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膜、保鮮膜,這麼多膜誰才是真正的膜界大咖?

2021-01-15 中科院物理所

膜,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手機膜、保鮮膜、美容面膜、汽車玻璃膜,隨隨便便我們都能說出好多種膜。

其實,還有這樣一種膜,因為具有神奇的能力,它被譽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精密篩分材料。它的生產製備與核技術密不可分,並且也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在食品飲料、醫療製藥、化工、電子、環保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這位神秘的膜界大咖就是——核孔膜,全稱核徑跡蝕刻微孔膜。它還有好幾個名號,「核微孔膜」、「重離子微孔膜」,說的也都是核孔膜本尊。

我們先從核孔膜的研究歷史和製備說起。

1. 核孔膜是怎麼造出來的?

核孔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是在固體核徑跡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早在美國通用電氣(GE)研究室製備成功。Fleischer和Price等人利用放射性核素產生的裂變碎片轟擊薄膜和礦物質材料,發現可以製備出特殊的微孔。

圖 核孔膜最早在美國通用電氣研究室製備成功

這種新型的微孔膜,孔的形狀規則、孔徑均勻,和其它膜在生產方法和微孔結構上完全不同。

研究者們預測,這種性能奇特的薄膜將在過濾、物質分離等方面獲得廣泛的應用。70年代初,美國率先實現了核孔膜的商品化生產,主要用於一些精密的分析檢測行業。

圖 典型的核孔膜電子顯微鏡圖像

早期,核孔膜是在核反應堆上利用鈾等重核的裂變碎片轟擊膜材而製成的。但是,這種方法的效率和產能都比較低,所以產業化很難推廣。而且,由於裂變碎片的質量和能量都不是單一的,射程有限,核孔膜的質量也不夠完美。

隨著加速器技術的興起,科學家們想出了一個安全、高效的製備核孔膜的方法——利用重離子加速器輻照形成離子徑跡。

加速器將重離子加速到非常高的能量,去轟擊一定厚度的薄膜。離子輻照後在薄膜中形成的徑跡是非常微小的,很難觀察,被稱作為「潛徑跡」。經過化學蝕刻後,潛徑跡處形成孔道,最終形成各種各樣的核孔膜。

目前,美國、德國、日本、瑞士、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家都利用現有的重離子加速器裝置生產核孔膜。

圖: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用於核孔膜輻照的分離扇回旋加速器(SSC)

用加速器來生產核孔膜有這麼多的優點,如果非要說一個缺點,那就是費錢!早期,受限於加速器裝置運行的高昂成本,核孔膜的價格一直很高,一平米需要幾百元甚至上千元。

因此,如何降低核孔膜的成本,讓更多的普通人受益,一直都是研究者們的重要課題。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擁有亞洲能量最高的蘭州重離子加速器裝置,有專門用於高性能核孔膜輻照的終端及蝕刻線,具有批量生產核孔膜的獨特條件。

利用加速器能量高的優勢,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在真空外可一次性同時輻照6層膜材料,1小時能生產1萬平米,極大地降低了核孔膜的成本。

圖:

核孔膜輻照終端

圖:經過高能重離子輻照的薄膜(左)、核孔膜輻照卷膜機(右)

2. 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真的!核孔膜區別於普通膜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孔徑均一、孔形規則,每一個孔的尺寸與形狀幾乎完全相同。核孔膜是所有膜材中唯一具備篩分機理的濾膜,因此被譽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精密篩分材料。

圖 核孔膜與常規膜對比

在肉眼可見的尺度,想做到孔徑一樣,並不難。然而在微觀尺度下,普通膜就捉襟見肘了。核孔膜能輕鬆做到,就是因為它的每個微孔都是由種類和能量相同的離子輻照和後期蝕刻形成。更厲害的是,這些納米級、微米級的小孔,其孔徑和孔密度還能被精確調控!

