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士梁興揚:看到@蔡小心 披露,《馬步芳傳》又在為馬歌功頌德,於是想起了《究竟什麼人在紀念馬步芳》,本文曾引起爭議,被***協會要求開除我道籍。文以載道,我們不是跟馬步芳這樣的死人做鬥爭 ,而是跟認可馬步芳價值觀的活人做鬥爭,於是將本文重發…
微博截圖:
YIT9_SQ~$N09GU`NUA{KUIE
原文:
這篇文章曾經引起爭議,被***協會以我含沙射影的名義,要求開除我道籍,出於各方面考慮,我曾經刪除這篇長微博。
今天看到@蔡小心 發布的微博,竟然看到所謂的《馬步芳傳》,封面宣傳賣點是:他曾是西北軍政長官,積極參加反共內戰,他曾經是西北「剿匪」第一路軍司令,率部圍剿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
其實,文以載道,還是那句話,馬步芳已經死了,只不過有的人在傳遞這樣的價值觀,有人在傳播這樣的思想。
馬步芳公館的事情,不是孤例,或許還有更多我們不知道的,所以決定將《究竟什麼人在紀念馬步芳》一文重發,並且在此聲明,本文不涉及任何宗教民族問題,不涉及任何馬步芳民族身份。
如果需要吶喊, 我們就盡力吧。
——————————————————————————————————
為什麼一個荒淫、無度、貪婪的殺人魔王獲得了某些人的推崇和紀念,那究竟什麼人在紀念馬步芳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紀念馬步芳的人,想來對他會有認同,要弄清楚這個事情,就要看看馬步芳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馬步芳有這幾個標籤:慘無人道、荒淫無度、投敵賣國。
1.慘無人道:
對被俘人員展開了大規模的屠殺,很多戰俘是被剖腹抽腸或挖眼,以活埋、扒心、取膽、割舌等殘忍手段殺害了約5600名紅軍官兵。
女紅軍被俘後的命運更是悲慘,「他們(馬步芳部隊)把俘虜的女同志,集體輪姦以後,把衣服褲子脫下來,陰道上插高粱杆,捆到樹上示眾……」
2.荒淫無度:
公開說過「生我、我生者外無不奸」,部屬的妻女、胞妹、侄女、兄嫂、弟媳,都難逃他的魔爪。在埃及,女侍、舞女、部屬家眷都被姦淫,甚至連他的外孫女也遭其強姦。
3.投敵賣國:
拋開立場,1949年9月下旬,馬步芳以三千兩黃金賄賂蔣介石的幾位親信,取得了出國護照,飛到埃及開羅做寓公,後來,又移居沙烏地阿拉伯。
馬步芳的惡行,哪怕佔據了一條,都要受到審判和譴責,都要被世人唾棄,那麼這樣一個無惡不作、五毒俱全的人,卻被極力吹捧,視之為民國賢達來對待,問題究竟出現在哪裡?
一方面是對殘暴荒淫、投敵賣國者的崇敬,一邊是詆毀的左宗棠、嶽飛等愛國將領,某些人究竟想傳遞什麼價值觀?
反思:
歷史需要當代人來解讀,畢竟歷史上的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無法改變,但可以從歷史中選擇什麼樣的價值觀,選擇尊崇什麼樣的人,向他們學習來踐行前路。
比如道教推崇的神仙,無一不是明智、忠義、勇毅、厚德的人,之所以推崇他們,是因為我們想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或者認同其價值觀。
反觀馬步芳,拋開立場問題,對照現今社會,無疑他是反人類、反文明的,手段和方式上,與今天的伊斯蘭國沒有多大不同。
推崇馬步芳,與推崇秦檜、汪精衛有什麼區別?(其實還是有區別的,秦檜和汪精衛沒這麼無底線)
選擇:
世上有善惡之分,我們決定不了世界發展的大方向,但是可以選擇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選擇善,承受善的坦然,選擇惡,必須承擔作惡的後果,而不是宣揚惡行卻希望僥倖逃脫懲罰。
我們崇敬嶽飛、關羽、文天祥,不是因為他們的沒有缺點,不是因為他們十全十美,而是崇敬他們詮釋的美德。
當人人以成為秦檜、汪精衛、馬步芳為榮的時候,當人人都希望荒淫無度、殘暴兇狠、投敵賣國的時候,我們的國家不亡也亡了,如同ISIS一樣,殘暴、極端、奸淫擄掠、反人類、反文明。
中國人的信仰是國泰民安、山河永固、風調雨順、政令清平,之所以我們今天有這樣的生活,是因為我們絕大部分人選擇了這樣的價值觀,同時有保家衛國的英雄守護我們的信仰,有鐵血鋼槍捍衛我們的和平。
道家把嶽飛、關羽作為神靈崇敬,因為道教徒崇尚他們的價值觀;某些人卻把馬步芳抬上了聖壇,一旦有人不斷選擇馬步芳的價值觀,殘暴無比、荒淫無度、投敵賣國,國將不國,寧靜隨之遠去,動蕩隨之到來。
什麼人在紀念馬步芳?
