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於太陽系形成前的,某次超新星爆發或者中子星合併事件。
很多元素是無法通過衰變或者化學反應形成的,金元素屬於貴重金屬,原子序號79,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宇宙中能大量形成金元素的事件並不多。
根據恆星形成與演化理論,在恆星內部進行的核聚變反應,到鐵元素就停止了,因為鐵原子的平均核子質量是最低的。
比鐵更高的元素,需要更為極端的環境才能形成,比如超新星爆炸、中子星合併等事件。
據估計,地球上的黃金總含量,大約60萬億噸;但是絕大部分都存在於地核,無法開採利用,真正在地殼中能被人類開採利用的,只有20多萬噸,目前已經開採了19萬噸。
地球上如此多的金元素,當然不可能自發形成,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太陽系形成之前,某次超新星爆發或者中子星合併事件,然後合成了大量的金元素,最終成為了形成地球的原始材料,並保留至今。
除了大自然的極端事件形成金元素外,目前在實驗室裡,科學家也可以通過高能粒子加速器,利用原子撞擊的辦法得到金元素,但合成效率非常低,還帶有隨機性,只能用於科學研究。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