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授予楊振寧名譽理學博士學位

2020-11-22 人民網

原標題:臺灣大學授予楊振寧名譽理學博士學位

  新華網臺北3月19日電(記者曹典、李寒芳)臺灣大學19日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名譽理學博士學位。

  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為楊振寧頒發學位證書。證書上寫到:「楊先生對宇稱守恆律的透徹研究,以及『Yang-Mills規範場論』和『Yang-Baxter方程式』的提出都開啟了物理和數學的歷史新頁,對人類文明貢獻極巨。」「授予名譽理學博士學位,以表尊崇」。

  楊振寧在致辭時說,「臺灣大學是臺灣最重要學府,也是國際上有名的學府,我很榮幸在今天成為這個學校的校友。」

  楊振寧表示,21世紀的年輕人非常幸福,因為他們處於人類生產力突飛猛進的時代,相信臺灣大學能繼續過去成功教育年輕人的經驗,給下幾代年輕人帶來成功的未來。

  頒授典禮後,楊振寧為臺灣大學師生帶來題為「美與物理學」的科普演講,並與到場學生問答互動。一位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交換生提問,「天分在物理學研究中重要嗎?」楊振寧幽默地回答「天分不是必要的,可是非常有用處。」引來現場一片笑聲。

  在比較兩岸學子時,楊振寧提到,也許與經濟條件有關,他感覺臺灣學生平均起來沒有大陸學生努力,但較為有創意,不過在最重要的創新領域,並不是物質條件的分別可以決定的。

  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合肥,1956年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宇稱守恆在弱交互作用中不成立的可能性,致粒子物理重大突破,震驚全球學術界,二人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楊振寧獲頒臺灣大學名譽理學博士學位
    楊振寧獲頒臺灣大學名譽理學博士學位/6) "← →"翻頁 3月19日,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向華裔物理學家
  • 通訊:93歲楊振寧成為臺灣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原標題:通訊:93歲楊振寧成為臺灣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中新社臺北3月19日電 題:93歲楊振寧成為臺灣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天分不是必要的,可又是非常有用處的。」   93歲高齡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19日在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這麼回答「學弟」提問,帶來一片會心笑聲。   當天,楊振寧從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手中接過名譽理學博士學位證書,成為這所臺灣知名學府的新校友。   在專門為他舉辦的學位頒授典禮後,楊振寧作題為《美與物理學》的講座,並為「學弟學妹」答疑解惑。
  • 從清華到臺灣,博士學位授予規定頻修改,究竟為哪般?
    日前臺灣行政當局教育事務主管部門頒布《學位授予及替代碩士博士論文準則(草案)》,放寬博士學位授予規定,其中藝術、應用科技及體育運動等三大類專業學生可以憑藉作品或獎項成就替代博士論文。前有翟天臨不是「知網」是何物,後有解放軍疾控所原所長涉論文抄襲被撤銷博士學位。這幾年來,學者們為了能被授予博士學位可謂是「絞盡腦汁」。大量的論文抄襲事件湧出,也反映了當下高校對於博士學位考核的「死板」硬性要求。而如今臺灣放寬博士學位授予規定,無疑是開創了當地博士學位授予的先河,然而這一創新舉措有利也有弊。
  • 香港中文大學授予宋健、唐英年、錢永健榮譽博士學位
    2009年12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學授予原國務委員、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宋健院士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 臺灣擬放寬博士授予標準 藝術等專業可憑作品替代論文
    臺灣行政當局教育事務主管部門日前頒布《學位授予及替代碩士博士論文準則(草案)》,放寬博士學位授予規定,其中藝術、應用科技及體育運動等三大類專業學生可以憑藉作品或獎項成就替代博士論文。
  • 2019年度,這些人被中國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名譽博士學位,有些地區也稱為榮譽博士學位,英文名為Honorary Doctoral Degree。在中國,授予名譽博士學位的條件時是:國內外卓越的學者、科學家或著名的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在學術、經濟、教育、科學、文化和衛生等領域,以及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中的突出貢獻。其實主要是看你(一般指外國人,也有港澳臺人士)對中國做出了多大貢獻。
  • 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破格」有何不可?
    作者 | 溫才妃 這兩天,西安交通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孫光宇因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而在網上走紅。應屆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等標題對此進行了報導。 9月7日晚,《中國科學報》聯繫了西安交通大學,但出於尊重學生個人的意願,校方表示已婉拒媒體的一切採訪。 對外公布的信息顯示,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這一建議來自孫光宇所在的電氣學院。但這一建議究竟來自導師、學院,還是學位委員會,經歷了哪些程序,並沒有更進一步的說明。
