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本書,關於基金投資,你可以做得比現在的自己更好

2021-01-08 財經龔少

疏枝半作窺窗老,又是一年春意早。

臨近年底的時候進了幾本書,曬了個朋友圈,不少朋友喊我推薦關於基金的書。

花著兩個半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解讀基金》,這本書的絕大部分文章寫於12年前,但有些觀點放在今天仍不過時,可以作為基民的第一本理財書。

今天聊一下這本書,以及其他一些關於基金的事情。當然,這篇文章主要談的是大家平時接觸較多的偏股基金。

書中的內容簡要地說,書外的內容具體聊。

01 從四大天王到基金評價

公募基金一直有一個四大天王傳說。

跟一個兄弟聊起易方達中小盤這隻基金。去年漲幅超過80%。如果按三月底股市見底到年末,累計淨值則上漲了約110%。

這哥們平時很少關注基金,多少有點不相信。

活躍在A股的基金經理約1500多位,有人做了個小結,把任職超過七年,管理規模在百億以上的基金經理做了一個排序,排在前四位的基金經理被稱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的平均年複合增長率已經超過20%,滬深300的年化回報則是8%。

這四人分別是易方達的蕭楠和張坤、興全的謝治宇和富國的朱少醒。

四大天王的啟示,在於好基金的漲幅可以顛覆想像。

然而評價一隻基金,單看漲跌肯定不夠。在我們買入之前,根本不知道它能不能漲,能漲多少。

在美股,投資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優於投資主動管理的基金,近乎一種共識。

巴菲特曾經立過一個賭約,從2008年開始的十年期限中,標普500指數的回報會打敗各類對衝基金母基金。這個賭約在2017年末到期,十年中,標普500指數平均年回報率7.1%,而對衝基金母基金的年回報率僅為2.2%。

於是巴菲特給普通投資者的建議是,把所有的錢投資到一個低成本的追蹤標普500指數的指數基金中,然後繼續努力工作,享受複利。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有個經濟學家叫尤金·法瑪,他研究的領域貫穿經濟學、商學和金融學,把三者串聯起來,算得上是交叉學科的集大成者,不僅如此,他也是推動金融學從經濟學中分離出來,單列一個學科的主要力量。尤金·法瑪2003年獲得諾獎,在他的學說中,有一個著名的「有效市場假說」理論。

這個理論假設的前提是,參與市場的投資者足夠理性,並且能夠迅速對所有市場信息作出合理反應。根據反應市場信息的充分程度,把市場分為三種不同類型,強有效市場,半強式有效市場和弱式有效市場。

美股經過兩百年發展,市場較為成熟,投資者大多以成熟機構為主,信息相對對稱。

中美股市的差異在於,美國是一個強有效市場,而A股則是一個弱有效市場。

「弱有效」給超額收益提供了機會。

對收益做一個簡單的歸因分析,就投資股票來說,除了少量收益來自於企業增長,大部分來自博弈。也就是說很多收益,來自於很多的虧損,當然時間不是對等的,在一段時間內所有人都會賺錢,在另一時間可能所有人都在虧錢。

類推到基金上,一部分來自於博弈,一部分來自於市場本身。

來自博弈的這部分被稱為超額收益。

換個說法,只要有人(非基金持有者)虧損,就會產生超額收益。

美股市場相對成熟,主動管理和指數基金整體看收益差異不大,加上主動管理的成本高於被動管理,所以導致主動管理基金整體回報不如指數基金。

市場越有效,超額收益越低,反之收益越高。當然,這是整體的,那麼如何評價一隻基金呢?

幾個關鍵指標可以先了解一下。(下面這段,想深入做基金投資的可了解一下,沒有耐心的同學慎讀)

金融領域把上面說的「超額回報」用阿爾法表示,其意為基金的絕對回報超過市場多少。表達公式為:

阿爾法係數=投資的實際回報率—市場無風險利率—貝塔係數*市場回報

貝塔係數。表達的一個彈性,考察的是基金淨值變化與大盤指數變化的關係。從數學角度來講,整個金融市場的貝塔值為1。如果一隻基金的貝塔值大於1,說明基金淨值變化相對於大盤指數更大,反之更小。

