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多萬平方公裡的海外殖民地都可以失去,為何英國堅決不放馬島

2020-12-08 騰訊網

作為歷史上的老牌殖民帝國,英國擁有的殖民地面積,曾經多達3000多萬平方公裡。巔峰時刻,幾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英國的管轄領地。借著從這些殖民地攫取的財富,英國很快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

二戰之後,獨立運動風生水起,衰落的英國再也無力維繫龐大的殖民統治。加上蘇美的推動,世界殖民體系很快分崩離析。各殖民地紛紛脫離英國獨立,英國也本著好聚好散的原則,和各殖民地和平分手。

令人奇怪的是,連被稱為「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曾貢獻40%經濟總量的印度,英國都能任其獨立。為何對於距離英倫三島萬裡之遙小小的馬島,卻至今不肯放手。甚至在1982年還為之發動馬島戰爭,和阿根廷大打出手呢?

(馬島區位圖)

一、馬島的主人。

馬島全稱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人稱其為福克蘭群島,它位於南太平洋巴塔尼哥亞大陸架上,有大大小小島嶼776個,總面積12173平方公裡,人口3400多人。

從地理上看,馬島距離南美洲的阿根廷僅500多公裡,屬於阿根廷領海範圍內的島群,但就這麼一個眼皮子底下的島嶼,卻不是阿根廷最先發現的。可見這個國家「瞎子」的稱號名不虛傳。

按英國人的說法,1592年,英國航海家戴維斯首先發現馬島。直到1764年,法國人布幹維爾登島建立居民點,第二年英國人也開始向該島移民。五年以後,西班牙人趕走西福克蘭島上的英國人,又從法國手中買下東福克蘭島,將整個馬島據為己有。

英國立刻派出大軍,殺奔馬島,西班牙人見勢不妙,將西福克蘭島歸還英國,卻將東福克蘭變為和阿根廷本土一樣的西班牙殖民地。

1816年,阿根廷脫離西班牙獨立,宣稱繼承西班牙對馬島的所有權,還派出官員,進駐東福克蘭島進行管理。但英國人以最早發馬島為由,認為西班牙退出後東福克蘭島應歸還給英國,將阿根廷官員驅逐出島。然後在整個島嶼設置行政機關,並派駐一名總督管理馬島日常事務。

(加爾鐵裡)

二、馬島之爭。

二戰後,阿根廷趁英國沒落,將馬島歸屬問題提交至聯合國,英阿展開辯論。阿根廷認為自己獨立於西班牙,理應繼承包括馬島在內的西班牙政治遺產。但英國人卻以最早發現和1833年以來馬島事實上屬於英國為由反駁,堅稱按國際法誰發現,誰控制,誰管轄的原則,對馬島擁有主權。雙方為此爭了幾十年始終沒有結果。

1981年時,加爾鐵裡領導的阿根廷軍政府,遭遇經濟困局,失業率猛增,通脹達到6倍之多,民眾要求軍政府下臺的遊行此起彼伏,為了轉移公眾視線,加裡鐵裡決定用戰爭來調動民眾的愛國熱情,重拾對軍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為了試探英國的態度,加爾鐵裡對外放風,宣稱阿根廷將武力登島,奪回馬島主權。可是幾周過去了,英國人似乎並沒有什麼動靜。

加爾鐵裡並不知道,當時的英國,也正經歷著經濟低迷,民怨鼎沸的窘狀。柴契爾夫人和她的內閣官員們,根本沒有注意到他的挑釁。相反還在為馬島距離遙遠,成本巨大爭論不休,討論放手馬島獨立。

英國人的沉默助長了加爾鐵裡的信心。1982年3月19日,五名試探的商人登上馬島,掛上阿根廷國旗。島上的英國管理人員出面幹涉,很快遭到隨後登島阿根廷軍人的驅離。

英國人聞訊後異常憤怒,因為經濟低迷,要求內閣下臺的遊行,變成維護大英帝國榮譽和尊嚴的請願。阿根廷對馬島的侵佔,給了柴契爾夫人挽回民望的機會。她當即派出皇家海軍,遠徵馬島。

結果可想而知,加爾鐵裡的軍隊在家門口打了敗仗,他不得不被迫下臺,還被關進了監獄,而馬島重新回到英國人手中。

(柴契爾夫人)

三、老牌帝國的尊嚴。

原本準備放手馬島的英國,讓加爾鐵裡這麼一鬧,再也不提放棄主權了。驕傲的英國人認為,雖然馬島對於遙遠的英國來說,並沒有多少價值。但我可以不要,你不能明搶,老牌帝國的尊嚴不容侵犯。

時至今日,雖然馬島每年所消耗的軍費,仍然讓英國人心疼。可無奈島上的居民,堅決不同意獨立,心甘情願接受英國管轄。而經過當年的馬島戰爭後,心高氣傲的英國人,也斷然不可能將馬島向阿根廷雙手奉上,馬島只能繼續成為英國萬裡之外的一塊飛地了。

(參考資料:《馬島戰爭啟示錄》等)

