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人類將第一次以這樣的視角觀測太陽

2021-01-19 天文通


來自 ESA 和 NASA 的聯合任務將使人類能夠更近距離地觀察我們太陽系中心的恆星。



太陽軌道飛行器發射時。

來源:NASA


昨日中午12:03,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宇航局成功地從佛羅裡達的甘迺迪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中心發射了他們的聯合太陽軌道飛行器(Solar Orbiter),搭乘聯合發射聯盟的阿特拉斯5號火箭。


在執行任務期間,太陽軌道飛行器將與太陽近距離親密接觸,以研究我們的主恆星及其磁場,以及太陽如何影響我們的整個太陽系。雖然太空飛行器將花費數年時間慢慢進入其獨特的繞太陽運行的橢圓軌道,但一旦到達那裡,它將很好地定位並首次近距離研究太陽的極點。


太陽軌道飛行器配備了一個照相機,它的特殊軌道有時會讓它比水星更接近太陽,這將使太空飛行器首次拍攝到太陽兩極的照片。在它的任務過程中,研究人員計劃讓太陽軌道飛行器22次接近太陽。


在發射後的頭兩天,太陽軌道飛行器將開始與地球通信,並開始收集數據。今後三個月的飛行任務將用於確保其儀器正常工作。然後,太陽軌道飛行器將花費兩年時間(被稱為「巡航階段」)到達預定軌道。與此同時,它仍將在開始其主要目標之前收集數據。


太陽軌道飛行器上有10種不同的儀器,它們將協作研究太陽,包括可見光望遠鏡和捕捉太陽風粒子、塵埃和宇宙射線的工具。


帕克太陽探測器於2018年發射,將與太陽軌道飛行器一起工作。雖然帕克探測器更小,但它能夠更接近太陽,但是它沒有攝像機來捕捉它所看到的東西。太陽軌道飛行器可以。在這兩者之間,科學家們將最終能夠更好地了解這顆讓地球上的生命繼續延續的恆星。


「作為人類,我們一直很熟悉太陽對地球上生命的重要性,觀測它並詳細研究它是如何工作的,但我們也早就知道,如果我們處於強大的太陽風暴的風口浪尖,太陽有可能擾亂我們的日常生活」,歐洲航天局科學部主任Günther Hasinger在一份報告中說:「到我們的太陽軌道器任務結束時,我們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了解太陽舉手投足的隱藏力量及其對我們星球的影響。」


整理:天文通  /  神秘的老A(點擊查詢更多天文信息)


 你在看嗎?點擊"在看"分享給朋友吧!


