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馬尼拉大帆船航向中國

2021-01-09 第一財經

除了弗拉明戈、鬥牛、堂吉訶德,對於西班牙,你還知道些什麼?「我們也希望大家知道,西班牙是世界第八大經濟體。」 西班牙駐華大使卡洛斯·布拉斯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不過,歐盟統計局今年3月公布的報告顯示,受經濟衰退的影響,西班牙失業率在今年2月達到了18.9%,幾乎為歐盟平均水平9.9%的兩倍。25歲以下的年輕人受到的影響最大。

西班牙外交家路易斯·蒙特斯2009年6月連續三天在《全球主義者》網絡雜誌撰寫文章,講述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和西班牙。

路易斯·蒙特斯想說的是,16世紀,作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兩個政治和經濟實體,中國與西班牙曾共同引領歷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之後,兩國從巔峰步入衰微;而今,兩國是否能在新的全球化機遇下攜手再創輝煌?

重回亞洲計劃

路易斯·蒙特斯從16世紀的西班牙馬尼拉大帆船談起。在1565~1815年的250年間,這種大型木製帆船不間斷地航行於其殖民地菲律賓的馬尼拉與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之間,船上的貨物以風靡全球的中國生絲與絲綢為主。墨西哥人直接稱之為「中國船」。

與此同時,大量的白銀通過馬尼拉大帆船運回中國。從1500至1800年,西班牙統治下的墨西哥和秘魯生產了大約佔世界85%的白銀,其中超過40%流入中國。

之後,兩國從陷入衰落到再度崛起用了200年。兩國貿易從1993年的10億美元到2006年的200億美元只用了十餘年時間。

但是,在突飛猛進的數字背後,卻是巨大的貿易逆差。「2008年西班牙對中國貿易逆差達到最大,中國向西班牙的出口額為200億美元,但是西班牙向中國的出口額只有20億美元,相差10倍。」卡洛斯·布拉斯科說。

來自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翟承玉的一篇分析顯示,西班牙政府和企業對中國市場重視不夠。西班牙傳統海外市場為歐洲和拉美,長期忽視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

中西貿易有一定的互補性,但互補性不強。西班牙向中國出口的產品中,很大一部分為原材料,如廢鋼、廢銅、廢紙、廢鋁、塑料、鋼材、鋅等。中國對西班牙出口的商品中,很大一部分為服裝、玩具、家具、鞋、陶瓷等製成品。

直到2005年12月,西班牙政府才發表了以擴大在亞洲的影響、加強同亞洲地區關係為宗旨的「2005—2008年亞太行動計劃」。

時任西班牙首相的薩帕特羅發表講話時說,亞洲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是保持全球平衡的重要因素」,「西班牙同亞洲關係的發展落在了其他國家的後頭」,「西班牙再也不能繼續置身亞洲大陸之外了」。

為了進一步推動西班牙企業進軍中國市場,加強中西經貿關係,2005年5月,西班牙還專門頒布了「中國計劃」,稱在2005~2007年3年間,西班牙政府投資6.9億歐元鼓勵和支持西班牙企業在中國發展投資、貿易和旅遊事業。

其中,5億歐元將用於由西班牙「援助發展基金會」向在中國投資的西班牙大企業提供資金支持,3000萬歐元用於支持西班牙中小企業在中國的投資,1000萬歐元用於在中國投資的可行性研究。此外,1.13億歐元將用於推動西班牙與中國相互投資的資金支持需要。

而在該計劃的刺激下,一些西班牙企業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比如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在2006年認購了中信銀行5%的股權後,又在2009年底增持中信銀行股份至15%;西班牙電信也增持中國聯通的股份至約8%。

西班牙的親善之旅

雖然有了BBVA,有了西班牙電信,有了ZARA,有了MANGO,但這個南歐國家的產業狀況,在中國知曉度仍然並不高。卡洛斯·布拉斯科稱,目前和中國的經貿狀況,並不符合西班牙作為世界第八大經濟體的地位。

因此,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加深中國對西班牙的了解,是卡洛斯·布拉斯科一直在考慮的事情。

為了進一步親近中國,拉近中國人對西班牙的心理認同,世博會被當作了最佳的平臺。西班牙國家國際展覽署主席薩拉瑞奇在日前舉行的西班牙館主體落成儀式上表示,希望通過西班牙館的展示,表明西班牙是中國最好的朋友。

而在讓中國觀眾感到親切之後,西班牙希望推出的還是自己的新能源產業。卡洛斯·布拉斯科告訴記者,在風能和太陽能領域,西班牙在全世界都是最先進的,「我們會推動很多這樣的企業到中國來和中國企業交流。」