相關焦點

  • 英國最大海外屬地,面積超170萬平方公裡,世界各國至今都不承認
    ,一舉佔領了全球許多領土,可以說英國的殖民地遍布整個地球,太陽從這一片土地落下就會在另外一片土地上升起。但是在英國人眼裡他們並不止這些領土,他們對外宣稱大英帝國擁有英倫四島以及14塊海外領土,其面積高達200多萬平方公裡。其中最大的一塊領土十分受英國珍視,它的面積高達170多萬平方公裡,比南非大陸還要大,但英國的這塊海外領土至今都不被世界各國承認。
  • 殖民地都希望獨立,為何法屬蓋亞那,卻堅決不同意獨立出去
    二戰之後,世界範圍內的民族獨立意識風起雲湧,歐洲列強數百年建立的殖民體系分崩離析,各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當年,位於南美洲北部的蓋亞那,被英國、荷蘭、法國一分為三,獨立運動興起後,英屬蓋亞那和荷屬蓋亞那率先獨立,分別成為今天的獨立國家蓋亞那和蘇利南。
  • 英國為什麼不把殖民地變成領土,俄國是怎麼做到的?
    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開始了對北美洲的殖民。17到18世紀,英國憑藉強大的海軍奪取了法國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殖民地,並擊敗荷蘭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強國。美國獨立後,英國將殖民地的重點改為印度,同時佔領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緬甸、香港等地。近代被英國殖民過的國家和地區達到58個,鼎盛時期本土、殖民地、託管地等總陸地面積約3300多萬平方公裡。
  • 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第二是法國,第三是哪國?
    文/寂寞的紅酒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局勢風雲變化,老牌殖民帝國英法俄和新興殖民帝國德意奧對海外殖民地進行了激烈的爭奪,並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眾所周知,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英國的海外殖民地佔到了全部帝國主義列強殖民地的一半,足足有世界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殖民大國。法國緊隨其後,殖民地面積位居世界第二,有1200多萬平方公裡,海外殖民地是本土面積的數十倍。第一是英國,第二是法國,那麼排名第三的殖民帝國是哪一個?答案就是德國,一個一直被忽視的殖民大國。一戰前,德國的殖民地面積259萬平方公裡,位居世界第三,比排名第四的義大利多大約25萬平方公裡。
  • 英國最引以為傲的海外屬地,面積約為10個韓國,為何至今不被承認
    01早前, 英國憑藉國內較為先進的生產力和從殖民地掠奪來的大量原料,迅速積累起了大量的財富,很快就進入了強國隊列,甚至成為了世界霸主。此後,英國就不斷地在海外開拓自己的殖民市場,以便攫取更多資本來增強國家的軍事實力。在巔峰時期,大英帝國轄有的國土超過3000餘萬平方公裡,足足佔了全球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盛極一時,還稱自己為「日不落帝國」。
  • 法國海外有的是殖民地,為何沒有選擇抵抗到底?
    由於英法荷比盧五國聯軍沒有扛住德國的進攻,德國輕鬆的突破了防線,英法殘存的主力部隊渡海逃往英國。法國政府見勢不妙,沒怎麼抵抗就舉起了白旗宣布投降,德國人幾乎兵不血刃就進入了巴黎。當時法國還控制著本土的南部,海外更是擁有本土面積數十倍的殖民地,為何法國沒有選擇繼續抵抗,而是向德國投降?
  • "日不落帝國"曾經的海外屬地,面積超170萬平方公裡,世界各國都不承認
    據記載,英國當年最鼎盛的時候,國土面積直達三千多萬,比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大得多。這其中,殖民地佔據絕大多數,勢力範圍更是遍布世界各地,直逼地球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 不過,風水輪流轉,英國雖然一度猖狂了多年,稱霸全球多少個春秋,但還是在之後的一夜之間就變了。
  • 為何法國海外領土保留這麼多?原因很簡單
    為什麼法國海外領土保留這麼多?其實並不算多,雖然法國現在如果把所有海外地區都加在一起還有大小13個行政區域,但其實這些海外領土都非常小,加在一起的領土面積和人口也都不是特別嚇人的數字。而這些領土的來源,其實就是歷史的遺存了,也就是歷史上法蘭西殖民帝國在現代所遺留的產物了。
  • 為什麼從沒聽說過德國或普魯士在海外有殖民地?
    其實,德國還是有過殖民地的,只不過最終失去了而已。當然,即便巔峰時期,德國的殖民地也遠少於英國和法國。最多時,德國曾擁有德屬西南非洲、德屬東非、德屬紐幾內亞及太平洋上的加羅林群島和馬裡亞納群島等等。
  • 如今還有殖民地?扒一扒法國的殖民地
    在1919至1939年這個巔峰時期,它橫跨了1234.7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如果把法國本土也計算在內的話,它的面積就達到1289.8萬平方公裡,佔世界土地總面積的8.6% 1920年法蘭西殖民帝國
  • 相比英國快速非殖民化,為什麼法國放棄殖民地過程這麼複雜?