R平方。表達的是基金表現與業績比較基準的相關性。影響程度以0~100 計,如果R平方值等於100,表示基金回報的變動完全由業績基準的變動所致;若R平方值等於35,即35%的基金回報可歸因於業績基準的變動。簡言之,R 平方值越低,由業績基準變動導致的基金業績的變動便越少。R平方可用來確定β係數或α係數的準確性。一般而言,基金的R平方值越高,其兩個係數的準確性便越高。

如果說阿爾法和貝塔衡量的是市場對其影響大小,R平方則是在判斷影響大小之前,先判斷市場對其有無影響。

夏普比率。夏普比率測算的是絕對回報與總風險的比值,衡量的是一隻基金風險沒變化一點,收益變化多少。如果等於1,表明操作風險與回報相當,若大於1,報酬率超過波動風險,若小於1,則代表著基金的操作風險高於增加的投資回報。

幾個指標計算起來相當複雜,不用深究如何計算,但思維方式可以借鑑,而一些基金評價機構往往會提供已經計算出的結果,據此作簡要分析即可。

於是一般的基金風險收益評價畫風是這樣:

(截取自相關基金一年期風險收益評價指標。資料來源:wind資訊。其中特雷諾比率Treynor,意在表達超額收益與系統風險的比值,指標越大表示承擔單位系統風險所獲得的超額收益越高;信息比率表衡量超額風險所帶來的超額收益,它表示單位主動風險所帶來的超額收益。信息比率與夏普比率的區別在於,後者是從絕對回報和總風險角度衡量。)

龔少這幾天研讀報告的時候,有一個指標出現的頻率也比較高,叫索提諾比率(Sortino Ratio),意在收益與下行標準差(向下波動水平)的比值。

比如當我們觀察到某隻基金最後兩個月漲幅非常大,但由於夏普比率分母是總的標準差(總波動),計算得出的值可能就很低,但事實上,最後兩個月是向上波動的,這個時候看夏普比率可能就會風險估計過度。

該指標與上面提到的特雷諾比率一起,可以看做是對夏普比率的一點補充。

於是乎,單只基金的風險收益分析畫風是這樣的:

(其中下行風險意在指未來價格低於預期的風險,值越小越好。)

從1991年我們國家第一隻公募基金誕生起,到現在,市場已經有了相當多的基金評價機構,相關數據都比較容易獲得。唯一要做的就是標準統一,比如你習慣了用晨星的就用晨星的,習慣用券商系的就用券商系的。

基金評價體系是個很複雜的過程,上面所列舉的一些指標,都指向基金風險收益的量化分析,風險收益分析構成了基金評價體系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僅是定量的分析是不夠的。

所有的量化分析,都是基於歷史數據的分析,所選取的樣本容量越大,參考時間長度和維度越多,越接近真實水平,量化分析的前提是建立在這個世界符合正態分布的假設之上。所以光做到定量的分析是不夠的。

02 什麼樣的基金算的上是好基金?

對一隻基金來說,做到定量分析遠遠不夠。

對普通人來說,定性分析的可操作性也更強。

講這個之前呢,先聊一毛錢別的,關於基金風格。

偏股基金,作為一個投資品類,說準確點應該是投資方式,本身是中性的,沒有感情,不會因你是個好人而多回報一分,也不會因為你是個小人而多虧損一分。有的,只是風格不同。

晨星是一家國際權威的基金評級機構。

按投資標的風格不同,它把股票大致分為這幾類:成長性、價值型,大中小盤。兩個範疇構成了一個二維的風格箱。

什麼是價值?什麼是成長?

打個比方,第一種是高性價比,比如40萬的房子20萬到手,第二種還是賣40萬,不打折,但位置好、房子新、裝修好,未來的升值潛力大。有的房子既有一定的價值,又有一定的成長性,我們就叫平衡型。

價值投資的鼻祖是格雷厄姆,成長投資則是費雪弄的。按巴菲特自己的說法,他繼承了「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雪」。

大盤、中盤、小盤的劃分各家都有自己的標準,不同的基金之間也對股票盤子大小判定標準有不同,但大體是按照市值、交易量來劃。

初學者不用管它具體標準,了解其思維方式最重要。

晨星風格箱創立於1992年,初衷是幫投資人分析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簡易直觀,實用性強,甫一開始就受到各路人馬的廣泛認同。

風格箱按照這倆維度,分成九個象限。那麼意義何在呢?