2009年11月18日西班牙風力發電量創下新紀錄。當晚風力發電峰值達到西班牙電力總需求量的53.7%。西班牙是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世界第三大風力發電國。歐洲風能協會監管事務的顧問雅格布莫恰表示,預計到2020年,西班牙風力發電能滿足絕大多數的供電需求。

2006年10月卡洛斯·布拉斯科剛剛走馬上任駐華大使,就遇上了2007年的中西交流年。卡洛斯·布拉斯科告訴記者,在中國西班牙年之前曾做過一個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的人聽說過西班牙。但是在舉行中國西班牙年以後,裡面有10%已經知道西班牙,西班牙的知名度提高了7%。

「世博會後,我們還會再做一次調研,我們希望這個數字不只是一倍兩倍的增加,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西班牙。」 卡洛斯·布拉斯科對記者說。

相關焦點

  • 「馬尼拉披肩探尋之旅」的中國情結
    著名的西班牙弗萊明戈舞除了那熱烈奔放的音樂和舞步,演員身上那飄逸流動的大披肩也給人印象深刻。但這披肩並非西班牙產,而是真正的東方舶來品,原名「馬尼拉披肩」,其歷史可追溯至16世紀。日前,馬尼拉著名的楊應琳博物館舉辦的名為「絲織品:16世紀馬尼拉披肩探尋之旅」的大型展覽,不僅回顧了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世界著名的大帆船貿易,也再現了中國南海絲路的繁盛,更展示了東西方文化交織的情愫。實際上,「馬尼拉披肩」的故鄉在中國。據史料記載,絲質披肩與中國瓷器經由中國南海絲綢之路運抵馬尼拉港口,再通過大帆船貿易運至歐洲,因此被稱為「馬尼拉披肩」。
  • 流出白銀就等於流出鮮血:西班牙與古代中國貿易的尷尬現實
    文|郭曄旻由於「銀荒」的關係,與外國相比,中國當時的銀價高出許多。比如1560年,歐洲的金銀比價是1比11,西屬墨西哥是1比13,而中國僅在1比4至1比8之間。也就是說,美洲白銀用來購買中國貨物時,其購買力即刻上升三倍。
  • 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帆船發展史和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十五世紀的歐洲,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對船隻的使用和需求,讓帆船的改良和發展到達了一個頂峰。中世紀以來,歐洲地中海地區是一種叫「巴爾卡」(Barca)的輕木帆船用以航海的應用。這是用一些低級木料造的小帆船,大多只作為沿海的漁船。
  • 講座︱麥哲倫環球航線五百年:大航海中的生與死
    西班牙發現美洲之後,繼而前往亞洲進行探索,建立了從西班牙到馬尼拉的最長貿易線,這條貿易線上的貿易就是著名馬尼拉大帆船貿易。通過這條貿易線,西班牙和中國開始建立聯繫,證據之一就西班牙保留了許多中國文獻及地圖。馬尼拉大帆船是16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初的250年間,航行於菲律賓的馬尼拉與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之間的貨運船隻,是一種木製帆船。
  • 太平洋的大商帆:無法拒絕的中國商品
    一位在17世紀40年代到馬尼拉貿易的英國代理商坦陳:「如果沒有華人把他們國家的糧食帶到這裡來,這些西班牙人就會挨餓。」除了賴以為生的食物以外,中國商人帶來的其他商品也令西班牙人無法拒絕。中國商品如瓷器、茶葉、棉布,素來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特別是中國絲貨,更是令歐洲人讚嘆不絕,「從中國運來的各種絲貨,以白色最受歡迎,其白如雪,歐洲沒有一種產品能比得上中國的絲貨。」
  • 西班牙帝國曾有遠徵明朝計劃,若成行大明海軍能敵嗎?
    西班牙帝國確實有這樣的想法,1586年,菲律賓殖民政府還制定過詳細的作戰計劃。不過,隨著西班牙和英國的海上戰爭的爆發,西班牙政府必須要把主力用來對付英國,所以徵服明朝的計劃就被永久擱置了!
  • 人生如同一隻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掌握航向與命運的舵手便是自己
    人生如同一隻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掌握帆船航向與命運的舵手便是自己。有的帆船能夠乘風破浪,逆水行舟,而有的卻經不住風浪的考驗,被大海無情地吞噬。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差別,不在於別的,而是在於舵手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同。
  • 大航海時代,帆船如何逆風遠航?
