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2016上半年全球氣溫再創新紀錄

2020-11-26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網訊 世界氣象組織(WMO)7月21日發布消息稱,今年1月至6月全球平均氣溫達到有記錄以來歷史最高值,2016年正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年。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研究所(NASA GISS)的報告,2016年6月,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連續14個月創下最高紀錄,連續378個月超過20世紀平均溫度。上次全球氣溫低於20世紀平均溫度還是在1984年12月。

2016年上半年全球氣溫與其他七個最熱年對比。來源:WMO網站

  WMO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表示,由於受2015/2016年強厄爾尼諾的影響,氣候變化正達到新的高峰。厄爾尼諾已經消失,但氣候變化仍將存在,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會面臨更多熱浪、極端降雨以及強熱帶氣旋。

  根據NASA數據,2016上半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前工業化時代高出1.3℃。NOAA數據顯示全球陸地和海洋2016年上半年平均氣溫比20世紀平均氣溫高出1.05℃。

  WMO稱,北極地區溫度升高尤為明顯,導致格陵蘭冰蓋和北極海冰的融化。目前,北極海冰面積比19世紀80年代早期減少了40%。北極海冰面積在九月份將達到年度最低值,而且以每十年13.4%的速度下降。

  在降水方面,2016年6月全球降水狀況存在顯著差異。美國中西部、西班牙、哥倫比亞北部、巴西東北部、智利、阿根廷南部和俄羅斯中部地區降水偏少。阿根廷北部、歐洲北部和中部、澳大利亞大部、亞洲中部和南部則降水偏多。此外,據澳大利亞氣象局信息,大堡礁所在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的溫度自夏末以來達到了長期記錄最高值,海水溫度上升導致該區域出現前所未有的珊瑚白化現象。全球許多其他地區也出現了大規模的珊瑚礁白化現象。

  (編譯:劉淑喬 責任編輯:張永)