一般而言,大盤股波動小於小盤股,價值型小於成長型。這種差異僅是相對的。

在不同時間,風格不同的個股也會有不同的表現,正因為此,巴菲特也說了句話,叫「把股票粗暴地分為價值型和成長型是愚蠢的」。前面我們聊的「四大天王」,也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自下而上選股的方式,首先著眼的是單個股票背後企業本身的好壞,其他相對次要。當然,這絲毫不會影響我們去投過風格了解一隻基金的基本情況。

這樣的劃分也有利於我們把同類風格的基金放到一起進行比較,也利於我們對自己的資產按照不同風格進行配置。

那麼從定性上怎麼判斷好基金。

總結一句話,九個字,好公司、好經理、好客戶。

首先是好公司,這裡的「好」不涉及任何道德或者職業素養的評判,但有必要認知公司之間是存在實力差距的。

《解讀基金》選基的第一條建議說,優秀公司是首選。

如果基金公司像一個足球隊,那麼基金經理是前鋒,研究員是中場,風險控制是後衛。

前些年,有一隻明星基金,前一年還是公募冠軍,到第二年就入了坑,重倉連踩兩雷,這倆一個是樂視網,一個是爾康製藥。

在這兩隻暴雷之前,市場上也確實有高手已經看穿了一切。

(截圖分別取自某前研究員現私募基金經理公眾號文章和某三方研究機構創業公司公眾號文章)

這位曾經名噪一時的大佬如今「奔私」了,據說投資效果不錯。

回過頭來看,當年的一番神操作,並不是基金經理一人的問題,是整隻「足球隊」的問題。

基金公司對投資都有一套嚴密的程序,局外人很難看到,我們能評估的就是他們的產品情況。一兩隻基金好,不能算好,若干只基金好,好得爭奇鬥豔,百花齊放才叫好。

當然現在越來越多的機構選擇公布他們的投資流程、研究報告,基本的公司信息等,也可以做個簡要判斷。當然,售後服務也是一個必要的加分項。

第二個要素是好的基金經理。

好的基金經理呢,是一隻基金的靈魂人物,他的專業水準直接影響我們的投資收益。投資在很大程度上是經驗構成的,千萬別去信一個剛畢業的研究生比一個幹了十年的本科生有會操作的更好,當然,也不排除有「天選之子」。但同等條件下,你是願意相信一個老手,還是去賭一個「天選之子」呢?

投資很大程度上也是經驗構成的。通常來講,一個理想的基金經理應該至少經歷一輪牛熊,同時兼具上升時期和下降時期的經驗。

另外一個要點則是關於基金經理的更迭,穩定肯定比常變好,一個理想投資標的應該是一個基金經理經營較長時間的基金。一旦核心人員發生更迭,要考量的是新的經理是否能延續老的基金經理的風格和水平。同時那些喜好跳槽的基金經理也要加倍小心。

第三個要素是「好客戶」。好的投資人也是「好基金」成立的必要條件。

看兩筆神奇的投資,在基民圈,他們被親切地稱為「季佔柱和張紅的故事」。兩位「傳說」持有了12年,12年時間基金累計淨值也擴張了八倍。

就不說是哪一隻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查一查。

基金經理恐怕自己也沒想到從2005年這隻基金誕生至今,管理這隻基金十五年,成為中國公募史上管理單只基金最長的基金經理。

有人說是瞌睡遇到了枕頭,其實也不盡然。

二者都是好基金成立的條件,而且要取得長期不錯的收益,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來自於市場本身。

05年至今,滬深300平均年複合增長率也在13%左右。

相比短期,長期業績也更能體現一個基金經理的水平。

對於好基金,長期持有肯定是最優選擇。至於擇時,那是基金經理的事。

什麼時候該上車,什麼時候該下車,並不是一個深奧的學問,也有方法可循。股票有它的基本面,它的背後是公司。基金也有它的基本面。

什麼樣的背景下選擇調倉,要麼是再平衡,比如你的資產配置中由於個別品種漲跌,資產配置比例變化需要再平衡。要麼是基金的基本面(基金公司)發生了某些變化。或者自身的認知水平發生了變化,比如有的問題以前沒有察覺,現在察覺了,而且對投資策略影響很大。

03 來談談《解讀基金》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個天文學博士,作者最開始投資的是美股基金,後轉投中國市場。也是《證券市場紅周刊》特約撰稿人。博客文章的合集,大部分寫於12年前,有些觀點過於偏激,但大部分觀點還是值得被吸收的。