    西方的航海大時代造就了人類的兩大壯舉,一次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也就是美洲大陸,美洲大陸的發現,讓人類歷史進程加快了不止一步,同時也為人類帶來了不少災難,而哥倫布用來探索新大陸的主要船隻聖瑪利亞號就是一艘非常著名的帆船,這種帆船的船型被稱為卡瑞克式,卡瑞克式帆船是西方帆船史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船型,也是帆船製造史上的一個高峰。
  • 聊聊16世紀西班牙人的馬尼拉腦洞
    編者按:網絡上時常傳播著兩萬西班牙軍隊滅明的討論,這是源於1586年,駐菲律賓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地頭目們曾經召開馬尼拉會議,並聯合上書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希望派遣2.5萬軍隊攻滅大明王朝。那麼,如果這個狂想真的開始實行,大明王朝會更早的滅亡嗎?
  • 西班牙國王熱愛帆船,公主倆就陪著他「風吹日曬」,膚色差1個度
    西班牙國王熱愛帆船,公主倆就陪著他「風吹日曬」,膚色差1個度說到西班牙王室,雖然說這麼看起來的話也是一地雞毛,就比如說西班牙國王,他的二姐姐因為各種原因的關係被除名,但是其實要論起來的話,這一家子都是運動的狂愛者,無論是男女都想要在運動項目當中有所表現,西班牙國王熱愛帆船,公主倆就陪著他
  • 中國古代帆船模型及其製作寶典
    在這許許多多的國際博覽會上,時常會有我國的帆船模型參加展出,從而,我國的一些古帆船模型就流落、漂泊到異國他鄉。張巖鑫、梁二平做的這項研究表明,1904年參加美國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展示的中國古船模,就有125艘之多,這僅僅是一例。中國到外國的博覽會上展出中國的船模共計有10次之多。
  • 亞洲航空正式開通上海-馬尼拉航線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連續7年獲得「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公司」稱號的亞洲航空公司11日正式開通其一周3班的上海定點直飛馬尼拉航線。從上海飛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航線Z219在11日凌晨3:40分起飛,7:05降落馬尼拉。
  • 馬尼拉回國的希望越來越大
    中國民航全部都禁止馬尼拉回國在第三國轉機了,讓馬尼拉回國的同胞們很是心寒。寒冬過後必有陽光。就在馬尼拉民航幾乎要死絕之際,民航陸續開通了航線,先是廈航的馬尼拉飛廈門,再有東航的馬尼拉飛上海,緊接著南航的 馬尼拉飛廣州,回國的希望越來越大了,包機商的日子又不好過了。
  • 帆船課堂--風向風速
    有時變化很小你感覺不到,有時大到你不得不對舵或帆做出大的調整。航海的部分樂趣就來自於因應變化的風進行調整。風向:航行時需要知道風向的變化。如何知道風是從哪個方向吹來的呢?轉一圈用臉、手、頸部等處的皮膚感覺一下風的方向。朝水面看,觀察一下波浪或波紋。風向通常是與波紋垂直的。
  • 傲「立」中國帆船名人堂,青島77歲航海名宿王立進入中國帆船榮譽...
    半島記者 王悅他是「中國帆板運動第一人」,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女子帆板運動走向了世界之巔,他所研究的「帆板兩角穩定技術」成為中國帆板隊的制勝法寶……在剛剛落幕的2019中國帆船年度頒獎典禮上,77歲的前中國帆船帆板隊總教練王立成為繼「單人不間斷環球航海中國第一人」郭川後,第二位進入中國帆船榮譽殿堂的傳奇人物。
  • 研究表明馬尼拉海溝若發生大地震恐引發海嘯波及中國華南沿海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預報中心,ID:YBZXDZ】原文標題:研究表明馬尼拉海溝若發生大地震恐引發海嘯波及中國華南沿海並可能重創恆春核電站馬尼拉海溝位於中國南海東部海域,是一條自北向南走向的海溝,馬尼拉海溝北起中國臺灣東南部海域
  • 一文讀懂外國帆船發展史
    區別於維京長船的是,柯克帆船比維京船要先進一點兒,帆從輔助變為主動力,船身圓短寬,提高了穩定性和艙容,適於做貨船。柯克帆船還受到中國帆船使用平板舵的影響,在平直的尾部裝有艉柱舵,後期加高了船艏艉,增加弓箭、投石器、彈射器等裝備,被用作海上護航和作戰。
  • 走出小眾圈層的帆船運動,品牌獲取世界級美譽的捷徑
    ↓中國寧波一號在激戰中他曾經效力的東風隊,就被譽為「中國之隊」,從起初不被看好,到最終成為沃爾沃帆船賽歷史上第一個中國冠軍,在中國帆船運動史上有著圖騰式的象徵意義。國際成績,也是中國帆船市場發展潛力的一個側面佐證。
  • 1708年的西班牙沉船找到了,寶藏太多哥倫比亞總統很興奮
    據英國《衛報》12月6日報導,哥倫比亞發現了一艘1708年在加勒比海近卡塔赫納港口沉沒的西班牙大帆船「聖荷西」號殘骸,船上載有大量黃金、白銀、翡翠、銀幣等珠寶及秘魯總督的個人財產,被歷史學家和尋寶者稱作全世界沉船中的「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