    英國是「日不落帝國」,巔峰時期的面積達到3600萬平方公裡。法國也是老牌殖民主義國家,雖然跟英國相比差那麼一點,但法國的殖民地同樣遍及各大洲,面積比法國本土大了差不多二十倍。 二戰後,兩國同時要面臨的就是殖民地的問題。經歷過戰爭創傷的兩國無力維持龐大的殖民帝國,但英國在放棄殖民地的道路上相對順利且快速。法國卻不同,法國不僅不放棄,反而還想著重新染指。
  • 為什麼今天的許多面積大國都曾經是殖民地?
    例如加拿大,英國人在徵服加拿大的過程中碰到的最大的敵人就是同樣來自歐洲的法國人,至於加拿大原住民,他們對英國人的抵抗微乎其微。所以在擊敗法國人之後,英國人輕而易舉地就從大西洋一直打到了 太平洋,完美收割了近10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 這個殖民地為何到今天還沒有獨立?當地人:獨立是不可能獨立的啦
    因此許多殖民地趁這個機會,紛紛鬧起了獨立。那是一個獨立的浪潮席捲世界的時代。二戰之後的十年裡,一百多個殖民地成功獨立了。到了今天,可以說基本沒有殖民地了。但是凡事總有例外。它曾經是法國的一塊殖民地,在二戰以前。二戰之後,法屬蓋亞那周邊的殖民地紛紛鬧獨立。於是法屬蓋亞那周邊多出了非常多的主權國家。但是法屬蓋亞那對獨立這件事一點熱情都沒有。有些人更是堅決的反對獨立這件事情。
  • 世界最小的殖民地,英國在太平洋地區最後一塊海外領地——皮特凱恩島
    這的確存在的,這就英國在海外最小的殖民地——皮特凱恩島。 皮特凱恩群島非常小,只有紐約中央公園那麼大,群島位於太平洋中南部、玻里尼西亞群島東南部。由4座島嶼組成,分別是:皮特凱恩島、亨德森島、迪西島和奧埃諾島,雖然亨德森島是最大的島嶼,但是只有第二大島嶼皮特凱恩島有人定居。
  • 有13塊海外領土,同本土面積相當
    但是隨著一戰和二戰的相繼爆發,原本西方各國在世界舞臺上的「C」位慢慢地被前蘇聯和美國所取代,這兩個超級大國當然不希望曾經實力雄厚的歐洲各國依靠著眾多的殖民地而東山再起。雖然歐洲各國失去了大量的殖民地,但是他們憑藉著過去幾百年的財富積累,在世界範圍內依舊保持著很強的影響力和統治力。英國目前除了本土24.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之外,還擁有著13塊面積達1.8萬平方公裡的海外領土,如果加上英國自己認為的南極領地,總面積接近200萬平方公裡,在世界上都能排進前十五名了。而當年殖民地規模排在英國後面法國,現在的情況如何?
  • 同樣是海外領土,為什麼法國能保留這麼多?靠的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在歷史上,很多西方列強都在全球各地佔領殖民地,但是隨著民族獨立運動的開戰,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列強也不得不放棄這些地盤,但是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法國,至今為止,法國仍然擁有5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以及2個地方行政區。
  • 一戰失敗後的德國有多慘?海外殖民地被瓜分殆盡,賠款超千億
    幾乎德國周邊的國家都從德國身上吃到了肉。特別是波蘭,佔據著曾經條頓騎士團的故鄉。這些都為日後德國的瘋狂報復埋下了伏筆。當然,這是歐陸領土。其在海外的殖民地同樣也紛紛換了主人,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分配。比如在山東的權益被日本拿掉了。當然,按理說這本該屬於我們自己,因為當時咱們參加了協約國陣營,屬於戰勝國。
  • 二戰法國投降後,1200萬平方千米殖民地怎樣站隊,全倒向法西斯
    不過英法兩國是宣而不戰,都想禍水東引。他們以為德國佔領波蘭後悔繼續東進,進攻蘇聯。不過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1940年5月10日德國開始掉頭進攻西歐。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佔領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連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在堅持了42天後就投降了。法國雖然投降了,但法國還擁有1200多萬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怎樣戰隊非常引人注目。
  • 英國最富裕的海外領土居然是它
    匯率播報(截止2019年7月5日上午9時)1英鎊=8.642民幣1歐元=7.7496人民幣1美元=6.8702人民幣作為史上曾建立世界最遼闊疆域的大帝國,英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如今儘管上個世紀的獨立運動讓英國領土大幅度縮水,但如今它仍然有著為數不少的還在領地,其中有的地方經濟發達
  • 英國丟那麼多殖民地都不使用武力,為什麼小小的馬島會大打出手?
    在二戰結束之後,隨著英國實力的下降,對海外的殖民地控制不斷減小,很多英國的殖民地相繼獨立,而馬爾維納斯群島(以下稱為馬島,英國實際控制)就是英國其中的一塊殖民地,但是在歷史上這塊土地也曾經被阿根廷的統治者西班牙統治過,根據阿根廷和西班牙之間的條約,馬島也被劃給了阿根廷,這導致英阿之間為馬島爭執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