前路:
前路不僅僅需要揚善,還需要止惡;不僅僅需要對英雄的推崇,還需要對醜惡的反思。
缺少揚善我們會迷失方向,缺少止惡我們會墮入煉獄。
選擇什麼樣的價值觀,就等於選擇了什麼樣的未來,對真理的堅持、對醜惡的批判就是我們前行的之路上的明燈。
一旦缺少對醜惡的批判,將使我們喪失底線,甚至去追逐醜惡,或許一個人的醜惡會僥倖逃脫懲罰,但是,當更多人選擇醜惡的時候,道德淪喪會帶來無窮的惡果。
踐行:
生活有時候需要心靈雞湯,但是再好的雞湯,被汙染了都會毒害身體。馬步芳所謂賢達,就是摻雜了砒霜的心靈雞湯,雖然看起來美味,但是參雜了砒霜謀殺的就就是我們的靈魂。
馬步芳已經死了,有人卻想讓他復活,有人想用馬步芳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死人不會作惡不會再起糾葛,但是會被活人利用。
我們關注的不能僅僅是馬步芳的歷史,而是要關注什麼樣的人在利用這樣一個惡徒傳遞他們的價值觀。
在這個時候,我們不是跟馬步芳這樣的死人做鬥爭,而是跟認同馬步芳價值觀的活在做抗爭。
我們社會的道德和價值觀不允許我們成為馬步芳、秦檜那樣的人,也絕不能允許用馬步芳這樣的人來宣揚別有用心的價值觀。
堅守信仰,堅持底線,同行,共勉。
附錄:
關於撰寫《什麼人在紀念馬步芳》一文,考慮到各種因素,我刻意迴避了馬步芳的民族和宗教身份,只是希望能夠從人性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畢竟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宗教和睦才是根本,歷史上,儒釋道之間的相殺相愛為我們做了完美的詮釋。
我的想法很簡單,馬步芳生前殘暴無比、荒淫無度、收刮民脂民膏,但是與其他作惡者不同,他得到了善終,逃亡到其他國家、積累了巨額財富、沒有收到任何實質性的法律審判。
某些人紀念馬步芳,可能心底裡也在期盼自己如同馬步芳一樣無惡不作、榮華富貴,還能得到善終,或許他們也可以效仿馬步芳。還是那句話,我們不是跟馬步芳這樣的死人做鬥爭,而是跟認同馬步芳價值觀的活人在做抗爭。
馬步芳已經死了,我們無法對他進行法律審判,但是,這樣一個惡徒,無惡不作、奸淫擄掠、榮華富貴、善終而亡,如果再獲得死後的美名,簡直就是對人類道德底線的最大衝擊,簡直就是對全人類刪了個耳光!
如果我們視若無睹、任由這種美化而無所作為、任由某些人宣揚這樣的價值觀,那麼我們就愧對時代、愧對良心!
我們已經不能對他進行法律審判,但是可以拒絕這樣的價值取向,可以防止其他人變成馬步芳這樣的人,可以引導其他人趨向正確價值觀,而不是趨向於惡,於是我就撰寫了《什麼人在紀念馬步芳》這篇文章。
沒什麼高大上的目的,只有四個字:無愧於心。
原文連結:http://weibo.com/1261093102/EcVnkqw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