通過控制高能重離子的輻照和蝕刻條件,就能定製我們需要的核孔膜。孔徑可以在亞納米到幾十微米的範圍內任意選擇,孔的密度可以做到從1平方釐米1個小孔到上億個小孔。

這樣精密的加工工藝,即使工業雷射也無法做到,更別說機械方法或者化學工藝了。正是這些精密的小孔,使核孔膜具有了獨一無二的特性。

核孔膜的材料選擇範圍也非常廣泛,塑料、玻璃、雲母等都可以作為原材料,還可以選擇耐高溫和酸鹼的材料,常見的材料有聚酯(PET)、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醯亞胺(PI)和雲母等。

圖 核孔膜的材料選擇範圍廣泛

有趣的是,除了常見的圓柱狀孔道以外,研究者們還可根據不同需求,通過對離子徑跡進行後處理調控,形成不同的孔道形狀,比如漏鬥形、酒杯形、鉛筆形等特殊的孔道。

圖:

不同孔道形狀的核孔膜

此外,與普通膜相比,核孔膜的表面平整光滑,對水、病毒、細胞、生物大分子(聚合物)無吸附,不會吸收溶解於濾液中的物質。而且核孔膜本身沒有粒子、纖維等脫落,因此不會像其他濾紙一樣二次汙染濾液。核孔膜還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熱穩定性,機械強度高,韌性好,可摺疊,可反覆熱壓處理。

圖:

核孔膜過濾黃河水示意圖

3. 核孔膜神器,就在你身邊

核孔膜的特性這麼優異,我們究竟能用它來做些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幾種已經推向市場和正在研發中的核孔膜神器吧!

百變過濾器

作為一種理想濾膜,核孔膜在醫學製藥、細胞檢測、空氣淨化、食品飲料等多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說它是百變過濾器,一點兒也不誇張。

圖 核孔膜精密輸液器生產

傳統的輸液器過濾膜由纖維膜盤結壓制而成,非常容易脫落異物,造成輸液汙染;而且在輸液過程中,纖維膜會吸附藥液裡的藥劑成分,從而造成療效損失。

這些問題都難不倒核孔膜。核孔膜還可以顯著提升對微粒的截留率,有效預防因微粒引起的過敏反應、靜脈炎、熱原反應、血管栓塞、肉芽腫等,保證患者輸液安全。難怪現在美國、日本、韓國以及歐盟等國的國家藥典上規定,大輸液器上的過濾膜都是各種規格孔徑的核孔膜。

圖:

TCT 癌細胞檢測膜片及顯微鏡照片

TCT 細胞檢測是目前國際領先、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宮頸防癌細胞學檢查技術。檢測採用核孔膜進行高精密度過濾,婦科過濾膜筒上有20萬個7.5微米的小孔,能採集所有的病變信息。

圖:核孔膜材質的開水過濾器、茶水過濾器

在日常生活中,核孔膜還應用於酒類、飲用水、茶飲料等的澄清和除菌過濾。核孔膜能夠有效地去除啤酒、葡萄酒以及各種飲料中的酵母、細菌、殘渣等,改善澄清度,達到冷消毒的效果,延長其貯存期,並且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耗。

圖:核孔膜被應用於防霾紗窗、防霾口罩

過濾能力這麼優秀,空氣淨化當然也少不了核孔膜。

防偽標識

除了用來過濾,核孔膜還有很多別的本領,核徑跡防偽就是其中的一種。

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技術能製作出類似的防偽圖案。具有這樣的技術獨佔性,用核孔膜來防偽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如果你用高倍放大鏡仔細觀察防偽標識的圖案,你會發現這些圖案是由很多小點——也就是微米級的微孔組成的。

利用微孔道的透氣、透水性,我們可以通過滴水消失、筆塗上色等方法來進行防偽識別。微孔道裡充滿液體後,膜的光學特性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如果滴一滴水在防偽圖案上,圖案會馬上變淺、甚至消失,那麼恭喜你,買到的就是正品!