1、 關於風險。對股票基金而言,按照美國的股市歷史,如果你僅僅進行1年的投資,虧的概率是30%;如果做5年的投資,虧的概率是10%;如果做10年的投資,虧的概率是3%;做20年的投資,就不會有虧損。所以結論就是,短期投資有風險,而且風險很大;長期投資風險很小或者說沒有風險。年輕人可以多多嘗試一下風險投資。

2、 關於拿多少錢做投資的問題。投資的錢必定是短期的閒錢,或者規劃的長期以後要用的錢,比如養老、小孩上學等。無論怎麼說,投資都不是一個「窮人」的遊戲,如果吃穿都有問題的話,暫時還是不用考慮投資。如果是這樣,萬一急需用錢,你必須改變原來的計劃,恐怕就不得不在一個形勢很不好的時候贖回你的基金,那麼損失一定非常慘重。當然還有一點,絕對不能借錢投資。

3、 做時間的朋友,享受複利。投資也要考慮風險承受能力,如果投資不能使你快樂,最好還是別投了。投資是為了生活,而生活絕不僅僅只剩投資。

4、 選擇基金的關鍵還是了解你自己,包括你的經濟水平、風險承受力、投資目標等。

5、 其實,投資的風險不在市場,而在於我們自己。

6、 購買基金的時候,淨值高低根本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7、 選擇基金,優秀基金公司是首選。

8、 能預測市場嗎?如果不能,那就分散投資。

9、 投資組合像做滿漢全席一樣,第一道上什麼,第二道上什麼,最後上什麼,要講究條理性。

10、投資組合中的核心實際上是用來保證咱們最終投資目標實現的核心部分。理論上它應該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可靠的、甚至會讓咱們感到無聊的部分。如果可能,這個核心應該佔你資產的70%-80%,至少得在 50%以上。

11、最好的核心基金,理論上是一個大盤基金,而且應該是一個價值和成長平衡的基金。

12、不要指望非核心基金是一個穩定的部分,它是一個動態高波動、高風險,可能是高收益或者高虧損的部分。它是你的投資組合中最活躍,也是最激動人心的部分。

13、 我們賺的是誰的錢?企業創造財富,是股市長期上漲的根本原因,但這個是在非常長的時間跨度上。短期表現則是劇烈波動,短期波動遠大於短期創造的財富,這種波動實際上是財富的再分配,類似零和遊戲,有人虧就有人賺。但不是說在股市上每天賺的人和虧的人一樣多,在牛市的時候可能所有人都賺,在熊市的時候可能所有人都虧。也就是說如果股市泡沫產生,在泡沫中賺的錢,要麼是別人在上個熊市中虧的錢,要麼是透支下個熊市虧損的錢。

……

最後再分享個小技巧。

龔少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愛讀書的人都知道,讀書先是讀厚,這樣深入一些知識點,解決掉以前的盲區,多而雜,顯得比較零散,這個時候再讀薄,構建一個框架體系,越簡要越好,用邏輯把零散串聯起來,一本書閱讀過程,算是完成了。

至於說常讀常新,那是後話。

基金也是如此,想投資的人儘量了解多一些知識點,有一些超過理解能力範圍也不用太在意,不用囿於某一點,最後都是為了得到一個投資的框架體系。當然,知識點了解的越多,越深入,盲區越少,對投資框架體系的建立也是有好處的。

投資好比戀愛,要做的準備工作是:

了解你的對象,了解你自己。

提示:文中所涉任何投資品種,僅做分析之用,無關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為投資決策參考之唯一依據,買者自負。

