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素食牛排近日在西班牙誕生,雖然這種「牛排」的味道和真牛排差距甚遠,但是「肉」的質感卻模仿得很到位,而且據說很好煎,既不會粘鍋也不會燒焦,就是賣相差了點。
每日郵報網站截圖
在一名義大利科學家的努力下,用3D印表機制出的素食牛排和雞肉終於上了巴塞隆納的餐廳菜單——不過這位科學家承認,目前這種食品的賣相欠佳,還需繼續努力。
來自米蘭的研究人員朱塞佩·西昂提用大米、豌豆中提取的蛋白粉和海藻成分為原料研發出了這種不含肉的食品。
西昂提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設計出製作食品的程序,然後用注射器將原料注入3D印表機,將其拉成長長的微絲然後壓製成牛排的形狀。
這種產品的最初形態是「草莓色的麵團」,據說和真牛排的質地相近,設計初衷是為了抵制肉類生產對環境的危害。
每日郵報網站截圖
這種機器可以在30到50分鐘內生產出0.25磅素食生牛排。
西昂提還研發出了雞肉替代品,用3D印表機製造出了所謂的「基於纖維植物的雞肉」。
這位義大利研究人員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研發出了自己的3D印表機。
每日郵報網站截圖
他說,他已經開始和一些餐館老闆洽談,讓餐館向顧客們出售自己的素食食品。
他說,廚師們「對這種看起來像牛排但吃起來像蘑菇的東西很感興趣」。
這位科學家告訴每日郵報網站說:「我們和多位記者一起吃過這種牛排,記者們認為這種基於植物的食品擁有動物肉一般的質感。」
「第一個原型的味道還行,但還不像動物肉。」
「不過,我並沒有因此煩惱,因為模仿動物肉味道的素食技術在過去幾年已經被研究出來了,而對我而言,主要挑戰在於保持動物肉般的稠度和質感,而這樣的技術尚未面世。」
「在美國,人們對漢堡的需求量很大,但在地中海地區,我們一般更愛吃有纖維感的肉,而不是用絞碎的肉做出的產品。」
每日郵報網站截圖
他說,該產品的成分是「純天然的、基於非轉基因植物並被核准用於世界各地的食品中」。
他表示,他的目標是在5到10分鐘內、用不到50美分的成本生產出0.25磅「素食肉」。
西昂提說,我們現在離邱吉爾1931年的預言越來越近,邱吉爾曾說過:「我們將不再為了吃雞胸肉或雞翅而荒唐地飼養一整隻雞,而是將在合適的介質中分別飼養這些部位。」
西昂提說,最終目標是降低牲口產生的溫室氣體,這部分溫室氣體佔據了人類導致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4.5%。
他還說,素食牛排還需進一步改進,才能看起來像餐廳菜單上的尋常菜品。
西昂提告訴西班牙《國家報》說:「牛排的外觀可以通過投入時間、研發新品來改進,因為食品的賣相對消費者來說非常重要。」
他說,等他開始大規模生產後,目前製作牛排所需的成本和時間都會下降。
該大學的一名廚師說:「這種假牛排很好煎。它們不會燒焦,也不會粘鍋。」
來源: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英文來源:每日郵報),作者: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