鋰電池隔膜

未來,核孔膜還有望被應用在鋰離子電池中。

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鋰離子電池。智慧型手機等3C設備、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設備等都需要它,而且應用領域還在不斷擴大。作為鋰離子電池的一個關鍵組件——電池隔膜,其品質直接影響電池容量、充放電循環壽命、阻燃止爆安全性能等指標,對於電池的性能和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國際上先進的隔膜製備工藝和技術被國外所壟斷,使得高端電池隔膜仍然依賴進口。研究者們正在利用核孔膜的技術優勢,採取完全不同於傳統隔膜製備方法的技術路線,研製材質更加多樣、孔徑更加均勻、安全性更高的新型鋰離子電池隔膜。

圖: 研究者們正在利用核孔膜的技術優勢,研製新型鋰離子電池隔膜 | 製圖:吳書航

這張薄薄的膜,真是能力無窮。限於篇幅,以上我們只介紹了核孔膜應用的一小部分,在超流體研究、化學分離、同位素分離、輻射劑量學、生物工程、醫學研究、質譜技術、絕熱技術、淨化技術、真空技術、電子工業、製藥工業和食品工業等多個領域,核孔膜都有大顯身手的機會。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位膜界大咖的應用必將更加廣泛。一起期待它被更多人所知、被更多人所用的明天吧!

撰寫:劉芳

感謝劉傑、莫丹、段敬來、姚會軍、侯明東、王玲玲等老師為本文提供資料並提出修改意見。

參考資料:

1. Mo D, Liu J, Duan J, Yao H, Chen Y, Sun Y, et al. Plasmon resonance of copper nanowire arrays embedded in etched ion-track mica templates. Materials Letters. 2012; 68: 201-3.

2. Mo D, Liu J,Duan JL, Yao HJ, Latif H, Cao DL, et al. Fabrication of different pore shapes by multi-step etching technique in ion-irradiated PET membranes. Nuclear Instruments & Methods in PhysicsResearch Section B-Beam Interactions with Materials and Atoms. 2014; 333: 58-63.

3. 郭洪英, 黃正德. 離子微孔膜的研究及應用[J]. 核技術, 2002, 7: 559-564.

4. 張 林, 莫 丹, 丁天棟. 核孔膜在茶湯過濾中的應用[J]. 核技術, 2018, 41(1).

5. 郭士倫. 核孔膜的特性和應用[J]. 物理, 1988, 17(5): 285-289.

6. 曹殿亮, 劉傑, 曲曉華, 段敬來, 莫丹, 姚會軍, 陳豔峰, 孫友梅. 利用重離子輻照技術製備鋰離子電池隔膜[J]. 原子核物理評論,

2010, 27(1): 102-106.