相關焦點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加劇 未來五年可能再破紀錄
    當地時間3月10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該聲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可能在5年內出現。
  • 世界氣象組織稱今年6月及上半年全球平均氣溫創歷史新高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報導 7月21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消息稱,根據多家機構統計,2015年上半年的全球海陸表面平均溫度及6月全球平均溫度均打破歷史最高記錄。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監測資料顯示,今年1-6月的全球平均溫度為16.35℃,比20世紀的平均溫度(15.5℃)高0.85℃,超出此前2010年的最高氣溫記錄0.09℃,創歷年新高。其中,海洋表面氣溫比2010年的最高氣溫記錄高0.04℃,陸地表面氣溫比2007年的最高值高0.13℃。今年6月也是自1880年有氣象紀錄以來最熱的6月,比20世紀氣溫平均值高出0.88℃。
  •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2017年全球氣溫創新高
    (Wolfgang Rattay/視覺中國)中國網新聞11月8日訊 據《德國之聲》網站報導,在聯合國波恩氣候變化大會召開之際,世界氣象組織(WMO)6日在波恩公布了地球氣候變暖的最新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將再次成為有天氣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之一。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目前的數據,2017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850年左右的前工業化時期上升了大約1.1攝氏度。
  • 上半年全球氣溫創歷史新高
    本報日內瓦7月21日電(記者何農)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以及日本氣象廳的監測,今年前6個月的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達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說,今年全球平均氣溫比20世紀15.5攝氏度的平均值高出了0.85攝氏度,比2010年創下的此前最高紀錄還高0.09攝氏度。
  • 世界氣象組織:1月全球氣溫創同期最高記錄
    世界氣象組織2月19日發布消息稱,受厄爾尼諾和氣候變化影響,全球氣溫在2015年創下最高記錄後,2016年1月全球氣溫繼續創新高。
  • 世界氣象組織: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十年接近尾聲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儘管拉尼娜現象總體上會對全球氣候有降溫作用,但2020年仍異常炎熱,並影響了世界許多地區的天氣模式。大多數模型顯示,預計拉尼娜現象的強度將在12月或明年1月達到峰值,並持續到明年年初。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特裡·塔拉斯說:「像2016年一樣,出現破紀錄高溫的年份通常也發生了厄爾尼諾現象。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勢頭不變 未來5年可能再破紀錄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日內瓦記者劉曲、駐聯合國記者尚緒謙報導:世界氣象組織10日發布最新報告說,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可能在5年內出現。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溫室氣體創新高 或有更多極端天氣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溫室氣體公報》稱,大氣中溫室氣體水平再創歷史新高,且上升趨勢並未出現逆轉跡象。這可能會進一步導致長期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更多極端天氣。報告說,作為大氣中主要的長壽命溫室氣體,2017年全球平均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05.5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高於2016年的403.3ppm。此外,甲烷和氧化亞氮這兩種長壽命溫室氣體的濃度也有所上升。所謂「長壽命」是指在大氣中滯留時間長。
  • 世界氣象組織:2018年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
    2018年1月至10月全球溫度變化幅度示意圖。(來源:世界氣象組織官網)新華社日內瓦11月29日電(記者劉曲)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在即,世界氣象組織29日發布報告稱,2018年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溫和酸化、極端天氣等並無弱化跡象,要實現控制全球升溫的既定目標,必須做出前所未有的改變。
  • 世界氣象組織確認北半球最低氣溫
    9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將格陵蘭島一個自動氣象站1991年12月22日測得的-69.6°C確認為北半球有記錄以來最低氣溫。該地靠近格陵蘭島冰蓋頂點,海拔3105米。圖片來自世界氣象組織此溫度記錄由世界氣象組織天氣和氣候極值檔案庫的「氣候偵探」於近30年後發現,在對設備、觀測方法和天氣狀況等綜合數據進行廣泛分析後,確認了其有效性。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消息預計全球氣溫將超平均值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報導當地時間3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消息稱,未來幾個月,即使沒有厄爾尼諾發生,全球多地氣溫仍將超過平均水平。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最新報告指出,今年3月至5月,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發生的可能性分別為35%和5%。6月至8月,兩者發生機率均為20%~25%。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氣候分析工具「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GSCU)顯示,無論是熱帶還是非熱帶地區,全球大部地區的海洋表面溫度可能高於平均值。
  • 世界氣象組織:2013年有望入圍全球十大最熱年份
    世界氣象組織11月13日發布《2013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稱,2013年有望入圍自1850年有現代氣象記錄以來的十個最熱年份。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雅羅13日在這份長達18頁的最新報告的發布會上指出,根據初步觀測評估結果顯示,在2013年的前九個月,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值高出0.48攝氏度。自1850年有記錄以來,這一數值與2003年同期水平相當,目前暫時將並列為第七個最熱年份。相關預測在整合今年最後三個月的數據之後或可能出現變化,但出入不會太大。
  • 世界氣象組織稱未來5年可能再破紀錄,人類命運岌岌可危
    前幾日,世界氣象組織發文稱:」2019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氣溫第二高的年份,第一是2016年。由於氣溫不斷升高,在未來5年內很有可能會再次突破。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新華社日內瓦11月25日電(記者劉曲)世界氣象組織25日發布新一期《溫室氣體公報》,指出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再次刷新紀錄,溫室氣體水平持續增長已成長期趨勢,未來將導致愈發嚴重的氣候變化。  二氧化碳是大氣中主要的長效溫室氣體,可在大氣中滯留數百年。
  • 全球氣溫再度刷新 2016成史上最熱年
    然而,破滅了,2016不但不冷,還是史上最熱。  看看上海未來幾天的氣溫,的確不像話,沒個冬天的樣兒……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英國氣象局發布報告稱,2016年是歷史上最熱的一年,比2015年氣溫高0.07℃,這意味著全球年平均氣溫紀錄已連續第三次被刷新。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過去五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
    當地時間4月22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2015-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最終報告。在去年9月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之前,WMO曾發布初步報告,最新報告對WMO每年發布的氣候狀況聲明作了補充。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時期升高1.1℃,比2011年至2015年這五年平均氣溫升高0.2℃。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十年都比過去十年更為溫暖。WMO發言人表示,今年迄今為止,全球氣溫每月是有記錄以來最暖或者第二暖的月份。同一日,WMO還預測,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將使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氣候變化對全球影響加劇
    中國日報3月12日電(記者 李弘揚)當地時間3月10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該聲明顯示,2019年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自20世紀80年代,每個連續十年的氣溫都比1850年以來的前一個十年更熱。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水平高出約1.2攝氏度。2024年前短暫高出1.5攝氏度的可能性至少為五分之一。塔拉斯說:「今年是《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籤署五周年,歡迎各國政府做出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所有承諾。我們目前尚未走上正軌,還需要更多努力。」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現象增加
    中國經濟網紐約11月9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根據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11月8日在日內瓦總部發布的題為《全球氣候2011-2015》報告,通過對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的全球氣候以及極端天氣事件中的人類足跡進行分析後發現,創紀錄的溫度伴隨著海平面上升、北極海冰範圍縮小、大陸冰川和北半球積雪減少;所有這些氣候變化指標都確認了溫室氣體所造成的長期變暖趨勢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