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翻譯過來就是太陽無論何時都不會在其領土上落下的帝國,通常是用來形容繁榮昌盛有殖民地的霸權主義帝國。

英國的繁榮是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那時的英國憑藉著領先的科學技術,一舉佔領了全球許多領土,可以說英國的殖民地遍布整個地球,太陽從這一片土地落下就會在另外一片土地上升起。

大英帝國國力最鼎盛的時期,在伊朗、緬甸、南非、埃及、東非以及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地都有侵略行為,佔領了全球高達3367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相當於全世界陸地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但是英國的鼎盛並沒有持續多久,就迎來了歷史的轉折點「二戰」。

在二戰結束後,大英帝國失去大多數殖民地領土,國土面積嚴重縮水,只剩下本土的24萬平方公裡。但是在英國人眼裡他們並不止這些領土,他們對外宣稱大英帝國擁有英倫四島以及14塊海外領土,其面積高達200多萬平方公裡。其中最大的一塊領土十分受英國珍視,它的面積高達170多萬平方公裡,比南非大陸還要大,但英國的這塊海外領土至今都不被世界各國承認。

這塊領土就是眾所周知的南極洲,在二戰結束後因為英國國力衰退嚴重,只能放棄對許多不重要殖民地的統治,卻還是保留了14個海外領地,而這些領地基本上都是世界交通要道,極具戰略價值,不得不說英國人的眼光很獨到。

其中最大的領土就是南極領土,這塊領土主要包括帕瑪半島、龍尼冰架、威德爾海、南設得蘭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這些島嶼位於南極洲從南極點到南緯 60°,西經 20°和 80°之間的區域。土地面積共有170多萬平方公裡,是南極陸地面積的百分之十五。

因為二戰之後美蘇兩國的國力急劇提升,英國國力衰退導致國際話語權下降,蘇美兩國兩國給出提議,取消任何國家對南極的領土管控,並聯合籤署了《南極條約》,要求各個國家都不能用武力佔領南極,只能用於科學研究。

英國只能把軍隊在南極撤出,只用建立了哈雷站、羅瑟拉站、西格尼站、法拉第站四個用於科考的基地,除此之外還修建了許多旅遊設施和博物館,每年都會有不少人來到此旅遊,可能他們也想藉此方法來宣布對於這片領土的主權。

不僅如此,英國還堂而皇之的在教科書上寫這「南極領土是英國的海外屬地,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現在的英國雖然只有2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在他們心裡一直認為國土面積有200多萬平方公裡,由此可見南極領土對英國的重要性。

這塊讓英國人引以為傲的「國土」雖然資源豐富極具戰略價值,但這是屬於全世界人民的土地,並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私有物品,所以至今世界各個國家都不承認英國的這個說法。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