原標題:「膜」力無窮,你就是當之無愧的膜界大咖

來源: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編輯:他和貓

相關焦點

  • 三款防藍光手機膜橫評 誰是真正的王者?
    殊不知,智慧型手機屏幕釋放的「藍光」對我們的眼睛有相當大的傷害。也正因此,防藍光手機膜應運而生,它們究竟有沒有效果呢?本次我們選擇三款不同價位的防藍光手機膜進行對比評測,究竟誰是真王者?讓我們一探究竟。通過實測我們可以看出,0度防藍光手機膜對藍光的濾除效果最明顯,其它2款防藍光手機膜對藍光幾乎沒有濾除效果。但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貼膜後手機的色差。如果為了濾除藍光而影響了手機屏幕原本的顏色,那還是得不償失。經過多位編輯的觀察和判斷,在參測的3款手機膜中,0度防藍光手機膜的屏幕色差最為明顯,愛德華醫生防藍光手機膜對手機屏幕顏色的影響最小。
  • 你用的保鮮膜、保鮮袋,真的「保險」嗎?
    市面上各種材質的保鮮膜、保鮮袋,你知道怎麼選購嗎?江蘇消保委帶大家了解一下保鮮膜、保鮮袋。往下看保鮮膜的材質不同,使用的範圍也不同,在保鮮膜的外包裝上都有標註原材料,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根據使用途徑去選擇不同材質的保鮮膜。小科普保鮮膜、保鮮袋材質及使用PE聚乙烯:超市裡最常見的保鮮膜、保鮮袋材質,無毒,化學性質穩定,一般不需要添加增塑劑。適合食材的冷藏保鮮,不用於加熱。
  • 西瓜封上保鮮膜細菌增10倍?!那吃不完的西瓜 到底怎麼辦……
    本文轉自【哈爾濱日報】;在炎熱的夏天,呆在空調房內,刷著手機 吃著冰鎮過的紅瓤西瓜此情此景,總會讓人不禁感嘆:啊~這才是夏天所以,隱藏的技術點在這裡,切瓜前把西瓜表面的細菌和肥料殘留衝乾淨,吃不完的西瓜才更容易保存。 室溫存放別放保鮮膜,冰箱存放還是要包保鮮膜: 如果沒有冰箱呢,模擬室溫30℃環境下的西瓜實驗很能說明問題,那就是8小時之內,裹不裹保鮮膜,西瓜都蠻幹淨的。
  • pe保鮮膜配方化驗成分分析
    保鮮膜主要是以以PE/PVC/PVDC等為母料通過聚合反應製成的一種塑料包裝製品,保鮮膜具有適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溼性,從而調節要保鮮的食品周圍的氧含量和水分含量來達到保鮮的目的。
  • 你家用的保鮮膜、保鮮袋,真的「保險」嗎?
    保鮮膜、保鮮袋主要用於冰箱食物保存、生鮮及熟食包裝以及家用微波爐食品加熱等,是每個家庭都會使用到的產品。市面上各種材質的保鮮膜、保鮮袋,哪種最環保,該怎麼選購呢?今天(6月28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保鮮膜、保鮮袋比較試驗結果。
  • 這種保鮮膜會致癌!
    這其中,PE、PVDC兩種材料的保鮮膜十分安全,咱們在市面上能買到的保鮮膜,基本都屬於這兩種類型。而第三種PVC的保鮮膜則存在一定的致癌風險,這類保鮮膜會在加熱或與油脂食品接觸的時候分解出增塑劑,對人體造成傷害。
  • 天天用保鮮膜、保鮮袋,你真的會用嗎?
    市面上各種材質的保鮮膜、保鮮袋你知道怎麼選購嗎?▶ 6批次PVC材質的保鮮膜均未檢出環氧大豆油和氯乙烯單體的遷移量。▶ 6批次PVC材質的保鮮膜進行油脂模擬物試驗時,總遷移量檢測結果為15-38mg/dm⊃2;。▶ 5批次保鮮膜缺斤少兩,實測長度與標稱長度嚴重不符,均來自網上商城。
  • 夏天食物怎麼保鮮?用它,不串味不腐爛,比保鮮膜好用多了!
    夏天食物怎麼保鮮?用它,不串味不腐爛,比保鮮膜好用多了! 大部分家庭都是用保鮮膜來保鮮 但保鮮膜一是不好撕扯
  • 【網絡闢謠】西瓜蓋保鮮膜更容易滋生細菌
    流言:西瓜裹保鮮膜後不僅不會起到保鮮抑菌作用,反而會繁殖更多的細菌。炎熱的夏天,由於擔心西瓜變壞,我們都會給吃不完的西瓜貼上保鮮膜,連在超市裡賣的西瓜,切開後也都會裹上一層保鮮膜。不過有說法稱,食物裹保鮮膜後不僅不會起到保鮮抑菌作用,反而會繁殖更多的細菌。保鮮膜還能放心使用嗎?保鮮膜,顧名思義,是為了幫助食物保鮮而設計製作的一種薄膜。
  • 抗藍光膜真的有效果嗎?這些手機膜暴利只是炒概念
    這些手機膜暴利只是炒概念 陳維 發表於 2017-02-24 16:54:07 「玻璃」、「大屏」屬性的智慧型手機快速崛起,催生了手機貼膜市場。
  • 越來越多的廠商為手機貼上出廠膜了,是手機屏幕變脆弱了嗎?
    圖片來自:walmart 當時的手機膜還處在「原始」階段,用的材料是 PET。這種膜又厚又硬,並且非常不耐刮。因此每次貼完膜,沒出兩個星期,就發現膜已經傷痕累累了。
  • 保鮮膜材料到底是什麼?
    保鮮膜材料到底是什麼?時間:2016-07-16 14:43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保鮮膜可以加熱嗎? 保鮮膜材料到底是什麼? 保鮮膜可以加熱嗎?保鮮膜要標明能否加熱 昨日正式實行的新國標為《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鮮膜》,與1989年版標準相比,新標準規定除了PE保鮮膜外,PVC、PVDC食品用保鮮膜首次列入範圍。新國標增加了對原料的技術要求,    原標題:保鮮膜可以加熱嗎? 保鮮膜材料到底是什麼?   保鮮膜可以加熱嗎?
