取而代之的是,太空飛行器將沿著一條不斷變化的橢圓路逕行駛,該路徑將不斷傾斜和擠壓,使其越來越高,越來越接近太陽的兩極。

因此,太空飛行器的軌道被選擇為與金星「共振」,這意味著它將每隔幾個軌道就會返回行星附近,並可以再次利用行星的重力來改變或傾斜其軌道。雖然太陽軌道器最初在與太陽系行星相同的「平坦」平面上運行。但每次與金星相遇都會增加其傾斜度,這意味著每次太陽軌道器遇到太陽,它都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太陽。到2021年底,太空飛行器將達到它的第一個名義科學軌道,這將持續四年。

在此期間,太陽軌道器將達到17°的傾斜度,使太空飛行器首次能夠捕捉到太陽兩極的高解析度圖像。在其擬議的延長任務階段,太陽軌道器將提升到更高的傾斜軌道。在太陽赤道上方33°處,極地地區將更直接地進入人們的視野。太陽軌道器收集的數據將被存儲在太空飛行器上,然後在8小時的通信窗口內通過阿根廷35米長的馬拉古地面站傳輸到地球。

其他Estrack站,如澳大利亞的New Norcia和西班牙的Cebreros將充當後備。為了倖存下來,與太陽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將經歷約520攝氏度的最高溫度,並接受一連串的強烈輻射,太陽軌道器的主體和重要儀器將受到始終面對太陽的鈦隔熱罩保護。即使是太空飛行器的太陽能電池板,被設計成從太陽吸收能量,也需要受到保護。