相關焦點

  • 今天聊一本書,關於投資,你可以做得比現在的自己更好
    臨近年底的時候進了幾本書,曬了個朋友圈,不少朋友喊我推薦關於基金的書。花著兩個半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解讀基金》,這本書的絕大部分文章寫於12年前,但有些觀點放在今天仍不過時,可以作為基民的第一本理財書。今天聊一下這本書,以及其他一些關於基金的事情。當然,這篇文章主要談的是大家平時接觸較多的偏股基金。書中的內容簡要地說,書外的內容具體聊。
  • 基金投資什麼時候賣出?基金止盈的4個理由
    巴菲特講賣股票有三種情況: 基本面惡化,或者說投資邏輯沒了; 資產太貴了,就是估值出現泡沫化; 更好的選擇,當你發現更好的機會; 同樣,賣出基金也可以參考這幾條邏輯,另外,基金投資者還需要加一條:達到預期收益目標
  • 做投資你可以什麼都不相信 但你必須相信周期
    來源:九泰基金好資產變成壞資產,壞資產又變成好資產,就是周期循環。投資成功的關鍵是懂得周期,萬事萬物皆有周期,因而周期內肯定會有起起落落和不斷重複循環。橡樹資本霍華德·馬克斯用《周期》一書告訴我們:做投資,你可以什麼都不相信,但你必須相信周期。只要有人在,就有周期。正如馬克·吐溫的那句名言:歷史不會重演細節,過程卻會重複相似。
  • 你真的知道「價值投資」是什麼意思嗎?
    3、大A股的價值投資又是什麼?思想饕餮,不容錯過。一、最早的價值投資說的是什麼?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價值投資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的是什麼?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題目。把這個東西理解清楚以後,對理解現在的中國股票市場的運行,還有平時在電視、報紙、微信、微博上看到的各種說法,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理解。
  • 每日新書|你知道的那些投資理念,也許都是錯的
    你需要做的,只是明白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市場原理,在理解原理、掌握實際的方法後,學會投資,讓錢「生」錢。認真學完本書中的39節課,零基礎的人都可以開始投資。>第三十八講 基金定投的智慧與陷阱第三十九講 投資找錨,投機跟風本章小結 投資實務:投資是實用的藝術結 語 投資是做時間的朋友��本書試讀自序投資,一生的修行歡迎來到我的投資課。
  • 張磊和他的朋友們聊「價值」:做難而正確的事,而非別人都做的事
    疫情歸來,老朋友大家都聚一聚聊一聊,很難得。介紹一下,陸奇,不單是網際網路行業的老兵,我覺得所有做技術的人才都應該高山仰止。他現在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他要把自己對科技的所學,反哺年輕人,去教大家怎麼創業,這個是非常好的,非常有意義的,我們把這叫複利創造長期價值。接下來莊辰超自我介紹下?
  • 如何通過閱讀做更好的自己?麥小麥新書帶你走進「閱讀方法論」
    讀一本好書,就是走進一段人生,或是走進一個世界。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當你沉浸到一本又一本書裡,就好像經歷了一次又一次人生。這和當演員有共通之處,只不過演員是用表演將這種經歷外化給別人看,而閱讀全是內心戲,讀得心裡花好月圓或是狂風暴雨,只有自己知道。」 麥小麥分享說。新書《你離更好的生活只差閱讀這件事》像是一本「讀書秘籍」,是麥小麥多年閱讀心得的總結。
  • 【視頻】真格基金董事總經理:女性別把自己活成兩個人
    本文是她在12月8日2017全球女性創新峰會暨TECH HER AWARDS她科技盛典上的演講實錄:謝謝主辦方的邀請,今天很高興能在這裡和大家共聚一堂,談一談作為「女性投資人」,我的一些觀察和思考。我來自於真格基金,真格基金是一支面向早期高科技和消費領域創業的投資基金,由徐小平和王強老師聯合成立的。
  • 投資的奧妙:做有智慧的證券研究
    王成/文過去20年我大概讀了近2000本關於投資的書,我認為,一本投資書足夠好的評價標準,在於是否解答了投資的兩個最重要的問題:1.投資者如何打下證券投資的根基;2.投資者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資體系。按照這個標準,好書真心不多,而陳嘉禾的《投資的奧妙》很清晰地解答了這兩個最重要的問題,因此我向讀者朋友們隆重推薦。
  • 基金投資不賺錢?教你用基金組合挑戰高收益
    很多投資者買基金比較隨意,哪只賺的多就買哪只,甚至同類型的基金買了好幾隻。殊不知,構建一個合理的基金組合可以更好地降低波動,提升收益。  1、明確基金組合的作用  投資活動中,往往聽到的最多的話便是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中!
  • 傳奇女撲克牌手談投資:市場大跌時,持倉不動是更好的應對辦法