  • 西安交通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16篇SCI,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破格」有何不可?》,大體意思如下:西安交通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孫光宇,在讀碩士期間,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Phys. Rev.E等國際頂尖主流期刊發表了8篇SCI論文,加上8篇作者身份的SCI論文和4篇EI論文,被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錢學森學院院友)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 這位應屆碩士,為什麼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摘要:孫光宇,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院友,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優秀研究生標兵」、國家獎學金2次、高電壓技術專業「嚴璋」獎學金和「遠東」獎學金、電氣學院年度人物等獎項。目前,孫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瑞士等離子體中心錄取為博士研究生,並獲得全額獎學金。
  • 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破格」有何不可?—新聞—科學網
    作者 | 溫才妃 這兩天,西安交通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孫光宇因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 科學網—「論文博士」並非國外通行學位授予方式
    第三,是國外較為流行的學位授予形式,在英國、日本等國實施較多,入學考核、學習聽課比全日制博士生的要求寬鬆,學習與研究時間更長;到最後需要提交一篇合格的博士論文方可獲得博士學位。 上述第一種「論文博士」,即僅憑一篇文章就可獲得博士學位,實際上更接近於現在輿論著力批評的情形;而第二種情況,似乎更多是指的「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而在我們現行的體制中,在職人員「在職攻讀學位」確實少量存在。第三種情況最值得我們追問,因為,在很多評論中,人們都是以國外的「論文博士」情況為參照系,並大都稱之為「較為通行的學位授予方法」。
  • 清華大學授予普京名譽博士!還有哪些名人獲得過中國這一「國寶級...
    記者又查到了我國名譽博士的授予名單。從1983到2018年共36年間,我國授予接近340個名譽博士,每年不到10人,堪稱「國寶級」稱號。要說哪個大學授予的名譽博士數量最多,首推北京大學。1983至2018年,北京大學共授予54個名譽博士學位,高居榜首。清華大學則比較低調,僅有26個。中國人民大學共有13個。
  • 科學網—科學報:「論文博士」並非國外通行學位授予方式
    第三,是國外較為流行的學位授予形式,在英國、日本等國實施較多,入學考核、學習聽課比全日制博士生的要求寬鬆,學習與研究時間更長;到最後需要提交一篇合格的博士論文方可獲得博士學位。 上述第一種「論文博士」,即僅憑一篇文章就可獲得博士學位,實際上更接近於現在輿論著力批評的情形;而第二種情況,似乎更多是指的「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而在我們現行的體制中,在職人員「在職攻讀學位」確實少量存在。第三種情況最值得我們追問,因為,在很多評論中,人們都是以國外的「論文博士」情況為參照系,並大都稱之為「較為通行的學位授予方法」。
  • 2020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推薦名單,11所自主審核,43所博士單位
    近期各個省份都在公布2020年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的推薦名單,從目前統計的省份來看,擬新增自主審核單位11所大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推薦43所,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推薦51所;統計中個別省份還未公布推薦名單,所以不包含在統計數據,有新增的歡迎補充哈;另外現在只是推薦名單,具體的是否成功還得等到教育部的正式公布
  • 臺灣青年到大陸兼讀碩士博士學位數量激增
    新華網臺北7月22日電(記者劉暢 林楠)家住臺北的大學教師張瑞菁不久前把戶口遷到了金門,原因只有一個——正在廈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她,這樣就能夠經由廈門至金門海上客運航線去廈門上課。     近年來,像張瑞菁這樣一邊工作一邊到大陸兼讀碩士、博士學位的臺灣年輕人數量激增。
  • 應屆碩士3年發表16篇SCI論文,就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pan>《三年發16篇SCI,這名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9月6日,多家媒體發布的以此為題的報導,引發輿論關注。這篇報導的導語是:「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近日這樣一則消息將國內學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學術重鎮西安交通大學。
  • 36年前中國授予首批博士碩士學位,博士只有18人
    1980年2月12日,國務院頌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學位,指的是授予個人的一種學力稱號或學術性榮譽稱號,表示其受教育的程度或在某一學科領域裡已經達到的學力水平,或是表彰其在某一領域中所做出的傑出貢獻(榮譽學位)。由具備授予資格的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機構或國家授權的其它學術機構、審定機構授予。學位稱號終身享有。
  • 3年發表16篇SCI論文,應屆碩士真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如要對這名優秀碩士畢業生破格授予博士學位,應該根據其撰寫的碩士學位論文水平,而非其在讀研期間所發表的SCI論文。
  • 臺灣青年到大陸兼讀碩士博士學位者數量激增
    新華網臺北7月22日電(記者劉暢 林楠) 家住臺北的大學教師張瑞菁不久前把戶口遷到了金門,原因只有一個——正在廈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她,這樣就能夠經由廈門至金門海上客運航線去廈門上課。  近年來,像張瑞菁這樣一邊工作一邊到大陸兼讀碩士、博士學位的臺灣年輕人數量激增。
  • 國科大向兩位理論物理學家授予名譽博士學位—新聞—科學網
    (以下簡稱「國科大」)舉行名譽博士學位授予儀式,向諾貝爾獎獲得者戴維•格羅斯(David J.Gross)和菲爾茲獎獲得者愛德華•威滕(Edward Witten)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院長、國科大名譽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席、國科大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白春禮向兩位名譽博士頒發學位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