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走近生物質再生纖維

2020-11-30 紡織導報

科普 | 走近生物質再生纖維

發表時間:2020/6/16

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纖維的需求逐年增加。另外,受「糧棉爭地」及全球石油資源日趨匱乏等因素的影響,棉纖維及合成纖維產量增長也將受到限制。為了滿足生產發展和消費增長的需求,必須有相應的替代資源,目前以生物質技術為核心的再生纖維快速發展,成為引領化纖工業發展的新潮流。

生物質纖維是指利用生物體或生物提取物製成的纖維。按照原料來源和生產過程,生物質纖維可分成生物質原生纖維、生物質再生纖維和生物質合成纖維三大類。棉、麻、毛、絲等是最早利用並已經有了成熟的加工技術的生物質原生纖維,目前化纖行業研究較多的是後兩種,本文以下將重點介紹生物質再生纖維。


生物質再生纖維的分類

生物質再生纖維是以天然動植物為原料製備的化學纖維,主要包含再生纖維素纖維、再生蛋白質纖維等。再生纖維素纖維是以木材、麻、竹類等天然物質為原料製成的纖維,如粘膠纖維、萊賽爾纖維、銅氨纖維、醋酸纖維等;再生蛋白質纖維是以天然蛋白質為原料,通過化學助劑將其再生和固化製得的纖維,如大豆蛋白複合纖維、蠶絲蛋白複合纖維等,純蛋白質的再生纖維無法獲得可用的力學性質,目前較為成功的成纖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蛋白質的溶液與其他高聚物材料進行共混紡絲(高再生蛋白質含量),另外一種是將蛋白質與其他高聚物進行接枝共聚(低再生蛋白質含量)。除上述 2 類外,生物質再生纖維還包含甲殼素纖維、殼聚糖纖維、海藻纖維等,其分類及主要纖維品類如圖 1 所示(包含但不限於以下纖維品類)。

生物質再生纖維的分類及主要纖維品類


生物質再生纖維的發展情況

1、再生纖維素纖維

奧地利蘭精集團(Lenzing Group)是世界上生產再生纖維素纖維的領軍企業,尤其是在萊賽爾纖維領域多年處於領頭羊位置;賽得利集團隸屬新加坡金鷹集團,業務發展覆蓋森林、漿粕、造紙以及再生纖維素纖維領域,金鷹集團在擁有大量溶解漿資源後,產業鏈向下延伸發展了再生纖維素纖維產業,具有先天的原料優勢;印度博拉集團在再生纖維素纖維領域綜合實力位居前列,其著色粘膠纖維的品種、質量在行業內處於領先。此外,日本早在20世紀80年代開發出牛奶蛋白複合纖維、竹漿纖維等,隨後又向功能性方向發展,先後開發出吸溼發熱、涼感、抗菌等功能性纖維,如麗賽纖維等。


圖片來源:蘭精纖維LENZING


我國再生纖維素纖維的主要品種是粘膠纖維,2007年後粘膠纖維進入產能快速擴增期,據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再生纖維素纖維產量達到395.3萬t。其中,萊賽爾纖維技術得到快速發展,預計將迎來新的增長期。


2、再生蛋白質纖維

國外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即開始對再生蛋白質纖維進行研究,義大利、英國、美國都曾探討過從牛乳、花生、玉米、大豆豆粕中提取蛋白質再進行紡絲,但大多因為纖維性能較差,無法進行紡織加工而中斷研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外對再生蛋白質纖維的研究又重新發展起來,如日本東洋紡公司開發的牛奶蛋白複合纖維實現了工業化生產,杜邦公司利用生物工程和基因技術紡制人造蜘蛛絲蛋白質,研製出有「生物鋼材」之稱的蜘蛛絲綢。

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70年代曾分別對再生蛋白質纖維進行過初步的探索,但未獲成功;90年代,四川省對蠶蛹再生蛋白複合纖維進行了研製,並實現了小批量生產。之後大豆蛋白複合纖維、牛奶蛋白複合纖維等再生蛋白質纖維被研製出來。



3、其他

在20世紀20 — 30年代,丹麥首先進行了對甲殼素紡制纖維的理論研究;60年代末,日本富士紡公司的研究人員對甲殼素進行了系統研究;1980年,日本美羽化學工業公司率先試製了殼聚糖纖維。與國外相比,我國開發研製甲殼素紡織品的工作起步較晚,20世紀50年代開始甲殼素及其衍生物的製備研究, 90年代進入甲殼素、殼聚糖研究和開發的一個小高潮。如青島即發新材料有限公司於1999年開始從事海洋生物材料的開發,是我國較早從事殼聚糖纖維織造和紡織應用的企業,建有專業化的甲殼素纖維研發和生產基地。



生物質再生纖維具有原料可再生以及生物可降解等優良特性,大力發展可有效擴大紡織原料來源,彌補紡織資源的不足,同時也是應對石油資源日趨枯竭、實現紡織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霍倩,張明宇,劉姝瑞,等.再生纖維素纖維的開發現狀及發展趨勢[J].紡織科學與工程學報,2020,37(2):99-104.

