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和英國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複雜,身為首相的詹森更是時常展現出強硬對華態度,這也讓很多人對中英兩國後續的發展抱以擔憂的態度。不過事實證明,詹森所說的話不管用,因為有大量的英企選擇站隊中國市場,甚至還想要繼續加大在中國市場上的投資。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有研究者對在華運作的256家英國公司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39%的受訪者認為中國仍然是他們的主要投資地。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英國企業明確表示擔心中英關係緊張,因為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會導致他們在華經營的前景惡化。正是基於這樣的擔憂,希望擴大業務的公司從去年的60%降到了44%。
不過雖然擴大業務的公司數量降低,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市場對英國的吸引力降低。中國市場和其他國家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規模足夠龐大,而且潛力也非一般國家可以比擬。所以,雖然英國政府在很多方面和中國起了摩擦,可是真正打算退出中國市場的公司只有3%,有更多的公司是希望能夠擴大在華辦事處。至於那些退出中國市場的公司,也主要是考慮到中國用人成本上漲的問題。
事實上,這也是我國現在所面臨的考驗之一。我國發展早期,國內缺乏先進的技術,為了能夠吸引外資更多的是通過勞動力充足的優勢,可是如今中國在各項先進技術方面的發展已經逐漸佔據優勢,而我國市場也開始著手轉型,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本身就因為用人成本問題而選擇在中國投資的企業自然會逐漸撤出,至於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勞動力充足且廉價這個優勢逐漸消失之後,展現出更多的吸引力。
其實今年英國所面臨的挑戰還是比較多的,就比如脫歐這件事情就足以讓英國焦頭爛額。絕大部分人對於英國脫歐呈悲觀態度,因為這件事情將會進一步割裂英國與其他歐洲國家之間的關係,對於英國後續的發展也沒有任何的好處。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這個新興而又龐大的市場對於那些尚處於迷茫狀態的英國企業而言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如今,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共同建立了新的自由貿易區,而這件事情的發生也意味著在未來,世界的經濟中心很有可能會直接轉移到亞太。
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夠最先在亞太地區發展立足,所以在接下來的競爭中就能夠佔據更多的優勢。毫無疑問,有很多英國企業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不管英國政府對待中國是怎樣的態度,他們在對待中國市場的時候都格外的慎重。事實上,以今年中英兩國的貿易發展為例,僅僅是在前10個月兩國的貿易額同比就增長了2.8%,而這個速度也超過了同期中國總體的外貿增速。
換句話說,中國和英國之間的貿易合作的確在逐漸加深。而且隨著有越來越多的英國公司認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這種現象還會進一步加劇。對於我們來講這應該算得上是一個好消息,畢竟我們對外合作夥伴越多,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就能夠擁有更多的優勢。而英國雖然已經脫歐,但畢竟是一個典型的西方國家,與這個國家加強合作,也有利於我們進一步打開西方市場,為未來的發展奠定更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