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最紅全真道士梁興揚:別讓漢服變成一種病

2020-12-05 澎湃新聞

       全真教龍門派三十代玄裔弟子梁興揚又一次在微博成為爭議焦點,這一次是因為漢服運動,身穿道袍的他被貼上了反漢服的標籤。

       此前梁興揚已經因為高調對時事發言而走紅,《論中國南海造島對地球風水及太陽系和平的正面影響》針對的是美國助理國務卿丹尼爾·拉塞爾對「風水」的說法,從道教玄學角度分析了南海對周邊國家、世界格局的影響。非議接連不斷,有人笑話一個道士為何對南海造島發言。之後「萌系」風格和「神配圖」依舊,共同呈現出一個新時代道士的網絡形象。

       此次引來非議的是梁興揚的一條長微博《別讓漢服成為一種病》,批評那些偏激的漢服捍衛者,言辭犀利:

       道士住觀要蓄髮的,這個是我們堅持的傳統,漢服堅持了沒?口口聲聲漢式衣冠,冠呢?剪個寸頭談衣冠寒磣不?

       穿著美麗的漢服,三從四德哪裡做到了?總不能之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自己可以作秀的方面吧?刺繡學的怎麼樣了?

       形制背後是文化,三妻四妾,你打算做的是妻還是妾?形制背後還有森嚴的等級制度,你打算穿士人貴族的還是奴婢勞工的?

       形制背後是規則,按照規則,你們考取功名沒?你有登上廟堂的資格沒?很多看起來很炫麗大氣的衣服,在漢唐時代,你們要被殺頭的,甚至殺頭都不夠,要誅滅九族的!看到了漢服,就沒看到背後的文化嗎?就罔顧背後傳達的信息嗎?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使用嗎?

       梁興揚稱反對的是漢服作秀:

       道袍本來就是漢服的一種,我們平時日常穿著,不是用來作秀,漢服愛好者有多少人作為日常,多少人作為作秀呢?

        我們對襟也穿,斜襟也穿,麻布也穿,化纖也穿;這就是生活,真的跟漢服圈的講究不起來,我們本來就不高尚,我們就是普通人而已。

       澎湃新聞記者就此對梁興揚進行了專訪。

        澎湃新聞:

包括儒家在內的很多人都強調,復興傳統文化要從形式上恢復服飾……

        梁興揚:

如果光注重形式,不注重裡面包含的文化內容,那怎麼行?我們道袍也是漢服的一種,不是說我穿道袍就高人一等,你給我打電話,我就可以說:不行我正在清修不能接受採訪。這有什麼意義呢?

        澎湃新聞:

漢服擁護者最讓你反感的是哪點?

        梁興揚:

事情是這樣。昨天微博上有人發了要珍惜漢服,發了幾張圖片,其中有漢服和改良裝。然後我就轉發了,也沒想很多。然後有人說形制不對,讓我道歉,還罵我,逼得我把微博刪了。後來在長微博裡我也說了,我不是反對漢服,而是反對說「我的標準是對的,你的標準是不對的,要遵循古制,我有我的古制,你有你的古制」,然後在那裡吵架。都說漢唐衣冠,但真正的漢唐氣節在哪裡?

       我們道教,要穿道袍,但道袍是有道教文化做支撐的,我們是傳承下來了。清代要剃髮易服,我們道教都沒有剃髮易服。漢服的歷史已經隔斷了,他們是從廢棄的歷史上來進行恢復,這更難。難歸難,不意味著不符合他們規範的就是錯的,就要被攻擊。

       我一開始轉發微博是為了支持他們的,結果他們說我的形制不對,規格不對,是誤導他人。如果我不支持,就罵我滿清遺民、蠻夷。這有什麼意義呢?只會讓一些中間派、對漢服有一點好感的人離他們遠去。

       服裝穿在人身上才是服裝,穿了之後,讓別人看不起你、離你很遠,那算什麼服裝?

        澎湃新聞:

那道教的傳統服裝情況是怎樣的?

        梁興揚:

在傳統服裝中,道裝一直沒有斷層。我們有對襟,也有斜襟,也不排斥改良倒裝,為的是方便。做漢服,也要與時俱進。

       我們穿道裝的同時,穿法衣,穿道袍,穿便裝,都是有規範的。再對比一下那些漢服的擁護者。按理說,平民穿的最多的是灰色、黑色、藍色,很多人復興漢服,卻要穿的花花綠綠,這在古代可能嗎?都不尊重傳統。有的在古代是官服,有的在古代是書生服。你考取了功名沒有?是不是舉人是不是狀元?你是不是皇帝?敢穿這樣的服裝。平時我們是不穿明黃色的衣服的,只有上壇做法才穿。

       復古不能只挑對你有利的復古吧,那以前的丫鬟、奴婢服裝,你怎麼不穿出來讓大家看一下,都挑好看的。中國古代什麼職業都有,那什麼標準才是漢服啊?