  • 膜蒸餾技術 敢問路在何方?
    而膜蒸餾系統,則可以看作是膜技術和傳統蒸餾工藝的有效結合,就過程的本質而言,它依舊是一個蒸發、冷凝的過程;就MD技術而言,它的驅動力源於膜兩側的蒸汽壓差。全球膜蒸餾技術真正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而在國內,其實從03年開始,國內從事相關研發工作的人員逐年倍數增加。不難發現,其實國內這些年,很多膜技術的發展都非常快,當然這也得益於市場需求的推動。
  • 健康|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專家這樣說
    保鮮、防止水分流失、防串味兒……保鮮膜實屬居家必備產品。夏天來了,保鮮膜的使用率更是大大增加。近日,有傳言表示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這則傳言是真的嗎?溶解於油脂、酒精中會有一定風險在生活中選購保鮮膜產品時,專家強調,首先要購買正規賣場出售的正規廠家的食品保鮮膜,儘量購買聚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材質的食品保鮮膜,並且看清各種組成成分。「那些違法違規產品,可能存在濫用或遷移量超標的問題。因此要儘量購買正規賣場出售的、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保鮮膜。」
  • 2019年上海市保鮮膜(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本市生產、銷售的保鮮膜(袋)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本次抽查了50批次產品,經檢驗,全部合格。  具體抽查結果如下:  2019年上海市保鮮膜(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所檢項目符合相關標準的產品 序號 產品名稱(標稱) 商標(標稱) 規格型號 生產日期/批號(標稱)
  • 這款海藻食品保鮮膜能100%生物降解
    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剛剛結束,在其中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海洋成果轉化暨「雙招雙引」對接會上,中國海洋大學許加超教授的發明授權專利可食性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項目引起廣泛關注,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是以褐藻膠為原料,並能實現100%降解。
  • 那層膜真的重要嗎?談談手機膜是否能夠保護好屏幕
    這麼些年,智慧型手機行業養活了多少附屬產品企業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比方說手機保護膜。不管是線上商城店鋪還是街邊小攤,都有很多依賴這些手機貼膜生存。在拿到新手機後,多數人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該給它貼上一張膜用來保護好剛到手的愛機屏幕。
  • 這種交智商稅的手機膜,千萬不要再貼了
    去年國內智慧型手機總共賣出4億臺多點,相當於每4臺手機就有3臺貼了膜。注意,數據僅僅算天貓,把淘寶、京東、阿里巴巴等加起來估計要破10億。所以說,貼膜早已成為國人的傳統習俗,一天不貼渾身難受。每次打開淘寶找手機膜,高清膜、磨砂膜、鑽石膜、防窺膜等五花八門膜撲面而來,看得人眼花繚亂。按材質又有PP、PVC、PET、ARM、鋼化等,著實讓人腦殼疼,分不清誰跟誰,有啥用。其實目前手機膜就分兩大類:塑料膜和玻璃膜。
  • 保鮮膜、塑膠袋如何處理才最環保?當然是吃掉啊~
    不過這個問題當然難不倒我們的科學家們了,常用的塑膠袋和保鮮膜的處理方法就是:統統吃掉。我們都知道,太空人在太空中的食物包裝採用的都是單個的真空包裝,在吃完後就會產生很多垃圾,而且需要帶回地球進行處理,比較繁瑣。
  • PVC材質保鮮膜接觸油脂性食物易生有害物質
    記者27日從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獲悉,近期該機構所做的一項比較試驗顯示,PVC材質保鮮膜接觸油脂性食物後,易產生塑化劑等有害物質。此次比較試驗收集了30批次保鮮膜樣品,按不同材質分為聚乙烯(PE)材質23批次,聚氯乙烯(PVC)材質6批次,聚偏二氯乙烯(PVDC)材質1批次。在進行油脂模擬物試驗時發現,6批次PVC材質的保鮮膜總遷移量檢測結果為15-38毫克/平方分米,說明此類樣品接觸了帶油脂類食品後會析出較多化學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