相關焦點

  • 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 首次公開原來太陽長這樣
    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 首次公開原來太陽長這樣時間:2020-07-17 23: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 首次公開原來太陽長這樣 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ESA)將於周四上午發布新的太陽影像,使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我們的宿星。
  • 科學家們第一次觀測到太陽由內部向大氣轉換能量
    太陽針狀物的多層視角圖(新澤西理工學院)    天文學家們此前已經通過精確的電腦模擬驗證過太陽的磁場張力引發針狀物的理論,現在,利用大熊湖太陽天文臺的天文望遠鏡提出的高解析度的圖像,他們得以看到這種運動的發生。
  • NASA發射太陽探測器,人類文明離太陽最近的1次,113萬人「同行」
    NASA發射太陽探測器,人類文明離太陽最近的1次,113萬人「同行」人類一直都在探測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和地球的衛星月球,對於我們賴以生存的光與熱之源的太陽卻只可遠觀,這是因為太陽的溫度非常的高,表面溫度有5500攝氏度,而中心溫度更是高達1500
  • 太陽,有史以來最近距離的觀測
    的小爆發太陽軌道飛行器/EUI團隊 (ESA和NASA); CSL,IAS,MPS,PMOD/WRC,ROB,UCL/MSSL一架圍繞太陽飛馳的望遠鏡,向我們的地球傳回了有史以來距離太陽最近的圖像和視頻,它僅僅是剛剛開始執行任務。
  • 人類又一太陽探測器出發!將帶我們換個角度看太陽
    而對於太陽物理和空間物理學家來說,他們的願望就是能把太陽的上下左右、裡裡外外全都看清,好徹底地理解給予我們光和熱的這顆恆星。然而,自古至今,人類觀察太陽的視角卻始終被局限在地球公轉軌道所在的平面上,從未能對太陽的南北兩極進行細緻的觀測。
  • 快來看,人類最近距離最清晰的太陽照片!來自太陽軌道飛行器
    成為最近這幾年來,人類向太陽發射的第二顆近距離觀測飛船(另一艘是美國於2018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太陽系各大行星基本都是在一個共同的平面上圍繞太陽公轉,這個平面就是所謂的「黃道面」,大致上跟太陽的赤道平齊。而人類發射的各種太陽或者深空探測器都基本在這個平面上飛行,所以沒有好的角度可以觀測到太陽的南北極。這一次,「太陽軌道飛行器」將藉助金星和地球的引力效應,就像彈弓一樣,把探測器彈射出「黃道面」。
  • 美將發射多顆衛星觀測太陽和空間天氣—新聞—科學網
    據新華社電 美國航天局6月20日宣布,該機構確定了兩項觀測太陽活動和空間天氣的新任務,將在2022年8月前為此發射多顆衛星
  • 向太陽「出發」!中國將發射首顆太陽探測器,能全面監控太陽
    科學家們發現,是因為當時太陽表面爆發了一場非常可怕的太陽風暴,直接導致北美地區的電力系統崩潰。 如今,人類進入到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越來越快,本世紀人類已經開始逐漸將太空探索的目光,轉移到建造太空基地、太空工廠,甚至是太空移民身上,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就需要對太陽的了解更深入,只有這樣,才可以避免很多事故的發生。
  • 人類從未在這麼近的距離拍過太陽,今天,我們做到了
    這個探測器的設計是為了給科學家們觀測到一個他們從未見過的太陽視角太陽軌道飛行器攜帶了收集我們恆星圖像的技術,它的運轉軌道使它能夠研究太陽的兩極,因為太陽的兩極永遠不會對準地球,人類如果沒有派遣探測器,就永遠不會看到太陽的兩級。而今天,人類探測器首次飛越太陽,或者說近日點。軌道機動使探測器到達地球和太陽之間距離的一半,即約4800萬英裡(7700萬公裡)。歐空局太陽軌道器項目科學家丹尼爾·穆勒激動地說:「我們從未在比這更近的距離拍攝過太陽照片。」
  • 人類又一太陽探測器出發,帶我們換個角度看太陽
    而對於太陽物理和空間物理學家來說,他們的願望就是能把太陽的上下左右、裡裡外外全都看清,好徹底地理解給予我們光和熱的這顆恆星。然而,自古至今,人類觀察太陽的視角卻始終被局限在地球公轉軌道所在的平面上,從未能對太陽的南北兩極進行細緻的觀測。更撩動科學家心弦的是,太陽的南北兩極發生的事,對太陽如何影響太空飛行器的飛行乃至我們生存的環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 人類將首次拍下太陽兩極的照片,這事關每個地球人
    」( Solar Orbiter),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這個飛行器最終的目的地,就是帶給地球黎明的太陽,它將首次拍下太陽兩極的圖像,開啟人類探索太陽的一段新徵程。有史以來離太陽最近的相機,將首次拍下太陽兩極照片 儘管人類對太陽的觀測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久前世界最大的太陽望遠鏡還公布了首批高清太陽照片,但所有觀測太陽的成像儀器,都只能拍到黃道面(ecliptic plane)角度的太陽,從未觀測過太陽的兩極。所謂黃道面,就是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平面。
  • 人類首次360度觀測太陽,發現影響太空天氣的行星波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高海拔天文觀測負責人McIntosh表示,類似羅貝波的這種行星波,是由旋轉的液體形成的。對地球來說,這種液體主要存在於大氣和海洋中。由於太陽也在自轉,佔太陽主要質量的等離子體,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磁化的大洋。因此,太陽上也能形成類似羅貝波這樣的行星波,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 帕克號探測器升空:人類第一次近距離擁抱太陽
    北京時間8月12日15點31分,值得載入歷史的一刻: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人類第一顆近距離觀察太陽的探測器「帕克號」(Parker Solar Probe)搭乘德爾塔4重型火箭發射升空,飛行43分鐘後順利進入前往太陽的軌道。
  • 太陽耀斑與宇宙輻射間有何種聯繫?歐航局也將發射太陽探測器
    人類也發射了幾個太陽探測器探測太陽,而目前為止,仍在運行的是現在最先進的帕克太陽探測器,通過帕克探測器所得的數據,人類揭開了太陽耀斑(恆星耀斑)與宇宙輻射之間的關係。這也不難看出,太陽耀斑與宇宙輻射之間,存在著共生不共滅的聯繫。歐航局將發射太陽探測器,對太陽的大氣層,風和磁場進行進一步研究當然,除了研究太陽磁暴與宇宙輻射之外,太陽眾多秘密之中,讓科學家們垂涎的也還有太陽大氣層,恆星風與磁場,所以歐航局製造了人類的又一個太陽探測器,準備去揭開太陽的更多秘密。
  • 太陽軌道飛行器發射 試圖探索太陽兩極地區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稱,本周末,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和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向太陽發射了一艘新的航天探測器以此來了解太陽奧秘和運行規律。
  • 奧斯陸大學將發射50顆人造衛星監測太陽風暴
    小型人造衛星將預測太陽風暴網易探索5月16日報導 科學家已經證實,未來強大的太陽風暴將威脅到地球上的所有電子設備,而如何預防成為目前科學家研究的重點。近日有科學家表示,太陽風暴在地球上的最明顯體現便是極光,而同時天空中的無線電也會受到影響。科學家計劃利用一個由50顆人造衛星組成的衛星網絡來監控太陽風暴情況,並對極光做出預測,如同現在預測天氣一樣。根據奧斯陸大學的科學家介紹,他們希望在2013年時發射50顆火柴盒大小的人造衛星升空。
  • 太陽,我們來了: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ASO-S將在2022年發射
    IT之家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宣布,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明年發射。2018年,備受矚目的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升空,它以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對太陽進行觀測,並已經獲取一定的成果。在這場太陽的探索之旅中,我國在太陽探測衛星方面一直缺席,直到 ASO-S 的出現!
  • 觀測太陽,天文學家的重要任務
    太陽活動的可能引發氣候變遷,影響人類生存!它所釋放出的帶電粒子或強輻射可能擊壞衛星和危及太空人的安全,還可能干擾電離層,影響短波通訊,更強的時候,還會干擾到地球磁場,大規模地破壞輸電網絡!研究太陽,是現代天文學家一項重要的職責,它關係到人類的生存與安全。張洪起,就是這樣一名專門研究太陽的人,他現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國家天文臺懷柔太陽觀測基地和國家天文臺空間太陽望遠鏡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 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 ASO-S 將在 2022 年發射
    IT之家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宣布,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明年發射。 2018 年,備受矚目的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升空,它以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對太陽進行觀測,並已經獲取一定的成果。在這場太陽的探索之旅中,我國在太陽探測衛星方面一直缺席,直到 ASO-S 的出現!
  • 衛星即將發射!太陽,我們來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科學物」,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