       道教也很重視傳統,但不意味著我們固步自封。

        澎湃新聞:

道教還有一套儀軌,還作為宗教存在,但漢服的擁護者在生活方式上已經脫離了古代。

        梁興揚:

對,他們的生活狀態已經脫離了古代的氛圍,所以要與時俱進地進行改造。你穿著拖地的漢服走在大街上,是在替清潔工人掃大街嗎?人不能活著老看過去,要看現在。不能把我們道觀的電都掐了,晚上只點煤油燈,甚至煤油燈都不行要點蠟燭。如果我食古不化,你給我打電話都不可能。

        澎湃新聞:

你的風格非常適合新媒體時代。

        梁興揚:

怎麼讓年輕人更好地接觸道教?是不是你來了,我給你念段經文,就算弘揚道教了?我要以你能理解的方式跟你交流,你才會對道教有一點點好感。

        澎湃新聞:

道教的服裝規範有哪些變化發展?

        梁興揚:

短袖對襟我們會用上紐扣、按扣。法衣沒有大的變動,但不是說只能用手繡的,不能用機繡的。不是說機繡的法衣就是不正宗的,我們就不用了。

        澎湃新聞:

生活方式上呢?

        梁興揚:

跟其他人也差不多,微博、微信我都用。一開始還被人笑話,說你一個道士開什麼微博微信?新的媒體手段和生活方式進入我們,我們去適應它。我們也需要交流,也需要關心國家大事。我們也要吃喝拉撒,不是生活在天上,我們也是凡人。

       前段時間關於南海造島的事,人們都說道士為什麼對這個發言?我說,美國人談風水、談《道德經》,我們道士不出來發言,誰出來發言啊?道教不是就在深山裡念經。

        澎湃新聞:

身邊的人支持你這樣嗎?

        梁興揚:

開始肯定有不理解,我跟徒弟、朋友說:無論如何,我們就這樣走下去。我也不知道對和錯。包括現在,我也不知道對和錯。肯定會惹來非議,現在非議很多。如果我走對了,可能闖出一條路來;如果錯了,告訴別人不要往這條路走就行了。

        澎湃新聞:

您心目的漢唐氣節是什麼?

        梁興揚:

漢唐氣節就是別自輕自賤,也不能因為反對而攻擊辱罵。侮辱人就是侮辱自己。我在qq上,不管爭論多激烈,我也不會罵人。

        澎湃新聞:

會有大量的時間用於qq爭論嗎?

        梁興揚:

對,我們要交流。一天裡好幾個小時用來交流,畢竟還要做廟裡的事情,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能多幫到一個人,就多幫一個人。

        澎湃新聞:

你的典型的一天是怎樣的?

        梁興揚:

早上6點到7點起床,7點半之前吃好早餐,開始進行道教的早課,結束時差不多是8點多,就忙下自己的事情,來了朋友接待下,想看書就看看書。中午12點到12點半吃飯,吃完飯午休,或做些自己的事情。下午3點到5點晚課,6點到6點半吃飯,晚上9點到10點就可以休息了。

       我們的生活非常傳統,非常簡約化,聽起來很平淡,但不是特別單調。因為穿插著很多事情,對朋友和客人的接待穿插在固定的生活模式上。

        澎湃新聞:

你會拿著手機隨時刷社交網絡?

        梁興揚:

啥時候空了啥時候刷一下。

        澎湃新聞:

沒覺得非議和過量的信息讓你困擾?