    安妮 · 杜克:當我們不得不做一些非常困難的事情時,我們往往會拖延。現在考慮一下企業的決策。你什麼時候要解僱員工或者裁員?你們什麼時候真正實施收縮措施?大多數企業做這些事情的時間,比他們實際應該做的要晚得多。原因在於,當你想要執行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並且知道它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時,你需要確定結果會是什麼樣。
  • 徐楊:因子投資基金如何賺錢
    單因子,即一個可以描述股票某方面特徵的因素;風格因子投資是通過量化標準篩選出具備某種特徵因素的股票,期望這些股票能產生超越大盤收益的策略。顧名思義,多因子就是篩選多個因子,構建一個股票組合,期望該組合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跑贏或者跑輸指數。如果跑贏,則可以做多該組合,同時做空期指;如果跑輸,則可以做多期指。
  • 張穎對話馮大剛:要投資好中國機會,換一定的生命長度都值得| WISE...
    經緯中國越做越大了,而張穎卻覺得自己越來越焦慮。   「早期投資就是要不然就有、要不然就沒有,如果你抓不住下一個百度、騰訊、阿里,你把經緯講得對創業者多麼好、品牌有多好,這都是扯淡的事情」,在「WISE·2016投資人峰會」上,張穎這樣回答36氪媒體公司總裁馮大剛關於焦慮的提問。  但焦慮感只是更大目標的副產品。
  • 北京大興投資集團總經理常學智:投資基金是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
    今天我主要是結合過去一年,也就是2020年在疫情情況下,我們做的一些具體工作。圍繞政府投資基金,有三個方面要跟大家介紹。第一,我們做了什麼事情,為什麼這樣做;第二,遇到哪些問題,我們怎麼去克服;第三,在下一步的投資中,我們的一些策略調整,以及希望和整個生態夥伴共同來做的一些事情。
  • 這6本書,教你管好自己的小情緒
    精讀君此前也寫過情緒管理方面的微課,今天,精讀君給大家介紹的以下6本書,也可以教你更好地管理情緒。1《我們內心的衝突》豆瓣評分8.7 1086評價作者簡介卡倫霍妮,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心理學家。這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乞丐充滿了驚奇與狂喜:箱子裡裝滿了金子……更多關於本書的內容,請點擊閱讀你真的活出當下的力量了嗎?推薦理由你或許生活在對未來的焦慮中,你或許無法擺脫過去留給你的痛苦,你和你的伴侶或許總是糾纏在無盡相互傷害,怎樣解決這些永遠困擾我們生活的煩惱,獲得心靈的寧靜和幸福呢?你也許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 巴菲特背後的男人查理.芒格:97歲,一周讀20本書,自稱錢多成災
    1956年每股股票價值16元,到今天,每股股票價值超過30萬美元,65年,整整翻了18750倍。這個公司輝煌的背後,是兩個傳奇人物:一個家喻戶曉的「股神」巴菲特,另一個是沉默低調的查理.芒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查理.芒格。
  • 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做到這6點,你將變得更好
    這本書就是廈九九所著的《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看到書名的時候想到了當下的自己已過而立之年,在工作中遇到瓶頸,到底是離職創業還是繼續在公司幹,並沒有完全想好;生活上母親幾個月前生病住院,雖然沒有花很多錢和時間,但是仍然感覺到比之前更大的壓力和責任;另外自己和其他朋友投資的一個項目目前效益也不太理想,月月都在賠錢,現在又沒辦法完全撤出。好像今年是很不容易的一年,有時早上出門前和晚上下班到家後都有種深切的喘不過來氣的感覺。
  • 在不確定的世界裡,這20本書讓你實現財富飛躍!
    比如,人們開始意識到存錢的重要性,開始重新評估自己的職場競爭力。事實上,在職場上,自我提升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更別提財務自由了,這些都是需要依靠學習硬核知識,才能夠獲得的能力。今天,阿信就從能力進階和理財投資兩個角度,準備了20本書,幫助大家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 解密美國最大的公共退休基金CalPERS 的PE投資策略
    兩年後,CalPERS的前身,州僱員退休基金(SERS)便正式開始運營。截至2018年,CalPERS資產管理規模達3540億美元,以活躍的投資者聞名,被其列入 「關注名單」的股票往往比其他股票表現更好,這甚至導致了「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效應」(CalPERS effect)一詞出現。CalPERS被稱為「一個公認的全球投資行業的領袖」和「美國最強大的股東之一」。
  • 實戰基金投資,一篇文章講透不同指數基金的合理估值
    針對這個特點,我在基金極客學習小組的實際學習過程中,針對指數基金如何估值這個難題,做了一個系列課程,這是第三篇,也是整個系列中最難、最重要的一課。這個系列的文章從易到難,層層相扣,如果大家閱讀感覺困難,可以看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