[2]汪進秋.國內外優勢再生纖維素纖維企業發展狀況及啟示[J].人造纖維,2018,48(2):15-20,38.

[3]李彩霞,王進美,李楊.再生蛋白質纖維的發展現狀[J].紡織科技進展,2014(6):4-6.

[4]馬君志,安可珍.生物質再生纖維發展現狀及趨勢[J].人造纖維,2014,44(5):28-31,24.

[5]王華平,陳向玲.生物質纖維發展現狀及趨勢[J].中國纖檢,2013(11):32-34.

[6]徐天琦.布局生物質再生纖維[J].紡織科學研究,2012(7):22-25.

[7]王安平.再生蛋白質纖維的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人造纖維,2006,36(02):18-23.


(來源:紡織導報官微)

相關焦點

  • 生物質合成纖維環保加工技術及其應用
    清華大學教授陳國強、浙江理工大學教授陳文興等分別圍繞生物質合成纖維環保加工技術及其應用這一主題展開報告,內容涉及單體合成、聚合物合成、纖維成型加工、生物質合成纖維的開發與應用等。期間,本著公開、平等的原則,與會者在提問與討論中熱切交流,優秀成果的共享形成了「1+1>2」的良性循環。  綠色、可持續發展、環保材料是生物基纖維給人類的美好期許。
  • ...生活——聖泉集團生物質石墨烯內暖纖維繫列新產品發布會在滬召開
    「烯」品質,「暖」生活——聖泉集團生物質石墨烯內暖纖維繫列新產品發布會在滬召開 發表時間:2017/
  • 生物質石墨烯的前世今生
    生物質能則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儲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它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之一,是僅次於煤炭、石油、天然氣之後第四大能源,在整個能源系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各種可再生能源中,由於核能、大型水電具有潛在的生態環境風險,風能和地熱等區域性資源制約,大力發展遭到限制和質疑,而生物質能卻以遍在性、豐富性、可再生性等特點得到人們認可。
  • 科普 | 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之再生聚醯胺纖維
    上周我們對循環再生聚酯纖維的生產工藝及應用案例進行了介紹,本周一起來了解一下再生聚醯胺纖維。 100%再生聚醯胺面料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再生聚醯胺纖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生產過程中的廢絲、廢料塊、邊角料等為原料進行的回收利用。
  • 多色彩纖+循環再生纖維,華欣讓纖維改變生活紮實落地
    同時,華欣根據自身實際與市場需求,又自主開發出了循環再生功能性纖維。  浙江華欣集團董事長曹欣羊在致辭中表示:「科技引領、綠色革命、彩纖之巔是華欣追求的目標和理念。」  浙江華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森軍作《多色系彩纖與循環再生功能性纖維創新研究》專題報告。他指出,華欣多色系環保紡織新材料包含彩色功能性纖維、循環再生纖維、石墨烯纖維、超黑纖維等品種。其中,循環再生纖維是華欣通過回收利用各色廢絲,通過物理化學法,生產再生切片,紡制的各種規格長絲。華欣再生切片和纖維已通過GRS體系認證,並已與國內外著名品牌商開展合作。
  • 再生纖維素纖維是莫代爾嗎 再生纖維和莫代爾是什麼關係
    再生纖維素纖維是莫代爾嗎 再生纖維和莫代爾是什麼關係 2017-11-23 11:49:1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再生纖維素纖維是莫代爾嗎,再生纖維和莫代爾是什麼關係,莫代爾也是一種纖維
  • 生物質能源應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
    生物質能源應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 來源:新華社 2006-06-02 13:01         我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潛力和前景廣闊,特別是在一些地區大力發展農業和林業生物質商品能源的生產
  • 科學網—讓廢棄生物質變廢為寶
    在北京林業大學有這樣一支團隊,他們致力於將秸稈、廢棄木材等生物質變廢為寶。日前,這支團隊負責人、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孫潤倉介紹了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我們首創了木質纖維生物質多級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體系,實現了生物質全資源化利用。」