        梁興揚:

困擾啥,過了就過了。我不能整天愁眉苦臉來面對,包括現在,我也是笑著跟你說的,我不能因為有爭吵就影響到心情。人家說你在微博上語氣很激烈,我過了就過了,激動過就完了。他罵我一頓,我總不能三天不開心,用不了十年我就會成為一個老頭。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全真道士梁興揚向美國捐贈「100萬億」
    全真道士梁興揚發布一則視頻,稱「捐100萬億美元」幫助美國,迅速上了熱搜。網友紛紛議論梁興揚到底是何人?居然能拿出100萬億,還美元,這也太有錢了,比馬雲和馬化騰加起來還有錢?具體一了解,網友紛紛表示快笑岔氣了!
  • 全真道士梁興揚被外媒報導是好是壞?
    微博時評團作者:崔紫劍有人問我,說外媒報導@全真道士梁興揚 是好是壞?我的觀點是:1.外媒報導,我們的媒體當然也可以報導。一個新聞,不同的媒體報導出來,當然會有不同的視角。3.梁興揚是個很特殊的宗教人士。在貫徹和落實宗教中國化方面,他走到了前面。我很清楚走到前面意味著什麼——他必然會觸及到一些舊勢力的利益。這是所有先行者和改革者都必然會遇到和經歷的事情,各行各業都不例外。事實上,很多先行者其本身並沒有真正意義的成功或者實現其理想,而且大多數先行者往往是以悲劇人物的命運收場。
  • 全真道士梁興揚再談愛國:有時候煩人 但不斷的質疑只能逼著我們更...
    「愛國有時候是種煩人的情緒,會干擾我們穩定的生活狀態;我修道從來沒有想過得道成仙,就想做個逗比小道士,帶帶徒弟、會會朋友、逗逗貓狗而已,能做弘道的事情就多做點,與愛國似乎早以絕緣……」6月10日,全真道士梁興揚發表長文章再談愛國。文中寫道,自己入道前也曾經是一個憤青,2001年南海撞機的時候,在學校貼大字報譴責美國還被校領導叫過去訓話。
  • 全真道長梁興揚:不妨開個玩笑
    這時,網絡大V、全真教道長梁興揚在微博發言:「去年貧道在南海貼了一道符,從此美國軍艦闖中國南海島礁必有好事發生……」網友對此紛紛調侃:難道這一切都是道長「法力」所致?8月22日,梁興揚道長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向記者表示:自己只是開個玩笑,但此前的確去過南海,也畫了一個大大的符,符上寫著「遼寧號急急如律令」。
  • 專訪道長梁興揚:西方了解中國抗疫不應止於某個人或符號
    原創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採訪 觀察者網 陳聰@全真道士梁興揚 出圈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最近,因為給在抗擊疫情中殉職的人員立牌位,他被一群外媒「圍觀」,又紅了幾分。
  • 全真道士梁興揚:究竟什麼人在紀念馬步芳?
    @全真道士梁興揚:看到@蔡小心 披露,《馬步芳傳》又在為馬歌功頌德,於是想起了《究竟什麼人在紀念馬步芳》,本文曾引起爭議,被***協會要求開除我道籍。我們已經不能對他進行法律審判,但是可以拒絕這樣的價值取向,可以防止其他人變成馬步芳這樣的人,可以引導其他人趨向正確價值觀,而不是趨向於惡,於是我就撰寫了《什麼人在紀念馬步芳》這篇文章。沒什麼高大上的目的,只有四個字:無愧於心。
  • 全真道士梁興揚:諾獎功勞在誰?一場道教醫學參與的混戰
    葛洪為東晉道士、著名外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肘後方》等。不過這次獲獎用的完全是西醫方法,非說和中醫有關,只是從中醫典籍得到提示而已…」「毛線,李時珍裡面還說得某個病掛個茄子在門上每天看幾眼,病就好了呢……」當然,還有更多類似的言論,但是無論如何辯駁或者爭論,都無法抹殺靈感來源於抱樸子祖師《肘後方》的事實。
  • 專訪梁興揚:西方社會了解中國抗疫不應止於某個人,某個符號
    【文/觀察者網 陳聰】@全真道士梁興揚 出圈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最近,因為給在抗擊疫情中殉職的人員立牌位,他被一群外媒「圍觀」,又紅了幾分。需要指出的是,立牌位這件事,梁興揚道長從幾個月前中國疫情仍焦灼之時就開始在做,他也一直在微博上同步。
  • 鎮江的茅山道士,就是影視劇中驅鬼捉妖道士的原型
    上世紀九十年代,港劇鬼片,屢有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的茅山道士,這茅山道士與鎮江句容的茅山有何關聯呢?茅山道士,來源道教的「茅山宗」一派。茅山宗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其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茅山宗之弟子,稱為茅山道士。
  • 茅山道士:掌握的法術究竟是什麼?是真才實學還是虛無縹緲!
