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顯微鏡發明故事感知天河二號價值

2020-12-04 人民網

在天河二號登上世界超算之巔後,社會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如國家是否有必要投入大筆經費研製超級計算機,對研製超級計算機的意義產生懷疑。我們想說,科技創新是一個民族不斷向前發展的驅動力,事關國家前途命運,事關百姓安居樂業。沒有科技創新與進步,社會難以向前發展,我們所追求的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也會困難重重。

曾有位中學物理老師,在課堂上常常給學生們講到這樣一個故事:400多年前,德國某個小鎮裡有一位伯爵,德高望重,心地善良,他將自己收入的大部分捐給了鎮子上的窮人。一天,伯爵遇到這樣一個怪人,飯都吃不飽,卻整天埋頭在實驗室,把小玻璃片磨成鏡片,然後把研磨好的鏡片裝到鏡筒裡,以此來觀察細小的物體。伯爵被這個前所未見可以把東西放大觀察的小發明迷住了。他邀請怪人住到他的城堡,作為門客,專心研究光學器件。

然而,鎮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這麼一個怪人和他的那些無用的玩意兒上花費大筆金錢後,都很生氣。「我們還在受瘟疫之苦,而他卻為那個閒人和他沒用的愛好亂花錢!」伯爵聽到後不為所動,堅持資助並確信終有一天會有回報。

功夫不負有心人,怪人的努力贏來了豐厚的回報:顯微鏡這個偉大的發明給醫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由此展開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區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傳染性疾病。伯爵為支持這項研究發明所花費的金錢,最終大大減輕了人類所遭受的苦難。這回報遠遠超過單純將這些錢用來救濟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超級計算機功能和應用,往往看似與老百姓很遠,也不為常人所知,實則功能強大、作用普遍。舉個與改善民生密切相關的例子,大家便會對它有進一步的了解。目前,食物的生產所涉及的農業、畜牧業、漁業以及其他大規模生產活動的產出並不均衡。有些地區生產效率很高,有些地區產量嚴重不足。通過超級計算機,可以有效對灌溉管理、肥料使用、天氣預報、產量評估、程序化種植、農田優選、作物習性與耕作時間選擇、農作物調查與收割計劃等進行最優協調,制定最佳方案,顯著提高土地的生產效率。毫不誇張地說,超級計算機技術的突破可能會給全球農作物的年產量帶來幾億公斤的提升。另外,「天河二號」速度關乎國家的榮譽和利益,因為這種超級計算機在處理與國家利益密切相關的諸多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超算領域獲得優勢其實意味著國家佔領了一塊至關重要的戰略高地,看待它的價值和作用,不能眼光局限一時一地。