  • 未來優質可再生生物質資源——芒草
    多年生芒草(Miscanthus)適應全球各類嚴苛惡劣的土壤和環境條件,不佔用農業耕地,無需太多種植成本,生長快速,生物質產量高。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提供300萬歐元,總研發投入400萬歐元,由德國、英國、荷蘭、比利時和土耳其以及聯合中國、俄羅斯和烏克蘭同行,組成OPTIMISC研發團隊,經過4年多時間的深入研究,全面證實芒草的使用價值,再次確認芒草作為優質可再生生物質資源的科學依據。
  • 石墨烯纖維面料
    基於生物質石墨烯 ,聖泉相繼研發出內暖纖維、內暖絨和內暖烯孔材料;超強遠紅外、除菌抑菌、吸溼排汗、防紫外線、抗靜電是內暖材料的主要特點和性能。內暖纖維石墨烯內暖纖維是由生物質石墨烯與各類纖維複合而成的一種智能多功能纖維新材料,具備超越國際先進水平的低溫遠紅外功能,集抗菌抑菌、抗紫外線、防靜電等作用於一身,被譽為「劃時代的革命性纖維」。
  • 什麼是石墨烯纖維面料
    什麼是石墨烯纖維面料 2016-11-14 16:20:58 來源:全球紡織網 什麼是石墨烯纖維面料?
  • 利樂擴大使用生物質塑料 包裝可再生材料比例增至82%
    在利樂巴西工廠,一種以甘蔗為原料的生物質低密度聚乙烯將替代原有的外層和複合層塑料。以一個1000ml利樂磚無菌包裝為例,由於採用新的生物質塑料,加上中間的紙板層,其可再生材料比例可高達82%。 早在今年2月,可口可樂巴西公司就將這種含有生物質低密度聚乙烯的液態食品包裝用於旗下Del Valle果汁產品,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並獲得了巨大成功。
  • 再生纖維面料和聚酯纖維哪個好 再生纖維面料和聚酯纖維的區別
    再生纖維面料和聚酯纖維哪個好 再生纖維面料和聚酯纖維的區別 2019-11-21 10:06:06 來源:全球紡織網 再生纖維面料和聚酯纖維哪個好?
  • 斯道拉恩索2019年業績解讀 | 生物質材料事業部
    本期內容為該系列的第三篇——生物質材料事業部。生物質材料事業部提供多種紙漿品類,以滿足紙張、紙板、紙巾、紡織品和衛生產品生產商的需求。目前我們正最大限度挖掘生產過程中所提取的副產品的商業潛力,例如源於生物質的妥爾油與松節油等。通過不斷探索與創新,木質素和糖類也將在不同應用中發揮其潛力。生物質材料事業部在芬蘭、瑞典和美國建有工廠和創新中心,在巴西和烏拉圭擁有合資工廠。
  • 基於全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和納米纖維電極的可再生柔性超級電容器
    可再生材料製備電解質和電極有望為儲能材料的設計提供一種創新的可持續化學方法,並擴大廢棄物的應用領域。在可再生材料中,從木材生物質中提取的木質素是第二豐富的可再生天然聚合物,木質素作為生產能源、材料或化學品的原料,減少人們對不可再生礦物燃料來源的依賴。
  • 再生纖維素纖維是什麼面料
    再生纖維素纖維是什麼面料 2017-04-07 09:40:41 來源:全球紡織網 再生纖維素纖維是什麼面料?
  • 可再生能源新生力量 生物質能打開燃料能源新市場
    地溝油、生物柴油、甘油和甲醇均為生物質能源,具有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等特點。生物質能源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同時也是唯一一種可再生的碳源。
  • 太陽能生物質制氫
    自有記錄以來,生物質一直是熱和能源的來源:地球的石油儲量來自古老的生物質,經歷數百萬年的高溫高壓最後成型;木質纖維素是植物生物質的主要組分。但迄今為止,生物質轉化氫氣還主要通過高溫分解的氣化過程實現。劍橋大學化學系Moritz Kuehnel博士與其他研究者在Nature Energy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生物質制氫的論文。
  • 今年可再生能源財政預算923億 生物質能源有望加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的支出安排中,生物質發電執行數增長最大為53%;其次是太陽能,增長14.3%;而風電發電補助預算數為上年執行數的96.8%。這意味著,2020年生物質發電補貼執行情況有望好於2019年。生物質能源研究專家表示,隨著政策利好,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支持、資本的進入,生物質能源發展將有望進入加速發展期。
  • 石墨烯纖維紗的性能及其應用
    5、防紫外線   石墨烯纖維同時具防紫外線功能,無論製作貼身衣物還是外穿時裝,功能同樣出眾。   石墨烯纖維的應用範圍   纖維石墨烯內暖纖維是由生物質石墨烯與各類纖維複合而成的一種智能多功能纖維新材料,具備超越國際先進水平的低溫遠紅外功能,集防靜電等作用於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