    除魔衛道,收惡鬼,渡眾生,想必提起這幾個字,大家一定會想到道士,但是說起道士,還是茅山道士最出名。茅山道士在電視劇電影中被刻畫的活靈活現,身穿一身黃色道袍,左手拿羅盤,右手執劍,走路仙風道骨,來無影去無蹤,一念口訣,一個收妖神器,打得妖怪滿地找牙。茅山道士:掌握的法術究竟是什麼?
  • 還記得「元嬰期」梁興揚道長嗎?他被私信威脅,手機號也洩露了
    問我如何看待@全真道士梁興揚 被@吉林外國語大學 私信警告,以及被@吉林網警巡查執法 投訴違規一事?今天就結合其他事例,簡單地給大家說一下。先來說說事件的導火索。輿論是最忌諱情緒反覆的。表面一套最後一套,不罵你才怪了好吧?而且,就在我發完評論後,又有互粉給我發來私信。說是他也遭遇了網警的無端投訴。
  • 道法自然: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
    道士對於大眾來說是一個很神秘的職業,煉丹打坐,畫符做科,他們的生活彷佛是脫離世俗,離我們很遠。真實的道士生活是什麼樣的呢?由於篇幅所限,本期就簡單的介紹道教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道教目前主要分為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派。正一派是由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祖庭位於現在的江西龍虎山天師府。
  • 中國歷史上十位最長壽道士
    明末清初著名道士,法名常月,號昆陽。屬全真龍門派,為全真道龍門支派律宗的第七代傳人,他最大的貢獻在於讓本已衰落的道教得以復興,甚至可以說是整個道教離現今時代最近一次的復興。使道風大振,後被譽為全真龍門派的中興之祖。後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被康熙皇帝賜號「抱一高士」。清代著名道士閔一得在《金蓋心燈》中稱讚「是我朝高士第一流人物。」
  • 一組百年前道士的實拍老照片:道骨仙風,圖七道士正打坐「入定」
    今天我們很多人對於道教的認識大多來源於影視劇,不過真實的道士與影視劇中表現的想像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組老照片帶著大家看看百年前的道士長什麼樣。這張照片就是清末民初的道士。道教發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興於漢代,到南北朝時期基本完善。在魏晉時期道教分化為士族丹鼎道教和民間符水道教。
  • 道教常識:道士的稱謂都有哪些?
    貧道經常看到道士自稱為「貧道」,貧道不是很貧窮的道人,這是道士的一種自謙的稱呼,同時也體現了道教的一種少私寡慾、見素抱樸的思想境界。根據《太上太霄琅書經》記載:「道士謙辭於道未富,自言貧道,亦貧士。理未周足,如未周,我獨若遺,故為貧士。士之為理,修善為事。」
  • 道教常識:道士戴的帽子叫什麼?你知道都有哪幾種嗎?
    即便是在現代社會的今天,道士們依然是身著青衣道袍,簡單樸素,他們在度己度人的同時也在傳播著傳統中華文化。道士所穿道袍多以黑色、白色和藍色為主。這也體現了道教的見素抱樸、清心寡欲的思想。同時黑與白也是陰與陽的象徵符號,一陰一陽之謂道,黑白兩色的道家太極符號也是對陰陽之道的一種形象概括。
  • 揭秘道士修行必讀的三大經書和入門方法
    在道教全真門派的修行中則不提倡未卜先知,全真道長認為有些東西提前知道了對修行沒有好處,它反而會給修行增添魔障。所以真正修行的全真道士是不會去研究《梅花易數》《大小六壬》等術數。真修行人不研究術數的原因是:一,術數是旁門外道不是大道,把心放在這上面浪費修行時間。二、全真道士修行講究順乎自然,不逃避現實。三、預知會給修行增添障礙,使人徒生煩惱不得清靜。
  • 道士的分類及如何拜師進入正統道門
    道士稱呼道士之名源於戰國。秦漢時的方士,即有方術之士。道教創立之後,道士則專指從道修行的道教神職教徒。隋唐前後道士,習慣上男稱道士、黃冠;女稱女冠、女真。 較晚至今,則分別稱男、女道士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時代奉道之士增多,對在家修持的人,稱為火居道士,以區別出家道士。
  • 網友: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成為道士!
    網友: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成為道士!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佛教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興旺,但是作為我們的本土道教卻並沒有如此名氣,當然也有很多網友爭論佛教與道教到底誰強誰弱這個問題,其實這就如同我們討論如來佛祖與玉皇大帝誰更厲害一樣。很多的學者專家都認為,佛教作為三大宗教之一,無論是從心中人數還是時間都要比道教影響大一些。