相關焦點

  • 天河石的識別和價值(多圖)
    有種藍石英,往往會被認作是天河石,其實,從使用價值上看,它們相差不多。至少不算懸殊。出於對知識的核准習慣,我們還是搞清楚它最好。至於價值,也不論及,下面石微宣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有種藍石英,往往會被認作是天河石,其實,從使用價值上看,它們相差不多。至少不算懸殊。
  • 天河二號世界超算五連冠:能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今天(13日),在德國法蘭克福召開的「2015國際超級計算大會」上,由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在國際TOP500組織發布的第45屆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上,再次位居第一。這是「天河二號」自2013年6月問世以來,連續5次位居世界超算500強榜首。
  • 透過顯微鏡,你會看到另一個世界
    文/姿勢分子 (不要走開,文末有彩蛋) 1590年,人類首次發明出了顯微鏡,打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當我們透過顯微鏡,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畫面。今天,咱們就來看一看和你平時眼中不一樣的世界吧。
  • 「天河二號」揭秘宇宙137億年演化進程
    記者今天從國家超算廣州中心獲悉,「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成功完成了3萬億粒子數的宇宙中微子和暗物質數值模擬,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萬年之後至今約137億年的漫長演化進程,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據介紹,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教授張同傑領銜的宇宙中微子數值模擬團隊參與了這一研究成果的技術攻關。「目前世界上只有『天河二號』能擔此重任。
  • 顯微鏡的發明,開啟了人類對微觀世界的探索
    自從人類學會了思考,就渴望看到更多肉眼看不到的事物,直到人類發明了顯微鏡。公元前3500年,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沿海地區的人們在加工金屬時無意中造出了玻璃。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有人知道用玻璃來彎折光線。
  • 天河二號告訴你
    2013年,天河二號出現了!其運算速度乃是泰坦的兩倍!直接碾壓!於是,從2013年開始,全球第一的位置至今未發生任何改變! 天河二號擁有312萬顆核心和1.6萬個運算節點,每秒浮點運算速度達到33.86千萬億次,天河二號主要用於國防項目,還會被用於預測地震、進行氣候建模等應用領域。
  • 廣州「天河二號」超算天氣預報可精確到「1公裡」
    廣州超算中心(「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自成立5年以來,不斷加強人才團隊建設,提升服務效能,全面支持大科學、大工程、新產業發展,推動廣州市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應用效益。目前用戶覆蓋全國各地,是全世界用戶數量最多、應用領域最廣的超算中心之一。
  • 關於顯微鏡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光學顯微鏡   燈泡的發明讓那些狂熱的顯微鏡粉絲們欣喜不已,終於可以在晚上也可以使用高倍鏡片來觸摸微觀世界了。但是當他們將光源經聚光鏡投射在被檢樣本上後,卻發現在視野中除了有那些小東西,竟然還發現了燈絲的影像。
  • 「天河二號」算出量子霸權標準
    該算法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上的測試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谷歌的工作也引用了這項結果的預印版論文。當地時間4日,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正式在線發表了該成果。該項研究提出了一種依賴於量子糾纏度的模擬算法,開發了通用量子線路模擬器,並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上完成了量子霸權測試案例——隨機量子線路採樣問題的模擬,實際測試了49、64、81、100等不同數目量子比特在不同量子線路深度下的問題實例,計算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劉雍指出,量子霸權的實現並非量子計算研究的終點,而是量子計算發展的起點。
  • 「天河故事」抒發棒壘球運動的故事情懷
    「天河故事」抒發棒壘球運動的故事情懷 發布時間:2017-11-27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黃心豪 呂凱 字體:
  • 神威·太湖之光、天河二號奪得超級計算機榜單前兩名
    據新華社報導,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19日公布,中國「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第三次攜手奪得前兩名,瑞士的代恩特峰排名第三。美國20年來首次無緣前三。 實現核心部件全部國產的中國超算「神威·太湖之光」,一年前以每秒9.3億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首次奪冠,速度可達每秒3.39億億次的中國超算「天河二號」由此排名第二,瑞士的代恩特峰排名第三。
  • 「天河二號」模擬出宇宙暗物質和中微子演化進程
    科技日報訊 (記者徐玢)由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博士後於浩然與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教授張同傑等組成的科研團隊,利用我國「天河二號該N體數值模擬於2015年初在「天河二號」上完成。其模擬粒子數超過美國Mira超級計算機進行的模擬,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該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於浩然博士介紹說,N體數值模擬中的粒子數猶如攝像機的像素。「粒子數越多,就好比攝像機的解析度越高,越能清晰地『還原』宇宙演化歷史,降低中微子『泊松噪聲』的影響。」
  • 【微生物】微生物世界劃時代的進步----顯微鏡的發明
    古人發現,吃剩的米粥數日後變成香醇可口的飲料,這就是人類最早發明的酒;宋朝時就已經發明人痘來預防天花。古人只知應用而不知其原理。微生物又是何時被人類發現的呢?1590年前後,一位名叫詹森的荷蘭眼鏡製造匠人利用兩片透鏡製作了顯微鏡,但他並沒有意識到顯微鏡真正的價值。
  • 世界上第一臺顯微鏡是如何誕生的?晶片的發明有著,怎樣的意義?
    1590年,荷蘭和義大利的眼鏡製造者已經造出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到了17世紀70年代,荷蘭的看門人列文?虎克有一天透過兩塊鏡片偶然發現鏡片後面的小鐵釘一下子變大了好多倍。這個發現引起他莫大的興趣,於是他動手做了一個金屬支架和一個小圓筒,把兩塊鏡片分別裝在圓筒兩頭,還安上旋鈕,來調節兩塊鏡片間的距離。這樣,世界上第一臺顯微鏡就誕生了。
  • 15秒完成一次CT圖像診斷 「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搭建CT影像智能...
    在「天河二號」的輔助下,科學團隊篩選出的某藥物與冠狀病毒蛋白的模擬結合模型。彼時,智睿醫藥已通過「天河二號」從數千種上市藥物中篩選出30餘種潛在藥物。但戰鬥沒結束,他還要藉助超算與人工智慧算法的力量,從上億種化合物中繼續尋找對新冠病毒有特效的「剋星」。「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廣州超算,已全面融入防控疫情的主戰場,彰顯國之重器的力量與擔當。
  • 講述「大國重器」背後的故事:逐夢天河
    天河三號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技術人員參與天河三號研發紀錄片講述了中國超算從萌芽、起步到登頂世界第一的發展歷程,通過一代代以祖國需要為己任的計算機科技攻關隊伍接續奮鬥的故事,詮釋了科學家精神的深刻內涵……  「每秒一億次,一次不少!六年研製時間,一天不拖!預算經費,一分不超!」
  • 是誰發明了顯微鏡,列文虎克?還是胡克?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顯微鏡,是因為一篇小學課文《玩出了名堂》,文中列文虎克作為一個業餘科學愛好者,堅持自己的興趣,用自己手工製作的顯微鏡觀察到了細小的微生物,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微生物的人。很多人,也因這個模糊的印象誤以為顯微鏡就是他發明的。
  • 超算「天河二號」發現5億年前的地球物種演化秘密
    日前,為了獲得更明確的物種演化時間線,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樊雋軒的研究團隊使用了強大的 「天河二號」 超級計算機,深入挖掘了一個包含大約 5.4 億到 2.5 億年前的(古生代時期)1.1 萬種化石物種。
  • 《為什麼顯微鏡能看清很小的東西?》冒個炮十萬個為什麼動漫視界
    《為什麼顯微鏡能看清很小的東西?》冒個炮十萬個為什麼動漫視界:在顯微鏡被發明出來以前,有許多非常微小的東西,像細菌、動植物的細胞等,人們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可是,為什麼通過顯微鏡就能看見它們了呢?顯微鏡是由幾個圓圓的鏡筒組成,裡面裝著一些透光的鏡片,很微小的東西,在光線的照射下,會透過鏡片形成一個放大的影像。每透過一次鏡片,影像就被放大一次。一臺普通的顯微鏡能把物體的影像放大幾千倍,電子顯微鏡甚至能將物體放大幾百萬倍。如果你透過顯微鏡來觀察,就會發現,一滴看上去透明乾淨的河水裡竟然會有很多活動的小生物。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在荷蘭發明製造出來的。
  •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兩則:天河、牛郎織女
    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兩則天河天上有一條大河,人們稱它為天河。皓月當空的夜晚,站在地上抬頭望,天河就像一條銀白色的帶子,橫在天空中,上面綴著無數閃閃發光的小星星,因此,天河又稱銀河。天河與地上的大海是相通的,它一直流到歸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