博科園|研究/來自:歐洲航天局ESA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歐美「太陽軌道探測器」順利升空,將首次近距離拍攝太陽兩極圖像
    美國東部時間2月9日深夜,歐洲宇航局(ESA)和美國宇航局(NASA)聯合打造的「太陽軌道探測器」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基地成功發射升空,展開前所未有的太陽極地探測之旅。
  • 太陽軌道探測器經歷了灼熱的飛越後,拍攝了最接近太陽的照片
    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是上個月由太陽軌道探測器在距離太陽4700萬英裡(約為地球和我們的恆星距離的一半)範圍內拍攝的。該太空飛行器於今年2月發射,最終將俯衝到距離太陽表面2600萬英裡的範圍內,比之前的任何探測器都要近。執行這一任務的歐洲和美國科學家表示,軌道飛行器的第一批圖像讓人們對太陽神秘的外層有了新的了解。
  • 人類將首次拍下太陽兩極的照片,這事關每個地球人
    有史以來離太陽最近的相機,將首次拍下太陽兩極照片 儘管人類對太陽的觀測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久前世界最大的太陽望遠鏡還公布了首批高清太陽照片,但所有觀測太陽的成像儀器,都只能拍到黃道面(ecliptic plane)角度的太陽,從未觀測過太陽的兩極。所謂黃道面,就是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平面。
  • NASA發射「太陽軌道飛行器」 將揭示太陽磁場奧秘
    中新網2月1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當地時間9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歐洲航天局與美國航天局聯合進行了「太陽軌道飛行器」的發射,它被安裝在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Atlas V411型運載火箭上。
  • 太陽軌道飛行器發射 試圖探索太陽兩極地區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稱,本周末,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和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向太陽發射了一艘新的航天探測器以此來了解太陽奧秘和運行規律。
  • 新探測器將給太陽兩極「拍照」
    美國航天局近日宣布,將與歐洲航天局合作發射一個太陽探測器,首次給太陽的南北兩極拍「正面照」。該探測器名為「太陽軌道飛行器」,將由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的「宇宙神5」型運載火箭發射。該探測器將藉助金星和地球引力「蕩出」地球等行星繞太陽公轉的黃道面,首次鳥瞰太陽兩極。
  • 人類將首次拍太陽兩極照片 這將如何影響我們生活?
    而遠在東海岸的佛羅裡達州,一枚Ariane 5號火箭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的41號發射臺拔地而起,將名為「太陽軌道飛行器」(Solar Orbiter)的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這是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的最新太陽探測項目,幫助科學家以前所未有的視角觀測太陽,將為人類探測太陽拉開新的篇章。
  • 太陽軌道飛行器首次通過近日點將近距離捕捉太陽圖像
    在這次成功發射後,探測器目前已經首次接近我們的恆星,任務控制部門準備通過收集太陽及其周圍環境的特寫圖像來測試機載儀器。NASA於2018年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比太陽軌道飛行器更接近太陽,但它的任務目的卻完全不同。它將穿越太陽大氣層,研究高能太陽粒子的起源和太陽風如何加速,而太陽軌道飛行器將通過獲得前所未有的視角來探索我們恆星的奧秘,了解其極地區域。
  • 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 首次公開原來太陽長這樣
    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 首次公開原來太陽長這樣時間:2020-07-17 23: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 首次公開原來太陽長這樣 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ESA)將於周四上午發布新的太陽影像,使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我們的宿星。
  • 走,去給太陽的兩極拍照!
    就在2月10號16點03分,美國東部時間凌晨5點03分,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基地的黎明被阿特拉斯V型運載火箭噴出的巨大火焰所點亮,一顆名為Solar Orbiter(太陽軌道飛行器)的太陽探測器被成功發上太空,它承擔著一個史無前例的任務——為太陽的兩極拍照。
  • 歐美探測器發射成功 將為太陽的兩極區域拍照!
    騰訊太空訊(喬輝)北京時間2月10日12點03分左右,美國宇航局和歐空局聯合研製的「太陽軌道飛行器」(Solar Orbiter)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是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LA)的宇宙神V火箭(V411)。
  • 發射!人類將第一次以這樣的視角觀測太陽
    太陽軌道飛行器發射時。來源:NASA昨日中午12:03,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宇航局成功地從佛羅裡達的甘迺迪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中心發射了他們的聯合太陽軌道飛行器(Solar Orbiter),搭乘聯合發射聯盟的阿特拉斯5號火箭。
  • 太陽的兩極長啥樣?
    她將走上一條前輩沒有走過的路,不但能夠清晰地看到太陽的南北兩極,還能利用手中的十八般兵器,細緻入微地看清太陽的每一張面孔。太陽極區很重要,然而我們一直看不清歐洲是人類科學認識太陽的起源地。當17世紀伽利略最早將望遠鏡應用於天文觀測時,太陽黑子就是望遠鏡的重要觀測對象。
  • 史上最高清太陽大頭照即將出爐——太陽軌道飛行器首次開工
    ESA 官網報導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消息,由兩國共同研製發射的太陽軌道飛行器(SolarOrbiter)於6月15日完成首次掠日飛行,距太陽約7700萬公裡(約0.5個天文單位,日地距離的一半)。
  • 太陽耀斑與宇宙輻射間有何種聯繫?歐航局也將發射太陽探測器
    人類也發射了幾個太陽探測器探測太陽,而目前為止,仍在運行的是現在最先進的帕克太陽探測器,通過帕克探測器所得的數據,人類揭開了太陽耀斑(恆星耀斑)與宇宙輻射之間的關係。,它在2018年拍攝了第一張太陽大氣層內的照片,並在2019年拍攝了太陽風在太陽第二軌道上的視頻。
  • 大開眼界,太陽望遠鏡拍攝高清照片,看看太陽的真面目
    近日一張太陽高清照片讓科學界徹底沸騰了!過去人類難以一窺太陽表面,但隨著科技進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在夏威夷的丹尼爾·井上(Daniel K. Inouye)太陽望遠鏡,傳回第一批太陽表面高解析度的照片,揭露其神秘面紗。
  • 兩極磁場將逆轉 太陽活動即將到達頂峰(圖)
    太陽活動即將到達頂峰  北京時間11月15日消息,據美國史丹福大學官方網站報導,每隔11年,太陽就會經歷一次徹底的磁極逆轉,太陽的南北磁極會顛倒過來。這一大規模事件將對整個太陽系產生影響。儘管目前我們還無法完全理解驅動這一過程的精確內部機制,但美國史丹福大學維爾克斯太陽觀測臺的研究人員自從1975年以來一直堅持每天對太陽磁場情況進行記錄和監視,他們能夠檢測到太陽表面發生的過程,這將是第四次監測到太陽磁極倒轉事件。
  • 人類歷史上距離太陽最近的照片即將揭曉
    美國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將於美國東部時間本周四上午發布新的太陽圖像,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接近太陽拍攝的照片。這些照片是由今年早些時候發射的太陽軌道器首次拍攝到的照片。即將放出的圖片將是人類和太陽最親密的接觸太陽軌道飛行器與2月9日發射升空後,與6月中旬首次近距離接近太陽。
  • 人類歷史上距離太陽最近的照片即將揭曉
    美國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將於美國東部時間本周四上午發布新的太陽圖像,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接近太陽拍攝的照片。這些照片是由今年早些時候發射的太陽軌道器首次拍攝到的照片。即將放出的圖片將是人類和太陽最親密的接觸太陽軌道飛行器與2月9日發射升空後,與6月中旬首次近距離接近太陽。儘管研究小組遭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是他們仍在一份聲明中說,當軌道飛行器經過太陽時,它第一次同時打開了所有10個儀器。
  • 人類又一太陽探測器出發!將帶我們換個角度看太陽
    她將走上一條前輩沒有走過的路,不但能夠清晰地看到太陽的南北兩極,還能利用手中的十八般兵器,細緻入微地看清太陽的每一張面孔。 太陽極區很重要,然而我們一直看不清 歐洲是人類科學認識太陽的起源地。當17世紀伽利略最早將望遠鏡應用於天文觀測時,太陽黑子就是望遠鏡的重要觀測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